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巨型工程在世界城市体系重构中的作用

巨型工程在世界城市体系重构中的作用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一批以亚太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巨型工程在世界城市体系重构过程中愈加扮演起至关重要的角色。新兴工业化国家试图通过城市巨型工程来彰显国家发展的实力,发达国家则意欲通过积极建设城市巨型工程来保持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6。
全球扫描_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

一、大事件、巨型工程:概念及发展

所谓大事件,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一个国家、城市围绕某一目标而进行的具有全球性或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等1。大都市委员会在《重大事件对大城市影响》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了重大事件的五个标准:第一,事件的独特性;第二,需要大量投资;第三,影响城市持续的转变;第四,吸引大量游客;第五,吸引国际媒体报道。还有的学者认为,城市重大事件包含了以下特性2:(1)事件产生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长效性。(2)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涉及城市之外的特定区域乃至全世界。(3)事件在时间跨度上有一定的稀缺性。(4)事件是经由人为主动策划、组织而诞生的城市行为。(5)重大事件具有活动性,即真正的城市事件应当是一个在某个空间范围内发生的人类活动的集合体。

巨型工程通常与大事件紧密相连,成为大事件的物质空间载体,并因其规模大、投资大、影响大的特点有力地决定着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城市景观面貌的改变以及城市发展动力的集聚,进而深刻影响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对于何为巨型工程,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委员会给出了相对完整的表述,认为巨型工程是指投资超过10亿美元的重大基础工程,或者对社会、环境和预算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具有较高公众关注度和政治效益的、投资较大的工程3。不过,投资规模只是定义巨型工程的角度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而言,在城市建设中投资超过十亿美元的工程项目数量较少,但投资规模不足10亿美元,却对城市发展与开发产生重大影响,并具有较高公众关注度的工程数量,则相对较多,且类型也较为广泛。因此,巨型工程可以认为是投资规模大并对区域与城市发展、开发产生深远影响的各类工程4。具体而言,巨型工程具有如下特征5:(1)投资规模大:巨型工程的投资规模往往巨大。巨型工程投资规模大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与实施主体多以政府、国家为主,需要资本和权力的通力合作。(2)巨型工程建设规模普遍偏大,突出表现在建设的用地规模与建筑体量上。(3)巨型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中基础设施类和产业类巨型工程由于牵涉资金量与用地空间大,建设周期则更长,往往分若干期实施。较长的建设周期,使得巨型工程建设存在较大的风险。(表4-1)

巨型工程一直与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远至世界七大奇迹,近到伦敦水晶宫、巴黎拉德芳斯、悉尼歌剧院等,都是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的印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一批以亚太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巨型工程在世界城市体系重构过程中愈加扮演起至关重要的角色。新兴工业化国家试图通过城市巨型工程来彰显国家发展的实力,发达国家则意欲通过积极建设城市巨型工程来保持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6。因此,有研究者认为,1980年代以来,全球经历了一个巨型工程的新时代,超高层建筑、大型集装箱港口、世界性枢纽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巨型工程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兴起,并且这一现象在亚太地区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7

表4-1 国内大城市部分巨型工程一览表

资料来源:张如林《巨型工程与城市发展》,《城市问题》,2009(2),38

二、巨型工程动力及可能性

在全球化所带来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发展经济,提升城市竞争力,无疑是巨型工程建设的最大驱动力。(1)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许多城市经历了深刻的经济结构转型。尤其是去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导致了普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增加。地方政府期望通过巨型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作为城市营销的战略工具。通过建设雄伟、标新立异的建筑,改善、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从而在全球资本快速流动的环境中,吸引更多外来投资,捕获到更多的发展机会。(3)通过巨型工程建设,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功能调整和升级,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城市国际竞争。(4)应对经济危机。如2008年下半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及进而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促使许多国家、城市通过巨型工程建设来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作为摆脱全球经济危机的良策妙方。中国中央政府更是以4万亿元(各级地方政府则配套跟进了18万亿元)投资来拉动国内的经济,这其中大部分资金被投入到巨型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之中8

资本、技术、经验、人才的全球性流动则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巨型工程提供了可能性9。(1)跨国公司和全球金融资本是城市巨型工程的主要参与者或直接投资者,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重大基础设施、新区建设、城市更新等工程以实现资本增殖,直接催生了城市巨型工程建设市场的繁荣。(2)现代高科技、先进工程的巨大进步在技术上大力地推动了城市巨型工程的建设。中国近年来更是成为了世界先进工程技术的“实验场”,一系列诸如世界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工程结构等都在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得到应用。(3)文化和知识精英活动的全球化。在全球化世界高速信息与要素流动的时空压缩中,过去那些受制于地理界限而难以流动、善变的“地方特色”,已经不得不让步于“全球形式”,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文化价值观与审美取向的趋同。由政府、投资商和建筑师所组成的“精英意识流”在全球范围流动,为城市巨型工程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和经验。城市空间及其巨型工程的塑造者,正是由那些现代城市领导者、全球知名投资商、世界著名建筑师所组成的共同体。

政治权力、意识形态在巨型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集权体制下,民众往往对于巨型工程有着本能性的喜爱,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去支持巨型工程建设。如果集权化程度低,有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日本成田机场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早在1962年日本就已决定修建成田机场,但遭到当地农民的强烈反对,双方始终无法达成协议,期间政府与当地民众冲突不断,甚至曾造成多名警察与民众死亡。最终政府没能按照原计划进行修建,三条跑道只修建了一条10。另外,一些日渐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后,迫切希望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展示其宏伟的民族志向,往往采取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城市巨型工程的策略。快速成长的经济和不断彰显国家形象的强烈愿望,使得中国近年来更是成为了巨型工程建设的主战场。

三、巨型工程的运作机制

在全球化竞争和地方发展的压力下,城市政府与开发商、投资商为了通过城市巨型工程建设来实现城市增长和攫取利润的目标,必然倾向于结成庞大而目标明确的短期“城市增长联盟”11。也就是由坚持从发展中谋取利益的那些人所组成的联盟。这些联盟不仅包括地方企业家,还包括他们的承包商、银行、建筑设计事务所、工程建筑公司和广告公司,以上这些企业的员工及其所组成的公会、地方媒体、公用事业公司以及认为增长将为其带来更多商机的零售商,还有政客——他们认为以增长为导向的利益集团将是其在地方开展竞选活动的最大赞助者。增长联盟具有无法匹敌的资源或持续不断的动力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公众虽然受到发展计划的威胁,常常会动员起来对此进行抵制,但这种零散的公众参与抵制的运动根本就无法与拥有源源不断、雄厚财力的增长机器相抗衡12。不过,由于巨型工程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很长,所面临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以及多元参与主体、复杂利益格局、纷繁的政治诉求以及激烈的竞争合作,增长联盟极不稳定且具有易碎性,这也使得巨型工程存在较大的风险。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场馆建设规模就不得不因为私人投资的收缩和退出而大大削减建设计划,原先政府、投资商为此而结成的增长联盟近乎解体13

全球化时代几乎绝大多数建设巨型工程都是由地方政府提出的,并且容易获得地方各种政治力量的大力支持。因为政治家们一些特定的政策目标,例如城市复兴的任务,往往需要借助于通过城市大事件和一系列的巨型工程来带动。在巨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政治家们可以借此来大大增强他们对政治承诺、公众支持、巨额资金、行政裁量、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能力14。但随着市民社会的兴起、民权运动、环保运动、历史文物保护运动等的出现,迫使城市政府在提议修建这些巨型项目的过程中,不得不调整选址方案、规划方案、融资计划等,尽量减少损坏,将公众的抗议减少到最少15

四、有关巨型工程的争议

巨型工程对城市发展与开发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从积极方面看,主要包括三方面:(1)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比如筑波世博会场所被改造成为一系列产业、研究开发、文化娱乐设施,推动了筑波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成为加速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2)带动城市开发与空间拓展。许多巨型工程建设地,往往演化成为一个新城或者城市重要的功能区域。此外,诸如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等巨型设施的建设,也为城市区域的空间拓展创造了时空条件,促进了多核心巨型城市区域的形成16。(3)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的品质与形象,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上海为了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在浦东建设城市中央商务区,形成一个兼具真实性和象征性的节点,吸引全球经济力量,逐步发展为全球性的指挥和控制中心。而国际枢纽航空港、集装箱枢纽港和与国际光缆网络相连的信息中心的建设推动了上海与全球城市的接轨,并在全球化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7

城市巨型工程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虽然倡导者往往强调巨型工程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旅游业发展,但事实上耀眼的巨型工程隐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18。例如城市巨型工程对于创造就业和促进所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时是十分有限的,而且还会给城市留下长久而沉重的财政负担。另外,巨型工程建设还会导致福利性项目和预算缩减,地方物价、房价生活成本攀升,以及公众参与不足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破坏,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此外,巨型工程常常是一种外来的强制性空间植入,是一种在短期内巨大改变城市景观的行动,它由于缺少对地域文化构建的认同而倾向于创造通式化的“全球化景观”,因而必然导致人们场所感的缺失和空间二元景观、结构“马赛克”效应的加剧19。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监管机制、进行周密的补偿计划等将成为巨型工程研究的主要命题20

注释

1 张京祥等《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大事件营销效应:基于空间生产视角》,《人文地理》, 2013(5),5

2 吴志强《重大事件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意义及启示》,《城市规划学刊》,2008(6),17

3 赵玉宗《全球化、城市化与巨型工程》,《城市规划》,2006(3),57

4 张如林《巨型工程与城市发展》,《城市问题》,2009(2),37

5 张如林《巨型工程与城市发展》,《城市问题》,2009(2),38

6 王莉莉、张京祥《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巨型工程及其效应透视》,《国际城市规划》, 2008(6),53

7 赵玉宗《全球化、城市化与巨型工程》,《城市规划》,2006(3),57

8 张京祥等《全球化环境中城市巨型工程的多维透视》,《人文地理》,2009(4),2

9 张京祥等《全球化环境中城市巨型工程的多维透视》,《人文地理》,2009(4),3

10 杨芳军《对巨型工程社会功能的分析》,《经济论坛》,2010(10),200

11 张京祥等《全球化环境中城市巨型工程的多维透视》,《人文地理》,2009(4),4

12 艾伦·阿特舒勒、大卫·吕贝罗福《巨型项目:城市公共投资变迁政治学》,格致出版社,2013,79

13 张京祥等《全球化环境中城市巨型工程的多维透视》,《人文地理》,2009(4),4

14 张京祥等《全球化环境中城市巨型工程的多维透视》,《人文地理》,2009(4),3

15 艾伦·阿特舒勒、大卫·吕贝罗福《巨型项目:城市公共投资变迁政治学》,格致出版社,2013,序

16 张如林《巨型工程与城市发展》,《城市问题》,2009(2),38

17 张成、张晓明《全球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巨型工程建设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6),779

18 张京祥等《全球化环境中城市巨型工程的多维透视》,《人文地理》,2009(4),4

19 张京祥等《全球化环境中城市巨型工程的多维透视》,《人文地理》,2009(4),5

20 王莉莉、张京祥《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巨型工程及其效应透视》,《国际城市规划》, 2008(6),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