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精神当自养

老年精神当自养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神养老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精神自养”是指作为生命主体的老年人依凭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积极有益的活动交往,实现精神的愉悦、满足和发展。但调查却发现,我国多数社区缺乏老年活动场所和健身设施。我国已有上千万失能老人,他们如何精神自养?说到底,“精神赡养”和“精神自养”不可偏废而应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老年精神当自养_银发中国: 从全面二孩到成功老龄化

精神养老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强烈的也是普遍的,显著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解决好老有所养的深层次话题。精神养老问题包括了代际关系和主体努力两大方面的问题。通常,人们只看到代际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赡养”问题,其中又包括家庭范围的精神赡养和社会范围的精神赡养,这方面论述很多。本文着重谈谈主体努力问题,即老年人应对老龄化的态度取向问题,也就是精神自养问题,或者说自求多福问题,正如曹操在《龟虽寿》中所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毫无疑问,在精神养老问题上,我们同样需要强调发挥几个积极性,即老年人自己、老年人家庭、组织和单位、国家和政府。我们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势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这就是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必然伴随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和残障化。依靠家庭和社会并不能完全应对个体老龄化和群体老龄化的挑战,我们不要忽视老年群体身上所蕴藏的积极力量。人总是要有些精神的,老年更是如此。“精神自养”是指作为生命主体的老年人依凭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积极有益的活动交往,实现精神的愉悦、满足和发展。

第一,多交流。社会老年学认为,朋辈友情和社会交往是最重要的“养老资源”和“老年支持”之一。老年人需要聊得来、玩得来的朋友和经常性的社会交往。实践证明,良性社交有助于老年人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提升信心,欢度晚年。人是社会动物,人的存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性,社会性越丰厚,人生附加值就越高。退休往往意味着老年人社会化进程的中断,所以我们需要提出老年人的再社会化。多交友作为再社会化的方式之一,恰恰可以弥补老年期的社会性丧失,使得晚年生活获得强大的社会交往支持。交友方式一般有:一是故交旧友的持续性交往;二是新朋新友的创新性交往,通过社区活动或者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来实现。

第二,多活动。到了老年,往往静多于动,一直走到不能动的生命终点。生命在于运动,生命更在于平衡。如何维系好静与动的平衡和转化关系,这是摆在每一个老年人面前的共同课题。根据山东等省的调查,我国经常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老年人不会超过70%,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老年人不会超过60%。生命在于阴阳互动、活力转化。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老年人要走出家门,多参加积极有益的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愉悦自己的身心,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但调查却发现,我国多数社区缺乏老年活动场所和健身设施。

第三,多学习。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崇尚学习的时代,好学则进,善学则强,不学则退。一个老龄化的社会需要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创造学习型老年的社会舆论氛围。人口老龄化也该是老年学习化,“与学偕老”才凸显出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意蕴。学习是保持精神活力的最好途径。“四十不学艺”已是旧观念,新时代提倡的是“乐龄”理念,正所谓“六十正当年,七十犹康健。百岁不是梦,乐龄寿如天”。快乐老年的根本标准是拥有精神的青春,保持学习的热情,享受生活的乐趣。需要强调的是,老年期的学习不仅仅是老年的生活态度问题,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老年学习支持”,如开设老年学习场地、提供老年学习用品、培育老年学习组织,等等。山东等地的调研发现,我国上老年大学的城镇老人比例不会超过3%,能够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不会超过1%。老年学习化大有潜力。

老年残障化是一个客观趋势。我国已有上千万失能老人,他们如何精神自养?失能老人与外界交流少,生命活动只剩下吃饭、如厕与睡觉,循环往复,了无生趣,精神文化生活普遍空虚。因此,家庭和社会需要注意培育和发展失能老人的交流意愿、活动能力和学习兴趣,让这部分弱中之弱的老者也能享受到有品质的精神养老。说到底,“精神赡养”和“精神自养”不可偏废而应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