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因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政府的引导、法规的推动、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影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探索,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服务水平也越来越专业化。
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初步打破计划经济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萌芽初现;随着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分配向市场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逐渐形成并日益壮大,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人事档案管理逐渐覆盖人才测评、在线招聘、中高端人才访寻、人力资源咨询等更加专业的领域。
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在带来资金、技术的同时,为中国带来了全球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伴随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布局,中国本土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随之在各地发展,逐渐扩大服务覆盖区域,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化发展的国有/民营/合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中智(CIIC)、上海外服(SFSC)、北京外企(FESCO)、前程无忧(51job,NASDAQ:JOBS)、科锐国际(Career International)、蓝海(Bluesea)、英格玛(ENGMA)、英特科(ENGMAINTEC)等。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政策上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入中国,角逐商机。 外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进驻使得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理念,进而提升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整体竞争水平,并推动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步。 全球前十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全部在中国进行业务运作,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已经完全与国际接轨,并日益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对于人才的投资并非只局限于从成熟市场向中国单向迁移,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和投资也越来越大,人才全球化流动加剧,一批优秀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开始伴随客户的脚步逐渐向海外扩张。
国有、民营、外资背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发展与壮大,并不断推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朝着专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
过去30多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一直保持良性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该行业形成了普遍小规模化、碎片化的分散式发展格局,也存在无序竞争的情况,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一格局逐渐发生改变。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低集中度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聚集了大量的小型服务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太强的核心竞争优势,但在总体经济的庇护下,仍然能成为利基(Niche)市场参与者。 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提供了一个整合的契机,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整合也开始加速。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需求打入谷底,大量企业不得不关停并转,在中高端人才访寻行业尤为明显,许多规模较小且竞争优势较低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受经济冲击陷入困境的情况,大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则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以收购的方式低价吸纳优质资产,继续壮大规模并增强实力;还有些大型企业则实现了强强合并,携手发展。 欧美发达经济体一直受累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债务压力,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牵制,而新兴市场如拉美、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则成为资金的避风港与人力需求的制高点,资本的助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优胜劣汰、行业整合和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东西部劳动力与人才的“迁徙”,劳动力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化,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都带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巨大挑战和商机。 在行业深入整合的进程中,伴随跨界与行业整合深化,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服务。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移动化、社交等技术在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多元化与开放已经成为常态,或向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型,或聚焦在人力资源更加细分的市场,从而成为利基市场的赢家。 互联网思维正搅动着每个行业的神经,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也概莫能外。 全球劳动力市场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逐渐转型,人们对于工作的选择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灵活,也使得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发生变化,如自由职业者市场、灵活用工模式的崛起,传统线下服务模式向O2O(线上到线下,Online o Offline)服务平台转型,资本涌入线上招聘市场等。 当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变局,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毫无疑问,未来数年,中国市场将成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并会逐步发展成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
面对日益复杂的行业格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想获得成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许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都必须设法通过并购实现外生增长,创新业务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对成本进行管理,遵守监管法规,并寻找制胜的解决方案以建立长期、深入的客户关系。 中国市场或将出现能与德科、任仕达、万宝盛华等企业相匹敌的人力资源行业巨头。
2010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首次将人才置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高度;2014年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提出至2020年,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体量将达到2万亿元(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代为缴纳和支付的工资和社保费用),从业人员将超过50万人。
权威机构预计,到2020年,全球75亿人口中64亿人将生活在新兴市场。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必争之地,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转型与升级也将对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料来源:HRoot《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及发展速度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在过去30年中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一方面受益于中国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上游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趋势加强以及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的整体需求增长的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业也衍生出多种细分行业。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2012—201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014年市场规模约1403.9亿人民币。
人力资源服务业各细分子行业中,灵活用工、转职服务等属于新兴行业,而且在过去三年的市场规模增速较为稳定,总体而言,相较于其他细分子行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就市场规模而言,各细分子行业中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市场规模最大,2014年达到541.3亿人民币。 其细分行业招聘流程外包行业也受益于企业用工规模不断扩大,对人才质量需求提升,市场需求在过去几年中呈稳步增长态势,2014年招聘流程外包市场规模达到约12.4亿人民币。
中高端人才访寻、在线招聘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过去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9%、36%。
此外,人力资源咨询、人才测评与评鉴、管理培训与人才发展产业规模在过去三年中都保持稳定的增长,过去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29%、28%。
(资料来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二)上下产业链关系及发展趋势
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业链正向着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是以人力资源服务的相关产品或服务、资本、知识和技术为纽带,以客户需求和市场资源为导向,以追求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增值为目标,形成的网络关联的链式组织,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与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业正衍生出延伸性的产业链,产业部门之间也进行纵向整合。 此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体系也朝着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部门恰当的集聚效应与分散效应,即实现不同类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有效整合,根据不同经济区域及发达程度的现实情况,形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体系内部的合理布局,不同规模、不同服务层次和类型的机构共同构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生态体系。
(资料来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三)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特征
总体而言,人力资源服务业各细分子行业均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季节性特征均不明显,但是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软件系统、人才测评与评鉴等行业区域性较为明显。
就区域性而言,各细分行业呈现特征各有不同。 中高端人才访寻主要受到企业对中高级人才需求缺口及高端人才的引进、输出和西进的影响,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需求旺盛,西部内陆地区需求相对较少。
灵活用工市场与实际需求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十分相关,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灵活用工较为普遍,例如在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三个主要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区域灵活用工规模较大。
而人力资源外包行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趋势相一致,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三个主要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区域,特别是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化特征更加突出。
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软件系统、人才测评与评鉴等行业区域性特征表现为:一线城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熟度较高,企业快速转型的需求较旺盛,对这类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但是随着中西部企业转型加速和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提升,该地区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咨询需求逐渐旺盛。
(资料来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四)各细分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和趋势分析
中国的中高端人才访寻市场是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面临人才渠道和人力储备资源维系成本较高、替代性招聘渠道的威胁较大等挑战。 中高端人才访寻行业正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商业模式。
灵活用工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的费用和人工成本,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人力资源部门的固定成本、时间成本、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 同时,灵活用工帮助企业转移和降低用工风险。 未来,灵活用工将进一步规模化、专业化以创造更大价值,为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绩效体系的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力资源经理更加关注那些与企业战略相关性大、对组织绩效起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源活动,而较少关心那些常规性人力资源活动,从而催生了对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需求。 在模式创新方面,由单一的外包业务提供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咨询行业本身的发展受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客户需求开发以及人员知识技能的提高等多种因素的驱动。 未来,人力资源咨询企业将加强针对本土客户的产品研发,洞察客户的新需求,对客户所在行业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在稳步开发增量客户的同时实现存量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 人才测评与评鉴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是人力资源战略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 促进整个人才测评与评鉴行业不断前行的因素主要有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与企业竞争。 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包括:人才测评与评鉴行业的产业化步骤加快,由泛化向专业化发展,第三方测评专业机构成企业选拔评价人才首选。 管理培训与人才发展行业成长关键在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显性需求,未来将会向专业化、标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在过去十年中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有经济环境、用工模式、技术创新及行业竞争。 未来,人力资源软件系统服务与新技术将进一步融合,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将会成为重要的软件服务形式,其发展趋势也将体现在技术层面与服务层面两个方向。
从在线招聘整个行业来看,国内的网络招聘市场同质化现象仍然较为突出,而影响与驱动整个招聘网站向前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革新、用户、企业、资本。 在线招聘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商业模式的创新。 此外,从服务形态上看,招聘网站未来的发展将走向四化,即服务专业化、终端移动化、形态社区化、平台开放化。
转职服务与经济环境、产业调整和组织变革相关,呈现一定的逆周期性。 未来,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始注重雇员在退出阶段的投资,转职服务的市场将逐渐增大。
(资料来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竞争格局
在中国,中高端人才访寻行业发展竞争激烈。 未来,随着中高端人才访寻行业拥抱新技术,或进行产业链的整合,新的商业模式和综合招聘解决方案供应商逐渐涌现,拥有新技术和综合实力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灵活用工在全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用工模式,市场广阔。 灵活用工已逐渐成为企业用工新模式之一。 近年来,中国灵活用工的市场需求增长迅猛,推动着这一创新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因此吸引了众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入灵活用工市场。
在人力资源外包行业中,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起步较早,市场认知及饱和度较高,利润空间较小。 日本、韩国企业倾向于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外包市场亦趋于饱和。 与此同时,跨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供应商相继进驻中国市场,与中国本土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巨头之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中国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巨大潜力将被进一步激发出来。
本土与外资人力资源咨询企业在细分领域的定位趋于明朗,形成了各具特色、错位竞争的格局。 外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外资企业和国内行业标杆性企业;而本土咨询公司的客户集中于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
目前,中国人才测评与评鉴机构如雨后春笋,但产业集中度较低,未出现业界一致认可的行业领导者,国际测评机构与本土测评公司并存竞生。 就管理培训与人才发展行业而言,由于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外资及本土管理培训企业处于良性竞争状态,但是由于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的本土化优势,在管理培训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日益突出。
随着行业成熟化步伐的加快和自身发展的不断成熟,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呈现综合性和专业化发展趋势。 激烈的竞争使中国人力资源软件市场呈现外资综合软件、本土综合软件、外资专业软件和本土专业软件公司四大阵营鏖战中国之态。
当前,中国在线招聘市场的格局已经转向多元并存的局面,但各在线招聘服务商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处于探索与摸索的缓慢发展时期;自2013年开始,整个在线招聘市场又出现活跃的景象,多种新模式不断兴起,新的业态也备受追捧。
转职服务目前还属于人力资源的前沿产业和细分行业,属于蓝海市场,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资料来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预测
(一)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面临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中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商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 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价值创造的规律,互联网思维对企业人才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变局,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面向2020经济“新常态”进行全面转型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毫无疑问将发挥基础的作用。 未来数年,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并会逐步发展成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市场空间广阔的高复合增长型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业越来越受到青睐。 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充,人力资源服务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创新和转型强有力地推动着整个行业坚定地向未来迈进。
此外,欧美、日本等企业在人力资源政策、人才服务市场的运作模式亦为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和产业规范提供了借鉴作用,在中国政府劳动政策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政策、国家级行业规范标准颁发的利好局面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将更加规范化、规模化运作。
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未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前景仍旧十分广阔。
第一,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在国家鼓励政策的引导下,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式纳入国家服务经济体系。 随着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等的不断优化,通过不断的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行业规模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有专家预测,未来数年,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并会逐步发展成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 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向2020年经济“新常态”进行全面转型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市场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内生动力。
第二,从市场拓展向内涵增长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提供服务的产品和类别都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人力资源服务业趋向于专业化,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以及具有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 同时,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也日益专业化,从而不断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差异化服务需求,提高服务附加值。
第三,品牌化发展成为主要趋势。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服务业品牌化有利于企业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服务业品牌化不仅需要在形式上、视觉上统一符号,还需要为企业提供高价值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
第四,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生态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互联网服务、移动终端、大数据分析、云服务、O2O等信息化技术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也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将依托信息化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运营的协同效应,降低成本。 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结合互联网的特性,利用云服务、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创新商业模式。
第五,市场细分和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升级。 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内容需求日益增加,对服务价值要求日益提高。 人力资源服务已经从简单的以事务性为核心的人事外包向以专业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转变。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将更加细化,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在产业链的整合方面,统一解决方案正在成为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的趋势。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而言,统一解决方案服务模式将实现客户、产品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将进一步提高服务的专注度,明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和综合性服务的解决方案。
第六,人力资源服务业进一步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才流动的全球化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激烈的人才争夺已经超越地域的局限,在全球范围内搜寻高端人才成为必然趋势。 同时,大量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通过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进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
(资料来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二)未来五年各细分市场收入规模预测
过去30多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也基本形成。 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及监管环境的完善以及中国人力资源产业的结构性调整继续展开,行业转型与升级进一步提升,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各细分子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速更快。 预计2015年—2019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9年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57.0亿元。
分析各细分子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中国中高端人才访寻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46.5亿元。
对于灵活用工市场而言,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升高和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企业用工模式正在发生着新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采用灵活用工为企业降低用工风险和成本,未来的市场需求将更为强盛,市场空间较大。 预计2015—2019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6.2亿元。
在较为积极乐观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加速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外包整体服务的需求将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在外包行业渗透率的提高,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专业化与标准化程度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预计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85.3亿元。
随着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企改革提速,民企加速发展,中国企业规模化扩张和管理升级,组织和人员的变动加速,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需求进一步释放,促使人力资源咨询行业保持增长势头。 预计未来五年中人力资源咨询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6%,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5.1亿元。
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催生对高质量人才的选拔与合理雇佣的需求,这进一步推动了人才测评与评鉴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人才测评与评鉴业务向需求导向型转变,行业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将有所提升。 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快产业化进程,促使人才测评与评鉴行业在未来五年中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 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9亿元。
中国管理培训与人才发展行业服务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培训服务机构的发展十分迅速,且目前更进一步向专业化与标准化方向发展,企业需求提升的同时多样性也将进一步凸显,管理培训与人才发展行业也将向着多元化发展。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管理培训与人才发展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8.4亿元。
就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而言,一方面技术在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的渗透率正逐步提高,人力资源软件服务与技术将进一步融合,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逐步向规模化与精细化转型;另一方面,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上下游产业加速整合,将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创新与发展,市场规模也呈现出稳步扩大趋势。 预计未来五年中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019年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0.5亿元。
在线招聘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市场变化巨大,市场活跃度提升,不仅资本频繁流入,各种模式的竞争者也加速角逐,促使各自提升产品与服务,再加上市场对在线招聘服务的硬性需求,预计在线招聘行业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9.5亿元。
转职服务在中国市场中作为新兴和前瞻的业务单元,目前来看整体市场规模有限,但是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预计未来五年转职服务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 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亿元。 总体而言,人力资源全行业及各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都十分积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而且灵活用工以及招聘流程外包等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与增速将十分惊人。
(资料来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三)影响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大事件
1.营改增带来的挑战
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但未明确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否可以差额纳税。
在各地人力资源协会和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4月30日,也就是全面实施营改增的前一天晚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关劳务派遣服务、收费公路通行费抵扣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47号),明确了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可以差额纳税的政策。
“营改增”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内价外税收核算的变化或者财务管理的变化,而是对企业经营模式、内部管理、制度、合同法律和采购各个方面产生深层次影响。 对于人力资源企业来说,未来的几年间,行业营改增后在架构、财务、纳税筹划、风险控制、客户过渡、报价、利润来源及谈判能力方面均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抵消营改增带来的短期不利影响。
2.机器换人带来的转变
2016年3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联规〔2016〕109号),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把握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整合资源,制定对策,抓住机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从机器换人概念的提出到国家部委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文件,预示着未来工业领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替代人工,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也必然会随之进行调整。 在原有业务变化的基础上,将催生一系列诸如机器人操作、维修保养、培训的人力资源业务新形态。
3.拥抱资本市场
伴随着2014年底国家人社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的春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2015年迎来史上最大发展机遇,而资本也悄然促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资本对整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关注度与资本的频繁流入主要体现在投融资与挂牌上市潮两个方面。
2015年资本频繁地流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而在投融资之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密集登录新三板也成为2014—2015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一大亮点。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热度非凡,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挂牌上市的热潮来临。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拥抱资本市场将是未来的一个长期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将涌现出更大体量的企业,整个产业也将因此被重整。
(资料来源:《2015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研究报告》)
4.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
受到互联网思维去中心化理念的深度渗透,移动化、社交化、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影响,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加速战略转型,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企业也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并尝试多种新的商业模式,包括O2O、“跨行业打劫”的商业模式、LBS(地理位置服务)、垂直化、一体化+服务化+平台化等商业模式。
“跨行业打劫”的商业模式已经凸显,且会成为未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随着跨界整合加速,商业模式的学习和融合加速,更多服务模式交互,更多新的服务模式将衍生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