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
首先,美国的在校学生在构成上具有鲜明的异质结构,大约有25%的儿童来自少数民族,而且这个比例有增无减,因为不断有世界各地的移民流入。据估计,到2020年在校学生中有色人种学生将超过30%。因为以白人为中心的种族主义天然存在,而且它已经形成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评价、信仰和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教育就应直面这种存在而加以改革。如果学校教育不实行多元文化教育,那么种族歧视一类社会问题就会日益严重。加之美国人一贯主张民主、强调人权,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构成中消除社会偏见,尊重人们的生活选择,让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以使其在智力、社会能力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潜力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就成为公民的一种迫切要求。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全球意识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紧迫任务。因为人们越来越充分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这个地球正面临诸如:环境污染、贫穷和疾病、全球性饥荒、艾滋病、国际恐怖主义等诸多问题。人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全球性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就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这种能力在学校教育的培养中则要求实行多元文化的教育。
另外,文化多元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所谓文化多元,即所有共同存在的文化群体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特征共创的一种社会环境。它坚决反对文化同化论的幻想。这种“文化同化论”期望少数民族能够放弃他们的传统,混合或被主流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所吸纳。而多元文化教育则主张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少数民族成员有权自由地保留其特有的文化方式,只要这些传统能与整个社会和谐共存。
尽管对于多元文化教育仍然有很多不同视点形成的不同定义,不过这些定义都含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多元文化教育通常是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的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
二、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大学英语文化教育的启示
一直以来,我国的文化教育理论研究发展迅速,但实际应用却由于种种原因远远滞后,而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教育则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改进的内容。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迫于无奈而学习。因此,学生们并不看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英语并通过考试就算是完成了大学英语的学习。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变化的。如果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无法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语言。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仅仅体现着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以及历史,也能反映该民族文化的逻辑、民族心理、人文历史、社会价值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文字正是它们各具特色的表达符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必须要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生活细节了解得越深刻细致,就越能够正确理解并准确使用这种语言。那么,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就要从教学大纲入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重新思考民族教育的概念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由于过度强调差异,研究范围过大,致使研究者无法确定应被首先关注的文化群体。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模糊不清给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笔者对民族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范围曾进行如下的阐述:民族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一方面帮助少数民族成员提高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能力,以求得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丰富人类文化宝库,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少数民族教育是多民族国家实施的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教育基本概念在理论上的厘清,不仅有利于对民族教育实践的指导,而且也是确定多元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必要前提。
(二)开设英语文化教育相关的辅助课程
大学英语的学分随着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推进将有所减少。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的课时也大大地减少了,那么,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将文化与语言教学都完成恐怕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学校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可以通过面对全校学生开设诸如“英语国家文化”这样的通识课程,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做好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普及,开拓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文化视角,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原有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上增加文化内容,把多元文化知识内容作为选修的或额外的课程,使多元文化内容在课程中逐步增加,最终把多元文化内容作为课程中的共同核心。如此,多元文化教育则能以核心课程的方式出现。教师们也可以先在小范围改进教学内容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扩大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改革范围,相互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增强改革信念。
(三)创造氛围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既要继承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又要防止西方文化的渗透;既要顺应时代的变革创新,又要保持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当前文化的多元态势使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教育身在其中,如何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尊重不同文化,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价值成为新时代的使命。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代表人物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它是一种观念或概念,一场教育改革运动,一个过程。”多元文化观的建立首先基于观念的获得,但是我们都知道,个人或者群体的观念或者概念的获得与改变是非常难的,这需要全社会或者说从学校这一学生生活的空间开始,创造多元文化氛围,促使学生了解自身文化的意义,肯定自己的文化,进而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从而建立多元文化观。
(四)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结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而且也包括主流民族成员。“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主流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而且也要学习主流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适应主体文化社会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主流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应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目的是除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外,还应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各民族大团结。
(五)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是过度重视普适性知识的传授,使学校教育与当地儿童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相脱离,学校课程内容远离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常常造成“文化中断”,导致在学校里少数民族学生习得的普适性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无法建立有机联系,无法满足他们带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学校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他们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自卑感,在学习过程中备受挫折,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这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就必须改造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整体文化,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改革,协调、平衡和整合国家文化、地方文化和社区文化的立场、观点和诉求,创造一个真正平等的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