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谓词组合对象和组合关系的载体

谓词组合对象和组合关系的载体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菲尔墨在他的初期格理论中研究了与谓词组合的体词性成分所承担的语义角色,这种语义角色反映的是谓词与体词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这些语义角色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在与同一个动词组合时只能出现一个。
谓词组合对象和组合关系的载体_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

为了从组合能力和组合关系上分析描写谓词同义词的差别,本书拟构建一个基于语义角色的谓词语义描写框架。 该框架既能观察分析谓词的组合能力,又能兼顾其组合关系,可以方便地吸收已有的同义词辨析成果以及汉语语义语法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据此对谓词同义词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描写,可操作性强,而且结论较为客观、形式化,利于把握。

这一框架的理论依据是菲尔墨的场景理论。 菲尔墨在他的初期格理论中研究了与谓词组合的体词性成分所承担的语义角色,这种语义角色反映的是谓词与体词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 菲尔墨在二期格理论中加入了场景这一重要概念,认为句子描述的是场景,场景中的各参与者承担各种格角色[15]。 谓词概念在人类的概念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句子是谓词驱动的,由谓词作为中心组织起来的,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45]例如切夫对人类的语义结构是这样认为的:人类的概念系统由动词部分和名词部分二者组成。 动词部分包括状态和事件;名词部分包括事物、概念。 动词居中心地位,名词处外围地位。 因为任何语言中除一小部分由感叹词构成的句子外,所有句子从语义上说均有动词存在。 而且,正是动词的性质决定了句子的其余部分。 例如句子的动词“laugh”决定了其前边的名词必须是[+有生](animate),而且必须是[+人](human),无生命的“椅子”等不能出现在句子中。[46]

从菲尔墨的场景理论出发,我们认为,谓词在其造词之初是基于一定的场景的,是对场景的编码化,一个谓词就是一个场景事件的表述。 不过,经过编码化以后,只有动作、行为或者性状本身成为谓词的词汇义,是显性的,场景中的参与者角色则被隐去,因而使谓词周围保留着相应的空位。 当其运行组织句子的功能时,空位由体词性成分来填补,参与者角色在句中得以显化。

由此看来,语言中的谓词具有两个职能,第一个职能是指称动作、行为、性状,这是谓词的基本职能,体现的是其概念义,语言中若无谓词,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所获得的动作、行为、性状知识,便无法称说表述。 另一职能是组织调配,谓词的语义结构中蕴含着参与者角色,在自己周围开挖了空位,使它能够钩住并同时指派相应的角色关系给体词性词语,这是谓词的外部职能,不同谓词对体词有不同的组合能力,指派不同的组合关系,体现的是其关系义。

谓词的词汇意义除了显化的动作行为性状意义之外,还蕴涵着谁发出动作行为、动作行为影响谁、该动作行为凭借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材料、制成什么物品、该性状系属于谁之类的隐性信息,这些隐性信息使它周围开放了一定数目的空位,当谓词要表达一个完整的场景事件的时候,空位由体词性成分添补,从而使相关信息显化。 “动词跟动词在支配能力上的差别,就表现为在其周围的空位的多少和类型。”[47]形容词也同样可以这么认为,参与者角色本身就是谓词词义的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参与者角色属性信息来观察谓词的属性特点。 这些填补空位的体词性成分,被称为语义角色(thematicrole)。

语义角色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指称与谓词组合填补谓词语义空位的体词性成分,我们在后文中经常说这个谓词可以带几个语义角色就是这一意义;其次,它还包含着谓词指派给该体词性成分的施动、受动、结果、使成、性状系属等语义关系,如主体表示该名词性成分是动作的发出者,客体表示该名词性成分是动作的承受者,等等。

从组合上辨析谓词同义词,我们所关注的与谓词组合的成分,必须是根据词汇意义能够推导出来的,在动词所激活的场景中蕴含着的固定语义成分,不包括从词义中无法推导出来的随遇性成分,如“三点买电影票”“在光明电影院买电影票”中的“三点”“在光明电影院”是任何动作发生都可能涉及的时间地点成分,不是“买”这一动词场景中蕴含的固定语义成分。 语境中的临时性用法,如:“排电影票”“挤公共汽车”中的“电影票”“公共汽车”,语法学者从构造句子的角度分析为目的角色,但这些组合与词汇语义无关,属于语境的临时组合,无法反映词汇语义,也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 借鉴语义语法的研究成果,根据菲尔墨[15]、黄锦章[48]、袁毓林[49]和陈昌来[50]的研究,这些语义角色成分分别称为主体、客体、与事、凭借、环境、原因、关涉,说明如下。

1.主体成分

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性状的系属者,包括施事、致事、经事(袁毓林称感事)、系事、起事(后二者袁毓林合称主事),这些语义角色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是不同类动词的主体的不同名称,在同一个动词中只能出现一个与动词组合,例说如下。

(1)施事是指动作行为动词的主体,一般认为它具有[+有生]、[+自立](independent)的语义特征。

①a我[施事主体]吃不了。 b他[施事主体]学习汉语。

施事主体有两类比较特殊,一类是由人组成的具有一定行为能力的组织机构,如学校、机关、团体、协会等,一般常识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虽有生命但几乎没有行为能力的植物。 有人把组织机构视为有生,把植物等同于无生物[51],本书遵从一般常识,在需要特殊说明的时候将用[无生主体]、[植物主体]等名称。

②a党组织[无生主体]没有发动群众。 b花[植物主体]开了。

(2)致事是致使动词的主体,一般认为它具有[+自立]、[+使动]的语义特征。

③a政府[致事主体]降低了物价。 b这些举动[致事主体]繁荣了市场。

(3)经事是心理动词的主体,一般认为它具有[+有生]、[±自主]的语义特征。

④a我[经事主体]懂你的话。 b他[经事主体]很高兴。

(4)系事是性状动词和形容词的主体,这类主体既非施事也非受事,具有[±有生]、[-自主]的语义特征。

⑤a他[系事主体]病了。 b这个人[系事主体]很眼生。

(5)起事是“是、为、姓、像、如、有、属于、等于”等关系动词的主体。

⑥a一切反动派[起事主体]都是纸老虎。 b这个孩子[起事主体]像混血儿。

2.客体成分

谓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影响者,包括受事、成事(结果)、使事、位事、对象、止事。 这些语义角色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在与同一个动词组合时只能出现一个。

(1)受事是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影响的事物。

⑦a小王打了小李[受事客体]。 b我买了一件衣服[受事客体]。

(2)成事所表示的事物是动作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成事和受事的主要区别是成事在动作发生之前并不存在。

⑧a她织了一件毛衣[成事客体]。 b他盖了一所房子[成事客体]。

(3)使事是致使动词的客体成分,即“X+使+Y+Vp”中的Y。

⑨a美国孤立对手[使事客体]。 b他端正了学习态度[使事客体]。

(4)位事是运动、存在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起点、终点,这里的位置必须是词义中所蕴含着的,一般是成句时的必有成分。

⑩a小王漫步街头[位事客体]。 b他住三姨家[位事客体]。

(5)对象是心理动词的客体。

⑪a我认识那个人[对象客体]。 b大家都很羡慕她[对象客体]。

心理动词分为认知心理动词和情绪心理动词两类,陈昌来将前者的客体称为“感事”,后者的客体称为“对象”。

(6)止事和起事相对,是关系动词的客体。

⑫a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止事客体]。b他的名字叫张三[止事客体]。

3.与事成分

除主体客体外动作行为非主动的参与者。

⑬a张老师教我们[与事]英语。 b她给我[与事]20元钱。

4.凭借成分

从动词词义中可以推导出来的动作行为发生凭借的工具、材料等,包括工具角色、材料角色。 与同一个动词组合时这些角色可以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

(1)工具角色: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工具角色在动作行为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⑭a我用刀[工具角色]切菜。 b他用斧头[工具角色]劈木头。

(2)材料角色:动作行为所用的材料。 与工具成分的不变性相比,材料成分在动作行为的过程中具有损耗性。

⑮a我用面粉[材料角色]做馒头。 b他用毛线[材料角色]织毛衣。

5.环境成分

环境成分指从动词的词义中可以推导出来的动作行为的时空环境,包括时间角色和空间角色。 与同一个动词组合时这两个角色可以同时出现。

必须注意区分临时和固定两种时空成分。 时间和空间是主体的基本属性,主体的任何动作行为最终都要牵涉到一定的时间,发生在一定的空间内。 这种随遇性的广义的时空成分,是组织句子时加进来的临时语境成分,与固定词义无关,从词义中无法推导出来,这一类不是我们研究谓词语义和观察谓词同义词差别时所关注的对象。 另一类是谓词的词义中蕴含着的从谓词的词义中可以推导出来的时空成分,是词义本身的构成要素,谓词入句时,必须有这些成分,否则,不能成句,或者虽然没有专门的词语表达,但是我们从谓词的词义中仍然可以推知,动作发生的时间或空间义素,这类固定的时空成分是我们所关注的。 陈昌来区别了这两类时空成分,他把前者称为“境事”,把后者称为“位事”[46]。

(1)时间角色: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⑯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时间角色]。

(2)空间角色:动作行为发生的空间背景。

⑰a他牺牲在战场上[空间角色]。b他在城里[空间角色]生活。

6.受益角色

上述语义角色中接受动作行为所带来益处的名词角色被称为受益角色,这一角色包含着受益和受损两个相反的方面,接受动作行为所带来的损害的则为受损者角色。

受益者角色:接受动作行为所带来的益处的名词角色,主要是给予类动词的与事。

⑱a我给了他[受益者角色]一本书。b他赠我[受益者角色]一幅画。

受损者角色:接受动作行为所带来的损益的名词角色,主要是索取类动词的与事。

⑲a警察罚了他[受损者角色]50元。b我要了他[受损者角色]两个苹果。

以上角色名称主要是根据陈昌来[50]所作的归纳,语义角色的名称和数目各家很不统一,这也是目前配价语法、格语法等理论的困惑所在。 配价语法的鼻祖特斯尼耶尔(Tesnière)又将这些角色分为“行动元(actants)”和“状态元(circonstants)”。 “行动元”是行动的参与者,包括动作行为的发出者、针对者、涉及到的第三方,分别对应于主体、客体、与事。 状态元指谓词词义中蕴含的行为动作的工具、材料、方式、时间、地点等角色。 袁毓林继承了这一分类方法,称之为“核心论元”和“外围论元”。[49]行动元在谓词语义中的地位更为突出,与谓词的关系更密切。 除了“主体、客体、与事”之外,其他语义角色跟动词的关系较为疏远。 这可以从朱德熙先生的《自指和转指》一书中得到证明。 根据朱先生的研究,“Vp的N”结构歧义指数只跟核心论元相关,只有当N是主体、客体、与事的时候,才可以省略,该名词被相应动词的“的”字结构蕴含,而工具、场所、目的等成分则不能省略,不能被蕴含。[52]能省略的前提是在语境中能够被推知,在言语交际中不致产生歧义。核心论元因其种类较少,且具有方向性,主体在谓词前,与事、客体在谓词后,其省略完全可以根据语境还原,不会产生歧义,而外围论元因其种类较多,且都是谓词的修饰限制成分,没有方向性,若省略,无法从语境中准确推知。 陆俭明先生指出“Vp+的”结构还可以指工具,像“我洗的是凉水”“他切的是那把刀”之类。[53]这类用法往往是不符合固定词汇语义的临时语境组合,属于语言活用。

本书引入这些语义角色,目的是以这些角色为线索观察谓词同义词组内成员有无该组合项,组合后的语义关系是否相同,给予什么名称则不是重要的问题,至少不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