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身(上)

修身(上)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终,万历四十三年,士民联合,发布檄文,讨伐董宦,阖家财产,毁于一旦。按古人的说法是:修身功夫不到家。换言之,修养就是矫正人性中的不良因子,使之合于正道,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其次,身心健康。再次,礼仪礼节。《晋书》上说他:身长八尺,美词义,有风仪。其中有一位叫钟会,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是个小书法家。
修身(上)_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明代董其昌是著名的书画家,到今天,随便一幅他的手卷就能拍到几千万的天价。他明哲保身的功夫很不错,在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中柔身自处,身家平安。他和万历、泰昌、天启三任皇帝的关系都不错。期间,担任过泰昌皇帝的老师,当过礼部尚书,官居二品。到了天启年间,党争白热化,他和魏忠贤关系不错,和东林党人的关系也不错,后来崇祯皇帝还很赏识他。所以养尊处优,活到了82岁高龄,南明王朝赐谥“文敏”,直追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生得殊荣,死享哀荣。

到清代,康熙皇帝对董其昌的字画推崇备至,认为既有特异的天资,还有独到的功力,“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皇帝的推崇使董其昌的人气蒸蒸日上,书画作品价码节节攀升。

董其昌的艺术成就如何,学界自有公论。我们关注的是这位显赫无比、名满天下的大师级人物最失败的两个人生小侧面:

第一,失德。董其昌出身贫寒,励志苦学,又师从著名学者陆树声,所以后来科考顺利通畅,仕途青云直上。董其昌在官场算是明哲保身,对名流亦能谦和相待,但有名有位有钱后,他确实变得不可一世,大肆搜刮钱财,购买宅第,结交方士,探索房中秘术,失心失德。引来左右邻居、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体谴责,被乡民斥为“兽宦”“枭孽”。最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士民联合,发布檄文,讨伐董宦,阖家财产,毁于一旦。谤书流传道路,说书艺人把董家的恶性秽行编成流行文本,全国传播。到今天还有人骂他“人渣大师”。

第二,失教。董大师自己生于贫贱,后来耽于安乐,这是自己失德。他最大的失策还在于没有管教好儿子和仆从。实话实说,很多欺男霸女、侵渔乡邻的事情不是他做的,但一家之主的董其昌要么默认默许,要么点化指挥,要么毫不介意,无论如何,都得承担失教的消极后果。

董大师家风废弛,家声败坏,家道也日渐衰落。据资料显示,他的四个儿子董祖和、董祖常、董祖源、董祖京说不上废柴,但都没成才。直到乾隆年间,董其昌一支才出了一位进士董锡嘏(gǔ),当过知县。六世孙董家麟,工于山水梅菊,算是远绍箕裘。

满打满算,董其昌一支的兴盛发达就只有一代,可谓昙花一现。

无论是失德,还是失教,这都是董其昌的人生败笔。清代毛祥麟评价说:

文敏居乡,既乖洽比之常,复鲜义方之训。——(清)毛祥麟:《墨余录》

董其昌辞官归乡,既违背和乡邻和睦相处之道,又不能教导子弟、仆从近仁向义。

我们常说文品即人品,书格即人格。正是这种人品的缺陷导致后人见仁见智,贬斥董其昌的为人,并累及于他的书画作品。比如康有为就和康熙皇帝唱反调,说董其昌的字画就像道观里面缺粮的道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寒俭可怜。[1]

董其昌已经去世近400年,今天为什么还能成为“网红”?两个原因:一是艺术作品的炒作;二是大师的人生阴暗面成为爆炒冷门的佐料。他的刻苦自励、艺术成就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追慕,但其为人、教子的失败更值得反省警戒。

董其昌为什么失败?根本原因就两个字:任性。按古人的说法是:修身功夫不到家。

我们常说修养,那么什么是修养?按照作者的理解,修养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矫正和养成。换言之,修养就是矫正人性中的不良因子,使之合于正道,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礼记》讲到了曾子对修养内涵的界定: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记·冠义》

人之所以成其为人,是因为懂得礼仪、礼貌、礼数。追根溯源,要养成这三礼,首先必须重视三方面的教育:端正举止行为,调整面色表情,和顺语言辞令。换言之,所谓的“礼”就是日常言动要符合规矩规范,不能任性随意。我们逐一考察修养的三大内涵:

第一,修容体,衣冠整洁,举动合礼。比如吃饭,古人讲究进食之礼,《曲礼》单就吃的动作就规定了17类不合礼节的行为,绝大部分到今天都还完整保留。比如吃饭时不能敲筷子、剔牙齿,两只脚要平稳放地上,不能晃来荡去,踢东踢西。更不能吧唧嘴,龇牙咧嘴啃骨头,喝汤呼噜呼噜响。[2]

说起来,这些都是细节,古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讲究?四个原因:

首先,清洁卫生。《曲礼》中要求饭前必洗手,吃饭过程中不能搓手,抓过的饭团不能放回去。为什么呢?古人用手抓饭团,所以饭前要净手,这是自己的清洁卫生。吃饭不能搓手,搓出了脏东西,你又伸手抓饭,还不停地挑饭团,不卫生不说,还让人恶心。

其次,身心健康。古人讲究“当食不叹”,特别符合今天的科学标准。吃饭应当高高兴兴,不要唉声叹气,影响别人食欲不说,也不利于自己肠胃消化。当父母的也一定要牢记,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能唠叨,更不能谴责、辱骂、捶打。否则会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折磨自己的肠胃和心脏!

再次,礼仪礼节。古人吃肉有专门的讲究,比如“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吃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着吃;吃干肉就必须借助刀具,不要龇牙咧嘴用牙齿撕咬,嘴角变形,吃相难看。

最后,人格品行。吃相不仅反映了性格,还反映了人品,今天叫“一双筷子看人品”。如果一个人上桌就把菜翻个底朝天,或者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专拣自己喜欢的吃,民间叫“海底捞”和“翻山菜”。不用说,这人必然是自私自利、贪婪无礼之辈!

第二,修颜色。今天我们老是贬斥“以貌取人”,实际上,以貌取人很科学,很精准。因为一个人的表情、气质不仅反映了他的心态,还直接反映了他的内在素养,这就是所谓“相由心生”。

有一类人心机深刻,神光不定,面目可憎,歪眼斜嘴,傲狠不逊,不仅人见人怕,狗见了还躲得远远的。为什么?因为他身上有股“戾气”!有的女性面色紧绷,目露凶光,打鸡骂狗,惹是生非,霸气侧漏,这种人雅称叫“悍妇”,俗称“泼妇”。

有的人神色淡然,目光清澈,我们说他身上有股“清气”。比如嵇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帅哥型男,今天叫“男神”。《晋书》上说他:

身长八尺,美词义,有风仪。——《晋书·嵇康传》

一般说七尺男儿,但嵇康还高了一尺,接近今天的一米九,文采优美,风姿绰约,典型的人中龙凤。

帅气加上才气,嵇康自然就有胆气,有脾气,还有一股凛然不可犯的傲气,不拘小节,不苟时俗,成了很多“渣男”的克星和梦魇,也引来了无数人的羡慕嫉妒恨。其中有一位叫钟会,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是个小书法家。钟会也很有才,还是文武全才。但这文武全才并不招嵇康喜欢,反倒经常冷落打击他。钟会没有嵇康那样的大气大度,后来设计害死了嵇康。

嵇康死的时候40岁,第二年,钟会在成都被乱刀砍死,留下一身污秽,死时也是40岁。[3]

嵇康身上的气质体现的是清气、大气,当然也有股傲气。清气、大气让他留下千古美名,傲气却让他遭逢小人,死于非命。

钟会身上体现的则是一种狂气、傲气、邪气。曹魏重臣,四朝元老的蒋济识人有方,他说:看一个人的瞳仁,就知道这人的性情和未来。钟会五岁的时候,他爹就让蒋济给他看相。蒋济一看,评价了四个字:“非常人也!”[4]钟老爹很高兴。但他不知道,非常人既可以成为好人圣人,还可以是大奸大恶。

史书上记录了钟会的一些言行。总体结论是:很聪明,很狡猾,很无赖,很任性。

钟会很小的时候,趁着父亲午睡,和哥哥钟毓偷着喝他爹泡的药酒。钟毓先拜后喝,文质彬彬;钟会抱起坛子就喝,不管不顾。他爹装睡,看到了这一幕,就问钟毓为什么喝酒行礼,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毓说:酒是成礼的媒介,所以喝前一定要行礼。钟会的回答呢?

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世说新语·言语》

偷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摆那花架子干什么。

钟老爹又高兴了,认为小儿子机敏百变,聪慧可人。

可惜这些都是小聪明,结局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钟会有个外甥叫荀勖,也是年少高才,善于逢迎,两人才情相近,性情相投,好得不得了。后来有点小摩擦,钟会就动了歪脑筋。荀勖家有一口宝剑,价值百万,放在母亲钟夫人处。钟会狡诈贪心,书法一流,就伪造了荀勖的笔迹,取回宝剑私藏不还。荀勖知道是钟会所为,但一无证据,二无证人,只好自认倒霉。后来钟家兄弟修了一栋豪宅,装修华丽,耗资千万,正准备搬新家的时候,荀勖偷偷溜进去,把死去的钟老爹的形象画在门堂上,衣冠形貌,栩栩如生。钟家两兄弟一看,号啕大哭,仓皇离去。这豪宅自然就成了阴宅鬼屋,住不得,拆不得,千万投资打了水漂。[5]

同时代的大才子傅嘏发现钟会小事有成,就面露骄矜之色,曾经善意地提醒他:

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三国志·魏书·傅嘏传》

你志向大,气量小,稍有成就,就志得意满,满面骄容,难成大事,千万要小心。

钟会认为这是朋友内心嫉妒,乱吐槽,理都不理。

同时代还有一位智慧女性叫辛宪英,嫁给羊家。钟会担任征西将军,辛宪英告诉侄儿羊祜一定要小心这种人。为什么呢?

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晋书·列女传》

钟会做事,为所欲为,骄纵放任,这样的人,绝不愿意久居人下,我担心他会造反。后来,钟会果然意图据蜀自立。[6]而羊祜后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跟这种真人版人生教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晋文帝司马昭的皇后王元姬是名门之后,她对钟会的评价和辛宪英不谋而合,她随时提醒司马昭说:

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晋书·后妃传上·文明王皇后》

钟会这人,小时偷酒,长大盗剑,见利忘义,又喜欢没事找事,引发事端。一旦宠信过头必然生乱,绝不能让他一支独大。

谋反的兆头连深居宫闱的女人都能准确预知,钟会的人生真的很失败。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的举动神态暴露了他的人品心性。

后来钟会谋反的消息朝野皆知,但司马昭就是不相信。这时候,钟会那位外甥荀勖就直接警诫司马昭:钟会虽然蒙受大恩,但这人不懂感恩,绝非见得思义之辈,你必须火速应变。[7]

外甥给舅舅差评,这还不算最可悲的。钟会升官发财,独当一面,洋洋得意的时候,他亲哥钟毓私下密奏司马昭,说我这个弟弟人品不好,动不动认为自己功高盖世,算无遗策,连张良都不放在眼里。千万不能让他专任一方,独当一面。

幸好有这封密奏,大书法家钟繇才得以保全一支,没被灭族。[8]

但做人做到被亲哥举报,确实很失败。

可以说,钟会的失败从偷酒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可惜钟老爹没有及时发现苗头,还把诡辩狡诈当作聪明才智,最终家败人亡。按照曾国藩的观点,钟会的失败,六分生于天性,四分败于家教。

第三,修辞气。辞气就是说话用的语言、声调。按照现代科学理论,一个人说话选择的语言、声调,甚至音质都能反映个性和品格。声调温和平缓的人,一般性格沉静,富于同情心;声音沙哑的女性很有主见,看上去温柔似水,拿定主意九头牛都拖不回;声音尖锐、频率极快的人,敏感多疑,自视甚高,比如希特勒;男身女相、声音细腻的人,一般心计深沉,善谋善断,比如张良。司马迁心目中的张良应当是“魁梧奇伟”的大丈夫,哪知道一看张良的画像,却是位“状貌如妇人好女”的小男人。

所谓辞气,除了生理性特征外,还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首先,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很多家法家规中都列有专条,教育子女慎言。晚明高攀龙立身清正,讲学东林,是东林党的精神领袖之一,后来毅然决然自杀成仁。他在遗嘱中教育子女“言语最要谨慎”:

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明)高攀龙:《高子遗书》

很多人家家破人亡,言语不慎就占了百分之八十。

苏东坡率性而行,特别喜欢开玩笑捉弄人,很多人对他的机智诙谐赞赏不绝。清代有个叫刘德新的人却评价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不是什么好事。一开口就百无禁忌,这是苏东坡的性格弊端,人生大厄,要求子孙千万不能学样。

其次,什么场合说。孔子强调“食不语,寝不言”,看似迂阔,实际上很有道理。吃饭的时候高谈阔论,不仅口水乱喷,没礼貌,还加重肠胃负担,不利养德,不利养身。

面责人过是直率不隐的表现,却让人难为情;无情嘲弄更容易让人心怀不满,结下冤仇。曹操攻下邺城后,曹丕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一看就生气,立马给曹操写信说:想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俘获妲己,把她赐给了周公。曹操一时半刻没反应过来,还当面请教这事出于何书何典。孔融说:你儿子霸占甄氏,想来当初周武王也该是如此行事的吧。[9]

这就是“想当然”的典故。很机智,很解气,对孔融而言,彰显了直言无隐、犯颜逆鳞的道德勇气。但曝人隐私,不分场合,不留脸面,却有违恕道,伤透了曹操的心,丢尽了曹家的脸。曹操有胆量没海量,自然容不下,后来孔融一家被杀,势在必然。

再次,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说。同一件事,怎么说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礼仪,还是一种智慧。一般说来,古人说话有三忌:忌粗鄙,忌刻薄,忌戏谑。说一个女性长得富态旺夫,她会连声感谢,心情美美的;要说她体重小半吨,一身痴肥,那就是不积口德,挨骂挨揍,算是嘴贱自找。

宋代贤相韩琦,河南安阳人。有一天,他儿子韩忠彦到市场上卖东西回来,韩琦问价钱多少。韩忠彦随口说:“千三。”韩琦很生气,立即教训说:

此俚巷之谈,非对尊长辞,何不云一贯三百?——(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什么千三不千三的,这些俚巷陋语是对尊长说的话吗?为什么不好端端地说一贯三百?

最后,用何种语气声调说话。从《礼记》到后代家法家训,无一不劝诫子弟说话要柔顺、温和、热情,不能粗野、冷漠、骄横。《礼记》上说“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说话是什么样的语调、声调,你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古代礼仪和家法为什么特别注重容体、颜色、辞气这些微小而烦琐的细节?这些细节和修身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请看下一讲。

【注释】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香光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2]《礼记·曲礼》:“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chuò),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tà)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毋嘬(zuō)炙。”

[3]《三国志·钟会传》:“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

[4]《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

[5]《世语·巧艺篇》:“钟会是荀济北从舅,二人情好不协。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荀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门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状貌如平生。二钟入门,便大感恸,宅遂空虚。”

[6]《晋书·列女传》:“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灭蜀也。’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

[7]《晋书·荀勖传》:“钟会虽受恩,然其性未可许以见得思义,不可不速为之备。”

[8]《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毓曾密启司马文王,言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注引《汉晋春秋》曰:“文王嘉其忠亮,笑答毓曰:‘若如卿言,必不以及宗矣。’”

[9]《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