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世界城市
国际大都市也常被冠以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国际城市等名称。关于“国际都市”或“国际城市”的提出及其确切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1。1986年弗里德曼(Friedmann)在《世界城市假说》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世界城市”(World Ctiy)。另一个与“世界城市”内涵大致相同的名词是“全球城市”(Global City),代表人物是霍尔(Hall)、萨森(Sassen,1990)等。
如何识别世界城市,是世界城市研究的重要方面。如果对世界城市研究历程进行回顾与梳理,可以发现尽管学者们对世界城市的判定指标有着不同的侧重,但有一些关键环节仍殊途同归,成为较为一致的评判标准。其中弗里德曼对“世界城市”的识别特质作出了经典的归纳性假说,被广泛引用,几乎成为关于“世界城市”特征的理论共识2。(1)世界城市基本位于发达国家,主要都集中在美、日、欧国家,也有一些世界城市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美、日、欧接近的所谓半边缘地区。(2)世界城市拥有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这是世界城市特定的经济产业体系。(3)世界城市对全球经济文化生活发挥重要影响力:世界城市对全球市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4)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多样性,虽然未形成固定标准,但出生地为外国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的百分比却能够反映世界城市的开放性。(5)世界城市的特征是文化生活的多元性,呈现为官方语言的多语种化以及市权利机构对非本土文化一视同仁、多种族社区“马赛克”式的生存、各种族居民对市政的积极参与等。(6)本地居民的边缘化。世界城市过去为世代居住于此的居民提供特权,现在扩及到外来人士,本地居民在城市精英队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原来城市生活中的地方色彩趋于淡化。1995年,弗里德曼将世界城市的判断标准进一步修正为:①世界经济融合的职能;②空间组织与协调基点;③全球经济控制能力;④国际资本积累之地;⑤国际与国内移民的终点。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国际化大都市,四个中心”,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不断提升。目前的上海正依托长江三角洲,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表1-7)
在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的研究者如弗里德曼和萨森等人看来,世界城市是后工业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功能是充当全球金融资本运动的空间节点和国际移民的集散地3。作为国际都市和世界城市,一般都具有巨大人口规模,且几乎主要的国际城市都是开放的移民城市,并借此实现对经济发展的集聚力和辐射力。(表1-8)
在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实践与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聚焦国际都市的经济产业、空间规划、功能辐射和国际竞争力等问题的同时,也已经注意到了人口因素对国际都市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上海人民政府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指出,国际经济表明,在培育与建设国际大都市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有意识地构建和形成高级劳动力国际流动模式。熟练的国际劳动力在跨国公司办公网络中的集中与流动,对发挥国际大都市的首要功能特别是先进的服务行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熟练国际劳动力的移入,不仅是世界城市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建构及其使世界城市保持劳动力市场全球化的重要因素。上海朝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目标努力,其主要措施就是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程度,包括吸纳国际熟练劳动力及移民4。任远研究了国际都市在人口发展方面表现出的基本特点,定量分析和比较了主要国际都市人口及与人口相关的指标,并讨论了人口变动如何和全球化产生密切的影响。他指出主要国际都市都是具有较大人口总量的超级城市,也是具有相当地域空间范围的都市圈的主导城市。全球化不仅带来资本和产业的国际流动,同时带来人口的国际迁移。国际移民是反映城市国际性的重要指标,主要国际都市都是全球人口迁移的集聚中心5。屠启宇则在谋划中国的世界城市:面向21世纪中叶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国际都市的指标中包涵“城市机遇指标”。“城市机遇指标”主要考察外籍人士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和常住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体现城市给予投资者发展的空间和吸引国内外人力资本的能力。外籍人士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指标则侧重于文化的包容性和城市的国际认可程度。
表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定位表述的变迁
资料来源:屠启宇《谋划中国的世界城市:面向21世纪中叶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63-64
表1-8 不同学者对世界城市人口指标表述比较
二、上海的海外移民
改革开放之后的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融入经济全球化最深、最具国际化的大城市。因此,跨地区、跨国家的人口迁移日趋频繁。上海的外来人口,除来自祖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之外,还有大量在上海生活的海外移民。所谓海外移民,既包括来自港澳台的移民,也包括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外国移民。其中来沪的外国移民大多是以商务经营和经济活动为主要动因,由企业和公司派遣为主,以短期和中长期居留为主要迁移类型并频繁地往返于两地之间,成为典型的往返性移民和巡回性移民6。(表1-9)
表1-9 主要年份在沪工作、居住的中国港澳台、境外常住人员
资料来源: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不过整体来说,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各行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成为中外投资者的乐土,众多的跨国公司在上海建立地区性总部,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境外人士的涌入。但上海人口构成的国际化程度仍然很低,比起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的最低比例(关于国际大都市中外籍人口的比例,国际上存在着5%、8%、15%和20%等四种不同的说法)还差很远,甚至还远低于上海30年代的水平7。因此,仅从移民国际化这一国际城市的重要特征来看,上海离国际大都市还有很大距离。
三、上海国际社区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城市的国际化,境外人员的增多,上海国际社区已经形成并日益扩张。目前,对于“国际社区”我国学术界还没有统一而清晰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对国际社区的认识应基于三个层面。第一,国际社区是大量不同国籍人士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它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由海外人士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第二,国际社区的规划建设、物业管理、社区治理、配套服务应该和国际接轨,能充分体现社区建设、规划、治理、服务的“国际化”水平;第三,国际社区应该是多元文化共存、交融、发展的精神家园。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据此,国际社区可以定义为大量不同国籍人士汇集的、在建设、规划、治理和服务上能达到国际标准的、多元文化融合的生活居住区8。
在上海最早的国际社区是位于长宁区虹桥街道的古北国际社区。1986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长宁区率先在古北兴建了一批欧式风格的高级住宅,吸引了大批来沪工作的境外人士,曾居住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户居民,此外还有大约4000多名台胞聚居。随着境外人士的集聚,餐厅、娱乐、购物、SPA、健身、酒吧、主题式商业设施逐渐完善,形成了闻名上海的古北国际社区。较早形成的古北社区,以亚裔人士和小型外资企业老板为多,社区氛围具有亚裔文化特征。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大量外来投资、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相继涌入。境外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在上海形成又一个国际社区聚集区。这些国际社区分布在黄浦江边、世纪公园周边、世纪大道两边,以及陆家嘴金融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其中欧美人士的比例相对较高,职业特征也以在跨国公司供职的高层雇员为主,文化上带有欧美文化的特征。
由于人口构成以及文化的差异,上海的国际社区与本市其他社区具有明显的差异9。这些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居民流动性较大。国际社区以租户居多,很多居民因为职业流动经常搬家,所以他们在社区内居住的时间长短不一。此外有的境外人士虽然购买了国际社区的住宅,但由于自己不常住或有更佳选择,往往将房屋转租他人。其次,社区配套设施和物业服务比较到位。国际社区的房产档次和价位普遍较高,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如室内游泳池、室内健身房、网球场、幼儿游乐场、酒吧、超市、饭店以及相配套的国际学校等。对业主多元化的需求,物业公司基本上做到有求必应。第三,居民对安全、隐私有较高的需求。国际社区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虽然文化背景呈现多元化和差异性,但对社区环境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希望拥有安全、尊重隐私、独立、环保、和谐、舒适的社区环境。他们最看重的,一是安全,二是对个人隐私和不同文化习俗的理解和尊重。第四,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相对疏远。国际社区自成一体、相对封闭,拥有独立而完备的文化、娱乐、休闲、体育和生活设施,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非常周到,门禁系统相当完善,进出管理非常严格,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远不如一般社区那样紧密。第五,人口规模比一般社区小。由于对社区的绿化率、生态环境、配套设施、居住空间等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国际社区的人口密集度一般较低,相当一部分国际社区的居民在200户左右,有的仅有几十户。
国际社区居民权利意识强,强调法治、隐私、自主以及对社区服务需求具有品质高、多元化的特点,对地方政府管理带来很大挑战,尤其是传统的居委会工作方式亟需进行适应性调整。另外,在城市层面城市政府也需营造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社会氛围,建设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物质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移民进入上海、融入上海。
注释
1 任远《国际都市的人口内涵:上海论坛人口分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9
2 屠启宇《谋划中国的世界城市:面向21世纪中叶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8,44
3 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2
4 周振华《21世纪的城市发展与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模式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11),55
5 任远《国际都市的人口内涵:上海论坛人口分册》,2008,89
6 何亚平《上海跨国迁移与流动人口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2),59
7 任远《国际都市的人口内涵:上海论坛人口分册》,2008,90
8 文嫮等《上海国际社区需求特点和规划原则初探》,《现代城市研究》,2015(5),17
9 李友梅《上海社会结构变迁十五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