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如今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您认为这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很显然,这个故事生动地在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一词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在心理、伦理、法律等不同的领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例如,常听人说,张三的人格卑鄙,李四的人格高尚,这是从伦理道德上给人以评价。在某种情境下有人气愤地说:“这是对我人格的污辱”,在这里的“人格”又是属于法律范畴,说明有人侵犯了他的尊严和人权。
我国197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列出人格的三种意义。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由此可见,所谓人格,就是人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情感、态度等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它体现着人的境界之高低。这种精神特质既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有关,又是社会文化积淀的产物,从而被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由此体现出人格的差异性与同一性特点。
人格在心理学上也称为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主要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集中反映了人性独特的一面,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这些心理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各不相同,使各人之间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人格,即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具有的某种特点上,而且还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
因为人格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所以,如果个体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反之,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信仰体系和道德价值特征等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则可能患有人格障碍。
(二)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真实的个人。按照心理学的描述,人格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虽然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等等,但在一个现实的个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它们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常人的行动并不是某一特定成分(如性格或能力)运作的结果,而是各个成分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所进行的活动。人格的整体性表现在人格的内在统一性上,人格的统一性是人格健康的标志,一个失去了人格内在统一性的人,他的行为就会经常由几种相互抵触的动机支配,是一种人格分裂的现象,会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2.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个人的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不能表征一个人的人格。如一个内向寡言的大学生平时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但经过精心准备和多次练习,也可以在某次晚会的节目中表现得活泼开朗。在这里,他的人格特征是内向严肃,而活泼开朗则不是他的人格特征。人格的稳定性源于孕育期,经历出生、婴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人以至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代的人格特征往往变得日益巩固。由于人格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通过人格特征的描述来推论一个人整个一生的人格状况。
人格具有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人格也具有可塑性。它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也会发生某些变化。正在形成中的儿童的人格还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成年人的人格比较稳定,但对个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肌体因素也有可能改变个人的人格,如移民异地、严重疾病、严重挫折等有可能影响某些人格特征的变化,如自我观念、价值观、信仰等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
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成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到各种个性的大学生个体,他们各自的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和价值观等都不尽相同。当然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也有共同性,人格是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如果婴儿的社会接触被剥夺,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人。例如,1920年印度一位牧师辛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小女孩。她们从小被狼叼走,在狼群中长大,像狼一样生活。她们被救出来以后,小的约1岁,很快死去了。大的约8岁,经过辛格的悉心照料和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立,4年学会了6个单词,6年学会直立行走,并能讲出40个单词,到17岁临死时,她仅仅具有相当于正常儿童4岁时的心理发展水平。
由于人格的形成是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人格还不稳定,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只有随着个人社会经历的不断丰富,个人的人格才会最终稳定下来。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不同成分从不同侧面反映个体的差异。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1.气质。气质是人格的重要方面。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气质是由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反映出的人格特征,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在新生儿时期即有表现:如有的婴儿安静,有的好哭,必然影响其父母或哺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人格的形成。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如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呈现独特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内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各人多寡不同的假设,把人的气质分为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黏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缓的抑郁质。几世纪后,罗马医生哈林用拉丁语tempevametnum一词来表示体内4种体液的混合比例,这就是“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
判断一个人属于哪种气质,根据一些什么特性呢?大体有以下6种。
(1)感受性。即个体对外界影响产生感觉的能力。
(2)耐受性。即人在经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作用后,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强度。
(3)敏捷性。即人对外界影响(或刺激)的敏捷性。
(4)可塑性。当外界环境或要求变化时,一个人在顺应上的难易,产生情绪上愉快或不愉快,采取行动的简捷或迟缓,态度上的果断或犹豫等。
(5)兴奋性。指情绪上的兴奋性和表现情绪的强烈程度。
(6)外倾性与内倾性。外倾性是兴奋性强的体现,内倾性则是抑制过程占优势的反映。
上述各种特性的不同结合,就构成了不同的气质类型。
(1)多血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无意反应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这就是平时所见性情活泼的人。这种人较容易兴奋,经常为新鲜事物所吸引,但也容易见异思迁。他们联系很广,但深交不多。脾气来得急也去得快,表情丰富。
(2)胆汁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无意反应性强并且占优势;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而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这就是平时所见脾气倔强的人。他们精力旺盛,经常是精神振奋而较少沮丧。干什么事都倾向于干到底,一般阻挠和打击不容易使他们消沉。这种人的情绪变化较快,也比较强烈,容易急躁。
(3)黏液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无意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都低;外部表现少而内倾性明显;反应速度慢,但具有稳定性。这种人不容易发动他们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做了,也不容易放下手。工作很仔细,但显得迟钝。情绪比较稳定,心理状态很少外露。
(4)抑郁质: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严重地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反应速度慢,不灵活。这就是平时所见遇事敏感而又多心的人。他们不够活泼,对外界反应也不强烈。经不起事,既容易激动,也容易消沉。由于这种人很敏感,常表现为羞怯、畏缩。情感的主观体验很强但表现很弱,倾向于沉闷。
上述气质类型,在一般人身上表现得并不总是那么典型。大多数人都是近似于某一种类型,而同时又具有另一种气质的某些特征;或者是介乎各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型。另外,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不能把某些气质看作是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每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2.性格。性格也是组成人格的重要方面。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与周围世界的态度,包括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
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可以对性格类型进行不同的划分。
(1)按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动;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容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为主动。
(2)按照个体的心理倾向,可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感情易于外露,处事不拘小节,独立性较强,但有时粗心、轻率;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感情含蓄,处事谨慎,自制力强,交往面窄,适应环境比较困难。
(3)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能独立地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不慌张,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但有时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固执己见,不易合群;顺从型的人,随和、谦虚、易与人合作,但独立性较差,易受暗示,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在紧急情况下易惊惶失措。
性格与气质都是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二者所不同的是,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内容,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性格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内涵,有好坏之分;而气质更多的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制约,虽然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也有所改变,但与性格相比,它更具有稳定性,变化比较缓慢。
3.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及和谐。
(1)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2)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作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消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自我体验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一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如一个人在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行为后果时,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进而制止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如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意义,会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在行为上表现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的精神。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