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时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开始,人们便借助身边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的一些实物来进行思想信息和意义的交流与传播,渐渐地伴随着纸张的出现和印刷术的发明,新闻信息开始依赖报纸、杂志这样的媒介进行传递,后又经历了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这些伴随传播技术不断更新而出现的电子化传播媒介,使得新闻的传播越来越快速与全面。这里主要分析的是报纸诞生之前,古时人们传递新闻信息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段与载体。
一、无文字的传播手段
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古人们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
最早的是口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和当下的人际传播比较接近,受到古代交通条件的限制,这种传播难以在远距离的范围内进行,要求传受双方在一个相对近距离的时空间范围内,同时这种无任何记录凭证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信息失真。
其次是手势语。手势语言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远古时代人们传递信息比较实用有效的方式。在原始人的生活中,经常会交流一些有关狩猎的信息。如狩猎对象的大小、体型,是何种动物等都需要人们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以获得狩猎的成功。尤其是在不能打扰猎物的情况下,就更需要手势语言来完成信息的交流。民族学研究证明,这种手势语都含有特定的信息量,在古代社会的生活中使用频繁,是原始人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
再次是烽烟和旗鼓。烽烟和旗鼓这两种信息传递的载体形式都是用在军事信息的传递领域的。到西周时代,中国已经开始使用烽火通讯技术,烽烟用于示警。这种方式虽不能传递复杂的军事情报,但通过事前的约定,从烽火的形态和数量上,可以确切地判断敌军前进的规模和方向。这本是一种秘密情报的传递活动,但是因为没有可供秘密传播而使用的手段,所以一定程度上就带有了公开的属性,向民众进行了有关战争新闻的传播。旗鼓同样是这个道理,在战争中,旗鼓用于指挥进退。孙子兵法中所说的“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指的就是这种旗鼓,主要用于传递军事号令。
最后是木铎。铎是古代在传布政事信息或者需要有法令进行传达时、有战时消息需要公布时才使用的一种大铃。它是金属做成的,里面包含一个类似舌头的物质,用木头做的就叫做木铎,用金属做的就叫做金铎。据说,周朝、秦朝时期,曾经有这类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在各地巡走传播法令,同时对民间相关事实也进行一定的收集活动,这种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活动与今天的信息发布和采集都极为相似。
以上这些传播活动,都不涉及文字,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
二、有文字的传播手段
语言是人类信息传播主要的载体形式,在有史以来的三四万年的漫长岁月里,它都是主要工具。运用文字进行信息传递前,也曾出现刻木,结绳、画图以至单个的象形文字,虽然这些方式客观上也起到了向人们传递信息的作用,但由于其记录的繁琐性和不明了,很难清晰地记录和表达一个相对完整信息。文字在我国的殷周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对文字的运用水平已经完全可以将客观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清晰完整记录下来,但是由于经济尚不够发达,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字这种记录工具更多地时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高度垄断,普通民众与文字是无缘的。当文字作为传递情报的手段在上层人物中运用时,人民群众中的新闻传播仍然只能依靠语言。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各家学说不断兴起,民间讲学方式等也突破了文化的官方垄断,文字也渐渐地走下殿堂,成为百姓所掌握的一种记录工具,这位文字成为大众传播的载体形式奠定了基础。根据目前史学家的观点,诸侯之间利用文字资料传递新闻信息,早在齐桓公时代已经出现,而将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手段,则是在秦汉之际才开始的。
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器和刻石。
甲骨文大多刻在龟甲和牛羊的肩胛骨上。根据甲骨文学者统计,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甲骨近11万片,已经著录的仅3000余片,其中常见的甲骨文约2000字,经考订可辨识的仅1400余字。
金器,其实是铜铸器,所谓的金文,则是刻在古代铜器上的铭文(器物、石碑等上面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金文刻著之风盛行于周朝,传世的带有刻字的金器多属于周代的产物。著名的毛公鼎是其中的代表作,上面都有不少金文。刻石之风盛行于秦以后,山东一带至今还保存有不少秦代的刻石。
但是,从内容来看,甲骨上记录的内容多是占卜之内容和祭祀信息,金器上多是国家的法令政策和皇帝的诏旨等,刻石文字记录更多的是一种盛赞,为帝王家族歌功颂德的居多,用于遗留后世的考虑多些。这些文字的传播内容与新闻有一定的距离,传播的时效性也较差。
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传播载体主要是竹、帛和露布。
竹:即竹简。在大量的古代典籍中经常可见这样的记录。《晋书·东晰传》提到的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准盗挖魏襄王坟墓,得到竹简数十车,是有关竹简出土的最早的记载。竹简是将竹子削成片状,用来书写文字,单片叫简,用绳子串联起来就叫做策。这些竹简是用来记录信息的,由于其可以携带所以将信息带入了流通的环节。其传播内容主要还是当时的政事信息,包括各种法令政策、皇帝的谕旨等。
帛:绢帛,古代丝织物的总称,在没有纸张之前,一直作为重要的书写、画画材料。类似于布,成本要比竹简昂贵得多。一般人用不起,就连孔圣人都说:“贫不及素。”这里的“素”,指的就是绢帛。汉代一匹绢帛(长约10多米,宽不及1米)的价格相当于720斤大米。用绢帛作书写材料的,在《墨子》中有曰:“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
露布:指的就是一种不用经过官方审定的公开发布的官文书,主要用来传递军事情报。早在三国时期,露布就用来宣传战争的状况和发布捷报了。北魏时连年征战,它成了盛极一时的宣传武器。露布,形式犹如一面用大幅帛制成的旌旗,帛上写着进呈皇帝的告捷奏报。奏报高高地悬挂在旗杆上,由将士高举着一路送往皇帝所在地,传告战事情况。当将士需要休息的时候,就会将露布插放在休息地,这样就供周围的民众进行阅读了。这种信息的传递方式本也应是直接面对皇帝所做的秘密传播,但是客观上也向民众进行了公开的宣传,它的时效性和公开性都比较强,相对而言,传播范围也较为广泛,这是报纸诞生以前,实用性很强的传播手段,其影响力也较大。
三、传播特点
在纸质媒介没有诞生之前,新闻信息的传递主要是依靠口头和各种实物来进行的,这些传播手段都具有某种共性的特征:
(一)内容简单
新闻信息是满足受众了解客观世界变动情况的一种服务性产品,尽管也有简讯甚至是一句话新闻样态的存在,但通常情况下新闻信息要相对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量以完成其服务性的基本功能。但是在古代,传播新闻信息的手段所承载的内容含量相对较少,往往仅是事实的梗概或者事实的某一个构成要素。如古代用来通报敌情的烽烟,仅能通过其数量与方向来大体判断敌人进攻的规模与方向,至于精准的且翔实的进攻信息则往往不能依靠烽烟来传递了。
(二)时效差
新闻被形象地称为易碎品,新闻界也一直流传着抓活鱼的说法,新鲜的信息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内解决人们认知上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新闻的制作者还是新闻的接受者都会很在意新闻的时效性,而且当前的新闻通常情况下也都是要抢时效发表的。但是在古代新闻信息的传播时效方面比较慢,一则是因为人们缺乏抢时效的意识,二则是因为当时记录与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不够便捷,为时效性的保证设置了天然的屏障。比如刻石文字,书写就比较耗时,其传播更为麻烦;比如甲骨和铭文等同样存在着书写不够快速的情况。
(三)真实性难以保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最重要的标志。宏观层面看,“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报道往往会成为一个时代发展的记录仪,成为后人了解前代社会与生活的重要途径;微观层面看,任何一条新闻信息都可能成为公众日常行为的指南针。因此,对新闻信息提出真实性的要求是新闻这种产品的本质规定。在有文字记录并依附于纸张进行书写、传播和保存的条件下,信息不易走样,当然也存在着保存失效的情况。但相比较纸张的传播与保存而言,古代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所带来的信息真实性更难以保障。如口头传播,往往会因为辗转相传而出现失真,手势语言更会因为距离而产生理解的偏差等。
总之,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比较频繁,其采用的传播手段和载体也是十分丰富的,尽管其传播新闻的质量尚不高,但其毕竟开启了新闻信息得以传承的一些物质手段,也为新闻信息传播载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