首页 理论教育 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

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要使人相信,使人认为你所说的一切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确有其事,这就要庄重。庄重性并不对语言表达的样式、体式和艺术风格加以限制。鼓动性,是指播音语言的整体而言,“鼓而动之”。播音语言的分寸感不像戏剧语言艺术以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变化为依据,也不像曲艺语言艺术以包袱、笑料、关子的出现时机和表现方式为准绳,而是以党和政府方针的准确把握和对现实生活的清晰认识为标准的。
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_语言交流艺术及实用技能训练

(一)规范性:语言规范、清晰顺畅

话剧、曲艺、朗诵等有声语言艺术,在语言上允许有一定的播音语言不纯,有的出于节奏的需要,允许歧义的出现,而普通话播音却不行,播音有声语言在播音上必须具有普通话的规范性。规范性是指语音(声、韵、调)、词汇、语法、修辞、语调、语流,都要符合普通话的要求,遵从普通话的规范。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在语音的声调停顿、轻重格式、语流音变等方面,使普通话语音规范,又要在语言表达方面规范语言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定,只是最基本的标准。规范,是全社会各个行业共同的走向和趋势。规范,是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通衢大道,是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规范就意味着自由。要养成规范的习惯,要持之以恒。播音支持人不仅播音主持时要说标准的普通话,生活中播音员主持人也应该养成说标准的普通话的习惯。

(二)庄重性:真实可信、落落大方

播音员主持人用有声语言反映的是大千世界的本来面目,这种反映应该是真实、亲切、质朴的,而不应该是虚假、含混、夸张、凝重、宣扬的。这与其他有声语言艺术也不同。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要使人相信,使人认为你所说的一切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确有其事,这就要庄重。当然,庄重并不意味着板起面孔,也不意味着非要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端起架子,庄重的含义是真诚、恳切、实在和中肯。庄重性是说要保持端庄、郑重的气质和态度,既可兴奋从容、气势磅礴,又可寓庄于谐、谈笑风生。庄重性的核心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体现着新闻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庄重性,应该“善言”而不“轻言”,说话前要慎重,说话中要稳重,绝不信口雌黄、哗众取宠,更不装腔作势、虚情假意。庄重性并不对语言表达的样式、体式和艺术风格加以限制。

(三)鼓动性:情真意挚、爱憎分明

广播电视具有较强的说服、教育、鼓舞和引导的功能。忽视和放松鼓动性,播音语言就会陷入冷漠和平淡。鼓动性是指引人向上、催人奋进、发挥“鼓舞和教育”作用的一种吸引力和感召力。鼓动性植根于语言的情感性和感染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创作主体无动于衷,就无法使人受到感染。鼓动性,是指播音语言的整体而言,“鼓而动之”。创作主体自身,必须有的放矢、有感而发、有动于衷,时刻记着我们的责任:“我为人民鼓与呼”。要表现出政治的、文化的、道德的、思想的“倾向性”。有时是“旗帜鲜明”,有时是“意在言外”。鼓动性是建立在真挚亲切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同时又与明确的目的具体的针对性紧密相联。它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对所播的内容要有真切的感受和感情上的共鸣。它以催人上进为核心,要辨事非、明爱h曾。

(四)时代感:胸襟开阔、新鲜跳脱

播音语言作为包含新闻敏感的有声语言,它的时代感的特点是相当明显的。时代感,是指创作主体对于时代精神和时代氛围的心理把握。要真正应和时代的脉搏,真正感受时代的节奏,高扬主旋律,走向多样化。作为新闻工作者,播音员主持人更应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时代感,就是当代感。全球化的大视野、全社会的总趋势,给我们以使命感,和平和发展的世界格局、改革和开放的国家利益,给我们以自豪感。这就召唤我们,深刻体味“国情民意”,努力用新鲜活泼、舒展跳脱的有声语言,加大思想的厚度、表现的力度,表意则意明,传情则情切。时代感从主要方面看,是指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氛。不同时代播音也要具有不同的时代感,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豪放进取已成为重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内涵,表现在播音语言上就是洒脱的语气和紧凑的节奏。

(五)分寸感:准确恰当、不愠不火

分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说话做事的适当限度。播音有声语言的分寸感体现在表情达意中是态度感情的分量,火候的轻重适度。任何语言艺术都讲究不愠不火,即既要防止不足也要防止过分。播音语言的分寸感不像戏剧语言艺术以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变化为依据,也不像曲艺语言艺术以包袱、笑料、关子的出现时机和表现方式为准绳,而是以党和政府方针的准确把握和对现实生活的清晰认识为标准的。分寸感包括政策的和艺术的两个方面,内容有主次,态度有差异,感情有浓淡,技巧有高下,风格有区分,状态有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形态各异的创作依据,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应见机行事,掌握分寸。任何一个节目、一篇稿件、一次谈话、一句表达,都必须讲究分寸,必须避免模糊笼统。过犹不及,夸大其词,有气无力,虚张声势,都属于分寸不当,火候不到。

(六)亲切感:恳切谦和、息息相通

播音的亲切感是极为重要的,亲切感最基本的社会效果是使人愿意接受。播什么内容都是板着面孔、不苟言笑、正襟危坐,显然是没有亲切感受的。然而一味地讨好受众,一味地追求与观众或听众的距离性,并把这种距离性理解为声音的亲软甜媚,造成某种压抑感、媚俗感,也不是亲切感。或者一味地追求刺激,总像面对千百人从高音喇叭里播出来的一样,造成某种强制感,也不是有亲切感。有亲切感的播音,概括地说,是言之有物与心中有人的结合与宣传员的观念与服务员的意志的结合。播音中的体现,对节目稿件理解越深,感受越深,理解思想对象越具体,表达技巧运用得越熟练,有声语言的亲切感才越强。广播电视传播,应该特别注意传者和受者的关系。“良师益友”是比较贴切的。只是“知心朋友”,容易“亲昵”;“陌生人”更显疏远。传受之间,要形成“语言共同体”平台,努力实现“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的呼应关系。新中国的播音传统中,传者与受者的平等,是理论和实践共同的观念,并非当今的“发明创造”。我们历来主张,播音语言中,不应表现出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神气,也不应流露出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的神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