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调健康是个体各种状态的高度和谐,向往的人生理想。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与研究,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有些方面是达成共识的,心理健康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的心理支配行为,行为反映内心的良好状态。通常情况下,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_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一、健康的定义

人们一直以来都在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同样,健康也是使人们不断实现社会文明的基础。人们在成长历程中会受到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所理解的健康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对健康进行了定义:健康是精神、身体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状态。之后的研究者,健康被认为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健康除了身心良好之外,还包括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20世纪90年代对健康的认识趋向积极方向,推出了康宁和幸福理念,拓宽了健康的内涵。强调健康是个体各种状态的高度和谐,向往的人生理想。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比较满意的定义。不同学者对心理健康都从各自研究的角度给出了不尽相同的阐述,影响比较大的几个看法是:

心理学咨询家布洛克(D.H.Bullock)认为心理健康代表着一种持续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个体可以在学习与自身行为结合的条件下,改造并不满意的现状。

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米特尔曼(Bcla Mittclman)认为个体拥有客观的人生目标和完善的人格;可以合法地满足自身需求,合理地发挥个性。那么该个体心理是健康的。马斯洛(Maslow)的观点则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主要看其是否满足以下几点: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别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独立生存;注意哲学和道德的理论;能够对普通而又枯燥的生活保持兴趣;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乐于帮助他人;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能经受欢乐和创伤性体验。

心理学者坎布斯(Combus)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欣赏接受事物能力,并具有人生目标和信念。他认为大学生应该在与其周围的人相处时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聆听他人的思想;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有自己的理想。他的这一论断被广为接受,对大学生具有激励作用。

美国心理学者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在对一个人进行健康判断时提出了7个要求:①能够接受并且参与到自己并没有兴趣的事物中去;②能够向自己周围的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③能够坦诚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④能够对目前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⑤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学习;⑥能够扬长避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⑦能够为自己的目标付出持久的努力。

医学家埃格里希((H.B.Emglish)认为:一个人在心理上的健康并不是一时的健康,而是能够保持长久的健康,人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对生活具有激情,能够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

学习心理学家柯洛什尼克(W.B.Kolesnik)的观点是:一个人情绪上的安宁或他的个人适应和社会适应。

马建青提出个体如果目前处于以下状态:智力达标,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断适应环境,能够直面挫折,人格健全,身心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就认为这个人处于健康状态。他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个体的机能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与研究,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心理健康是个体在知、情、意三方面保持统一协调。另外,国外心理学专业机构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要求个体不仅身体健康、思想健康,还要做到道德健康。此外,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处理好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很好地使用变化着的环境。

对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虽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有些方面是达成共识的,心理健康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的心理支配行为,行为反映内心的良好状态。这一状态能够使人不断主动去适应变化的环境,使个体在使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应付自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通常情况下,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1946年)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体在身心各方面都与人的健康不相矛盾,能够使自身得到最佳的发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2002年,我国学者张大均等人对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上30多种定义进行了梳理,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不同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这也导致了不同学者站在自己的领域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说,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体来说指个人心理上发展健全、具有正常的智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稳定的情绪。

但是,就目前研究的开展来看,“无病即健康”这一关键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已经被研究者所抛弃。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1.指的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范畴内能够保持总体的健康,暂时的情绪不当不能认定为不健康,只要能够通过调节恢复健康状态,就认为该机体还是处于健康状态的。3.心理健康也可以用一些指标来体现,但这些指标往往过于理论化与理想化,不要求健康的机体就是全部符合这一规定。4.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正在向不同方向发展,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显得越来越普遍。

通过上面的总结,能够发现,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是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机体可以在这种状态下不断对环境进行自觉适应,可以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状态,可以运用自身潜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深入研究了不同国家不同方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并且结合文献研究,作者通过总结认为心理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体心理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没有任何一个集体在心理健康上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有可能从亚健康状态进一步恶化为心理不健康,但是通过一定的治疗措施最终又回到健康状态。与此同时心理健康的界定也存在一个范围,要保持在心理健康这个范围内需要机体自身的调节。另外,对于机体是否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价标准应该就时代背景、年龄等的不同加以区分。

第二,不健康的心理与心理不健康,这两者看似相同,但实际意义相差甚远。心理不健康状况的出现必然有前因后果,以及明显的征兆,最终才导致个体的心理不健康。与之相反,不健康的心理则是出现在某一特定时间,某一特殊场合下,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偶然出现的不健康心理,倘若将二者等同,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研究工作的发展。

第三,心理与生理的健康是一个协调统一的状态。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如果某一方面没有处于健康状态,那么就无法实现全面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需要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手抓。

第四,心理健康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指的是对内的个体需求满足和对外的社会需求满足。两者具有一致性,为了达到个体需求也需要符合社会规范。同样的是,也不能只追求社会道德规范,而忽视个体自身的追求,这两者只顾其一都无法达到长久的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界定

(一)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心理健康指的是在智力正常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心理结构达到协调,能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并且融洽,行为及反应符合各自一定的社会角色,从而使得人格完整、情绪乐观偷快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个体既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又可以和与周边的人相处融洽;既能够做到自我调节并去主动适应环境,又可以在环境的变化下主动完善自己保持个性;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意志行为和情绪反应等方面均呈现一种积极的状态。总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相对的、变化的状态。只要主体的内心世界是处于平衡与稳定的,面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去适应,符合常态与规律,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即可视为心理健康。

鉴于以上的研究,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层面。健康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有了健康,人才能更有效地去学习、工作、交往;不健康,人的生存就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就更加无法谈及其他追求。然而,人类对健康的全面认识还有一个过程,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生存是第一要务;当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保障了以后,身体的安康是最大的理想,于是医学科学得到了发展;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人的健康意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没有疾病不代表着人就处于健康状态,健康是身心全面的良好状态的体现”(世界卫生组织1948所定义的健康)。因此,不能将健康只认为是生理的健康,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两者必须同时具备。人的身心健康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并互相影响的。

第二,心理健康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健康与不健康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可以把心理健康的状态视为白色区域,同时把严重心理问题疾病的状态视为黑色区域,就存在一块灰色区域,也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扰,即是我们需要去进行改变和发展追求的,大多数大学生所处的状态就是这块区域。

第三,心理健康是内部协调和外部融洽的体现。内部协调的得是个体本身的各个状态以及个体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都处于相互认同的状态,并且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表现为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合理的自我控制、不断地自我发展等方面。根据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个体在青年时期,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能够建立起自我的统一性。外部融洽指的是个体与外部环境在相处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从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其实质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积极适应,并达到一种相对协调的融合状态。因为心理健康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因此个体同外部环境也总是处于相互协调的动态统一之中,具体表现为不协调到调合再到相对协调又转化为新的不协调,再到调合以及更高水平的相对协调这一动态的变化,这样一种运动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内心的适应上;另一种表现为行为的适应。心理适应是行为适应的基础和前提,行为适应是心理适应的表现和促进。适应到最后表现的也不是绝对的适应,而是动态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适应,在这一适应过程中,个体需要积极寻找发展机会。

第四,心理健康是平衡协调与积极乐观的统一。平衡协调指个体同他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乐观指的是个体有一个对待生活的乐观心态。国外对于心理健康的判断同样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在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中出现了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平衡协调与积极乐观的影子。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活动的第一原则为“快乐原则”,它表明人都具有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本性。将快乐视为看一个人心理是不是健康的第一原则,从一个侧面来看,快乐原则就反映了个体积极、乐观的内心体验和生活态度;而第二大原则为“现实原则”,它强调个人与社会的整合。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去适应社会,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

第五,心理健康不等于心理问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即心理健康并非绝无心理冲突或心理矛盾,也不是指对任何事物都能愉快接受,而是指他们对待问题和处理矛盾的过程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主动、积极、乐观的适应倾向。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应充分考虑其稳定性,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也就是说,一个偶尔出现一些偏离正常的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有可能是在应激状态下的应激表现,也可能是特定年龄阶段的成长表现,而并非意味着一定是心理不健康,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六,心理健康是人民所需要的,同时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是人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同时这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逐渐地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心理上的健康不仅仅指的是没有病,也不仅仅表示在接受心理咨询后的结果,它更是人们的一种生活理念。一个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这就表明他对于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同时也能表明他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也会有更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社会上生活,并且乐观快乐地生活。

(二)心理健康判断标准

人的心理在怎样的状态下才算是健康的,如何评价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相当复杂。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所利用的理论和所处的学科都不同,这就导致了在对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时候学者们所利用的标准存在差异,并且各有优劣。所以,本研究有必要对目前世界上学者们所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梳理,希望有助于建立起一套适应我国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标准的。

1.心理健康标准的含义

目前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长久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丰富的内心体验、良好和谐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则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国内外不同学者所提出的关于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形成这些区别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人们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统计常模、社会规范、生活适应、心理成熟状况、主观感受是经常采用的几类依据。二是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把握的尺度宽严的不同。如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从世界近代史上38位成功的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可说是一种尺度最严的“精英标准”。而在精神科医师的眼中,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被视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尺度最宽的、低水平的“临界标准”。还有许多学者以人格各个准度的量值在总体平均数附近、统计学上占大多数的人的主要行为特征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这可叫作“众数标准”。三是人们在描述心理健康的人的行为特征时涉及的品质范围与关注的重点不同。有的强调积极自我概念的重要;有的强调良好习惯的重要;有的重视生活适应状况;有的关注人的自我潜能实现的程度。

(1)制订心理健康的原则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们通过研究得出了众多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而且这一领域还在快速发展之中,新的思想和标准在不断出现。我国学者周燕就曾经总结过12种不同的国内外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我国学者江光荣也曾总结过国内外对于评价健全人格方面的许多标准。但是,了解过这些标准后能够发现,学者们在确定评价标准的时候所依据的指导原则存在很大的区别:有的遵循“众数原则”,有的遵循“精英原则”。而各个标准也各有优缺点,众数原则是一种相对标准,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是比照同社会的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来判断。利用这一原则可以将评价过程量化,在精神卫生的研究过程中,这种标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国外的许多学者在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价标准研究过程中大多采用了精英原则。对于精英原则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展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要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看来,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他的观点与“人之初,性本善”不谋而合,如果达不到性本善至少也是中性的。但是人的天性会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最后转化为人的个人品质。如果外在环境能够给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人就能够在良好的外界环境影响下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如果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阻碍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整个社会的总体文化状况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这个社会总体的文化水平对人的良好品质的形成非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多数人可能会逆向本性发展,这样的环境所造就的人就会出现很多心理不健全的状况,出现大量“适应良好的奴隶”(马斯洛语)。占大多数的有这种问题的人,所代表的人格就不是什么健全人格,如果还要以这一大多数人的人格来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那就是一场人格评价的灾难。所以,他不赞成将“众数原则”视为心理健康评价的原则。马斯洛在研究制订心理健康标准时认为按照“精英原则”来执行是比较有效的。西方的许多学者都非常认可他的看法,如罗杰斯把心理健康看作是“机能充分发挥”;奥尔波特称为“成熟”;弗罗姆看作是“有创造力”。但是,“精英原则”也有一定的缺陷,按照这一原则所确定的评价标准操作性不强,与此这一编制在实际应用中处在极其尴尬的境地,所以学者们很少应用。但在心理咨询与辅导中这一标准却能够发挥它的长处,它经常被用来确定心理辅导目标。

(2)制订心理健康标准的倾向性

在心理健康标准的制订方面,许多学者注重生存标准(或称社会适应标准);有的学者则注重发展标准。生存标准主要的关注点是人的生命这一基本需求,将评价的目标定为确保机体生物学寿命的延长与保证,这一标准注重使机体无条件地适应环境,对社会世态(主流文化)的绝对服从;而发展标准注重的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希望人可以通过自身使生活更符合人类生活要求,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挖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求得身心的满足,成为崇高、尊严、自豪的人。因此,完美的心理健康标准应是生存标准与发展标准的完善结合。更关注前者的学者主要有:我国有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分别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而愉快;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人际关系适度;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这些标准只反映了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强调了社会适应,忽视了人的发展。人本主义的心理健康观则倾向后者,这一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内心世界的充实,精神世界的丰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在这一方面应用得比较成功的是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他不仅在评价心理健康水平时关注了生存标准,也强调心理健康务必追求自我实现、丰满人性与高峰体验的发展标准。

2.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

在确立心理健康标准时,不同学者所依据的规则存在很大差异,所界定的心理健康包括的品质也存在一些区别,因此所产生的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也不完全一致。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学者在研究心理健康标准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

不同学者从自身研究的领域获得了许多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确定了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分别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能够适应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方面,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生活。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在1951年提出了正常人健康心理的10条标准,这一标准的提出产生了很大反响,在学者们后来的研究中广泛采用,分别为:①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②能认识自我,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⑥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在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有发泄不良情绪的渠道;⑨在关注集体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展现个性;⑩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应具有四种特征:①积极的自我观念;②恰当地认同他人;③面对和接受现实;④主观经验丰富,可取供用。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力争自我的成长;②能客观地善待自己;③人生观的统一;④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能够积极进取,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⑥具有同情心,关注社会。

中国台湾学者黄坚厚的标准:①积极面对工作,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优点,实现较好的发展;②善于交流,人际关系良好,具有乐观的心态;③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我,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④能融洽地融入不同环境,能够较好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中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的标准: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⑥人格完善和谐;⑦智力正常;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学者王效道在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则:一是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二是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三是人格的稳定性。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方面也进行了研究,主要提出了以下七条标准: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等。

在心理健康的标准的制订方面,各国学者之间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就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世界心理卫生协会已经制订的相关标准,能够总结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情绪稳定性标准、焦虑适当性标准、人际关系和谐性标准、对现实感知的允许性标准、心理适应性标准。

一是情绪稳定性。心理健康的高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应该是开朗、乐观的,他们的情绪往往都是正向的。与此同时,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情绪波动。这里所说的情绪波动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管是正向还是逆向的情绪,都是可控的。

二是人际关系和谐性。随着工作越来越依靠团队来完成,人际关系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起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大学生越来越早地和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走出校园提前接触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乐于与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广泛的朋友,也有少数几位知心朋友。

三是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不自大,保持适度的谦虚,但也不逃避责任。能够做到实事求是。

四是焦虑适当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他们永远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做,时刻对自身的进步保持适度的紧迫感,但不会表现出焦虑;他们在遇到挫折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先怨天尤人,只知道寻找借口。

五是心理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生活上都是比较独立的,他们往往具有坚定的信念;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都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自主力强;他们能够在变化着的环境中寻找到自己擅长并且感兴趣的事情,他们的内心是充实的;他们对现实能够以理性的心态去面对,很少出现怨天尤人的抱怨,他们能正确看待由于不可抗因素导致的与他人的区别。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有效地融入社会,并且可以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用道德的准绳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而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与社会格格不入。

上面所列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在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过程中提供的一个参考,在具体运用时应持辩证的态度,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状况适时调整。

通过对各国相关研究的综述,再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我们所得到的判断是,大学生健康心理应该满足以下一些标准。

第一,正常智力。智力是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正常的智力状况是一个人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保障,是衡量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一般而言,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商在了70-90之间,为亚正常;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落后。智力落后的人在社会生活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基本的工作都难以自完成。在智力发展水平的衡量上还需要对比同龄人的智力水平,对于智力的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早发现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对外部刺激反应不正常、经常出现幻觉现象、存在妄想症状等,这些都是智力异常的表现。

第二,良好的情绪。一个人在情绪上是否稳定是衡量其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志。良好的情绪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尽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但能够很快地完成自我调节;与此同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宣泄情绪,做到张弛有度;有上进心但不勉强;积极进取但能把握分寸。

第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心理健康的人通意志力一般要比其他人表现得更强。具体表现为:(1)意志活动具有自觉性,即目的明确、主动性、独立性强。(2)意志活动具有坚毅性,即不屈不挠,善于长期维持和既定目标相一致的行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决不轻易放弃对既定目标的追求。(3)意志活动具有果敢性,即在复杂的情况下善于当机立断,迅速有效地执行决定,勇敢、及时地投入行动。(4)意志活动具有自制力,既能够控制与实现目标不一致的思想情绪和外界诱因,保证不偏离既定活动目标,又能够为了既定的崇高目标,而忍受各种磨难与痛苦。

第四,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由于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表达自我,减少压力。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表现为乐于和人交往,有知心朋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发现别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我,能够原谅他人的一般错误,互助友爱;能够表现出合作的姿态,与伙伴合作共赢。

第五,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对于自己的价值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了解自身优点的同时,又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恰当的定位;即不会对自己毫无要求又不会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能够清楚地把握适度的原则;能够制订有奋斗动力又容易实现的认识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因此对自身表现持比较满意的状态;同时,积极地拓展自己的潜力,不断寻求做到更好的办法。与此相反的是,对自身没有清醒认识的人,不能够对自身有比较现实的认识,对生活总是处于抱怨的状态;由于没有切实可行又有一点难度的认识目标,要么整日庸庸碌碌,要么由于力不从心而整日处于抱怨埋怨的状态;或者苛求完美,但却无法实现而使自己处于自卑的状态;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六,完整统一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这里的人格主要指自我意识和性格。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大学生在人格上面的完整发展。本研究所界定的人格健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点是具有独立的人格,也就是说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够谦虚接纳优点,实事求是地看到缺点,内心充满自信,即能充分展现自我有谦逊的姿态。第二是人格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说构成一个人人格结构的各个部分都完整无缺,并且都处于正常状态,既尊重现实又富有理想,能够制订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不产生自我统一性的混乱,并能以积极进取的、体现时代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格的核心。第三是人格积极向上,积极向上的人格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对自己身心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并贡献于社会。倘若个体总是处于不自知的状态,人格结构内部总是前后矛盾,或过于自私和消极颓废,当然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第七,积极的社会适应力。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同社会保持和谐的接触状态,能够对社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及行动同当时的时代需求有机结合,做到同社会发展步伐的协调。如果自身的目标无法与社会进步步伐保持一致,在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无法及时调整自身的计划与行动,而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那就无法培养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八,心理表现符合年龄特征。人在不同的年级,他的心理条件都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出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在心理特征上是与同一年龄段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常常与自己的年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那么就能判断个体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充满朝气的,他们热爱生活,能够很好地融入他们所处的各种环境。如果总是表现出老气横秋,毫无朝气,对周围的环境与事物没有兴趣,对生活毫无规划与乐趣,那就能够判断这一个体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

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析

通过以上国内外研究的综述,本研究对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几点看法。

第一,统一性,即个体心理活动与社会大环境相统一。人是社会中的人,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人必须做到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相统一,如果无法做到这些就会很容易出现发展方面的问题。在个体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与社会的总体状况不同时,就会显得和周围的人和事物格格不入,被孤立于大环境之外,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协调性,即个体感知、心情、意志力的协调。感知,心情和意志力三方面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三方面的协调才能保证个体的健康心理状态。举例说明,如果个体受到领导或者老师的批评误解,那你首先感知到自己内心的不快,心情随之变得沮丧,意志力可能由以往的对工作踏实认真变为消极怠工。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种状况,这是正常现象,只要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那就认为心理还是处于健康状态的。相反的是,如果个体在遭受以上现象时,无法做出应有的正常反应,甚至是表现出满不在乎的心态,看似内心强大,实则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至少个体在知、情、意心理过程中缺乏协调性。

第三,稳定性,即个体稳定的人格特征。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人格特质一般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如果外界条件没有明显改变,而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由于外界的刺激造成的,个体就有极大可能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身边的一个人一直在别人心目中是外向热情的性格,但是突然变得内向沉闷,那么就可以基本判断此人遭受了某种打击,内心的稳定性被破坏。在这个时候,他人就应该及时给予此人一些有益的帮助与开导,帮助他尽快走出低谷,重回乐观积极的人生状态。

以上三个参考标准是作者的一些个人观点。本研究认为在判断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可以运用上述标准,这能够为解决大学生中间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使他们尽快走出低谷。

(三)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随着高校学生的成长是处于变化状态的,并且和他们内心的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在研究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时,就必须要对其心理发展有一定了解。就实际而言,个体心理发展贯穿着其生命进程中的所有过程,包括了人的生命的这个历程之中,其个体心理及生理是不断发生着改变的。

国内外有关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及相关特点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学者张增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展开过大量有益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显示,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智尚未发展完全。他们大多处于19-22岁之间的青年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够完全但也处于快速成熟时期,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就身心发展而言,他们还处于“准成人”阶段。但与此同时,他们在急需发展的引导时期,离开了父母独自求学,独自面对自己并不熟悉的环境。大学生活不同以往的任何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自主性较强,对社会的接触也更多,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可以说,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已经开始慢慢接触到更多的社会。但与此形成矛盾的是他们心智的不完全,他们还不够了解真实的社会,也没有太多的经历与经验,非常容易走向错误的方向,偏离正常轨道。如果将心理成熟的标志确定为个体人生观的形成,而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们其人生观还不够稳定,还不算真正形成。有研究表明,人在大学时期这一年龄段,生理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就这一方面来看独立生活的能力已经具备。但心理发育却和生理发育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一时间段心智发育还不够健全。其主要表现为:

1.独立意识强

大学时期,个体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学生在独立性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越来越有成年人的秉性,社会生活的经验在不断提升,迫切需要真正地开展社会活动,希望获得自由,希望独立面对生活。

2.充满自信

在大学时期,个体智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育,他们表现出的是具有充沛的精力,思想也非常活跃,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他们有着敏锐的思维,勇于创新,浑身充满着正能量,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好奇,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喜欢新生事物,也易于接受。与物质需求相比,他们更看重精神的富足。他们热爱世界,关注社会,对未来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希望得到锻炼,在获取经验的同时,展示出自己的卓越才华。

3.丰富的自我暗示

大学时期,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的清晰,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客观,他们既随意又自主,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但他们的内心同样是比较脆弱的,在遭受逆境时急需他人的鼓励与支持,在急需满足自我需要及肯定前,往往趋向自卑。

4.情绪化倾向严重

大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生活,因而,在情绪上他们表现得更加活跃。但与他们太多的需求与好奇心相矛盾的是他们心理发育还不是很完全,很容易受到各方面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不良情绪。

5.渴望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

在大学时期这一年龄段,学生了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理解,他们对友谊格外珍惜,希望能与身边的人真诚互动。因而,随着视野的不断增大,其社交能力也逐步增强。但同样的,在他们心理发育还不都成熟这一条件下,他们对外界的期望越大,就越有可能在遭受相反的影响的时候产生越大的负面情绪。

6.性意识增强

随着大学生生理方面机能的发育,他们在性上产生了需求,但对于性知识的获取上还不够。加之整个校园青春洋溢,有很多可以与异性接触的机会,所以,性意识得到了快速发展。恋爱问题便作为了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对现实问题的处理缺乏客观性,使得心理压力增加,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四、心理健康教育

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被目前大量学者定义为学校针对学生实施的有助于其心理发展的教育。具体依据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这些内容引入学校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狭义的基础上涵盖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影响。本书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广义范围进行研究。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需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协调的培养。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大学生传授更多的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知识,以及心理调节方法,使他们在环境适应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使他们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实现自身的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

高校大学生是指接受过国家设立大学教育的一个社会群体,具备技术与思想的前沿性专业人才。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即高校本科生群体、研究生群体、专科生群体。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本研究为了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与准确性,在研究中只将研究对象划定在高校本科学生范围。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通过对教育历史的研究,可以发现,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教”和“育”两字,“教”在甲骨文中的形状表示成人手中拿着器械督促孩子学习的行为;“育”则表示妇女抚养孩子的行为。而现代教育的理念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迫于民族危机的压力,希望通过改良教育造就经世致用的新型人才。现代西方语言中的“教育”一词起源拉丁语“educate”,意思为引导,意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使之外化为人的基本素质。

现代意义的教育,在概念划分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所有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身上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说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正越来越被国家相关部门所重视。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且颁布了相关政策。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再次提出学校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及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山东师大张承芬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广义地说,就是开展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心理健康的愿望,知道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从而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学会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现代教育的逐步实施使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普遍,同时,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各级学校都引入了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课程,尽管在教育内容、目标、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各地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却由于没有统一规定导致叫法存在很多不同,没有形成一致,不同的叫法分别有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这些叫法体现了不同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解读。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中,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目标等内容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述,这为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内涵的理解有重要的启示。

通过对不同研究的数量,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和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调节学生的心理功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

对于了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展开的。虽然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但是一直以来都只是以只言片语的现实呈现的,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对教育领域的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心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才得到了初步的完善。虽然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得晚,但是由于我国各界对心理教育的重视,我国学者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学者开展的大量研究,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许多文献参考,为这方面工作的不断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研究向其他领域的拓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不同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不同的论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活动论

活动论这一观点的提出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界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学者陈家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2.过程论

即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来界定。学者吴汉德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大学生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对心理冲击的适应力和承受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3.系统论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展开,对他们的教育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在手段和途径上不应该有所限制,应该注重多种手段与途径的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调整的心态、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如学者张继如就持此观点。

4.功能论

清华大学樊富氓教授认为,心理教育是指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的防治。学者申荷永认为,心理教育是一项新的心理学事业,它是以实现心理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和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素质为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产生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具备的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使他们身心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通过各个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研究出更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得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越来越普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更加全面和有效,帮助大学生培养更为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的人格更为健全,最终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

本研究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性,这就决定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存在上述矛盾的两方面。教育不仅仅是表现为学校、教育者对大学生的传播,也体现在学生自己需要对自我进行健康的教育方式。切实有效在大学生之间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能够使学生能够适应外部的教育环境并且接受知识理论,并将其转化到自我的认知意识中去,再通过自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理解,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从而才能在心理和行为上有正面的体现。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要使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良好更是他们造福社会的基础条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评价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能够对他们的个性形成以及人格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开展其他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他们想要实现自身理想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有益的贡献。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在青年时期,如果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做到清楚认知,这种成果是极为宝贵的。”虽然在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身体疾病在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学习、就业、感情以及家庭的各方面的压力在不断增长的现实之下,心理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一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其整体素质的发展就容易受到有益因素的影响,就更容易使他们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同时,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他们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也是大有益处的,也是其能否成才的关键。

(一)心理健康能促进大学生生命成长

大学生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担,各个方面对他们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对他们各个层面的的要求也更高,要求他们在知识、道德、健康等各个方面都要更加完善。这里所指的健康就包括了身心两方面协调的健康。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需要大学生具备的素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与心理教育两手抓,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及身心的协调发展都意义重大。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国内相关部门就此做了一项调查,在北京、上海、天津及湖北等8个省市中抽取了70余所大学、近2万名学生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研究表明,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表现处于良好状态,健康因素占绝大部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像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自制力不强等问题表现得也比较突出。他们中有很多人为目前的学习感到困惑,同时也对就业状况表示担忧,同时也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非常苦恼。近几年,由于心理健康因素导致的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大学生中间出现的犯罪案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正常发展。

大学生身上承载着太多人的期望。他们作为受社会关注的特殊人群,通常会要求自己达到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目标也会定得比较高。但是因为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并不高,使得在面对希望与现实的落差时,心理承受能力不高。在就业、经济及情感方面,这种落差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使得许多人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为了帮助他们消除这些影响,必须为他们找到自我调节的途径,帮助他们实现理想,获得成果。

目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研究不断增加。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能否保持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还有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是教育所应实现的目的。学生对心理健康也有自己的一些评价:身心健康的个体能够正确认识以及面对自身的缺点,能够以更乐观的心态看待自身,能够有效排除不良情绪,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心理健康能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

认识的价值在于超越与升华。心理健康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实现生命存在的意义的重要保障。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唤醒内心对生命的敬畏,让人的生命意识清晰,对现存的生存方式予以认可及信任,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自我创新,在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中,去提升生命的价值,完成生命成长及发展的需要。

心理健康健康的个体,对于生命中可避免的困难和疾病,能够保持更加乐观的心态,能够直面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对生活总是充满信心。可以说心理健康的人,是有理想、有抱负、自制力强、能客观评价自己、能有效融入社会、能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相处,坚定有毅力的充满朝气的人。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调节不良情绪,面对各种逆境时,能够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通过有效的途径实现了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命的意义,使自己的存在更加有意义。

心理处于健康水平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它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纠正遇到的很多问题。心理健康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发育,还可以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大学生潜力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潜能。目前,我们将健全人格的培养及身心的健康作为心理健康的首要目标,对大学生内在潜能予以挖掘及开发,在学生时代便奠定了能发挥终生潜能的心理基础。这对于大学生自我信念及意志的培养、情操及情感的历练、生存及适应能力的提升、生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及生命价值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心理的健康不仅与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关系密切,也与其生命成长及未来发展紧密相连,更与其生命价值及质量休戚相关,支撑起大学生整个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无可替代的。

(三)心理健康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使人的素质得到提升,社会的和谐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两方面的和谐,缺一不可。所以说,在实现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历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应抱着主人翁的意识。那么,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通俗地讲,就是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安乐,民族的安康。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支撑。

要想实现和谐社会,使人们保持心理健康是必备的条件。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安定,所以,离开人与人及人与社会来谈和谐是不现实的。一方面,社会的安定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以效率为标志的。在任何情况下,个体如果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那么就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最终阻碍社会的进步。一个心理健康的集体,必然会具有高度的思想及文明,意志及思想都是极为昂扬向上的,生活及工作也都是积极的。因此,集体或者个体的心理健康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其二,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是一个民族及国家精神文明的体现。倘若一个国家内部的人民相互之间没有信任就会出现各种暴力倾向,精神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一个集体或者国家内部人人都讲究友爱共存,相互包容及理解,必然相互间没有猜忌及争斗,人人都乐于进取、乐于奉献,体现出较高的精神文明。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他们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积极融入社会,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注重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心态。所以说,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是人们思想的进步。全球化同样带来了思想的全球化,各种思想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冲击,这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很多困扰。这种现象就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候,更需要大学生们坚定信念,在人格、素养及道德品质上不断调整,需要他们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积极提升自身品质。在这种环境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随着全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不断加大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力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已经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再一次重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高校德育教学的重点。要求当代大学学生必须具有良好及健康的思想品质及道德素养,要自尊、自强,要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国家现阶段已经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很多要求,我们所制订的教育方针也在不断地落到实处,这是素质教育对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现阶段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