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义角色评价特征
“人们在接触、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时,出于功利目的的驱使,在认知结果中必然加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这种主观感情,便成为一种情感上的评价尺度,作为一种成分加进语义之中。”[142]名词短语的评价特征成为名词短语词义中重要的主观语义成分。 评价特征的参数主要有“好/不好(坏)”、“真/非真(假)”。 “好/不好”是广义上的,包括“善/恶”、“利/害”等“积极/消极”的评价意义。
2.语义角色评价特征有差异的谓词同义词
具有这方面差异的谓词同义词如“轻视—鄙视/蔑视”“顶6—迎2”等。
“轻视—鄙视/蔑视”:
言语行为主体对“鄙视/蔑视”客体的感情评价是贬义的、消极的、认为不好的(权贵等),因此,“鄙视/蔑视”动作行为本身被认为是应该的,经常与“敢于”等表示肯定动作行为的词连用,而“轻视”的对象则不具有这样的感情评价,动作行为本身被认为是不应该的,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轻视”不能同“敢于”连用。
“顶6—迎2”:
“顶6”的客体是消极评价意义的,如寒风、大雨、压力等;“迎2”的客体是积极评价意义的,如春风、朝阳等。
“发动1—发起2”:
“发动1”客体一般是战争之类带有消极评价意义的事件;“发起2”客体可以是有积极评价意义的如“挑战、冲击、进军”等。
“不如—没有(一)4”:
二者在表示比较时是同义词,二者的差别是在“A+X+B+V”格式中“不如”要求V必须是积极评价意义的,而“没有(一)4”中的V既可以是积极评价意义的也可以是消极评价意义的。
“庇护—袒护”:
“庇护”的客体既可以是积极评价意义的,也可以是消极评价意义的;“袒护”的客体只能是消极评价意义的,这也是二者不同感情褒贬色彩的来源。
“推卸—推脱”:
“推卸”的客体是消极评价意义的罪责、责任等,“推脱”的客体还可是积极评价意义的,如来自别人邀请的行动等,详见本章二、(三)。
“打消—消除”:
“打消”的对象可以是消极意义评价意义的(顾虑、疑虑、怀疑、恐惧),也可以是中性的(念头等);“消除”的对象只能是消极评价意义的,例如:疲劳、不良影响、误会等。
“克制—抑制2”:
“克制”的客体是消极评价意义的,“抑制2”的客体是消极或积极评价意义的。
“忠诚—忠实1”:
二者在主体评价意义上存在的差别:“忠诚”的主体必须是有积极评价意义的人,“忠实”的主体可以是消极评价意义的人(奴才、走狗等)表现在感情色彩上,就是褒义词与中性词的差别。
“放弃—丢弃/抛弃”:
“放弃”的客体在动作主体看来是有价值的,出于某种客观原因,而不得不停止拥有或停止追求;“丢弃/抛弃”的客体在主体看来,是没有价值的,或者厌恶了的。因此前者是积极评价意义的,后者是消极评价意义的。
“有点儿V—V一点儿”:
这里的“V”是形容词,“有点儿V”中的“V”言语行为主体对其评价是消极的,或者是贬义的,不符合说话人的心理预期,是说话人不希望的情况或变化,[63]“V一点儿”中的“V”符合说话人的心理预期,是说话人希望的情况或变化。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评价色彩并没有融入“V”的词汇语义之中,是格式所赋予的,带有语境中的临时性。
“认为—以为”:
这里先撇开二者所蕴含的事件是否发生的时体差异不谈,要区分这两个词离不开对“前提”的描写:“以为”存在这样一个前提,说话者原先有一个关于事件的猜测或估计S,到说话时间为止,说话者已经接收到新的信息,知道自己原先的猜测或估计S是错误的,但是为了解释自己的表现或者消除误会(或者其他的言语行为目的),他仍然有必要把S告诉听话人知道。 所以,“以为”在语境中的功能意义是“解释”。 “认为”存在着这样一个前提,说话人在需发表意见或者建议的言语行为场合(语用场合),把自己的关于某个事件的看法、意见S1发表出来以让别人知道,这个S1至少在说话人看来,是正确的,优化的。S1是对事情怎样做的建议,往往是未发生的。 由此我们看到,S是消极评价意义的,S1是积极评价意义的。 由此带来的二者言语行为的御用目的也截然不同。 “以为”的语用目的是解释,“认为”,语用目的是告知。
“赞美—奉承”:
“赞美”言语行为涉及的客体的属性方面是真实的,是的确有优点而表扬;“奉承”言语行为涉及的客体的属性方面是假的。[4]
“忏悔—后悔”:
“忏悔”因事中的动作一般是违法的,被全社会成员评价为负面的事件(忏悔自己的过错),“后悔”的事情则是全社会成员评价正面(后悔当总统)、中性(后悔来中国)、负面均可(后悔做了那件坏事)。
“恨不能—盼望”:
“恨不能”中的动作可以是贬义评价(恨不能杀了他),而“盼望”的动作不可以是贬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