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的文化属性

语言的文化属性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在交际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与人们头脑中的文化意识相互作用,由此完成交际的任务。文化与语言的这种关系在中英两种文化和中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语言作为一种人们共享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成分,所以从文化角度看,语言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语言的文化属性_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

人类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使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最基本的工具。不少人类学家认为,一种语言往往代表着一种文化,或者说语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化的缩影,它是人们思想观念的“直接现实”。例如英语中描述工商业活动的词汇非常丰富,这说明英美等国工商业很发达。而在许多工业化程度很低的国家,工商业词汇就很贫乏。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和特征,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均体现在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人们在交际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与人们头脑中的文化意识相互作用,由此完成交际的任务。

文化与语言的这种关系在中英两种文化和中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知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英两个民族的人们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历史背景、事物的象征意义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语言方面的差异;而此种语言差异亦反映了中英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

语言作为一种人们共享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成分,所以从文化角度看,语言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一、语言影响文化

(一)语言是文化的基础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特别是词汇最能敏感地反映生活和人类思想的变化。由于语言或词汇受文化的影响,所以用于表达的语言或词汇也必定深深打上了该文化的烙印,附带有其文化的含义或引申意义。

正是借助语言,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政治、法律、教育、风俗习惯、宇宙观、艺术创造、思维方式等才得以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二)语言促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动力,反过来语言的丰富和发达是整个文化发达的前提。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语言记载我们祖先的知识和经验,后代人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社会就会停滞,更谈不上文化的发展。我们还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语言作为桥梁,各个民族之间就无法交流。人类就不可能相互吸收先进的知识和经验,这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语言反映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它直接反映文化的现实和内涵。一个文化的面貌可以在语言中得到体现。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曾说过:“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词汇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其意义主要有两大类:指示意义和引申意义。前者是指词汇的字面意义;后者是指词汇的隐含意义,也就是词语的文化内涵。前者较固定,后者则包括扩展意义或联想意义。语言词汇反映并受制于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政治地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心理和宗教信仰等因素。

(一)语言反映生存环境

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文化,特定文化反映在语言中形成特定的表达。例如,因纽特语中描写雪的词汇很多。因纽特人用不同的名词来表示“地上的雪”“正在落的雪”“正在堆积的雪”和“堆积的雪”等,这是因为他们居住在寒冷地带,不同形式的雪对他们的生活(旅行、狩猎、娱乐及其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英语中表述雪的词只有一个(snow),阿拉伯国家的语言中根本没有雪这个词,因为那儿不下雪,人们对雪是陌生的。再如,英语习语“sudden as April shower”的意思是“骤如四月阵雨,突如其来”。这在中国人听来一定会怀疑是七八月份的夏雨,而非四月份的春雨。这两种对于四月雨截然不同的认知,是由于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的。中国和英国分别位于东、西半球,中国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英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这就形成了中国的七月阵雨和英国的四月阵雨。

(二)语言反映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群体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而共同创造、共同遵守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民间的风俗和习俗包括社会礼仪、习惯、生活方式、婚姻传统、信仰、迷信等。如,英语习语“let one’s hair down”意思是放松,来自英国早期的习俗:妇女不管在什么场合中,头发都得往上梳理整齐,只有单独一人时才能把头发放下来,所以“把头发放下来”意思是放松一下。

汉语中“礼尚往来”“先来后到”“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等表现出中国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习惯。再如,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的社会性,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一员,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扶助。人们在见面、交往时常常会问:“你去哪?”“你在什么呢?”“你结婚了吗?”等,以表示对别人的关心,而英国文化崇尚人的个性,强调自我意识,当被问到上述问题时,会觉得受到了冒犯,认为是干涉他们的“隐私权”。

(三)语言反映民族心理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民族心理,如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如汉语中“嫂子”译成英文是“sister-in-law”,但是这两个词的词义不完全对等。“嫂子”指哥哥的妻子,“sister-in-law”表示兄或弟的妻子。从形态特征来看,“嫂”的字源为“叟”,意思是长者,可见“嫂”字体现了中国人家庭伦理观中严格区分长幼尊卑,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等级制度。英语中的“sister-in-law”意思是“从法律角度来讲是姐妹”,体现了英语文化从法律角度看待婚姻亲属关系的民族心理。

词汇中褒义词汇和贬义词汇也反映了该文化的民族心理。在英汉语言中,有些动物的象征意义截然不同。有些在中国人眼中很普通的动物,甚至令人厌恶的动物,对于英国人来说却是心爱的伙伴,甚至是神圣的生灵,反之亦然。例如,英语中的“dog”与汉语中的“狗”,尽管它们的概念意义是相同的,但国俗语义却不一样。汉民族厌恶“狗”的文化心理自古有之,在汉语词汇中,由“狗”组成的词语大多含贬义,如:走狗、狗腿子、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而英语中dog一词的中性用法很多,它常被用来泛指“人”,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a lucky dog(幸运儿)、an old dog(年事已高的人或经验丰富的人)、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等。

综上所述,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记载文化、传承文化、反映文化,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如果某一民族的人们不了解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因素,则不可能进行有效与顺利的交际。

反之,文化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含义,文化的动态特征导致语法和词汇意义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白话文运动、汉语拼音方案、简化字、标准普通话等运动使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事物、新思潮的出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使很多词汇的意义发生巨大变化。比如汉语中“小姐”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仆人用它来称呼主人家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常用作对未婚女性的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它变成了一个休眠词,而在21世纪的中国社会,在很多情况下这个词变成了中国女性不喜欢的称呼。这个词语逐步转变为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这中间起根本作用的就是社会文化因素。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英语中很多词汇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赋予了新的意义。例如:“Happening”旧用法指一次事件,新用法指“哈普宁艺术”(一种使观众意外、惊奇和投入的舞台或其他形式的演出);“bug”原指虫子,现在的意思是“硬件或者软件中的漏洞(缺点)”;“memory”原指记忆,现在的意思是“内存”;“hit”原指“打击”,现在的意思是“点击(进入某个网站)”等。英语中描写新文化现象、文化潮流、时代特征的词汇也很多,如hippy嬉皮士,yuppie雅皮士,Watergate水门事件,后泛指政治丑闻。文化创造了这些词汇,同时这些词记录了文化,并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