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璧山来凤渔业经济发展

璧山来凤渔业经济发展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有关史料记叙和在璧山来凤东北山中考古发现证实,来凤一带的先民在远古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已从事渔猎活动。说明汉代时,璧山来凤一带民间已经采用了池塘养鱼,并对部分水田已进行了综合利用,除种植水稻外同时还养鱼,而且养鱼方式已多样化,渔业经济已萌芽并有一定的发展。此时,璧山和来凤附近的农业经济向前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官宦乐善助人。从唐至宗,位于巴渝西部地区的璧山来凤一带农业生产发展很快。
璧山来凤渔业经济发展_璧山来凤鱼文化

根据有关史料记叙和在璧山来凤东北山中考古发现证实,来凤一带的先民在远古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已从事渔猎活动。巴国立都于重庆后,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陶器得以发明推广后,人们逐步从渔猎、采集走向了农业和畜牧业。

两汉时期,社会相对比较安定,当时四川川西“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而重庆时名江州,是汉朝统治川东的军事、政治据点。“江州城固而粮多”。时近距江州城的来凤已设立通往成都的驿站,这一带的农业在兴修水利的基础上已有较大的进步。农村已经开凿了部分陂塘,除用作含蓄水源灌溉农田外,还用作养鱼。东汉末,在今璧山境建置乐城县数十年,经济发展兴盛。从来凤、丁家附近出土的一些东汉陶水塘模型看,水塘和水田之间有渠道相连接,部分水塘出口处还设置有闸门,塘中饲养有鱼。在出土的陶水田中,有田埂、水缺、引水渠道,田中有秧窝秧苗,还饲养着鱼、螺以及种植有莲、菱角。说明汉代时,璧山来凤一带民间已经采用了池塘养鱼,并对部分水田已进行了综合利用,除种植水稻外同时还养鱼,而且养鱼方式已多样化,渔业经济已萌芽并有一定的发展。

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七年(254)省去乐城县。至唐代初,李唐王朝建立后又建璧山县。明嘉靖二十年(1541) 《四川总志郡县志》重庆府建置沿革载:“汉立璧山县,属江州,陈隋时县废。唐置,属渝州。”明正德十二年(1517) 《四川志》载:(唐)“太宗贞观元年丁亥(627)渝州五县,巴、江津、万寿、南平、璧山。”隋唐之际,巴蜀境内较为安定,李唐王朝建立后迅速控制了该地区,经济和社会没有遭到破坏。”璧山县建立后,来凤驿站是唐太宗在全国设立的1639所驿站之一。此时,璧山和来凤附近的农业经济向前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官宦乐善助人。据清《湖北通志》载:唐贞观中,璧山人张某任大理评事,其妻杨氏家累世行善,“尤好施济”。此期间,许多人家以农鱼商贸致富后大做善事。张评事之子贞观三年(629)生,成人后“于永徽二年辛亥(651)六月十二日游楚历古亭”,也施财为民常做善事,唐高宗时(663)卒尊“土主”,到宋、明两代屡受皇封。唐初,设璧山县约100余年后被废,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复置。从唐至宗,位于巴渝西部地区的璧山来凤一带农业生产发展很快。《重庆城市研究》载胡道修撰《唐宋巴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文指出:唐宋巴渝地区,特别是北部、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最为迅速,这里不仅成为旱地粮食作物的重要产区,同时也是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这里的“民食稻鱼,凶年不忧,俗无愁苦。唐宋时,“巴渝人口分布的基本趋势是北高南低,西密东疏,其密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地处交通要道的来凤驿人口集中,此期间,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比较发达,经济比较繁荣。

两宋时,璧山来凤一带农副业相当发达,故乾隆初年时璧山县令黄在中在修撰《璧山县志》做序称:“璧山设县由来久矣,其间兴废不一,……大约最盛莫如宋”。北宋末年,县人为支助朝廷抗敌,都争献钱物。状元冯时行在《缙云文集》卷四中记叙:“靖康军兴,国用之缺,……倾家财助国者,一时七十余家。朝廷皆命以官,莫不欣然自得,装金帛饰袭马,争调铨曹、从事、州县台府。”据此,可见当时的璧山以及重镇王来的经济发展是多么繁盛。南宋初,冯时行居乡里时,曾上书要求四川省吏减免过重的渔赋,说明当时璧山、来凤乃至巴渝地区的渔业经济也达到一定的规模了。

南宋末期,蒙古骑兵入侵四川,宋土破碎,川西防线崩溃。在理宗时代,军事政治家余玠在重庆设置帅府,建立山城防御体系,发展屯田,劝课农耕,复苏商业,使巴蜀地区社会经济一度恢复稳定。当时不少人赞扬巴渝地区政治经济出现的新局面。如淳祐十年(1250)宋理宗褒许说:巴渝地区“敌不近边,岁则大稔”。清代乾隆年间《巴县志·金石志》载,当时人游璧山管辖的“飞雪崖”,在石壁上题刻说:“蜀难以来,罕修禊事之典。大帅余(玠)公镇蜀之九年,岁淳祐辛亥(十一年,1251),太平有像,民物熙然。”故“会亲朋集少长而游其下,酒酣纵笔磨岩,大书以识岁月”。以此可见,璧山一带在余玠守巴蜀时,经济曾逐渐恢复,社会秩序逐渐稳定,据新中国建立后在璧山来凤地区宋代末年墓中发现的一部分农业生产鱼饰图,可佐证宋末璧山一带的渔业生产在战乱后曾得到一定恢复,所以宋末富裕之家才将当世人的生产生活情况绘图雕刻于墓中。

宋末元初,因长期战争,巴蜀经济遭到破坏,璧山户口锐减,经济倒退衰落,导致被撤县并入巴县。元朝派军队在璧山来凤一带屯田。历经50余年后,明玉珍入川建大夏国设都于重庆,作为驿站的来凤经济开始回升。曾居住在来凤山麓的璧山旺族名门善士陈峻,其家中种稻养鱼,家财饶裕,积粮甚多。一年天灾,附近10余县灾民均往陈家,靠其施粮救命。明代初年,设乡村基层组织里甲,“明政府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一里分十甲”,来凤为里,是当时巴县72里之一。明成化十九年璧山复建后,农业、渔业、手工业生产又得到较快发展,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来凤商业的发展。明末战乱后,清代初年併璧山县入永川县。清代雍正七年(1729)复置璧山县后,农业进一步发展。乾隆初年,璧山县令黄在中在《璧邑初夏郊望》诗中写到,“四月和风梅子黄,……高低无处不栽秧,”此时璧山“是处儿童怀笔砚,相逢父老话桑麻,”“柴门乐事村酤熟,儿女争称祝寿杯”,“南风野老青阴下,鼓腹携筇物外游”,呈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在乡村,池塘、稻田处处都养了鱼。据清代同治《璧山县志》卷末载:“道光五年(1825)四月初一日,夜大雨,遍野鱼死无数。”可见当时的鱼还不少。

清代时,璧山来凤一带的手工业如纺纱织布等发展甚快,往来运销布匹的商贩非常多,修建了许多会馆,酒肆楼舍铺房鳞次相接,经商者摩肩踵接。人们喜欢美食鲜鱼佳肴,更助长了渔业和商业鱼饮食经济的发展。清代道光年间,重庆知府王梦庚作《咏璧山来凤驿》诗云:“鸿映江波高岸隔,鸦穿浦树断烟低。喜看新酿村沽熟,高矗青帘处处齐。”该诗就是对来凤驿作为数省商品集散过地,店铺多,货物山积,商贾车马不绝,商业经济繁盛,过往宾客尽情美食鱼酒的真实写照。

1949年12月,璧山县人民政府和驻址设于来凤乡的第三区区政府成立,开始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政府鼓励农民养鱼,第二年就取得了成效。1996年版《璧山县志·农业·渔业节》载:“1950年养鱼871亩,产鱼100吨。”刚解放的璧山处于经济恢复之中,故养鱼面积比解放前一年少了93亩,但养鱼总产量却略有上升。至“1953年养鱼池塘5128口,养鱼面积2200亩”。

1954年,在第四届全国水产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发展全国稻田养鱼”。璧山县乘会议东风,“1955年开始推行草、鲢鱼苗”,“1957年县试验稻田养鲤鱼,亩产11.6市斤,次年被国家水产部定名‘稻田平作养鱼法”。“1958年开始水库养鱼”,1976年时养鱼水库达73座。

璧山养鱼原采用人工取天然鱼卵育苗,县“1963年建立鱼种站,1964年繁殖鲢、鳙鱼成功,1967年繁殖草鱼成功。至1972年,产草、鲢、鳙鱼计1181万尾,除供本县用外,还销往大足、永川等县。”1963年,全县稻田养鱼2210亩。1971年池塘养鱼1500亩。1972年,县池塘、稻田养鱼5056亩,产鱼209吨,1979年,池塘养鱼6300亩。据1981年编《四川省璧山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载:1979年有塘库水面3万余亩,放养各种鱼苗1700万尾,年产成鱼120万斤,亩平29斤,人平2.3斤。”此期间,来凤区的塘亩产鱼46斤,水库亩产鱼20斤,稻田产鱼仅3至4斤,鱼总产量不到10万斤,商品率不到30%。当时鱼价每斤0.50元至0.80元,农民缺乏养鱼积极性,全区养鱼收入仅5万余元,鱼饮食收入不到20万元。

璧山和来凤的渔业,1980年以前是恢复发展时期,可分为50年代和60至70年代两个阶段。1959年前,县政府、来凤区公所对渔业经济给予引导,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养鱼经济。1959年璧山县各界人士学委会编《璧山县新县志》初稿未刊本记载说:“记养鱼等等特为分述如次,籍以促进农村重视农村副业云尔。”该志稿记当时渔业生产情况说:农村副业“一曰养鱼,塘堰及田水深者均可养鱼。一池之鱼,岁一举网可熟百斤;一田可数十斤。鱼唯鲤、鲫、青鱼宜于乡。”当时,养鱼以水乡来凤一带为多。由于渔业生产受自然支配多,如来凤养鱼零星分散,产量低,投入少,技术落后,故生产发展较慢,经济效益不显著。1960年至1979年,由于稻田养鱼技术和模式未得到改进和发展,加上大量施用有毒农药、化肥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璧山来凤一带的渔业生产未能取得大的发展,鱼经济效益也未能得到大幅提高。

《璧山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30年璧山渔业经济发展做了评述:“三十年来,渔业生产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基数小,底子薄,水面利用率低,单产、总产、产值少,在农业生产中仍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一九七九年全县人平成鱼仅2.3市斤,城镇工矿食鱼困难。渔业产值仅为‘五业’总产值的0.2%,很不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潜力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对于30年中渔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区划》认为:第一是认识不足,未将渔业位置摆正,科技水平差,自然养殖缺乏管理;第二是育种基地不足,养鱼制度不健全,据在来凤等地调查,鱼散放粗养不管,未因地制宜地管理;第三是鱼病及敌害严重,造成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发展渔业经济。1983年,在四川省温江县召开了首次全国稻田养鱼经验交流会;1984年国家把稻田养鱼技术列入新技术开发项目,在重庆等18个省市广泛推广应用,效果良好;1990年10月,农业部在重庆召开了全国第二次稻田养鱼经验交流会;1996年4月,农业部在江苏省徐州市再次召开了全国稻田养鱼现场经验交流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渔业经济发展引起璧山县和来凤区领导以及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1981年,璧山县编制了《璧山县渔业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对璧山渔业生产潜力进行了科学评价,并提出了发展渔业经济的措施。八条措施如后:一、抓好稳产高产鱼塘的建设;二、抓好大规模鱼种的生产和投放;三,实行合理放养;四,抓好鱼饲料;五、加强渔业科技普及工作,推广科学养鱼;六、改善和加强渔业生产的经营管理;七、加强渔业领导工作;八、切实做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工作,维护渔业生产的正常秩序。1981年编《璧山县农业区划》明确说:在大力发展农业时,渔业发展要增速。“按照现有水平每亩稻田养鱼收入可以接近或超过水稻收入。应大力发展养鱼业,达到稻鱼双丰收。”“今后发展渔业的重点是塘、库和稻田养鱼,应建立和完善放养管理责任制,充分利用现有水面、积极推广良种,提高养殖技术,实行科学养鱼,把92座水库和社队渔场建成商品鱼基地。”同时明确了渔业生产目标,到“八五年,成鱼产量由七九年的120万斤,提高到400万斤,增长2.3倍,人平有鱼7斤左右。”渔业生产收入应达到262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2%。“远期设想:到2000年,粮食总产达七亿二千万斤,种植业与林、牧、副、渔四业产值比重达到各占一半,逐步形成我县较合理的农业结构。”

1996年编《璧山县志》载:自“1989年杂交水稻田养鱼成功。1983年垄稻沟鱼试验成功,打开了稻田养鱼的局面。全县养鱼面积1495亩产量1008吨。”1983年,县农业局水产站赖大华、彭登云和县科委车光度等一批科技人员研究试验“垄稻沟鱼”80亩,获亩产稻过1000斤,“鱼亩产过100斤的良好效益。1984年全县半旱式面积扩大到1696亩,其中垄稻沟鱼707亩,水稻亩产达450—500公斤,最高亩产619.4公斤;成鱼产量520—300公斤/亩。”1994年,县又发展田凼养鱼。1985年,大力推广垄稻沟鱼,利用塘、库、堰、田养鱼73840亩,其中池塘养鱼7500亩,河堰、水库养鱼9040亩,稻田平作养鱼34500亩,田凼养鱼1529亩,半旱式养鱼5834亩,共产鱼1657吨。地域很小的璧山,年产鲜鱼量远超过相邻的永川、铜梁等县。到1987年,据县水产站资料载:县有水塘4 700余口,水面8800亩;有水库86座,水面9600亩;有河堰8400亩,有冬囤水田近20万亩。该年总产量鱼2073.6吨,其中水塘产鱼785.6吨,水库产鱼223.8吨,河堰产鱼39.9吨,稻田产鱼1024.3吨。渔业生产发展到1995年时,全县产鱼4920吨,其中来凤镇年产鲜鱼426吨,如加上原来凤区管辖的青杠、中兴、石龙等镇、乡,则鱼产量更高。2000年,全县鱼产量达8566吨,其中来凤镇产鲜鱼690吨。改革开放后,璧山渔业生产以来凤等区、镇发展速度快,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来凤附近的“鱼经济”发展尤为突出。

1981年春,设在璧山来凤镇鸣凤大桥(即今来凤街道中跨河公路石拱桥)北公路边,地名鱼市口处的鲜鱼食店崛起,受到文人客商赞誉。该店易名“鲜鱼美”后,声名远扬,每天食客不断,当年与另3个食店售鱼1万余斤,鱼店收入人民币30多万元。

随着来凤镇内鱼店的兴起,鱼销售量增加,鲜鱼价格开始上升。来凤区委、区公所把发展渔业生产摆到了重要位置。1981年在市、县有关部门帮助下,来凤区通过分析渔业生产的发展前景,明确提出把渔业生产摆到多种经营第二位,“发展重点变成‘一猪、二鱼、三蚕、四果、五其他’,并按此调整产业机构。”来凤区鼓励社员原有塘库堰养鱼和挖塘养鱼,大力发展稻田养鱼。来凤火烽村的37口水塘从1982年开始到1983年全被群众承包养鱼,1984年,全村又修建了100多口小塘堰养鱼,所产鲜鱼销售来凤各鱼店餐馆,商业价值颇高。

针对群众产生的养鱼积极性,来凤区及时总结宣传火烽村、青杠乡青明村家家户户都养鱼的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同时,还狠抓养鱼技术培训和育苗培育以及供应服务工作。到1987年,来凤全区共有1.2万多亩水面养鱼,其中503口山平塘、11座水库的2238亩水面都养鱼。

来凤区从1996年开始,还致力于商品鱼基地建设,第二年即见成效。1988年11月10日《璧山报》1版刊《来凤区商品鱼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文载:“本报讯:来凤区发挥当地‘鲜鱼美’优势,狠抓商品鱼建设,现已建成投产鱼场4个,养鱼面积286亩,已投放各种鱼种130021尾;其中草鱼53257尾、鲢鳙鱼35072尾、鲤鱼25472尾、鲫鱼7020尾、罗非鱼9200尾,所产成鱼现已陆续供应市场,以满足食店和群众需要。这些商品鱼基地,是世界银行提供贷款修建的。(来凤)新八鱼场于87年建成投产,龙江乡三合鱼场和中兴乡大森鱼场及青杠乡双路鱼场都是今年建成投产的。”1987年,来凤全区成鱼产量33万多千克。从1981年至1987年,来凤区“成鱼产量在一九八一年基础上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

在群众养鱼积极性高涨,鱼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来凤区从1984年开始,下决心抓饮食业的发展。对于农民联办食店,政府从占地、贷款、用电、用水、办营业证照等方面给予支助,解决有关困难,以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场镇发展饮食业。1985年来凤经营鲜鱼的店馆厅堂由1981年的4家发展到30多家。此时,来凤区克服了个别领导断言“来凤区的食店办得太多了,今后不能再发展了”和不办执照、不给贷款等困难,让群众相信党的政策未变,继续大力发展鱼饮食和文化娱乐业。到1987年底,来凤食店增加至78家。有关资料载:“每年路过来凤就餐的旅客达二千人以上”。1987年,各店馆厅堂出售鲜鱼20余万公斤,营业额由1981年的30多万元上升到300万元。同时,猪肉、鸡、鸭、鹅、兔、禽蛋、蔬菜销量也剧增。

璧山来凤的鲜鱼饮食业刺激了各业的发展。1988年,来凤区委书记龙方全撰《用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来凤“鱼经济”初具规模》文章说:“一九八七年全区出槽肥猪三万二千九百三十九头,比一九八六年增长21.1%,比一九八五年增长38.1%。与饮食业配套的旅客、停车场、汽车修配厂等项目也随之发展。旅客床位由一九八一年的一百八十间发展到六百间,每晚停车量由原来的十来辆增加到一百多辆。由于来往客人增多,给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信息、项目、资金和人才,全区乡镇企业产值一九八七年达到一千八百五十万元,比一九八一年三百三十八万元增长四点四七倍。”由于鱼经济发展,来凤市场较附近场镇活跃,人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7年来凤区农副工业总收入5156万多元,比1981年增长3.38倍。该年人平收入802元,个人总储蓄1100万元,区工商税收260万元。故龙方全在撰文时说:“‘鲜鱼美’繁荣了来凤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来凤经济也可以概括为‘鱼经济’。”其他领导与学者在研究来凤鱼经济发展时也肯定说:“来凤区就是以抓‘鲜鱼美’饮食业为突破口促进渔业生产,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初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鱼经济’的。”“来凤镇近年来形成的‘鱼经济’,就是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来凤区党政部门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正确领导了‘鱼经济’的发展。”

1988年6月,璧山县委宣传部等11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璧山县开发商品农业理论研讨会”,县长刘楚雄在总结时强调:“在开发的品种上,要搞拳头产品,加工增值。这主要是蚕桑、生猪、鱼。”

1990年,璧山县提出了围绕主城重庆,发展“城郊型经济”的战略构想,次年在县人代会上正式通过。城郊型经济重点之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单纯种粮吃饭。依靠科技,发展商品鱼是重要内容之一。该年春,来凤区推广稻田“七改三结合”新技术养鱼。七改即将底田坎改高加固;将平田改为有田凼,田凼占田面积的7%,凼深1.2米;将小规格鱼种改为体长3寸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亩养500尾;将放单一鱼种改为放多品种混合饲养,一般鲤占40%,鲫或鲢占10%,草鱼占50%;将白水养鱼改为投草、饵饲养;将重治疗鱼病改为预防为主;将夏秋季捕售鱼改为冬季捕鱼,提高鱼的商品经济价值。三结合一是鱼凼沟结合,田中开深30厘米宽50厘米的“十”字沟,田内挖凼,沟凼相通;二是田与田结合,先用有水源保障的田育鱼种,而后再转入冬水田饲养成商品鱼;三是田池结合,用稻田培养鱼种,而后转入大小池塘养喂成商品鱼。

新技术稻田养鱼获得成功,虽然该年大旱,但璧山来凤一带的稻田养鱼却仍然获得了丰收,如龙江三合三社的50亩稻田养鱼,每亩收获商品鱼32千克,稻谷585千克。1991年,来凤区委、区政府组织全区14720名妇女参加养鱼、养兔、养蚕等技术学习,开展了“夺标赛”,参加学习人数占全区妇女总人数的80%,学习效果很好。次年“三八”妇女节时,区委对45名表现突出的能手给予了表彰奖励,激发了群众养鱼积极性。该年全来凤区养鱼又获丰产,“产成鱼46.68万千克,比上年增加了5.1%”。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强调要重视和利用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召开后,璧山县再次兴起发展经济热潮,县委宣传部张纯静、曾勇、县委办宋晋川、《璧山报》社罗庆鸿、张伟等纷纷撰文大力宣传来凤鱼。笔者当时在宣传部从事对外宣传工作,撰文提出《发展璧山鱼文化、兴办璧山“傩舞”节的构想》。此期间,来凤区委、区公所一班人认真学习领会十四大精神,根据本地区实际,分析市场后作出决定:为了发展来凤的鱼经济,使“水乡鱼镇”不断兴旺,在调整农业结构时还要扩大养鱼面积。1992年10月29日,《璧山报》记者罗庆鸿所写《来凤区积极把农业引入市场》一文载:“截至9月中旬止,该区新规划的1400亩高规格的稻田养鱼和90口山平塘改造任务,已分别完成了400亩和21口。”来凤区鹿鸣乡火烽村喻家坡曾是有名的“石窝头”,由于历年发展养鱼和其他经济农业,以养鱼治穷根,先后修了149口面积计近百亩的塘堰。该村还在区长阚祥明、副书记邹盛勋等人帮助下成立了“养鱼协会”来研究有关发展技术。这一年,村民在石头窝上建的塘堰中养鱼,收入人民币6万多元。当地民谣传唱说:“好个喻家坡,坡高石头多;社员缺吃穿,借债度日多。区干劝养鱼,修塘满山坡;效益硬是好,民赞干部歌。”

1992年,为了改善来凤环境,区长阚祥明等带领群众克服种种困难,于8月底给镇上663户居民安装了天燃气,9月22日正式燃用。天燃气的使用,为各食店和群众做鱼肴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对已注册的80余家鱼店、食宿店及正办手续店的管理,在上级指示下,来凤区继1990年第一次整顿后又展开了大力整顿,领导认为收到明显成效。1992年8月6日《璧山报》载本报女记者廖昌会撰文写到:“来凤鲜鱼美招来四方客,养鱼热带动了千家富。目前,来凤区先后兴办起近100家食宿店,90%以上的食宿做到了文明经商、礼貌待客、合法经营,推动了来凤鱼文化的繁荣。”据有关材料记,来凤“鲜鱼斋”“金凤楼”“鲜鱼美”等鱼店拾金不昧,想方设法归还客人遗落的钱币、票据、相机等物品,一时被传为佳话。近百家食店的兴旺,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种植、养殖和饲料行业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

1993年,璧山来凤的鱼经济又有新发展,县报记者宋晋川撰文说:“商品鱼生产基地以享誉中外的‘来凤鱼’为龙头,带动全县稻田养鱼、池塘、水库养鱼业的发展,全县建成了近两千亩的精养高密度商品鱼池,成为(四川)省、(重庆)市淡水渔业重点县,全年产鱼总量已近300万公斤,我市不少大宾馆、饭店、工厂等单位,与有关渔场签订了长年供鱼的协议。”据该年统计,璧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三年前大增,人均储蓄额居重庆市各区(市)县之首。该年来凤镇以鱼为主角的饮食业收入近2000万元,占镇第三产业年收入的87%。随着农村收入增多,来凤一带大量高档家电进入了农家。来凤鱼经济扮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先锋角色,起了主力军作用。

1994年初,璧山县委书记张宗海在《重庆日报》发表《弘扬鱼文化、兴建“鱼乐城”》长文,大力宣扬来凤鱼文化。此文刊发后,引起了人们对来凤鱼文化的关注,尤其是对来凤干部群众鼓舞极大。此时,来凤撤区建镇,镇党委和镇政府对弘扬鱼文化兴建鱼乐城有共识。认识到来凤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鱼及其文化是来凤的一大特色,鱼系列菜品种已发展上百种,来凤鱼文化香飘四海,渔业已经成为来凤的重要产业之一。要以渔业进一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应修建一座“鱼乐城”。镇党委、政府将发展鱼经济,建设鱼乐城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又提出了改造旧场镇的规划。把场镇建设同来凤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配套,把一切同鱼有关的实业发展起来,搞一批高档娱乐设施、修复古迹、建一批别墅式办公楼,使来凤成为一个集办公、吃住、娱乐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鱼城文化情调的现代化小城镇;同时可吸引大批农业人员到场镇务工经商,力争到2000年使来凤非农业人口达到15000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来凤经济腾飞创造有利条件”。由于规划和目标明确,经过连续多届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努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目前来凤街道水、电、气、路、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及城镇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是投资开发的佳地。

1994年以后,邹盛勋、岳文章两届镇委书记重视渔业生产带领一班人引导农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高标准地建设渔业生产基地,到2000年来凤镇鲜鱼产量690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稍后,县长丁洪等人也提出要打来凤鱼牌,大力发展和开创来凤鱼文化,使来凤镇党政一班人更加致力于重兴来凤鱼饮食文化及相关文化的发展。2002年夏秋,来凤镇提出发展鱼文化新思路,将进一步挖掘潜力,在未来10年内发挥优势打造“来凤鱼”品牌,建设“鱼镇”使“鱼经济”成为来凤乃致璧山的重要产业之一。来凤镇充分利用2002年10月召开花博艺术节活动及其他良机,招商拟将于2007年前建成“渔乐城”。同时提出同期新建80家餐旅馆、渔家乐,年接待50万食客游人,而后陆续增加设施投入,接待更多客人。还要大力发展和建设精养商品鱼池,推广稻田科学养鱼。到2007年要建成3000亩精养商品水池,推广科学稻田养鱼5000亩,年产鲜鱼1500吨,到2012年时年产鲜鱼2000吨。还要建设来凤鱼文化展览馆、来凤鱼行政服务中心、中国西部渔业信息中心和来凤鱼交易中心。其中,来凤鱼交易中心主要提供鲜鱼和鱼苗、鱼药、鱼饲料、鱼器具批发、零售及配套储存、运输、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大家拟充分利用好来凤鱼资源,最终换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