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对应的英文名是Security。也就是说,Security一词既可以理解成“安全”,也可以理解成“保障”。有保障,就有安全;没有或缺乏保障,就是不安全。“安全”的反义词是“风险”。有保障就意味着无风险。“安全”表示没有危险、恐惧、不确定性以及免于担忧的状态,同时还表示有预防和保护的各种措施。安全概念系列可分出两支,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是指以政治、军事和国土安全为中心的国家安全。非传统安全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安全概念,又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实质影响的更加广义的安全,是涉及人口、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安全。在非传统安全的概念谱系中,“养老安全”令人瞩目。
养老安全需要及早提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和预防。老龄问题的核心是养老问题。然而,对于未来养老,国人普遍有担心甚至恐慌!养老不是轻松的话题,而是越来越沉重。在全国政协官网2013年选登的342份政协提案中,31份关注“养老”,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等诸多特征。养老风险包括了收入保障风险、日常照料风险、失能失智风险、孤独抑郁风险等等,首当其冲的是收入保障安全问题。
2010年3月,《英才》杂志发表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教授的文章,如果继续无度发钞,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人民币来养老,恐怕未必够。分析认为,一个1987年退休的职工在当年估算其养老金的数目,3万元已算奢侈;一个2007年退休的职工积累100万元就足以在退休后安享晚年;一个将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可能需要300万—500万元的积蓄。在退休之前,一个人需要积攒多少钱才能安度余生?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这要看每个人退休后的生活预期、所在地的养老成本,以及不同的生存年限等综合因素。
从宏观来看,我国属于“未富先老”,原因是“一胎化”政策主导下的人口转变超前于经济发展。这一基本国情意味着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相对弱,如养老金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得养老基金已经出现了大的资金缺口。在微观上,大多数人没有对自己的养老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复旦大学保险系“2011年度假期学生社会实践”面向广大上海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探寻民众对养老风险的认知与防御。有6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很难估计自己的未来,70%的受访者更加关注自己的现有生活而不关注未来生活,有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除了法定养老金之外的其他养老计划。老年失保失养的风险是存在的。例如,1995年,家住浙江台州椒江区的黄大伯月工资只有70元,他花了200元“巨资”给老伴和儿子都入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年过去了(2012年),黄大伯一打听,他老伴要么选择一次性领走总共300块钱的养老金,要么接受每个月只能拿到2元的养老金。当时的这种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推出,叫“老农保”,实际上是一种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按照当时的年利率测算出每月12元的养老金,但近年银行利息一直在下调,结果就导致了“2元钱养老金”的问世。明眼人看出,这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导致“养老金缩水”!非公务员都可能变成“黄大伯”!物价上涨可能会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失去保障。
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导致名义养老金减少。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据称,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之后逐年下降,2014年已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企业员工和社会个体劳动者一般退休人员仅能拿到原工资的40%左右,且有下降趋势;公务员退休金按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以一定比例计发,养老金替代率可以达到80%甚至100%。“退休双轨制”存在明显的养老金待遇差别,是社会不公的重要领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10月24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0年调整,现在已经超过月均2000元;但相较于不断上涨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退休金,养老金差距过大问题尚难改变。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表明养老金体系渐入困境。由于养老金收支的平衡性差,实际还是现收现付制,现在的在职职工养活现在的退休职工,未来还是没有足够的储备。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高达2.2万亿元。2010年,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额为1.76万亿元。短短一年,空账额增加了近5000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从1997年各级财政开始对养老保险转移支付算起,补贴规模迅速扩大。财政补贴越来越多,负债额也越来越大,在2002年的时候才400亿元,现在是700亿—800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经济增长将减速,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会相应趋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