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单位:惠州市委宣传部)
推介词
专门机构、专项预案、专人应对,公开、透明、权威,既满足了公众知情权,又避免了社会恐慌。以舆情长效机制和体系为支撑,成就了用“常规武器”化解突发事件应对难题的一大经典。
2013年8月8日晚,惠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监测发现,博罗县横河镇一名51岁的女性陈某某呼吸道样本检测呈H7N9阳性。后经国家、省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最终确认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这是广东发现的首个人感染H7N9病例,加上惠州毗邻香港,是重要的供港活鸡养殖基地,疫情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惠州市副市长刘冠贤说。9日凌晨两点半,他和另一位副市长紧急联合召开会议布置应对措施。
很快,专门的疫情应对小组成立。与之同时,专门的宣传小组也随之成立,并很快启动了新闻宣传应急预案。“必须第一时间收集权威声音,先声夺人。”惠州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邓真说,突发事件中权威发声是占领主流舆论阵地的基石,而权威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还包括平台、渠道。
其实,9日确认疑似病例后,很快就有不少香港、中央和省级媒体赶到惠州采访。而惠州市正是通过专家发布会、新闻信息发布会与官方微博发布等渠道,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及防控情况,才避免了媒体、网络炒作,确保舆情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也为疫情的有效应对和维护社会稳定营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
2013年8月,惠州发生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工作人员处理病毒样本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6日惠州终止Ⅲ级疫情响应,惠州市共发布关于H7N9禽流感病例的新闻通稿10篇,滚动发布微博信息21条。大量的官方权威信息占领了舆论的高点,权威发声也使政府牢牢掌握了主动权,让主流舆论跑在了谣言和小道消息前面。
因处置得力,在该季度人民网发布的地市舆情应对排行中,惠州位列全国第六,广东第一。
要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下抢夺“发声”,并最终引导舆论,实属不易。政府同时面对着多个舆论场、多个发声主体的话语竞争,如何让政府声音被广泛传播并且被取信,需要整个发言体系、传播系统都调动起来,用足智慧。
惠州在突发H7N9禽流感病例的新闻处置上,其实用了“常规武器”,就突破了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三大“难点”。一是通过有效的公众沟通,缓解“恐慌心理”;二是谣言的遏制与治理,惠州在议题设置上快走一步,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场,传递了政府“解决问题”的行动成效,而不是过度解释;三是在媒体的沟通机制上创新,始终成为媒体的“第一信源”,特别是在境外媒体的信息供给上非常充分,负面信息“没有余地”。
事实上,惠州的“常规”背后其实有一整套长效机制及体系的支撑。其中核心要素包括:适用于同类事件的应急预案、“新媒体第一”的政府发布体系、多部门联动协同的工作平台、职能角色明晰的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制度等。通过舆情处置的实践,惠州初步搭建起了一套立体化的政府传播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