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会资本的讨论在西方源于20世纪, 虽然其含义在各学科的使用中并无权威性的统一定义, 但人们大多认同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的定义: “社会资本是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 规范和网络。”[1]国内学者在20世纪也普遍注意到文化、 信任、 规范、 制度、 传统、 网络与环境等要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 “社会资本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 组织, 通过与内部、 外部对象的长期交往、 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 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 价值理念、 信仰和行为范式。” 尽管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这个概念赋予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但普遍认同它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 其核心是一种通过交往而形成的非正式的社会制度。
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互为因果, 二者存在密切的关系。 首先, 公民社会可以发展和促进信任与合作的社会资本, 培养公民性。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总是有归属的需要, 总是希望根据自己的利益追求或兴趣爱好归属于某一个社团。 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规范其成员, 培养成员的公民性。 这种规范主要是通过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等来实现的。 这种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依赖于民众的横向交流, 是民众在自组织机构内平行交流的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形成的, 因而是一种 “自发演生的秩序”。 这样一来, 公民社会组织作为介于国家和民众个体之间的 “软组织”, 由于具有很强感召力的共同目标和得到组织成员自觉认可的价值理念, 很容易自我管理并达成共同目标, 也有助于公民性的培养。 其次, 公民社会可以反映社会资本的发展状况。 就公民社会而言, 其内部组织以及组织之间结成的网络在参与方式上是横向的、 水平的,其组织特征是信任的。
社会资本是公民社会的黏合剂, 是社会团体追求共同目标不可或缺的要素。公民社会对个人的制约有时比国家对个人的强制管理更有效, 这是因为, 个人作为公民社会中的一员, 要受其中的社会资本包括他人、 组织、 习俗等对他的约束, 一旦社会团体具有丰沛的社会资本, 不仅较易协调社会团体的行动, 并可提高改善社会效率。 更由于对等的互惠特性, 每个人会配合他人的行动完成个人分内的责任, 这样也会促使他人尽其本分, 无形之中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
社会资本对于公民社会形成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 凝聚目标, 达成共识
社会资本较多的组织, 由于网络之间彼此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因而拥有许多提供信息的管道。 这时, 除了直接有利于主要行动者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之外,更能由于信息分享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 达成组织整合的功能。 即成员能够凝聚共识, 积极认同目标, 进而共同谋求解决问题之道。
2. 加强认同, 促进和谐
由于成员之间持有相同的理念, 因此在面对问题时, 往往可以通过理性的互动与对话, 将个人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加以结合, 采取一致性行动。 这样, 不但可以降低成员互动时所潜在的不确定性, 减少猜忌与对立, 更有助于成员将组织视为一个大家庭, 彼此认同其伙伴关系, 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及向心力, 愿意为公共事务奉献一己之力。
3. 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组织整体目标积极认同的结果, 促使成员建立休戚与共的意识, 深感组织的荣辱兴衰与个人息息相关。 在这种使命感的基础上, 成员会感到对组织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而不是经过计算后再采取行动。 因为是出于自愿, 所以成员对共同目标与行动, 能够任劳任怨地付出, 积极地投入。
4. 促进信任, 充分授权
如果组织成员能达成广泛的共识, 组织之内将存在 “普遍信任感”。 在任务的有效完成的基础上, 组织将会逐渐重视专业且能充分授权。 这样一来, 成员获得尊重, 有机会表现, 因而愿意接受管理者的监督和管理。 整个组织就能够汇聚成员的向心力与所需的人力资源, 进而不断挖掘促进行动的潜能, 持续维持竞争优势。
社会资本和公民社会的相互关系, 为我们培育社会组织, 拓展志愿者服务的主体, 创新志愿服务的动员方提供了理论。 依据民间的社会组织应成为志愿服务动员的主体志愿服务。 动员的终极目的——弥漫于整个社会的志愿精神——即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社会成员之间的 “信任、 规范、 网络” 能够凝聚资源, 能够促动集体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