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成瘾问题
“瘾”是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网络成瘾同样是种成瘾现象。网络成瘾最初由美国纽约精神病医生Goldberg提出,最初对其进行系统实证性研究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Young。
关于网络成瘾的界定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3种:①在没有明显成瘾物质的情况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上网导致社会和心理的适应行为损害。②美国纽约神经科医生(1995)界定为“过度使用网络而缺乏幸福感的一种综合症”。③临床医学领域界定为:患上这种疾病的大学生,往往是因为在没有特别必要的事情时,将大多数时间都耗费在网络上,做一些无关自己学习等有助于自己发展的事情上。不同人虽然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存在不同之处,但是都认为这一症状会表现出强迫性特征,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普及,我国的网民在不断增加,上网的人员的年龄也在不断减小,网络成瘾问题在我国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VIC)2006午7月19日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数已达1.23亿人,在各年龄阶段中,18至24岁的午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9%,其次是25至30岁的网民(18.4%)和18岁以下的网民(14.9%)。这一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普遍都存在上网现象。专门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精神治疗师弗里希·戈赫特认为,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不单是道德缺陷,还是一种心理问题,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价值层面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干预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议题。社会学家一般将网络成瘾问题纳入越轨社会学的理解范畴;心理学专家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问题;教育学家认为青少年网络成瘾属于素质教育问题;医学视角的主流声音则来自于精神医学专家,分为赞成把网络成瘾纳入广义精神病学范围并对其进行医学干预和反对对网络成瘾进行医学干预两种。通过对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本研究认为,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该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讨论。
英国学者查尔斯·汉迪在《饥饿的灵魂》一书中把现代人聚焦在饥饿的灵魂上,来凸显当下西方社会日益苍白、贫困的精神家园。在我国这种现象同样存在。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思维模式以及习惯正在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价值观念的逐渐形成,但这一时期比较完善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多种价值观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下,这使得社会没有一支主流的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各种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因此这使得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追求上的困惑,有学者将这种困惑、疑虑与徘徊的状况总结为“价值迷失”现象。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个体的地位和价值不能进行正确的预测和评估,进而对事物的选择和判断不能做出积极反应和理性认知,这就是价值迷失。虽然价值迷失是一种精神迷失,但更是一种行为,甚至是危害社会、危害自己的行为。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大学生都是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的群体,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大学生因为其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固化,很容易被社会的不同价值思潮所影响,他们在价值观的变化上也就成为了当时社会变迁的“晴雨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都会渗透和投射到人们的价值观念中,使其面临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挤压。受这些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等方面出现空前的困惑与迷惘,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他们的行动,也会经常潜移默化地反映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某些态度、价值观、个性和行为规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是,大学生之所以会比较普遍地出现网络游戏成瘾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外在表现,大学生的这一问题表现为他们缺乏理想与奋斗目标,缺乏良好的价值观。
(一)信仰危机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信仰是指具有无限自我意识的有限自我对无限宇宙的把握。信仰是人类最普遍的需要,是个体的精神支柱,是人生价值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的碰撞变得越来越普遍,直流文化在大学生的思维里变得越来越模糊,多种文化的不断涌入使得社会原有的文化体系渐渐不复存在,至少也变得不够明显。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无疑给了大学生不同的文化信仰的选择余地,但是由于大学生判断能力的有限,常常会对此表现得不知所措,甚至无法形成正确的文化信仰,使得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变得不够坚定。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广大大学生中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缺乏正确信仰的现象,也就是信仰危机,更有甚者有一少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民族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
笔者对此展开过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现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占大学生只占受调查总数的9.9%,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大学生占到了总数的13.4%,什么都信的大学生有18.5%,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人表示自己没有信仰,这一比例占到了受调查人数的58.2%。这一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状况令人担忧,接近六成的大学生没有任何信仰,而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的大学生只有不到10%。笔者认为,信仰危机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出现的背景性因素。正是由于缺乏强大的信仰支撑,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出现的人生理想失重、迷茫,进而使得部分大学生选择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挥霍青春。
将马克思主义视为自己的信仰的大学生比例仅仅占到受调查人数的10%,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大学都选择积极入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矛盾的现象产生,笔者通过以下的调查研究得到了初步的答案。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或者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只占到总数的15.9%; 57.2%的大学生则把入党视为是为以后更好地发展积累更多资本;4.8%的大学生认为入党可以显得自己比别人优秀;还有17.3%的大学生入党只是随大流,看着别人入党,自己跟着入党。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明显存在着功利主义的错误倾向,呈现出理想主义色彩淡化,偏重功利实用的特点。
笔者通过对1412名大学生展开的调查中发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占到了被调查总数的56.9%,这表明,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对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当前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持支持态度;但是,也有14.7%的大学生不认同这一理论;更是有28.4%的大学生甚至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或者对其没有兴趣。这一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热情较低,存在数量不少的大学生表现出了对党的基本政策的漠不关心。
通过这些研究能够看出,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比较认同我国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但是政治信仰出现了明显的淡化倾向,多元文化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一部分青年在价值判断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对精神信仰的追求,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仰危机。笔者认为,信仰危机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发展的基础性原因。正是由于很多大学生没有信仰,缺乏政治理想,才使得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自我的发展没有形成动力,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责任感,内心的空虚使得他们只能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从中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二)错误价值取向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我们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提起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事物的最高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各种价值观念中,理想、信念是最高的人生价值追求,是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最应该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利益的追求高于一切,由于社会各方面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了一些不良风气的产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没能形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出现了结构性失衡,越来越趋向实惠化、功利化和短期行为,呈现出理想主义色彩淡化、偏重功利实用、终极性价值追求虚弱、多种文化冲突激烈等特点。
从这些方面能够看到,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对人生有着较为负面的认知,他们大多由于没有社会主义信仰而产生了享乐主义心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他们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
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在为许多行为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的同时,也导致了个人的迷茫、理想信念的缺失以及生活意义的缺失。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经常觉得内心空虚,缺乏奋斗的动力,转而陷入网络游戏中,来追求个人的享乐。笔者曾经开展过一次访谈,通过这一对访谈资料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他们内心的空虚。很多时候甚至坏怀很辛苦很累,但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以及之前的学习生活,大学学习大多依靠的是自主学习,没有别人的监督,也没有升学的压力,这使得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出现了内心的空虚。有访谈者提到:“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香港影星周星驰的一句口头禅,‘人呢,最主要就是开心’。我现在都后悔,上高中的时候,为了高考,天天那么拼命,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趁着现在还有闲时间先玩几年,等以后工作了就没有这样的时间了。”
另一些访谈者还认为,使他们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主要原因是理想信念的缺少,内心的空虚寂寞。他们认为,“不是我不想学习,而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人生苦短,还是及时行乐的好”。这类访谈者想法十分类似,“我感觉自己大学这两年很空虚,没有发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沉迷游戏只是为了消磨时光而已,渐渐地游戏也变得一样的枯燥乏味。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得到一件好装备,我可以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做到一半的时候我想,为了这个虚拟的东西值得吗?我想放弃,但是想想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而且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所以我又继续做任务了。”
前面的这些研究给我们揭示了一点,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起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主义色彩淡漠,更多的受到了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影响,他们往往只想着打发无聊的时光,使自己不至于过于空虚,他们把“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视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正是这一心理使得他们沉迷在网游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三)社会公正缺失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在追求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价值内涵博大精深,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公平现象,有些地区、有些方面已经相当严重,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在现代社会里,拼爹、官二代、富二代等词在人们中间大行其道,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大学生以前认为的奋斗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想法渐渐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自身各方面条件都不理想,人沦为“蚁族”,难有发展的机会,“我爸是李刚”的张狂,再到“拼爹就业”背后的无奈,这些问题的出现通过侧面能够发现很多人对这种病态的社会现实充满诟病。各种“身份壁垒”横亘在人们的奋斗之路上,而“官二代”“富二代”即是当代中国社会身份壁垒非常突出的现象。官员的孩子就比普通孩子能够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富人的孩子同样也可以拥有极大的物质条件,权力与财富造成的壁垒,成为了不少人改变命运的“拦路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大部分大学生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奋斗改变命运变成了一句笑话,进而导致许多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对于未来理想的斗志渐渐消逝。他们心理失衡,并进而产生了逃避奋斗的心理。
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都会渗透和投射到人们的价值观念中,许多人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冲击。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潮交织在一起,主流文化的地位在遭受着各种挑战,渐渐的没有哪一种思想是社会发展的权威。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价值的裂变。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经济成分与分配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对他们的思想产生现实影响,价值观随之展现多元化格局。对于目前大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是积极向上的。但在目前复杂的社会形势下,传统的价值观念被无数不同的新的思潮所淹没,大学生在价值观的表现方面产生了很多分歧,也出现了很多截然不同的表现。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在新生代大学生群体中遭遇了严重的危机,一些人把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抛之脑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成为他们的向往。人生理想失重、个人主义抬头、拜金主义兴起、享乐主义盛行几乎成为很多大学生价值观的代名词。
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例如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对政治信仰的淡漠,导致了他们缺少人生方向上的行动指南;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背离,理想信念的缺少,导致了他们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的引导;社会出现的许多不公平现象,使大学生本有的奋斗理想渐渐看不到希望,进而变得颓废。因此他们将这种颓废无望的心理转变成了对网络游戏的痴迷。通过这些访谈,笔者经常会听到这句话:“其实不是我不想学习,或者我不会学习,但是我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网络游戏也只是我排除内心空虚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是它有多大的吸引力。为了排解这种空虚,就算不打游戏,我也会去看小说、看电影,反正是不会去学习的。”这一说法告诉我们,从社会宏观环境来看,要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就必须帮助大学生重建政治信仰,树立起明确的理想信念与奋斗目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逐步摆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要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大学生中树立起知识改变命运的奋斗观。
三、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教育层面考察
(一)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家庭是孩子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背景”。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看来,家庭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果一个家庭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就无法满足家庭成员各方面的需求。有调查指出,问题家庭成长的大学生IAD患病率有相当的比例。我国学者郝雁等人在2007年针对网络成瘾和非网络成瘾这两个群体的大学生展开过对比研究,结果是:二者在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面有显著差异。Liu和Kuo (2007)基于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可以显著地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程度。Park等人在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的亲子沟通显著低于非成瘾组( Park,Kim&Cho,2008 )。我国学者谢晶等人在2009年也进行过类似的调查研究,他们通过对1317名本科生开展的调查显示,家庭教育是否良好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否具有一定的影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青年人中有很多是独生子女,而且他们一般都受到了家庭极大的呵护,生活条件良好。然而他们的家庭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们提高文化课成绩,将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以至于忽视了对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更是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有的家长太过溺爱孩子,容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使得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的成长受到影响。这些看似是父母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其实是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负面作用的,会影响到孩子正确的人格的形成,对他们心理健康具有破坏性作用。这些家庭教育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深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首先,培养目标不合理。中国有句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于孩子的培养目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存在差异。例如在美国,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持比较开放的心态,他们对孩子学习初级的苛求比较少,能够给予他们发展自己各种兴趣的自由和时间,也会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美国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更加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不是快乐的,对于孩子的自我发展持尊重态度。美国父母大多到孩子成年后就会给予孩子更多自主决断的机会,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干涉会越来越少。但是中国父母的做法却正好相反,受我国几千年来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操心程度会伴随父母的一生。小学到高中操心孩子的学习,大学操心孩子的工作,毕业后操心孩子的婚姻。孩子们从小就在父母的要求下考个好成绩,拿到第一,参加各种竞赛。古有为科举“十年寒窗苦读”,今有“十二年寒窗苦读”迎高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国孩子,从他们刚步入校园到大学的美好时光里,学习充满了他们的生活,成绩也成为了父母最主要的要求。家庭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并不是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而是成为一个父母眼中成功的人。
笔者认为,造成中国的孩子比国外孩子更多的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在于,在孩子最主要的成长阶段里社会将学习成绩这一重担压在了他们稚嫩的肩上,以成绩为评价一个孩子的主要标准,反而对于孩子身心健康以及道德素养这些关乎学生一生良好品德的教育忽视掉了,而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分数”之上。在全社会的价值观里,孩子的生活中只剩下学习与考试,使得他们的游戏天性被压抑,经常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当有的孩子无法实现父母要求的成绩时,孩子其他的优点无法被父母发现,这使得孩子们的挫败感强烈,只能将生活寄托于网游之上来寻求安慰;一旦结束高考,孩子往往感觉如释重负,这也使得很多孩子突然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在他们接触到网游之后,游戏天性被重新激发的时候,也就更加显得无法自制。
其次,培养方式不科学。现有关于家庭原因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三个方面的探讨。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网络成瘾显著相关,网络成瘾组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缺少温情等维度上显著高于非成瘾组,而父母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父亲的惩罚严厉和母亲的缺少温情都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显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第三,父母媒介素养的缺失。英国一系列媒介素养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媒介素养发展中的主要阻力和助力都是他们的父母,即成年人。阻力和助力不仅体现在获取媒介讯息的路径上,还体现在成年人自身媒介素养缺乏的事实上。英国的研究发现英国许多成年人面对新媒体表现出缺知识、少经验的现象,此方面的能力远不如孩子。父母的文化素养、对电脑和网络的认知度、社会地位等都会影响孩子的上网行为。
(二)高等教育的困境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教育人的思想,使人在人格上更加完善。好的教育应该使人能够焕发生命的活力,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非常重要,这一阶段将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但是在这一阶段他们生理发育虽然基本完成,但心理发育却要落后生理成熟很长时间,无论是道德、情感、人格素养,还是自我意识、健康心理、自控能力等方面,虽已有一定基础,但都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即将走向成熟。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就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高校一味的追求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职业技能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养的培养。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教育顾问德怀特·艾伦曾经说过:“当今知识量已经翻了好几倍。高等教育一直在忙着不断掌握或者超越现有知识,根本很难腾出时间来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方面的教育。”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大学所要培养出的社会精英并不应该是“就业员”。大学不教他们做“人”和做事,只教他们听话和考试。甚至可以说,大学生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以这种模式展开的高等教育正被社会各界所诟病,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的现象与现有的教育模式、教育思维不无关系。
“眼睛一闭一睁,一节课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上午就过去了。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下课了,但人没醒。人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醒了,还没下课。最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上课了,但睡不着。”这一段子是有位大学生模仿小沈阳《不差钱》所创造的,是对大学生活的极大讽刺,同时也体现了大学中的一些真实现象。几年前还曾流行过这样一首打油诗:“上课一排全睡,反恐如痴如醉,传奇不知疲惫,短信发到欠费,抽烟搓麻全会,啤酒两瓶不醉,逃课成群结队,大学生活万岁!”而在今天,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已经取代了反恐、传奇(都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网络游戏),微信、微博早已取代了短信,但是这一现象所体现出的问题却一点也没有改变。这些打油诗虽显夸张,但却是目前大学生活现状的集中展现。对这类大学生而言,大学不过是延时进入残酷社会的避难所,本该厚德博学的大学时光,渐渐沦为一部青春堕落史。
四、大学生个人特征与网络游戏成瘾
人格特质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人格”最初源于拉丁语“persona”,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将“人格”引入心理学后对其定义有很多种。人格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曾综述过50个有关人格的定义。我国在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就有关于人格的定义,“个性(personality ),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简单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后发现,上网成瘾行为与人格有关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表明,IAD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孤独、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认为,高焦虑、低自尊、忧郁、自我概念不明确者容易网络成瘾,这四项程度越深者成瘾程度更严重。原献学基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采用路径分析技术提出并验证了理论假设: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三个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Kraut等人的研究则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我国有很多学者也把网瘾者身上出现的不同问题认为是网络成瘾所造成的。
人格特质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如何?笔者认为,网游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亲和。并不是所有的网游成瘾者都存在着某种固定的人格,同样也不是所有的特定人格者都会成为网游成瘾者。所谓的选择性亲和,是指某些人格特质与网游成瘾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即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成的作用机制。一方面特定人格者出于自身的需要,选择了网络游戏,进而成为网游成瘾者;另一方面,网络游戏成瘾的确能够促成(或加重)部分成瘾者病态人格的产生,从这一层面来讲,网络游戏成瘾是病态人格产生(或加重)的重要原因。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后,笔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密切的人格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孤独、抑郁、内向的人格特质。具有这类人格特质的大学生,通常不善于与人沟通,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障碍,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困扰,想自我表现又不善于表达,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加剧自卑心理。这些学生往往会以网络游戏作为他们发泄或者减压的工具。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可以肆意发泄,不必再压抑自己,将自己内心中的不良情绪全部发泄出来,并在虚拟环境下寻找倾诉不良情绪的对象;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都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得到补偿,他们可以在网络游戏中满足尊重、归属、成就感等心理需求。
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的人格特质。在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方面能力不强的学生,是网络游戏侵蚀的最佳对象,他们在接触到这些事物时往往最容易深陷其中。大学生们在之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往往只关注了学习,没有培养出良好的自制能力。一旦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压力,没有了老师家长的约束和限制,就会很容易抵挡不住各种负面诱惑。
高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的人格特质。感觉寻求是M.Zukerman在感觉剥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人格特质概念,是指个体对多变的、新异的、复杂的、强烈的感觉和体验的寻求,以及通过采取生理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行为来获得这些体验的愿望。研究发现,感觉寻求是对个体行为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一种指标。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当其感觉寻求需求无法通过积极冒险行为得到合理满足时,就有可能转向从事各种消极冒险行为。杨文娇等(2006)的研究发现,许多高感觉寻求水平的大学生对网络游戏趋之若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网络游戏正好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刺激水平,他们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比低感觉寻求者保持着更高的唤醒水平,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世界。
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有:
1.网络依赖性成瘾。网络依赖性成瘾是指大学生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对网络行为本身或网络行为所带来的快感产生的心理上的依赖。当代大学生网络依赖性成瘾主要表现在网络色情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聊天成瘾等,它们使大学生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状态。
2.网络孤独。网络孤独表现为大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能表现自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很多交流障碍。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多达11.4%的学生由于依赖网络上的虚拟交流而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失去了兴趣;9.8%的学生因上网而减少了与身边朋友的交流:7.6%的学生因上网而减少了与家长的沟通:19.5%的学生因上网而减少了平时的休闲活动。
3.网络焦虑。网络焦虑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上网时间太长,使他们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焦虑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人际焦虑、信息焦虑和安全焦虑。
4.网络人格障碍。网络人格障碍表现为大学生由于太过痴迷于虚拟的网络环境,而无法正确区分现实与虚拟的环境。据调查,21%的大学生“在网上会骂人或讲秽语”,多达35%的大学生出现了在网络上泄露他人的隐私的行为,5.6%的大学生在网上有过网络犯罪行为。一旦这些不良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任其发展下去,大学生就有极大的可能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