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主观性

语言主观性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的主观性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语言带有的主观性印记是如此深刻,以至于人们不禁会问,语言如果不蕴含主观性表达的话不知还能不能名副其实地称之为语言。”其中,人称代词是表现语言主观性的基础,其他一些词类,如某些指示词、副词以及形容词,是以“主体”作为参照而形成的时间与空间关系方面的表意内容。指示词语的意义以说话人为中心,而评价副词则负载着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评价。
理论基础_汉语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

语言的主观性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实,语言的主观性现象早在布雷尔(Bréal 1964/[1900])的著作中就已经被提及,布厄(Bühler 1990[1934])进一步将主观性阐述为指示的基础。 主观性体现在语言的方方面面。 “语言带有的主观性印记是如此深刻,以至于人们不禁会问,语言如果不蕴含主观性表达的话不知还能不能名副其实地称之为语言。”(Benveniste 1971:225)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主观性都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未成为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语言学更关注语言对客观命题的表达,即:“现代英美语言学家……一直有一种唯理智论的偏见,即认为语言基本上是(即便不完全是)用来表达命题的工具。”(Lyons1982:103)20世纪初,布龙菲尔德把语义的研究排除在语法研究之外,而到了20世纪最后几十年,语言学“人文主义”复苏,认知主义、功能主义和语用学的兴起,使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受到挑战,语言学家们开始重视语义,而作为语义研究重要方面的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正在复兴“语言并非严格的形式也不是命题思想的表达,语言不是自主结构也不代表逻辑命题,但语言是感知、思维、言说主体的一种表达,甚至是一种化身”。(Finegan 1995:2)

一、Benveniste的理解与认识

一般认为,Benveniste是较早从语言角度对“主观性”作出明确定义的语言学家。 在其《普通语言学问题》一书中,Benveniste将“主观性”视为说话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一种属性,是说话人进行言谈时将自己看成主体的一种能力,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象。 为了帮助说话人表现这个“我”,语言便将自己构建成一个能表现自我的体系。 其中,人称代词是表现语言主观性的基础,其他一些词类,如某些指示词、副词以及形容词,是以“主体”作为参照而形成的时间与空间关系方面的表意内容。

Benveniste认为,人称代词“I”专指话语中的说话人,当它和一些表示思维活动的动词构成主谓结构时表现的不是客观命题,而是说话人对后续命题的判断、态度或评价,是最典型的主观性语言,如“I suppose”“I presume”和“I conclude”等;但是这种主观性不是其中的动词所固有的,而是由与之组合的人称代词“I”体现出来。 当这些表示思维活动的动词与第三人称结合时,其主观性消失,即虽然“I suppose”表示的是一种主观判断,但“he supposes”表示的是一种客观陈述,在这一点上“he supposes”与“he runs”“he smokes”一样。 也许作为20世纪欧洲大陆的语言学家,Benveniste对语言“主观性”的认识受到当时欧洲大陆哲学中的人文主义倾向的影响,但他毕竟直接而鲜明地提出了“语言的主观性”这一课题,并一再强调其重要性“如果没有主观性的表达,语言的功能是否能发挥,语言是否还能被称之为语言……”(Benveniste 1971[1958]:225)。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通语言学问题》一书中,Benveniste还认识到言/写 听/读双方的关系是语言交际的条件或基础,并将这种关系界定为一种“交互主观性”——言语交际,每个参与者都是言说主体,并且都意识到另一个言说主体的存在。 话语是被言说主体和交际环境决定的语言形式,只有如此,交际才能进行(Benveniste 1971[1958]:230)。 当言/写者说“我”时,是指派他们自己作主语,与听/读者的“你”相对,其实,不仅在人称代词中,而是整个的语言系统中,语言编码允许言/写者“调配”(appropriate)合适的形式 意义对儿。 这种“调配”最特别且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语言中“句法主语”和“言者主语”的差异上(Benveniste 1971 [1958]:226)。

二、Lyons的理解与认识

Benveniste之后,从语言角度对“主观性”作进一步阐述的语言学家是Lyons。Lyons先后将语言的主观性表述为:

当说话人说出一段话时,他同时也对这段话进行评论,并且表明他对所说内容的态度。这一主观性概念是极其重要的……(Lyons 1977:739)

主观性是指说话人通过运用语言结构和其常规手段表达自我及说话人态度、信念的方式。(Lyons 1982:102)

主观性指的是意识(认知、情感和感知)主体或行为主体(施事者)的属性(或系列属性)。它表示的是笛卡尔称之为“思想实体”的属性,即一些人所说的自己或自我的属性……这是关于主观性的一般概念。语言学家所关注的是更为具体的“言内主观性”(locutionary subjectivity),即话语的主观性(the subjectivity of utterance)……是语言使用中的自我表达(self expression)。(Lyons 1995:337)

可见,与Benveniste将“主观性”视作语言中的人作为主体本真存在的属性不同,Lyons所指的“主观性”更侧重于言者的自我表达。 他认为语言学家所关注的应该是话语主观性(the subjectivity of utterance),即语言使用中的自我表达。 这种自我表达不能归属于一组命题或命题表达,而是应该区分主观性表达(说话人的自我表达)和客观性表达(交际命题),并且这两种表达的区别是渐变而非绝对的。

Lyons(1982,1995)认为,语言具有表达“自我”的机制,如指示词语、评价副词等。 指示词语的意义以说话人为中心,而评价副词则负载着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评价。[1]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指出语言的主观性可以在语言系统的语法或词汇结构之外体现,“就语言的使用——话语来说,带有主观性是非常可能的,但这种主观性却很可能不表现于语言,而是表现于话语,是话语的产物——话语文字/符号。”Lyons(1995:340)总之,Lyons是针对当时语言学中的笛卡尔主义和新笛卡尔主义倾向而提出“话语主观性”这一课题的。 他认为真值条件语义学作为一个整体理论的不足之处有二:第一,仅限于客观命题内容;第二,不能处理主观现象。语言学的语义学原则上应包括所有存在于具体自然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中的意义,无论是否能对其进行真值分析。

Lyons对“语义”概念的深刻认识,不仅颠覆了形式语义学和结构语言学的基本认知立场,而且成功地将“主观性”这一意义的重要方面纳入了语义研究的范畴,对整个语言学中的“语义”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而他对语言“主观性”的界定,也成为当前国际语言学界研究“主观性”问题的基石。 目前国内汉语学界较为普遍采用的“主观性”定义主要源于Lyons: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参见沈家煊2001:268)

Lyons对语言主观性现象的界定及研究拓宽了语义学研究的视野,使我们对语言的认识更趋全面,而他的一些相对笼统的观点,又为其后的其他语言学家提供了研究的课题。

三、Langacker的理解与认识

Lyons之后,对语言的“主观性”进行深入研究的是Langacker(1985,1990)和Traugott(1989,1995)。Langacker(1985,1990)从共时角度将语言的主观性视作与概念化类似的现象。 他认为语言与视觉、感知一样有主观性,人们用语言反映客观世界时拥有各自的视角,因而语言学家应该关注说话人如何从某一视角出发去认识客观情景。 语言的主观性首先源于感知主体的不同视角,并和感知主体如何过滤感知客体有关,而感知主体和感知客体之间是不对称的。 一般来说,只有观察者在观察客体,观察者本人不能像观察别人那样自如地观察自己。 如果主体和客体完全分离,主体的注意力集中于客体而忽略了自我意识,那么,主体是完全主观的,客体是完全客观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观察模式。 观察者具有双重性,既是观察的主体,也是被观察的对象。 正如Langacker那个著名的“眼镜”比喻一样:如果把眼镜摘下来拿在手里观察时,它只是被观察的客观对象,不是观察的工具,我们对它的认识完全是客观的。 但是戴上眼镜并借助它去观察另一事物时,对它的认识就完全是主观的了,因为此时的眼镜不是被感知的对象,而是感知主体的一部分。 感知领域的主观和客观之分可以运用到一般概念,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感知关系就是一种更为普遍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在语言使用中就是语言使用者和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

Langacker(1985,1990,1993a,1993b)对“视角”在语法和语义结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讨论中,他揭开了沉浸在最普通表达之后的语言主观层面的外衣,他认为语言表现出主观性还是客观性关键在于:第一,“视角”是否涉及言语场景;第二,“视角”是否将观察者/概念者本身也编码为表达式的一部分。

根据Langacker的“视角”理论,下面例(1)中从(1a)到(1c)的主观性依次增强:[2]

(1a)Vanessa jumped across the table.(未引发言语场景)

(1b)Vanessa wa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me.(以观察者为参照)

(1c)Vanessa wa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引发言语场景且其为隐性)

另一个关于“视角”表现语言主观性的例子是空间运动的参与者被概念化为概念者对情景的“心理扫描”(mental scanning)。 例如:[3]

(2)The hiker ran up the hill.(客观描述)

(3)The highway runs from the valley floor to the mountain ridge.(概念者的心理扫描)

上述两例中,例(2)是客观描述,例(3)并不是高速公路在作空间移动,是概念者沿着心理路径进行主观扫描。

可见,Langacker的“主观性”涉及概念主体是否被编码,特别是它在概念化过程中是否被编码为“句法主语”,在这一点上,他与Benveniste对“主观性”的理解有相通之处。 但是他把“主观性”界定为识解的维度,语言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相对于识解纬度而言的,这一界定相对狭窄;另一方面他的理论更侧重于说话人本身对客观情景的识解,几乎不依赖上下文语境,也不能解释交互主观化的产生。

四、Traugott的理解与认识

另一位学者Traugott(1989)则是从历时角度研究语言的主观性,并将语言的主观性研究融进了她的语法化理论,试图寻求两者的接口。 在Traugott看来,主观化是一种语用 语义演变,是语义演变的主要类型,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主观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Traugott1989:34-35)。

主观化的过程也就是言者的主观信念和态度在话语中显化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语言中用来表达主观性的成分,如指示语、情态、话语标记等是如何由客观意义被逐步编码成具主观意义的。

她的主观化研究试图阐明这样一个语义过程:具体的、词汇的、客观的意义通过在局部的句法语境中的反复运用而取得抽象的、语用的、人际的、基于言者的功能。 而语法化则是一个词汇项或短语被重新分析为具有句法或形态功能。 语法化和主观化是有接口的。 比如:英语中动词go从表示物理运动成为表示将来行为的语法标记的过程是典型的语法化过程,但它同时也蕴含主观化过程,将来时标记be going to的形成依赖于言者在描述动作之前经历一个抽象位移过程,这是言者视角的调整和强化,是一种语用重新分析[4]。Traugott(1995)明确提出了语法化与主观化交叉的六个维度,具体表现在[5]:①从命题功能变为言谈功能;②从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③从非认知情态变为认知情态;④从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⑤从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⑥从自由形式变为黏着形式。

Traugott(1995)将其1989年提出的“表达命题意义〉表达语篇意义〉表达情感意义”的单向性假设修改为:“构成命题的要素在话语语境中发展出满足‘创建语篇和展示态度’目的的功能。”这一更具有普适性的演变原则。

很明显,Traugott侧重的是语义的主观化过程,而不是语言的主观性本身,从这个角度来说,Traugott对“主观性(化)”的认识更接近于Lyons的界定。

五、小结

综上,Benveniste把主观性视为说话人将自己看成主体的一种能力和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象,即Benveniste是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主观性的。Lyons强调的是说话人的自我表达,他主张区分主观性表达(说话人的自我表达)和客观性表达(交际命题),并认为语言的主观性可以在语言系统的语法或词汇结构之外体现;可见,Lyons是从动态的语言使用的角度看待语言的主观性的。Langacker则是从概念识解的角度来分析主观性的,他认为一个表达式的语义既非主观也非客观,主客观只是这个表达式中具体成分被识解的方式;可见,Langacker对语言主观性的认识更侧重于语言的概念化过程和认知识解的角度。Traugott主要是从历时视角考察意义主观性的形成过程,她将语言的主观化研究置于话语分析和语用推理的大背景下,关注具体话语语境中的意义主观化过程,并将之与语法化相结合;Traugott认为语言的主观化是一个语用 语义演变过程。

[1] 在所有这些语言手段中,Lyons讨论最为详尽的是“情态”手段(主要是情态动词)的主观特征。 并且,他还将“情态”区分为“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如下面例句中的“must”既可以表示主观情态,又可以表示客观情态。You must be very careful.(Lyons,1982:109) (a)It is obvious from evidence that you are very careful. (b)I conclude that you are very careful.上例中“must”有(a)和(b)两种解读,第一种源于客观事实,具有很强的客观性;第二种则源于说话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这种区别在语言上分别体现为无人称代词It和I conclude。 当然,在其后的研究中, Lyons又认为“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的区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意义不大。

[2] 更详细的解释参见本书第22-23页。

[3] 此处例(2)、例(3)及上例(1)都参见Langacker(1990:17-20)。

[4] 关于be going to的主观化过程,参见本书第24-25页。

[5] 此处六个维度的界定可参见Traugott(1995:48),或沈家煊(2001:2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