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能力的提升其实也是认知环境空间形成的过程,在表现能力上更需要在设计上分析表现能力的要素。
随着当今绘图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设计制图在效果质量上得到了日新月异的进步。 但环境设计手绘表现作为各大设计专业院校所开设的一门设计基础课程, 仍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作为素描、 色彩、 构成艺术等美术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延伸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着。 学生对造型艺术、 构成艺术的认知可通过专业手绘得到延展, 并融合到环境艺术表现上, 为接下来的专业设计实践课程做好必要的前置准备。
手绘表现课程的具体内容多为临摹和创作, 以此培养学生对物体和场景的徒手构线、 透视、 形体色调变化以及对客观世界概括提炼的能力。 同时, 了解和掌握绘图用具性质和特点, 强化快速表现技法及色彩表达的能力。 在日常实践中相对于室内环境, 室外环境的表现存在着一定难度, 学生习惯将两者的绘制手法分离开, 忽视两者在空间环境中的共同特征, 这种思考方式造成学生很难提高景观手绘表现能力, 因此对提升景观手绘表现能力的要点加以整理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对透视效果图而言, 透视关系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图面的品质效果, 透视线是整个空间构成的主干, 是空间展开深入的依据。然而在日常的实践中, 学生并不能够将所学的透视原理加以灵活有机地运用, 反而在透视图中经常会出现最基本的透视错误, 当然这和学生基础的深浅有一定关系, 但就透视的学习方法和认识角度来说, 就不仅是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了。 由于透视原理的理论说明使透视蒙上了一层深奥、 烦琐的面纱, 学生对透视原理的掌握更加偏重于理论上的机械记忆, 忽略了实际的运用, 所以出现前面提到的透视错误的情况。
对于烦琐难控的透视,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套简单易控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透视的状态和特征的分析, 归纳出一套易记易懂的透视概念, 再结合不错的手绘效果图进行实例分析, 从形象上加强学生对透视状态的认知, 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例如可以把透视中的一点透视理解成平行透视, 将平行透视的概念归纳为当某个立方体被水平放置, 立方体的一对平面与眼前形成的画面相平行时, 这样的透视叫平行透视, 也称一点透视。 还可从平行透视的形成状态加以分析, 例如当场景中的主要的物体或起主要构图作用的物体水平放置在基面上时, 物体必须要具备一对平面与画面平行,一对平面与基面平行, 还有一对平面与画面、 基面都垂直。 可将这样的画面透视叫作平行透视状态。 还可总结平行透视的构图特征,给人的视觉感受, 怎样的场景适于使用平行透视。 这些方法都可以从形象上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便于运用。
此外, 可以从透视的种类上加以细分。 好多透视原理书上都将透视分为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 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在有关平行透视的范图里还出现了大量同时具有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特征的效果图, 这些效果图具有平行和成交的双重特征, 可结果这样的图却一并被归为到平行透视的类别里, 使得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产生混淆。 诸如这种介于平行和成角之间的透视被称之为平角透视。 它是在一点透视的基础上表现两点透视效果的作图方法。 对于平角透视的理解和掌握极为重要, 可往往在透视原理书中却很少被提及,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 一点透视相对稳重, 构图看上去较为呆板,两点透视难度较大, 在形体上不易掌控。 而平角透视在构图上比一点透视更为生动, 画面结构上更显丰富, 比两点透视更容易把握,尤其是在景观设计中, 平角透视能够将大的空间场景宽广且丰富地加以表现, 因此平角透视是设计中应最为推广的一种方式。
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在空间表现上有着一定区别, 这体现在空间围合形态和空间构成要素两个方面。 室内的空间形态由于建筑墙体的围合较为规律和固定, 所在空间内的环境要素尺度也不是很大, 因此在空间把握上相对于室外较为容易掌控。 室外景观空间尺度大, 围合形态多变, 环境要素繁多, 在绘制效果图的视点和角度的把握上容易分散, 不易掌控。 这是景观专业的学生在手绘表现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虽然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在空间围合形态和空间构成要素上存在一定区别, 但作为空间环境艺术, 两者还是具有相同的空间特征的。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室内空间特点出发, 结合景观空间的特点加以分析, 用室内景观的方法, 思考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和不同点,总结景观空间形态形成和环境要素配置的规律, 将有助于景观空间表现能力上的提升, 避免出现空间杂乱无章的问题。 可以把景观环境中的竖向设计要素, 即建筑、 植物、 水体、 环境设施等理解成室内空间中的墙体围合, 思考景观环境中的竖向构成方法是由点、 线到高度再到面和体的形成, 这一过程便是室内墙体的形成过程。 有了这些立面在水平界面上的确立, 空间便有了维度, 形成了大空间到小空间的分割和过渡。 在绘制景观效果图时, 学生可依据环境中的立面围合形式来进行效果图的取景视点和角度的选择, 在选择上需把握住两个要点: 一是根据整体空间围合形态和个体空间围合形态的关系进行选择。 如果整体空间围合尺度很大, 个体空间也比较独立和分散, 就可以单独去表现个体的小环境, 视角不用定得太高太广, 一般用于成角透视既可。 反之, 整体空间不是很广, 个体空间又比较集中, 而且与整体空间有所联系, 便可采用广角的平角透视。 二是根据环境空间里的主体物, 即主要表现对象来进行选择。无论是大空间环境还是小空间环境, 环境要素的运用都要有主次之分, 环境里的景观主体物永远是设计者所应着力表现的重要对象,此时可依据主体物的尺度大小来选择所要采用的视角。 掌握了景观空间形成规律和环境要素配置规律, 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室外空间的效果图表现。
学习设计手绘表现的过程其实也是认知环境空间形成的过程,在手绘能力得到强化和提升的同时对环境空间的构成形式和方法也应该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结果可谓学习成效的一举多得。 手绘教学中从临摹到创作的训练过程至今仍被延用, 这是 “复制性思维冶 向 “创新性思维冶 转化的过程, 可以使手绘能力得到很好的强化。 但好多学生的训练内容都是以透视效果图为主, 忽视了平面图和立面图的重要性, 这种单一的训练只会造成生搬硬套的理解方式, 对空间形成规律把握与运用也不够灵活, 过于机械。
从平面效果图开始进行训练, 然后再过渡到立面和透视图, 这一过程对学生在空间构成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上有很大的帮助。 从空间形成的过程分析, 一个区域范围最初所持有的水平界面只具有长和宽两个维度, 若要形成最基本的空间体, 就需设立一定的高度,然后建立垂直界面。 建筑所持有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就起到了分割和围合空间的作用, 但此时环境具有的空间维度仍是单一的, 还需在其中安插其他不同高度和维度的个体空间, 以便进一步形成水平界面的平面层次和立面层次, 例如地貌地势的落差, 地面铺装的对比, 花树植物的变化等都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层次。 这一过程是空间由面、 体、 色逐步转化形成的过程, 先从平面效果图进行绘制可以很直观地从平面构成上来认识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环境要素的配置, 然后再从立面效果图的训练中了解环境中形成高度的竖向物体的尺度对比和变化, 理解竖向物体在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练习后, 再开始进行透视效果图的绘制, 此时便会有依据地、 灵活地对应和处理透视效果图中所形成的复杂多变的空间场景, 机动地运用透视、 造型、 光影、 色彩的规律, 达到立体效果图表现能力的提升。
手绘表现图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 注重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课上和课后还要加强绘图的能力训练。 练就一手娴熟、 过硬的手绘能力并非一朝一夕, 而在于日常的练习与经验的积累, 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可循。 在学习过程中, 要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制订训练计划, 掌握循序渐进的正确学习方法。 培养一种 “自我培训意识冶 的形成, 根据自己对手绘表现知识的理解认识及技法的熟练程度, 逐步摸索、 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训练方法, 可能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除了以上所论述的要点, 对光线、 明暗关系、 色彩和各种材料表现技巧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 在当今的设计传达上, 多样的工具和途径被一一研发出来, 电脑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绘图效果达到了极致。 在此条件下, 更多的学生开始过于关注和依赖于电脑的效果表现, 使得手绘的表现能力逐渐退化和丧失。手绘是锻炼自身观察、 思考、 表现、 创新的手段, 更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在设计的概念和示意阶段, 具有娴熟的手绘能力就可以快速、 准确地运用设计绘图原理来进行即时的表现, 即使在深化和最终阶段, 手绘的意向表现都自始至终地贯穿着整个设计过程的全部。 电脑只是手绘的延伸, 对它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去表现设计方案, 无论硬件、 软件或表现技巧如何发展, 绘制精彩效果图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不变的。 要想使设计灵感即时的突现, 需要有捕捉、 探索、 表现对象的灵活能力, 只有树立端正的态度, 明确正确的训练目标, 将手绘和电脑有机地加以运用, 才会在设计表现能力和效果上取得质的提高。
在表现上材质是首先要考虑的。 以独特视角介绍了景观公共艺术在当下的材料分类及应用方法, 通过对材质表现与材料特质、 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阐述, 剖析了景观公共艺术在材质表现上的最大潜能发挥和艺术价值彰显, 总结了材料应用和材质表现方法, 以长远眼光展望了景观公共艺术材质表现的未来发展。
当前,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正紧随世界城市发展方向, 公共艺术也随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局面。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化的视觉艺术, 承担和发挥着城市创新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作用。 在视觉阅读时代和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公共艺术已经步入人们的视野, 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中极富亮点的新兴艺术形式。 对放置于城市外部空间里的景观公共艺术而言, 其自身材料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不同物理材料以不同的加工技术或处理方法制作成型, 成为某种形式的造型体, 同时作品材质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也成为作品存在的重要依据。 除了材质的艺术性外, 耐久性也是直接关乎作品艺术生命和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在这样的造型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中, 物质材料和处理方法都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多样化的发展。
设计者在选材时需要认真考虑金属材料的性能。 其性能体现在物理性和化学性上。 物理性指金属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的物理程度变化, 例如受压、 受热、 变形。 化学性指材料的稳定性和耐腐性。 对材料性能的把握直接关系到材质的艺术效果, 不同金属材质的肌理、 色泽和审美特征会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和艺术表现力。
铜和钢是当前景观公共艺术表现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种金属材料。 铜材的制作工艺手法包括铸铜和锻铜。 铸铜作为最为古老的传统工艺流传至今, 在已翻制好的造型模具中铸造而成。 铸铜质地浑厚、 保存状态稳定, 多采用青铜和黄铜进行铸造, 其优良的色泽和高强的防腐性能, 倍受业界人士的青睐, 因而被广泛应用。 相比之下, 锻铜的厚度薄、 质地轻, 更适于制作形态概括简洁、 跨度较大的悬挑造型结构, 在增加表皮厚度和内部钢架支撑的情况下, 还可用于大型作品的制作, 而且制作成本低于铸铜。 一般的钢材不具备对腐蚀的耐受性, 即便是在表面上电镀或喷漆也不能避免腐化生锈。 而不锈钢作为合金钢的一种, 耐热、 耐高温、 耐低温、 耐化学腐蚀, 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 不锈钢所独具的刚柔并济、 光滑明亮的质感和肌理使它的魅力更具时代特色和锋芒, 在当下环境艺术领域的应用上可谓独树一帜。 不锈钢在锻造方法上和锻铜类似, 同样需要经过打骨架和封板阶段。 一般金属锻造工艺适于制作形体结构概括简洁、 体量较大的艺术品。 因此, 不锈钢作品多倾向于抽象形态表现。 当然, 不锈钢也可锻造一般的具象形态作品, 只是对于形态复杂且体量较小的造型来说, 在细部锻造上会增加相应难度。
石材是造型艺术里最常用的一种材料, 也是景观公共艺术重要的表现材料。 随着时代变迁, 石材被广泛地利用到雕塑、 建筑上,并因其原始之美、 天然之感、 永久之力得到了艺术家、 建筑师们的推崇和钟爱。20世纪最为著名的日裔美国雕塑家野口勇通过对石雕的学习, 加深了对空间和自然的理解, 并激发了自己用岩石创作雕塑的兴趣; 而法国雕塑家罗丹通过石雕找寻到了自己探求已久的造型之美;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琪罗更借助石材创造了经典的传世神作。
适于雕刻之用的石材主要有花岗岩和大理石两大类。 花岗岩石质坚硬、 结构均匀, 具有相当的强度和硬度, 对外部环境的耐久性极强。 花岗岩的材质肌理效果佳, 分为红、 黄红、 花白、 黑等色泽, 被誉为用于外部环境雕塑的首选石材, 由于花岗岩质地坚硬,在细部加工上具有一定难度。 大理石的石质较软, 花色纹理丰富,在雕刻精细度上更胜一筹, 且加工方便。 但并不是什么等级的大理石都适于室外之用, 一般大理石的室外耐久性差, 长时间下容易被风化和溶蚀而失去本来的色泽, 而优质的大理石因不含杂质和气孔, 则可避免上述的情况。 所以, 大理石通常用于室内或半室内的建筑装饰或环境景观装饰之用, 最普遍的室外保养方法就是定期在石材表面涂抹防护蜡。
木材是最易于雕刻的材料, 其多变的纹理, 丰富的形态, 极强的可塑性以及自身的自然之韵, 使得这种材料深得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的青睐, 并被广泛运用到环境艺术之中。 木材在软硬程度上有硬材和软材之分, 硬材难于雕凿, 质地坚韧, 纹理密实, 不易变形且韧性高, 适于表现造型结构复杂、 精细的作品; 软材质地松软, 易于雕凿, 但不适于深入细化, 因此, 多表现造型简洁、 形象概括的作品。 对于木材的选料, 艺术家们注重因材施艺, 通常在木料的形态、 质地、 纹路等方面加以揣摩、 遴选, 在保有材料自身形质基础上, 加以整合、 雕凿, 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 对于木纹变化丰富, 富有趣味的木材, 其造型设计应该是简洁概括, 以能充分表现出木材纹理为最佳。 对于色泽弱的木材, 则可作着色处理以加强其质感。
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其中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树脂的性质往往决定了塑料的性质, 久而久之树脂也被看成是塑料的同义词。 塑料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性就是能以流动的液态来造型, 在加工完成时又可呈现固态形状且坚实而耐久。 塑料材质的景观公共艺术大多表面光滑, 具有色泽, 这是因为塑料作为人工合成材料, 质地本身的艺术魅力并不大, 仅仅是作为实现艺术表现和功能的载体而被人们加以利用, 色彩往往可以使单调的塑料变得美轮美奂, 成为附着在塑料上的某种艺术语言。
此外, 塑料可以翻制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 而且具有坚实性和可着色性, 人们发现塑料作为金属和石材的代替品总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金属和石材相比, 塑料成本低、 质地轻薄, 易于操作安装。 因此, 在中、 小型尺度的金属、 石材作品制作上, 塑料通常会取而代之。 然而, 塑料这种形同双刃剑的材质也存有弊端,作为仿制材料必定在表现的真实性上有所局限, 在肌理和质感上始终难以达到真切的效果。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料、 颗粒状集料水、 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后经硬化而成的一种复合硬化材料, 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普通混凝土泛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 砂石作集料, 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 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
混凝土材料是从建筑材料延伸而来的环境设计艺术新材料。 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是因其具有实用性。 首先, 混凝土抗浸水、 抗潮湿。 对大气中含有的高浓度酸、 碱、 盐都有很强的耐腐能力。 即便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 也极具耐腐度; 其次, 混凝土在胶凝状态到硬化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可以塑造出丰富的造型, 在硬化后坚实无比, 耐久性极强, 而且时间越长, 耐久度越高; 第三, 混凝土材料成本低, 容易获取, 这也是它被广为应用的重要原因。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 混凝土作品在完成后重量加大, 由于内部含有钢筋骨架, 其重量往往是其他材料的几倍之多, 不便于移动, 更多情况下仅局限在原地施工。 常规下的混凝土在温度25益环境下初凝不小于45分钟, 终凝不大于600分钟, 操作时间紧促, 较为考验技师速度。 在环境造型艺术表现上, 混凝土素有 “人工浇筑的石头冶 之称, 在更多时候被看作成取代石材的理想材料。
20世纪60年代, 随着西方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出现, 雕塑材料的使用范围被无限制地扩大, 混合材料开始应运而生。 此时,金属、 木、 石这些传统材料和玻璃、 树脂等新型材料开始被结合在一起, 而且这些作品延伸到室外环境设计的领域, 融入了土地、 植物、 建筑这些环境要素, 甚至人的观念、 身体、 行为都变得和材料有关起来, 如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
在某种程度上, 综合材料与波普艺术形成了一种派生关系, 这种派生表现在波普艺术的兴起直接导致了综合材料的运用。 包含多种观点的波普艺术延伸出不同的发展动向, 波普不断蓄积和开放的日常性衍生出制作材料的多样化, 这种多样化是社会审美形态和空间形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审美多元化的物质基础。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已将综合材料的使用推向新的高度, 传统材料不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材质即材料的质地和质感, 景观公共艺术材质表现的品质, 取决于设计者对材料特质性的认知和掌握。 任何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质性, 并具有可变化的潜能。 材料特质性主要指材料的审美肌质和审美潜质。 一根木头作为曾经生命体的一部分, 它的纹理和颜色足以呈现它原有的样貌; 一块石头的物质结构、 颗粒结晶、 硬度等呈现出的状态都来自时间和大自然的孕化; 一块金属通过铸造和加工, 或粗糙斑驳, 或洁净光滑, 或渗透流动, 或坚实可塑。 除了以上传统材料之外, 还有塑料、 玻璃、 棉麻、 陶泥和高端合成物等系列新型材料, 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审美肌质和审美潜质。
在日常的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 对材料特质性的认知和掌控, 关系着作品的最终品质。 材料特质性对材质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这体现在材料审美肌质与审美品质的符合; 材料审美潜质的挖掘; 材料加工技巧的运用3个方面。
肌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指一种材料的肌理性质, 它往往给人以直观的面貌和感受。 例如, 木材和石材更贴近于自然和生态; 金属则倾向于工业化和高端科技; 玻璃是硬质通透的; 而纤维布是柔软密实的。 材料的审美肌质要符合作品所要表现的审美品质, 如果材料的基本审美肌质被忽视, 材料语言和作品品质不能达成统一, 就会破坏材料本身的情感和话语。 有些设计师在材料设定选用上, 违背了材料所能承载的审美可能性, 却偏偏想要挖掘已经远离这种材质表现范围的效果。 例如, 追求石材的粗犷有力, 却偏偏把它用在表现纤细、 轻盈的事物上, 当石材的审美肌质不能符合作品所要表现的审美品质时, 就违背了石材的体量感和凝重感, 自然不会得到预想的艺术效果。
材料在切割、 雕凿、 打磨、 提炼、 整合等一系列加工过程中,会逐渐将基本物理性质之外的潜质表露、 发挥出来, 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这种材料的特质潜能需要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潜心开发, 将材料的特质作最大的提升。 如果说废弃材料也具有审美潜质, 那么这种潜质绝对来自艺术家的挖掘。 美国女雕塑家德伯拉·巴特菲尔德正是利用那些本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品作为材料, 化腐朽为神奇, 赋予其新的价值和意义。 德伯拉·巴特菲尔德最擅于用废品来制作以马为主题的雕塑, 她从建筑工地上捡来杂乱的废弃材料, 没有按一般的雕塑处理程序, 诸如雕刻、 切割、 打磨、 擦洗来进行处理。 只是简单地把这些废品变形、 组合、 焊接在一起, 保持废旧材料原有风貌。 因此, 她再现的马并没有矫健壮硕的姿态, 而是犹如满目疮痍的躯体残骸, 废旧工业材料通过马的躯体向人们发出了警告和批判的信号, 让人们不得不去深思人和动物的关系, 并重新审视自身的生存状态。
目前, 设计师和艺术家对混凝土材料的审美潜质开发, 已将这种材料提升到一个新的品质和高度, 混凝土公共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以往单色的、 石材质感的表现, 通过对其表面处理使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和肌理, 极大地挖掘出混凝土材质的审美潜质。 以混凝土镶嵌手法为例, 利用水泥在初凝时的黏糊状态, 将含有一定水分的瓷砖、 石块、 彩色玻璃碎片等小材料放置于表面, 根据镶嵌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按压。 这种镶嵌手法会使混凝土表面形成美丽的花色图案, 使水泥材质本身更具艺术感染力。 此外, 在水泥表面雕凿纹样图案或进行打磨抛光都会使这种材料本身散发出材料之外的艺术效果。
专业技巧是实现材料审美性质和表现效果的另一保证, 从现代理念来看, 新的材料运用和发展是无止境的, 而且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审美发展往往正是通过新材料的运用而得到物质化的体现。 对材料的技术处理俨然成为作品创作和制作的客观要求, 特别是在当代城市空间环境中, 综合材料的处理技术会得到极好的发挥, 然而, 材料在技术上的处理绝不完全取决于机械, 更重要的还在于技巧的运用, 技巧的高低和处理手段的成熟与否直接决定作品品质的成败。 可见, 在处理技术作支撑的前提条件下, 艺术家如何更好地运用技巧是实现材料审美的重要保证。
以混凝土材料为例, 当今的混凝土复合技术足以使混凝土的艺术效果达到极致。 即便如此, 在造型方法上仍需要艺术家和技师凭借技术处理, 去运用制作技巧将材料的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混凝土分模具浇筑法和直接塑型法两种。 模具浇筑法是通过往造型模具里灌入混合水泥浆体, 并融合钢筋构架进行造型。 成功的浇筑法可以保证水泥形态在拆除塑型模具后仍能保持原有的造型,这就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浇筑技术和经验技巧。 直接塑型法是指在混凝土毛坯基础上进行雕刻和塑造。 混凝土不仅仅是一种浇筑材料, 在进行适当调和后可达到黏土一般的可塑性。 直接塑型法重点在于根据水泥的不同凝固阶段对其进行不同方法的刻画。
此外, 直接塑型法又有湿法雕刻和干法雕刻之分。 湿法雕刻是在水泥初凝状态下对其进行造型刻画, 此时水泥没有完全变硬, 处于黏糊状, 再进一步放置养护后, 此时的水泥状态极易于塑型和刻画; 干法雕刻是在水泥完全凝结变硬后对其进行造型刻画, 一般选用细沙、 珍珠岩、 粉状大理石这类质地较软的材料, 可以使混凝土变得较软, 以便于雕琢刻画。 湿法雕刻和干法雕刻都极其考验艺术家在刻画上的方法和技巧运用。
作品材质与空间环境密切相关, 不同材质在不同空间环境中的表现力不尽相同。 除了形式形态、 主题内容之外, 一件作品的材质选用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也是极大的。 依据不同空间环境, 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材质是挖掘审美支撑体的重要保证。 在景观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中, 需要时刻把握材质与空间关系的协调性原则。 作品与空间关系的协调性体现在统一和对比之间, 在具体环境中选用作品材质, 同样需要遵循统一和对比的方法来进行。
景观公共艺术所用材质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体现在材质整体效果与所在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视觉和心理结构。 空间是构建环境设计最为核心、 基础的概念,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无时无刻不与空间发生着密切联系。 无论何种样式和材料的公共艺术作品, 无论处于何种性质的环境中, 作品的形式构成和空间构成上的协调关系一直都是设计师为之细心思虑、 苦心经营的重要工作。 景观公共艺术的材质犹如人的肌肤或衣装一样, 具有很强的外显性, 材质的肌理、 色彩、 质感所形成的视觉效果或是整体框架应该暗含着与所在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视觉结构和心理结构。 视觉结构是指公共艺术作品材质与环境形成的物理结构上的平衡和协调关系; 心理结构是通过作品材质与环境相契合, 使观看者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 在日常的设计实践初始阶段, 作品的环境定位极为重要, 不容忽视。
不同材料在不同空间环境中的表现力不尽相同, 判断一种或多种材质是否符合它所在的空间环境, 其标准并非绝对。 需要将作品材质与环境的性质、 构建材料、 尺度、 形态、 色彩等诸多因素相比对, 协调多种关系, 以求得整体关系上的统一和秩序, 或是突出环境中的视觉焦点, 打破原有环境场域, 赋予环境新的对比变化。 统一和对比的关系其实是相辅相成、 此消彼长的。 材质的选用到底应该赋予环境更多的统一感, 还是更多的对比感, 完全取决于设计者想要赋予环境怎样的目的和意义。
景观公共艺术材质与环境间的对比必须建立在相互调和的基础上, 对比与调和在配置上应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思考, 在作品设计上, 两者间的分配程度要根据整体或局部环境的功能和风格来加以把握。 同时, 设计者通过作品材质与环境的关联, 赋予环境怎样的目的和意义也是至关重要的。
坐落在法国卢浮宫前庭的玻璃金字塔, 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末, 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在推行经济和城市环境改革时, 做出的一个卢浮宫修复工程提案。 在法国人眼中这座艺术品般的金字塔形建筑被誉为 “卢浮宫的宝石冶, 该建筑由国际知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从设计之初该方案就在造型和材质问题上引起了众多非议。 人们质疑的是这样一个采用金属构架和玻璃材料的现代建筑到底适不适合出现在这里, 而且建筑的形态竟然还是古埃及金字塔的造型。 显然法国人不能接受在具有几百年悠久历史的卢浮宫前建造如此现代且又造型奇怪的建筑, 人们更多忧心的是这个新建筑在毁坏古建筑的同时, 也会毁了金字塔。 对此, 贝聿铭先生认为玻璃金字塔不同于石头金字塔, 远古时期的金字塔仅仅是用于陈放死者的墓室, 而透明金字塔是服务于当下民众, 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神在此融会, 意味着人类最杰出的作品应该留给更多人来欣赏。此外, 玻璃材质的透明金字塔和周围褐色古老的石头宫殿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此表示对历史文明的敬意。 透明的玻璃材质镶嵌在金字塔形的金属构架上, 玻璃表面在可映射天色变化的同时, 还为地下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 可见玻璃材料本身具有的艺术语言赋予了卢浮宫新的现代意义, 成功地将古老宫殿改造成独具创意的现代化美术场馆。
很多公共艺术作品的材质运用和表现都会容纳诸多的对比因素, 过度、 夸张的对比往往会呈现张扬、 繁杂的面貌, 会破坏掉与周围空间环境的均衡和统一。 因此, 材质与环境的对比手法运用必须建立在调和的基础上, 对比与调和是变化与统一的最为直接的表现。
美国的芝加哥千禧公园是密歇根湖湖畔重要的文化娱乐中心,该公园的露天音乐厅、 云门和皇冠喷泉被称为千禧公园中最具代表的三大城市景观。 其中 “云门冶 这件体积庞大且外型别致的作品给来往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尊表面光滑无比, 被高度抛光加以无缝拼接处理的不锈钢板材雕塑。 由英国著名艺术家安易斯设计, 整个雕塑宛如一颗巨大的银色豆子, 又似球形的镜体, 透过它的映衬, 人们可以看到自己在镜中的身影、 公园周边的城市景象、摩天楼群落形成的美丽天际线, 以及广阔天际中的朵朵白云。 云门在展示自身的同时, 通过表体折射将周边的环境景观全部囊括在它的体内, 镜中和境外的空间无形中交融在一起, 相得益彰。 昼夜交替、 四季变换, 不同时段和不同角度, 云门巨大的镜体总能向外界呈现丰富的变幻, 给人以神奇的视觉体验。 拱形的结构使雕塑的下方形成带有 “门冶 之意味的凹室, 人们可以深入其中仰面感受内部镜面中的有趣影像。 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原本形态单一的云门拥有了非比寻常的空间艺术魅力, 被誉为芝加哥最成功、 最受欢迎的景观公共艺术。
由此可见, 材质的外显性会让空间环境发生最为直观的变化,云门的不锈钢材质及造型与周边环境虽然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这种对比是在调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云门通过材质的特性将内外环境空间交融在一起, 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赋予了这种变化更深层的意义, 也成功地得到了人们对这件作品的认同和喜爱。
对材料性能的认知以其应用方法的掌握, 是更好完成景观公共艺术材质表现的重要前提, 材质表现取决于材料特质性和空间环境, 并与材料特质性及空间环境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外在依托。 内在联系体现在景观公共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 其材质表现与自身材料特质以及城市外部空间环境具有的关联性; 外在依托体现在设计师和艺术家对作品材质种类、 材质应用方法技巧、 材质自身特质性以及材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把握, 通过创意构思, 最大限度地发挥景观公共艺术材质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潜能。 用材质自身的语言特质去彰显和营造独特的艺术语境, 在景观公共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极具探究和拓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