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才
内容提要:苏轼在定州任职期间,曾为河北地域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积极影响。其中官品文化、治军文化、兴业文化、爱民文化、育人文化、善艺文化、风物文化尤为鲜明,至今被人所称道,已成为该地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苏轼;河北地域;文化;贡献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贡献,则是指对国家或公众做出的有益的事情。按照这个定义来衡量,文化巨人苏轼,于元祐八年(1093)十月至元祐九年(1094)闰四月到河北定州任职,虽然只有短短六个多月的时间,但其对河北地域文化做出的贡献则几乎是全方位的,犹如一座应有尽有的宝库。特别是他的官品文化、治军文化、兴业文化、爱民文化、育人文化、善艺文化、风物文化尤为鲜明,至今被人称道,亦对河北地域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该地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官品文化
在北宋中期之后,统治阶级内部主张变法的新党和反对变法的旧党之争一直没有停歇。苏轼属于旧党,其官职也不断随党争而起伏。元祐八年(1093)九月,亲近新党的宋哲宗开始亲自主政,时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的苏轼被冷落,他知趣赶紧要求下派。宋哲宗便乘机把他打发到了当时处于边地的定州。
北宋时的定州有定州路和定州两种建制:定州路属军事机构,统辖8个州(军)的军事防务,包括定州、保州、深州、祁州、广信、安肃、顺安和永宁;定州属行政区划,管辖7个县,包括安喜、曲阳、唐县、望都、北平、无极、新乐。路、州两种建制共辖今河北省24个县市,可见其涉及河北地域面积不小。苏轼这次下派,在保留“双学士”的基础上,宋哲宗又新任了他两个职务:一是军事职务“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相当于今天的军区司令;二是行政职务“知定州军州事及管内劝农事”,相当于今天的市长。所以,本文中所提到的定州,包括宋时的定州路和定州。
苏轼此次下派定州赴任军地两职,虽然百感交集,心情复杂,但他到了新的任所之后,仍然坚守了自己一贯的为官信条和做法,体现了他的官品文化。
首先是忘身忧国。苏轼向定州出发时,曾说“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125]。但是,他深知自己所去之地是“沿边重地,此为首冠”[126],作为朝廷命官,自己理当心怀国家,以事业为重。启程前连夜写了《朝辞赴定州论事状》,以老师的口吻对新皇帝今后的执政治国,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表达了自己强烈的“臣不胜忘身忧国之心”[127]。在去定州的路上,又给宋哲宗写表状表示:要“强力安邦,当思所报”[128]。到定州后,又立即写了《定州谢到任表》,表示:“兵民重寄……臣敢不勤恤民劳,密修边备。苟无大过,以及期年。”[129]还说:“坐食何功,扪心知愧。”[130]一定要干一番事业。后来又说:“我亦旗鼓严中军,国恩未报敢不勤。”[131]
其次是敢于担当。他到定州后经过调查了解,发现由于其前任的不负责任,造成当地“军政坏弛,诸卫卒骄惰不教,军校蚕食其廪赐”[132]。军内盗窃、酗酒、赌博、贪污比比皆是,“事不可悉数”[133]。针对这一现状,苏轼敢于担当,果断法办了有勒索军人行为的云翼指挥使孙贵,又发配了有监守自盗行为的军队管库员田平和张全。对于不听指挥装病不参加检阅的副总管王光祖,当即让秘书写了罢免他的奏折,王光祖赶紧“惧而出”[134],并严刹了军人参与赌博的歪风,定州军政机关风气大变。
再次是团结同僚。工作时,苏轼积极发挥各班子成员的作用,点检营房,调查案件,修理营舍,施工备料,都放手让大家去干。就连到各庙宇给百姓祷雨祈福都要带上班子成员大家一起去。如:“苏轼祷雨岳庙,同李之仪、李士龙、鄗长卿、孙敏行、□□(笔者注:当为管勾刘焘)、贾温之。”[135]除此之外,闲暇时,他就与班子成员们一起切磋书画、吟诗作文。有时还互相馈赠酬答,例如书画、器玩、土特产、一首好诗,在情不在物,很有文人文化气息。班子成员们团结的就像一个大家庭,苏轼就像一个很有凝聚力的家长。
还有,始终保持廉洁从政。苏轼的廉洁是有名的。到定州后,他仍然坚守“应笑来时无一物,手携拄杖却空回”[136]的廉洁信念,把为官清廉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表现了他“廉者为我廉,我以此名为”[137]的决心。他不仅不贪不占不盘剥百姓,还拿出俸禄帮助和施舍给百姓,导致他家生活常常出现困难。这一点是苏轼最无懈可击的,他的政敌多次往死里整他,都是从其他问题入手,从没能以腐败为理由。
这些官品文化,常被当地历代官员所赞颂,成为定州官员的楷模,对定州历代官员勤政爱民,廉洁自律,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二、治军文化
围绕打仗带兵,从严训练军队,提高战斗力。此时的北宋已经“承平百年烽燧冷”[138]。苏轼到定州后,看到这里“边政颓坏,不堪开眼”[139],“沿边诸郡,军政少弛,将骄卒惰,缓急恐不可用”。他甚至发现,这里的军队“骄惰即久,胆力耗惫,虽近戎短使,辄与妻孥泣别,被甲持兵,行数十里,即便湍汗”[140]。为此他忧虑:“居安思危,有国之常备,事不素讲,难以应猝。”[141]苏轼知道要改变这一现状,必然颇费锄治,难度不小。但他还是下定了决心,不做太平官。采取了整顿军队、严明纪律、检阅部队、布勒战法等一系列措施,很快使定州禁军面貌焕然一新。定州百姓看到检阅时部队整齐的步伐,惊赞“不见此礼至今矣”[142]。
恩威并重,关心士卒。苏轼治军并不是一味采用严刑峻法,他也有温情的一面。视察中他看到定州禁军“营房大段损坏,不庇风雨……诸营军号,例皆暗敝,妻子冻馁,十有五六。……上漏下湿,不安其家”[143],“禁军大率贫窘,妻子赤露冻寒,十有六七,屋舍大坏,不庇风雨”[144]。苏轼立即写了《乞降度牒定州禁军营房状》,向皇帝报告了整个部队需要修缮的房屋间数,要来了所需的款项,及时改善了禁军和家属的住房和生存条件,大大鼓舞了士气。
发展民兵组织“弓箭社”,提倡寓兵于民。苏轼知道,保卫边疆的安全,光靠军队不行,一有情况,军队根本顾不过来,必须动员当地百姓,主动参与进来。他发现当地民间早有一种叫“弓箭社”的民兵组织,这种组织在保护家园和财产方面曾发挥过很好作用,很受百姓欢迎。经他了解,这种组织在定州沿边588个村中有651个,涉成员31411人[145]。但是,这种组织由于和王安石变法时制定的《保甲法》存在冲突,熙宁年间曾被北宋政府宣布为非法。苏轼便冒着反对变法的危险,连上两个奏折,强烈要求恢复这一组织,说:“臣再三思虑,唯有整葺弓箭社一事,名不张皇,其实可用,若早获朝旨施行,令臣更加意拊循激励,其人决可使,北贼望风知畏,不敢于地分内作过。”[146]奏折中还申请皇帝拨款支持这一组织。因这事涉及国家安全,苏轼又说得有理有据,宋哲宗不好不答应,便诏谕准奏,连申请的支持经费也批下来了。弓箭社合法了,人们又可以合法地保卫家园了,百姓欢呼雀跃。
弓箭社的合法化,大大鼓舞了定州一带民间的尚武之风,历代战争中河北民兵积极参战,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例如近代抗日战争中,冀中平原的地道战、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雁翎队等都是河北民兵参战的杰作。定州曾涌现出著名民兵战斗英雄“三山”(郝庆山、甄凤山、杨银山),其中郝庆山于1950年被选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三、兴业文化
苏轼非常重视定州一带经济事业的振兴、发展和推广,他尤其注意在开发本地资源方面着力,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为此作出努力的同时,还常常让具体的经济活动体现出他特有的文化色彩。
北宋时,定州一带松树茂盛,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木材,还提供了全国最好的松膏(松香,也叫松脂)。苏轼一生爱松,对松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苏轼对定州一带的松树评价极高,说这里的松树“其木理坚密,瘠而不瘁,信植物之英烈也”,“凛然孤清,不能无生。生此伟奇,北方之精。霜中之英,以洗我瘴”[147]。
如此好的树木,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他在来定州的路上,夜渡漳河时,见兵士燃松明照路,如此“千岁之妙质,而死斤斧于鸿毛”[148],像人才一样被浪费,觉得太可惜了,遂有了用松树给当地经济做些贡献的想法。
到定州后,他亲自试吃这里的松膏,据说此物可以治各类皮肤病,聪耳明目,壮腰补肾,轻身健体。“余为中山守,始食北岳松膏,为天下冠”[149],他还研究出了一套服食松脂的方法,并将自己发明的这方法向人推广:“细布袋清水为沸汤煮,浮水面者,以新罩篱掠取置新水中。久煮不出者,皆弃不用。入生白茯苓末,不制,但削去皮,捣罗拌匀,每日早取三钱匕着口中。用少熟水搅漱,仍以脂如常法揩齿。毕,更啜少熟水咽之,仍漱吐如法。能坚牢齿、驻颜、乌髭也。”[150]
在向世人宣传当地松膏药用价值的同时,苏轼还想用松树给当地生产一种新酒。他自己研究采取“出肪泽于烹熬,与黍麦而皆熟”[151]的方法,即将松节(松树的结节)煎熬取得油液,再将黍子和小麦与此油液一起酿造。酒制造成功后取名“中山松醪”。为了扩大知名度,他专门写了《中山松醪赋》,到处给朋友们抄录,还将此酒作为礼品赠送外地朋友和京城高官,并介绍它的诸多功效。经过他的这番努力,从此定州又多了一种远近闻名的酒产品。
苏轼当年酿造的中山松醪酒,一直传承至今,成为定州名酒。它以“一口品三酒(白酒、米酒、药酒),五味(醇、香、蜜、酸、苦)归一盅”的特点,蜚声国内外,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酒赛,与茅台酒一道获金奖,之后又多次荣膺国内外大奖。
另外,定州是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所在地,是当时定州经济的一大支柱。苏轼对定州的陶瓷也注意做宣传推介。过去曾有“定州花瓷琢红玉”[152]的评价,到定州后,他常把定瓷产品作为礼物赠送亲友,赠送时还要作诗进行宣传一番。例如,他曾给弟弟苏辙寄去定瓷礼品并写诗说:“小甑短瓶良具足,稚儿娇女共燔煨。寄君东阁闲蒸栗……约束家童好收拾。”[153]是说这瓷器如何有用,一定嘱咐家人好好保存。
应该说,定州瓷器的名气因苏轼而更有增益。现在,定窑遗址在保定的曲阳县,定瓷产品至今生产不衰。以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精巧,瓷质莹润,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著称,产品畅销国内外。
四、爱民文化
作为一州之首长,苏轼还把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当作自己的重要职责。到定州后他通过视察发现,元祐八年(1093)定州水灾严重,减产五成。过年后定州部分县便出现春荒,多数百姓断粮。在宋朝,地方遇灾荒给皇帝写奏折请求救济,是地方官救灾方式之一。年前,苏轼刚为修营房和恢复弓箭社写了两次奏折要款,以苏轼当前的政治处境,是不宜反复给皇帝找麻烦的。何况在救济百姓方面他过去曾吃过亏,朝中的政治对立面曾以他向朝廷要钱“妄赈饥民”为由,多次弹劾过他。现在正是这些对立面得势掌权,宋哲宗又对他没有好感,在这个档口再写奏折要款风险极大。
可是,苏轼最见不得百姓受苦,他决心将政治风险置之度外,便毫不犹豫地又写了《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上书皇帝用低价出售国库粮办法救济灾民。因没花国家的钱,哲宗准奏。可是落实中苏轼发现,这些灾民因实在太穷根本无钱购买这些减价粮食,此法失败。望着饥饿的百姓,苏轼不顾个人安危,赶紧又想了个把已快损坏的军粮让富户担保,先借给饥民度荒秋后再还的办法,又给皇帝写了《乞将损弱米贷与上户令赈济佃客状》的奏折。
其实,反复给皇帝写奏折找麻烦,苏轼也知道容易出事给自己找麻烦。一次他给朝中的同事写信说起过这事,说自己“频渎朝听,悚息待罪”[154],意思是为了定州的事这样频繁干扰亵渎朝廷,自己也是每日恐惧地屏息等待,不知是否又会被问罪。可见他也知道,为了定州,为了百姓,在自己政治处境十分不妙的情况下,还反复为百姓写奏折,这是一种冒险之举。
救灾正在进行中,定州又遇到了严重春旱。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思想认识和科技知识水平的局限,一遇天灾,地方官们除去申请皇帝救济,其他就是逢旱祷雨,遇雨祈晴。求神禳灾是那时官员们的一个重要职责。对此今天我们应该理解。苏轼也不例外,他先是在定州城内各庙宇祈求神灵,然后他又三次去五十里外的曲阳县北岳庙进香祈祷。在定州期间,他写的谒庙和祈雨悼文就有十一篇。
苏轼经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与百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隆冬季节,苏轼去望都县视察,途中见一衣衫褴褛少儿上前哭诉自首。原来此儿名刘丑斯,自幼丧母,与病父讨饭为生,夜宿破窑。一日,有二歹徒入窑强将父亲身上的一件棉衣抢走,致病父冻死。某日夜,刘丑斯潜入二歹徒家,趁二歹徒熟睡将其杀死。苏轼顺便把孩子带回衙门,又询问核对了情况,恻隐之心顿生,当即决定,给此儿救济两万钱,并留州衙做了一名小吏,让他认字习武,希望他将来成才。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苏轼还专为这孩子写了一首长达四十行的五言诗《刘丑斯诗》。在诗的最后,苏轼语重心长地对刘丑斯说:“笔砚耕学苑,弓矛战天骄。壮大随尔好,忠孝福可徼。相国有折胁,封侯有吹箫。人事岂易料,勿轻此僬侥。”[155]举国闻名的大文豪给一个农村孩子专写一首诗,可见苏轼对百姓的感情之深,这是他浓厚的爱民情愫的真情表露。
苏轼的爱民文化,给后世官员树立了楷模,其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五、育人文化
定州禁军原来存在的赌博之风对民间影响很大。苏轼经过对军队赌博歪风强力整顿,军队赌博已经销声匿迹。但是社会上此风仍然存在,有的人包括外地人公开在定州大街上设“柜坊”(赌场),“城中有开柜坊人百余户,明出牌牓,召军民赌博”[156]。苏轼认为整顿世风、化民育人是自己的职责,必须倾力抓好。他立即对“开柜坊人,出榜召人告捉。有王京等四十家,陈首改业,其余并走出州界。军民自此稍知有朝廷法令”[157]。定州民风迅速改观,百姓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定州古有尚学之风,曾有“教子向学,朝诵暮读”之景,只因这里政怠治散,使定州教育荒废多年。相传苏轼整顿军队和民间的赌博之风后,立即着手恢复学校。苏轼还亲自到学校具体指导,与学生见面交谈,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他的诗文中很难得地留下了一首《定州学生砚盖隐语》,保留了他恢复整顿学校的些许信息。一次,苏轼去学校视察,来到学生们中间,他高兴地以砚台的盖子为谜底,给孩子们出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碑石犹在,岘山已摧。姜女即去,孟子不来。”[158]意思是“碑”字去了“卑”,只剩了“石”,“岘”字去了“山”,只剩“见”,二字相合为“砚”。“姜”字下边去了“女”,“孟”字上面去了“子”,剩下的字相合为“盖”,这便是“砚盖”两字。可见当时学校形势不错。
苏轼在定州期间,除发展当地教育外,不忘亲自教授生徒,培育学子。他曾在这里收过一个门生王安中。王安中为农家子弟,一日从曲阳步行五六十里来州衙登门求见,执意要做苏轼的学生。当时国家形势复杂,苏轼政治处境也不明朗,况家庭经济也不富裕,实非收徒之时,家人便建议他婉拒。
可是苏轼历来喜欢提携晚生,诲人不倦,乐于助人,便没有当即回绝。又见眼前这后生五官清秀,举止稳重,性情淡定,面善谦卑,浑身透着英气,当下便有了几分好感。接着问过姓名、贯址、年甲,又问他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知识,王安中均能对答如流。苏轼惊讶不已,当即决定收留。对此,典籍有记载:“始,东坡帅定武,安中未弱冠,犹及师事焉。”[159]收徒之后,苏轼无所不教,王安中无所不学,因获真传,心慕手追,长进很快。王安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公亦自谓得师也”[160]。
可是不巧,到第二年(1094)闰四月,苏轼突然被贬谪南行。王安中“未卒业而坡去”[161],求同行,苏轼突受打击,对未来心中无底,恐性命难保,不宜耽误安中前程,未允。无奈师徒分手。
毕竟王安中已在苏轼处得膏腴沾溉,打下了基础,继续努力,六年后即中进士。后历任大名主簿、秘书省著作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官至副相。王安中擅长作诗和骈文,徽宗对其诗作曾“赏叹不已”,被时人誉为“南北宋间佳手”[162]。因其诗文成就斐然卓群,成为南北宋之交文坛上的苏门殿军。
定州尚文之风滥觞于宋代,自宋之后,府学、州学、县学历代一直不断,有“中山庙学甲天下”之美誉。此地至今教育发达,学风蔚然,人才辈出。这些,都能在苏轼那里找到源头。
六、善艺文化
苏轼在定州虽然只有六个多月时间,却写出了赋、诗、词、文达138篇,而且其中有许多名篇佳作。可惜书法绘画未见存,当也不在少数。其可见之作今已是定州文化的宝贵遗产。除去赋、诗、词、文之外,苏轼在定州还有许多其他艺术方面的贡献,例如音乐“秧歌”就是其中之一。
苏轼来定州后,就知道了安喜县北部有一片著名的黑龙泉湿地。一次视察来到这里,见村中的百姓们正在水田里弯腰插秧,个个满脸是汗,十分劳累。苏轼想给百姓做点事的念头又涌现了出来,他考虑百姓插秧时一声不响,闷头劳动会更累,何不边插秧边哼个曲调?回到州衙,他便参考四川老家眉州百姓唱的劳动曲子,以及江浙一带民间的小调,将其互相融合,创作了一首适合插秧时哼唱的曲子。他再次回到黑龙泉一带,将此曲子教唱给了当地百姓。
由于该曲子节奏与插秧的动作吻合,且调子不高,适合弯腰时唱。人们边插秧边唱,注意力转移了,大大缓解了劳累。从那以后,这《插秧歌》在安喜人中迅速唱开,不仅插秧的人唱,不插秧的人也唱,成了这一带百姓文化娱乐生活的一项内容。这首插秧歌经过历朝历代的丰富完善,后来竟演变成了一个地方剧种——“定州秧歌”。该剧种现流行于石家庄、定州、顺平县、唐县、望都县一带,2006年还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苏轼是一个兴趣爱好极其广泛的人,他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除去做好应做的官场之事外,他的业余爱好常常填充了他所有的余暇时间。到定州做了“军区司令员”和知州,这些兴趣也不减,给河北文化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他还是一位赏石家。
一日听政之余,他到衙署后边的“中山后圃”逗留散步,忽然发现在一棵已枯的大榆树底下,堆着一堆过去打仗时当武器用的抛掷石头。苏轼用手搬动石块,忽然发现有一块石头很奇特,他用手擦去浮土,发现这块石头黑质白脉,光滑润泽,图案如江河奔流,又若平川飞雪浪,精致中透着雄伟。多美的石头啊!苏轼欣喜不已,遂喊来勤务兵,将石头抬到室内,经过刷洗,焕然一新,当即给它取名“雪浪石”。
后来,他还让人用曲阳白石做大盆一个盛之,并为此石专建雪浪斋,还邀同僚共同赏石赋诗。这期间苏轼以此为题写下了著名的《雪浪斋铭》和《次韵滕大夫三首》,将诗广寄友人,以求和诗。没想到这块石头竟然在北宋文坛引起不小轰动,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当时,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许多名士都有和诗寄来,一时竟成为北宋文坛一件众人瞩目之事。
此石和石盆现定州有存,为定州八景之一,是游客必观之物。盆唇刻着《雪浪斋铭》:“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163]因这段铭文首尾相接没有标点,毛泽东主席1952年视察定州时,曾让陪同的省委书记和省政府副主席朗读,他俩因文化低都读不出。毛主席告诉他们哪里是头,哪里是尾,然后用湖南口音读给大家听,并叮嘱他们要注意多学习文化。
苏轼重视节庆文化。北宋时,汴京城元宵节盛行“鳌山灯”文化娱乐活动。“鳌山灯”就是用木料等物搭成一个大龟的形状,在龟身上再搭起一个隆起的山形,在龟身和山上放置灯碗。“山上”有山石、牌坊、宫阙,上面结彩悬花,灯碗有几百盏。为表现传说中的神仙及仙境,上摆设佛、仙、神的纸型,形如真人大小。山左右各设有一个露台,是乐师奏乐之处。这种文化活动一般在元宵节时举行。据《武林旧事》载:“时取旨起立鳌山,灯之品极多。……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山,其高五丈。”[164]苏轼为了给定州百姓节日期间增加一项文化娱乐内容,把在京城元宵节盛行的鳌山灯传到了定州,并曾经成功地举行了一次这样的活动。在他写的《上元夜》中曾提到:“这年中山府,老病亦宵兴。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165]鳌山灯是定州一带至今保存的节庆文化娱乐活动。
定州一带,后世文学、绘画、音乐、演艺人才群星灿烂,有的还享誉全国。这些,与苏轼的影响也是有关的。
七、风物文化
苏轼远祖是河北栾城人,他本人虽在南方出生,南方长大,但他和家人一直对河北怀有追远之情。苏轼的书画常常落款“赵郡苏轼”,弟弟苏辙的诗文集亦取名《栾城集》。据说栾城苏氏和眉山苏氏至宋时还有来往。所以苏轼来到河北,对这里的地理位置、山川草木、包括季节气候都特别欣赏,并觉得亲切,其间为此倾注了不少文字,抒发了自己对远祖地的深深情愫。
比如地理位置,他说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燕南垂,赵北际,期间不和大如砺。”[166]“燕南赵北,昔为百战之场;地利人和,今乃四夷之守。”[167]“沿边重地,此为首冠。”[168]“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169]“中山古战国,杀气浮高牙。”[170]
对山川草木,他说:“燕南异事真堪记。”[171]“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172]“西望太行,草木可数,冈峦北走,崖谷秀杰。”[173]
季节气候,河北的环境气候与南方迥异,但他仍把他看作自己的家乡一样去观察、欣赏和描写。他写春天:“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芳心谁剪裁,天质自清华。”[174]“西园牡龠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鹤睡觉时风露下,落花飞絮满衣襟。”[175]“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何时翠竹乡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176]
他写定州的冬天:“边城岁暮多风雪,强压春醪与君别。玉帐夜谈霜月苦,铁骑晓出冰河裂。断蓬飞叶卷黄沙,只有千林松花。”[177]真是“燕南赵北,大茂之麓。天僵雪峰,地裂冰谷”[178],甚至对大风沙都怀了别样的感情。例如他这样写这里的风沙:“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喜有贤主人,共此残烛光。”[179]在河北历史上,如此大量系统的描述、欣赏和讴歌这里的山川景物,苏轼是第一人。
他不仅对河北如此倾情,还在公事之余,在州衙内外及庙观场所亲自种松植槐,为装点这里贡献自己的力量。苏轼作为一个文人,以文入仕,以文而显,自然对孔子顶礼膜拜,他到定州后曾两次参拜定州著名的文庙,即孔庙。为了体现自己的虔诚,除去焚香叩头,祭供礼品,宣读祝文外,他还在庙中亲自动手栽下了两棵槐树。现在定州城内文庙院内的这两棵槐树,今人称之为“东坡双槐”。又因一棵树冠庞大,如飞舞之凤,一棵姿态挺拔,矫健如龙,人们又称之为“龙凤双槐”。现在两棵槐树历经千年风雨,仍郁郁葱葱,枝叶茂盛,生机盎然,成为定州的一道风景,也是游人来定州文庙必观赏凭吊之物。
岁月虽然远去近千年,燕南赵北之际,这里的山水风物依然美丽,且更加丰富多彩;地理地位更加重要,只是不再因是边关重地——“中山(今定州)保塞(今保定)两穷边”的境况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宋朝定州所管辖地域之内,特别是其中的今保定市,正处于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保定也已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更是疏解北京城市功能的承载之地,地位十分重要。由此可以告慰苏轼的是,他当年的为官之地,在这种地域地位的新的变化中,他对此地的诸多文化贡献必定会继续得到彰显,其文脉亦会源远流长,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单位:保定市政府水利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