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逐步崩溃,是社会矛盾激化、社会行将崩溃的前导。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则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及以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观念。社会形态的变化同时也是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为西方的普世价值错误理论所误导。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_文化自信:做理想信念坚定的中国人

西方的普世价值由于超越了国家和民族,超越了现实,而由地上升入天国,成为与具体相剥离的共相。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则不同,它立足于现实社会,植根于这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之中。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逐步形成与它不可分离的什么样的核心价值。每种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它是这个社会得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是这个社会从产生到巩固的标志。

核心价值的不同集中表现着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不同。核心价值不是以抽象的人为主体,而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并且起着稳定、巩固和发展自己制度的软实力作用。在任何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都是它的核心价值而不是所谓全世界必须奉行的普世价值。一个社会的价值可以是多元的,但核心价值则是一元的:它是这个社会制度的主导价值,是这个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观。核心价值不一定是全社会的共同价值,但由于它是处于统治地位的价值,因而可以而且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在不同程度上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在阶级社会中,被统治者接受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在不同程度上认同该社会的核心价值,是这个社会处于稳定时期、社会矛盾没有激化的表征。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逐步崩溃,是社会矛盾激化、社会行将崩溃的前导。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以儒家的忠君、爱国、孝悌、仁义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则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及以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观念。

社会形态的变化同时也是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核心价值。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时代性和民族性为特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想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它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吸取世界文明的成果,因而它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但它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性质相一致的主导价值,而不是普世价值在中国的体现,也不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我们会发现人类共用的一些概念,但这并不会改变它的社会主义价值的本质。因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特性,无论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和谐、爱国、荣耻,都不是一个超越时代和社会制度的抽象概念,而是具体概念,每一个概念中都包含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实质和内容的没有展开的判断;它的社会主义内容正凝集在每个概念尚未展开的特有的判断之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胜利,而不是所谓普世价值的胜利;中国未来的走向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而不是按照普世价值走向不同制度的趋同。历史并不会以西方的普世价值即自由、民主制度而终结,也不会因经济全球化而导致世界均质化。

讨论普世价值问题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由此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指导原则。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为西方的普世价值错误理论所误导。在对外交流、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应该区分普世价值、共同价值和核心价值。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视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以普遍形式出现的“共同价值”,即“价值共识”,但拒绝西方中心论的普世价值观,特别要揭穿它的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顶住其以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而对发展中国家施加的政治压力和舆论攻势。

拒绝普世价值,肯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的共同价值和“价值共识”,坚持核心价值——这应该是我们对待有关普世价值问题争论的基本原则。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3]郑永年:《中国在压力中稳健崛起》,《参考消息》2007年12月27日。

[4]俄新社:《人权武器不合时宜》,《参考消息》2009年2月26日。

[5]列宁:《哲学笔记》,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