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也称病态人格,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指在没有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个体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一)大学生常见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始于成年早期。表现为: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形成超价观念;易产生病态嫉妒;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他人,总认为自己正确;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2.分裂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表现为:性格明显内向,与家庭和社会疏远,多单独活动,社交被动,缺少知心朋友;面部表情呆板,对人冷漠,对批评和表扬无动于衷,缺乏情感体验,甚至不通人情;常不修边幅,服饰奇特,行为古怪;言语怪异,且并非由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引起;爱幻想,独出心裁,脱离现实,有奇异信念(如相信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第六感等);有牵连、猜疑、偏执观念及奇异感知体验,如暂时性错觉或幻觉等。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往往在成年前(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如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外宿不归、欺侮弱小;经常偷窃、斗殴、赌博、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无视家教、校规、社会道德礼仪,甚至出现性犯罪行为,或曾被学校除名或被公安机关管教等;不能维持持久的工作或学习,频繁变换工作;有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如经常旷课、旷工;缺乏自我控制,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如斗殴;对家庭亲属缺乏爱和责任心,不抚养子女或不赡养父母,待人冷酷无情;行为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经常撒谎、欺骗,以获私利或取乐;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往往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以恶作剧为乐,无羞耻感;无道德观念,对善恶是非缺乏正确判断,且不吸取教训,无内疚感。
4.冲动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阵发性情感爆发,且伴随明显冲动性行为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又称攻击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行为爆发难以自控;不能控制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争吵和冲突,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指责时;情绪反复无常,不可预测,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做事无计划,缺乏目的性和坚持性;人际关系强烈而不稳定,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激情发作时,对他人可作出攻击行为,也可能自杀、自伤。
5.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去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的人格障碍。表现为:情感体验较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暗示性强,意志较薄弱,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其需要和意志,不如意时则强烈不满,甚至立即使对方难堪;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喜欢寻求刺激,过分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犹如演戏,经常需要别人注意;经不起批评,爱撒娇,任性、急躁,胸襟较狭隘;爱幻想,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
6.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容改变,否则感到焦虑不安,并影响其工作效率;主观、固执,比较专制,要求别人也要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即感不愉快,往往对他人做事不放心;遇到需要解决问题时,常犹豫不决,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常有不安全感,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有疏忽或差错;拘泥细节,甚至对生活小结也要程序化,有的好洁成癖,若不按照要求做就感到不安,甚至重做;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内心体验,相反常有悔恨和内疚;责任感过强,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业余爱好较少,缺少友谊往来;常过分节俭,甚至吝啬。
7.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自我中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希望受人特别关注;坚信自己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过度的幻想;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缺乏同情心;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8.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最大的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其主要表现为: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除了至亲之外,几乎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9.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依赖、被动服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表现为:无主见,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有强烈的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有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害怕被别人遗弃;无独立性,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逃避孤独;难以接受分离,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很容易因遭到批评或未得到赞许而受到伤害。
以上分类可视为三大人格障碍群。第一群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冲动型人格障碍;第二群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障碍;第三群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障碍。
(二)人格障碍的自我矫正方法
人格障碍的自我矫正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格障碍者,在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可能的限度内,在人格障碍的矫正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人格障碍自我矫正的方法。
1.反向观念法。人格障碍者大多伴随有认识歪曲现象,反向观念法即是改造认识歪曲的一种有效方法。反向观念法是指自己主动与自己原有的不良自我观念唱反调,原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则应逐渐放弃自我中心,学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原来爱走极端,现在则学习多方位考察问题,来点中庸;原来喜欢超规则化,现在则应偶尔放松一下,学习无规则地自由行事。采用反向观念法克服缺点的要点是:先对自己的错误观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反的改进意见,在生活中努力按新观念办事。这种自我分析可以定期进行,几天一次或一星期一次,也可以在心情不好或遭挫折之时进行。认识上的错误往往被内化成无意识的,通过上述自我分析,就可把无意识的东西上升到有意识的自觉层次,这有助于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良人格状态。
2.习惯纠正法。人格障碍者的许多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破除这些不良的习惯有利于人格障碍的矫正。以依赖型人格为例,实施这种方法有三个要点,一是清查自己的行为中有哪些事是习惯地依赖别人去做,有哪些事是自作决定的,你可以每天作记录,记录一个星期。二是将自主意识很强的事归纳在一起,如果做了,则当作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做;如果没做,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则应要求自己去做。而对自我意识差、没有按自己意愿做的事,自己提出改进的想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例如,在制订某项计划时,你听从了朋友的意见,但你对这些意见并不欣赏,便应把自己不欣赏的理由说出来,这样,在计划中便渗透了你自己的意见,随着你的意见的增多,你便能从依赖别人意见逐步转为完全自主决定。三是找一个你信赖的人做监督者,并与监督者订立协议,当你有良好表现时,予以奖励,当你违约时,予以惩罚。
3.行为禁止法。对于人格障碍者的许多不良行为,可以采取该法。例如,一个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当对一件事忍无可忍而将要发作时,你对自己默念如下指令:“我必须克制住自己的反击行为,我至少要忍十分钟。我的反击行为是过分的,在这十分钟内,让我当即分析一下有什么非理性观念在作怪。”采取这种方法后,不久你就会发现,每次你认为怒不可遏的事,只要忍上几分钟,用理性观念加以分析,怒气便会随之消减。不少你认定极具威胁的事,在忍耐了几分钟后,你会发现灾难并未降临,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无谓担忧罢了。
4.情绪调整法。人格障碍者多伴有情绪障碍。例如,表演型人格的情绪表达太过分,旁人无法接受。采用此法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向你的亲朋好友作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你的看法。对他人提出的看法,你应持全盘接受的态度,千万不要反驳,然后你扪心自问一下,上述情绪表现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坚决予以改进,对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你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自我提醒。此外,可请你的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对自己的表现作一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的过火之处。这样坚持下去,你的情绪表达就会越来越得体和自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