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现代化水平,首先需要明确对现代化的两个基本认识。一是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的概念,因而现代化水平的判断标准是随着时代不同而不同的。例如有的学者曾用与手工业生产相对应的大机器生产(所谓现代化工厂制造业)的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但这种判断标准显然不适用于评价21世纪的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另一个需要明确的观点是,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现代化的标准在同一时代、在世界范围内是统一的。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标准应该一致。现代化问题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水平的研究和判断不可能是完全严格和绝对科学的,因为我们实际上是在用相对静态的标准判断动态事物的发展水平、用国际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的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一般认为,从经验描述角度分析,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包括: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成为主导产业;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将低于第一、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由于工业发展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国民普遍分享工业现代化的成果,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然而,这种描述失之于泛泛。我们认为,从现有的工业现代化国家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存在三个方面的标志,即工业增长效率方面的标志、工业结构方面的标志和工业环境方面的标志。
1.基础性标志
工业总体上是否实现了由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高速增长到长期稳定增长的转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础性标志。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一个国家的工业增长遵循一定的规律。从工业化规律看,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并在第二产业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第三产业上升的速度大于第二产业。而在这个长期的变动过程中,工业增长经历了一个所谓的S形曲线的道路。在工业化初期,在人均国民收入属于低水平的情况下,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是低的,工业增长速度也较慢。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产业结构进入快速变化时期,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速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迅速增大(一般可达到50%以上),人均收入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着国家进入成熟或发达经济阶段,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稳定后(维持在40%50%之间)开始逐渐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规律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包括大国和拥有丰富资源并以初级产品或工业生产为主的小国)的工业发展道路的印证。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由长期上升后转为下降的最高点,是该国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的标志,然而,此时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从1960年到1995年,高收入国家的该比重由40%下降到32%)并不意味着工业负增长,而是由于工业从快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大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③我们认为,工业由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时期的高速增长转为较为缓慢的稳定增长,是工业完成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的必然体现,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性标志。这种基础性标志意味着:(1)从某一段时期截面看,处于结构调整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长率要远远高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工业增长率。表2-3为1992—1999年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智利,由于工业化进程进入工业高速增长的结构调整时期,其工业指数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由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任务,工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增长呈现缓慢稳定增长的趋势。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工业增长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2)虽然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工业增长速度较慢,但由于合理的工业结构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很高水平,而且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如表2-4所示,在经过结构调整时期的高速增长过程后,发达国家的工业劳动生产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到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制造业每个工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都大于25000美元(未完成结构调整时期工业高速增长任务的发展中国家一般都远远低于这个数字),1990—1994年与1980—1984年相比,劳动生产率增长100%以上,而一般发展中国家同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约为50%左右。
表2-3 1992—1999年代表性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
注:澳大利亚年度为当年7月1日起至下年6月30日止;印度年度为当年4月1日起至下年3月1日止;中国为工业总产值指数;德国1992年至1994年是以1991年为100,自1995年起各年以1995年为100。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13;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年鉴(2001)[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673—674.
表2-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工人增加值(美元/年·人)
注:表中增加值数字用各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为美元,计算增长率时没有考虑不同年份美元币值的变化,如果考虑到相应的币值变化,实际增长率要低于表中数字。由于在比较期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数字是不具有直接可比性的。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世界发展指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56—58.
2.核心标志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工业现代化实现的核心标志。产业经济学理论揭示,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呈阶段性,依次出现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三种趋势,反映了工业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升级的过程。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所揭示的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所占比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而逐渐上升的经验法则,更适合描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工业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演变的规律。而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部门呈现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趋势,工业产业结构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这个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就是工业现代化的过程。因而,适合于分析一国或地区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指标是该国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程度,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构成了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基本内涵。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我们认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第一,正如钱纳里所指出“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①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表现为结构水平的高低。如表2-5所示,从工业化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工业内部的结构相似系数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高,到了工业化后期,英国、法国和美国工业内部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988、0.964、0.970。这表明工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而也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要求;第二,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形成了具有高加工度化的工业结构,反映了该国工业利用中间产品和提高最终产品附加值的能力很强,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表明该国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工业现代化的实现。第三,工业结构的技术集约化要求工业增长更多地依靠技术,尤其是依靠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能源技术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和对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改造,而这正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从这个角度说,工业结构的技术集约化也包括了当今工业现代化进程要适应信息化趋势的基本要求。
表2-5 发达国家工业内部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化
资料来源: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与政策[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241.
3.环境标志
能否形成绿色工业生产体系、保证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环境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关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被经济学家提出和证实。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不断增加,环境质量迅速恶化;第二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而以较快的速度递减,在该阶段环境污染总量达到最高点并开始递减;第三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不断递减,但递减速度总体要比第二阶段慢。显然,这三个发展阶段也是与工业化进程相对应的,第一阶段大体对应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第二阶段大体对应工业化中后期、第三阶段大体上是和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社会相对应。从工业的自身发展角度看,最初的工业增长一般是粗放式的,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随着工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的数量扩张向集约的质量提高的转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降低,这也正是工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从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可以看出,工业生产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清洁。从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看,1980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每单位PPP美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0.7千克、1.3千克和1.2千克,1997年相应的数据变为0.6千克、0.8千克和0.5千克。环境和资源是工业发展的“终极约束”,如果不能够形成绿色工业生产体系并保证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业发展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和改善人类福祉弊大于利,工业将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无所谓工业现代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工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实现工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