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准普通话的调值

读准普通话的调值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声调的音高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但是,在吐字发音时,要避免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尤其要避免将普通话四声相对高点低点念得明显不一致。3.普通话四个基本调值的音长并不完全一样。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读准普通话的调值_普通话

1.声调的音高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但是,在吐字发音时,要避免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尤其要避免将普通话四声相对高点低点念得明显不一致。

2.不同声调的调型和调式要念得正确。

3.普通话四个基本调值的音长并不完全一样。比较而言,上声最长,其次是阳平,再其次是阴平,去声最短。在发音时也应注意。

习题与练习

1.先给下列词语标上声调符号(就在汉字上部标),然后念准,熟读这些词语。

①山河锦绣 光明磊落 阴阳上去 非常好记

②妙手回春 热火朝天 痛改前非 异口同声

③丰衣足食 披星戴月 推心置腹 惊涛骇浪

④风和日丽 风驰电掣 高谈阔论 出言不逊

2.读下列音节,注意它们的声调,然后注上汉字。

ɡēnɡ ɡǎi——ɡěnɡɡài chénɡ bǎo——chénɡ bào

bǎi tuō——bài tuō  cái huá——cài huā

jìn qǔ——jìn qù  tōnɡ ɡuò——tónɡ ɡuō

diāo línɡ——diào linɡ fēn huì——fén huǐ

lì jiè——lǐ jiě  dú shū——dù shù

kàn shū——kǎn shù  dēnɡ jì——děnɡ jí

tǎn zi——tàn zi  fán xīnɡ——fǎn xǐnɡ

3.朗读下面的词语

群居 四则 军民 北部 并且 描写

凝结 揣测 省略 师傅 匈奴 拐卖

槽牙 可以 痛快 批判 厂长 裁缝

尽管 碰见 对比 轮船 搜查 位置

挂帅 容光 油脂 作假 打针 明白

农业 方式 显得 恳求 奖状 柔顺

罪证 词性 滑翔 喇叭 外边 服务

听说 美满 穷人 僧侣 玻璃 元首

千山万水 昆虫草木 发掘文物 集体所有

千年百代 金石法帖 天成铁路 热火朝天

厚古薄今 逆水行舟 木已成舟 爱厂如家

翠柏红松 历史学科 戏曲研究 各种茶杯

热补轮胎 天涯海角 当局者迷 大幅床单

天涯海角 坐北朝南 面目全非 力不从心

目不识丁 表里如一 丰衣足食 悲欢离合

青出于蓝 七手八脚 严格执行 珍惜光阴

联系实际 结业仪式 触目惊心 绝无仅有

开天辟地 披星戴月 惊心动魄 福利事业

晴天霹雳 三源之别 没头没脑 大方不拘

举一反三 面目全非 铭心刻骨 眉飞色舞

得心应手 紧急集合

【知识点扩充】

1.四声歌

学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

部位方法要找准,开齐合撮属口形。

双唇班报必百波,舌面积结教坚精。

翘舌主争真知道,平舌资则早在增。

擦音发翻飞分复,送气查柴产彻称。

合口呼午枯胡古,开口呼坡歌安康。

撮口虚学寻徐剧,齐齿衣优摇业英。

前鼻恩因烟弯稳,后鼻昂迎中拥生。

咬紧字头归字尾,阴阳上去记变声。

循序渐进坚持练,不难达到纯和清。

2.四声与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他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还。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开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文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ɡ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ɑi、ei、ɑ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