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根据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初始形成阶段、迅速扩散阶段、消退阶段,不同阶段的网络舆情各有特点。
一、初始形成阶段
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中介性事件逐渐被编码和抽象为网络舆情信息的过程,只是在初始传播阶段网络舆情的编码程度、抽象程度和扩散程度都还比较低,具有分散性、非理性等特点。初始传播的网络舆情只是网民个人对社会矛盾的情绪化意见,研究者把这种舆情形态称为“低水平的民意”。造成网络舆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网络中,网民个体处于弱势状态,发表的意见网络扩散不明显,事实上,多数网民的个体意见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网络舆情,仅以个体意识短期呈现。在初始传播阶段,事件的网络原发信息在没有组织和策划的情况下,散在分布于网络空间中,浏览量有限,尚未形成网民广泛关注和强大舆论。但是一旦矛盾事件和意见触及多数公众利益,网民的意见内容逐步趋同并取得绝对数量的优势时,事件就可能被广泛关注,关于事件的信息被广泛传播,进而进入网络舆情的扩散阶段。虽然在形成和扩散阶段的网络舆情是分散的、非理性的,但有着预警作用。在已发生的网络舆情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蝴蝶效应”的作用。网络舆情在网络上得以形成、即时传播、实时互动,从宏观角度上看,表现为从舆情中心呈放射状地向周围递次扩散,波及面逐渐增大,随机性很强。
二、迅速扩散阶段
网络舆情扩散阶段是网络舆情从隐性转为显性并且快速扩散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网络舆情在意见倾向上相对清晰,信息内容丰富,真实与谣言并存,传播迅速,舆情的表达形式呈多元化,并向群体极化意见的形态转变。桑斯坦认为,在网络中存在着群体极化,“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斯托纳提出,在群体中进行决策讨论时,群体中持保守或激进意见的倾向性会得到加强,“如果一开始组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过群体讨论决策只能变得更加保守。反之,如果个人意见趋向于激进的话,群体讨论后得到的决策就会更加激进。也就是说,群体讨论会得到更加极端的决策”。群体极化的发生往往与沉默的螺旋效应相伴左右,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认为:“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我国网民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他们的身份虽然在现实中各有不同,分属于异质化群体,但在网络群体极化作用下,诸多异质群体会逐渐融入同质群体中。在网络舆情发生时,尤其当事件涉及公共部门、公权机构、公职人员时,网民觉得公共利益受到触动,被压迫感强烈,因此纷纷关注事件,并热衷于讨论和传播信息。但网络的匿名性、去个性化、去责任化使得网民理性批判的生成与理智思考的扩张极为艰难,一些理性的声音往往会被极化群体内的“主流话语”湮灭,非理性的声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更多的理性声音转向“沉默”,表现出沉默的螺旋式单向演进过程。而该群体内的成员被这些极化言论深深影响,进而表现为行动上的盲从,一旦把虚拟世界中的盲从与极化带到现实中来,便导致网络舆情的升级。
由于网络舆情往往涉及公共利益,原本散在分布的网络原发信息受某些传播因素的影响,为多数网民关注,公众急需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希望通过更多渠道获得更多相关信息,因此,信息在论坛、贴吧、MSN及QQ、博客、播客中的传播频率、速度、数量等就表现为急速升高,相关网页的访问量和信息点击量呈爆炸式增长,形成网络关注的聚集,其影响也随之扩散。群体性事件爆发时期的舆情信息内容真假难辨,多数网民对事件的真相不了解,容易导致谣言的滋生和播散。波斯特曼和奥尔波特指出,谣言是“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人际交往与人际传播线路错综复杂,无论双方是何种关系,只要有接触条件,就会有议论过程发生,而且信息交互后,线路分岔,即以几何级数增长,事实的真实性随着人际传播网络的扩大递减,事实真相往往在传递中就失去了原有的形象。这样,舆情的次生品即谣言生成了,而谣言作为一种非理性、非真实的伪民意,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不亚于事实真相,很容易扩大化和恶性化。公安部门总结谣言传播过程,发现了一个公式:“道听途说+短信+网络=面目全非”。网络即时性的特点也加快了谣言的传播速度,使其呈几何级数扩散,因此危害极大。一些别有用心者会利用这一特点造谣蛊惑,激化矛盾,使群体性事件更加复杂化。如2011年网络上一度流传的所谓“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等信息,经有关部门查明是谣言,真相是河南省洛阳市一李姓男子故意编造并通过手机短信散布传播,郑州市某公司女职员戚某将收到的手机短信谣言转发到QQ群后在互联网上扩散,其后这一谣言通过微博、QQ群等迅速传播。这样的谣言容易挑拨民族矛盾,煽动公众情绪,社会危害严重。
三、消退阶段
在网络舆情消退阶段,网络舆情信息量逐渐减少。消退阶段网络舆情表现为网民随着事件的解决而开始转为关注其他事件,少数网民还在关注事件的进展。如果事件得到了较圆满的处理,其评论开始减少,直至最终消失,如果事件解决过程中未达到他们预期的标准,网民会掀起新的讨论,这些观点可能引发新的舆情危机。当事件获得解决,危机得以消除,群体性事件即进入消退阶段,此时,网民心理和行为逐渐恢复到理性状态,被群体性事件扰乱的社会公共秩序恢复正常,网络舆情逐渐衰减,舆情内容由激烈的讨论转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和善后工作的讨论,并逐渐回归到非舆论性议论状态。
四、案例
以“药家鑫案”为例,我们分阶段对影响网络舆情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来说明网络舆情各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1.第一阶段:初始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通常是网络舆情初始形成阶段,网络舆情的演化特征量比较多,网络舆情构成因素都参与进来,网络舆情的演化特征表现为:引发网络舆情的事件敏感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规模较大的网络舆情发生。公众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敏感度反映了公众对现实社会矛盾的“刺激—反应”程度和关注程度。网络舆情事件与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直接相关,如有关贫富差距过大、腐败、医疗、住房等事件均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这些敏感事件的信息被发布于网络上时容易引起其他网民的共鸣,他们往往通过在论坛、QQ、博客上发帖、跟帖和转帖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和不满情绪。在药家鑫事件中,从事件第一次被披露开始,网民们在同情被害者的同时,开始了对关于药家鑫及事件相关信息的讨论,进而演变为舆论的争辩。网民对群体性事件的态度倾向一般分为支持、反对和中立三种情况。网络舆情监测通常将网民的态度通过观点挖掘和内容分析法加以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网民对本次群体性事件的整体态度倾向。网民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敏感程度可以通过权重评分法或分类评分法获得。此时网民的参与量小,部分网民还处于犹疑、观望、等待状态;帖子数量逐渐上升,但并未表现出较大的增量;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还相对单一,经历着由初始的发布原帖的论坛逐渐向其他渠道渗透的过程,但关注的媒体并不多。公权机构对此时的网络舆情态度对舆情演化有着直接影响,其态度有以下几种:沉默、关注、支持或反对。如果政府或官方媒体持沉默态度或与网民的态度倾向性不一致,就可能引起事态进一步扩大,网络舆情将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迅速扩散。如果政府或官方媒体尊重网民整体态度倾向性,尊重公众知情权,态度积极主动,及时表达对事件的关注,勇于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采取合理措施解决问题、缓解矛盾,那么网络舆情将缓慢消退直接进入第三阶段。因此,事件向网络舆情第二个阶段扩大还是直接消退由事件发展过程中议题的敏感度、公众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的态度倾向性及公权机关或官方媒体对这一网络舆情表现出的态度三个因素决定。
2.第二阶段:迅速扩散阶段
迅速扩散阶段也被称为网络舆情危机阶段,这一阶段网络舆情的演化特征表现为:网民的参与量显著增加;帖子量短时期内急剧增加;网民的焦点帖子比较多;帖子数量变化图呈现出多起伏点。影响范围的扩大,也引起了各大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由初始时的单一渠道发展为多个渠道,甚至影响到传统媒体。药家鑫事件中,主张判处药家鑫死刑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和提出“钢琴强迫杀人法”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谨是掀起舆情爆发的舆论领袖,他们对药案的意见和观点——“第一,是否有这样的理由就可以为自己所犯的罪行开脱?第二,是否是在建议法院从轻处罚呢?”“他(药家鑫)长的是典型的杀人犯的那种面孔……你不懂,(药家鑫)一看就知道是罪该万死的人”,使相关的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在这个舆情发展中被极大地放大,网民们在意见互动过程中,使网络舆情迅速扩散。这一阶段网络舆情演化的主导力量是网民群体,政府的积极态度和及早采取的合理措施对缓和网民的情绪有积极的意义。本阶段网民情绪比较高涨,网民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第一个阶段持犹豫、等待、观望态度的网民也加入进来。他们纷纷通过QQ、MSN等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讨论和发表看法、意见,在论坛、博客里频频发帖、跟帖、转帖、留言,以发泄情绪,表达意见。多数网民具有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心理,容易被谣言和不实信息误导,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易失去理性。可见,此阶段的网络舆情已经演化到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阶段,可能引发现实社会公共秩序混乱,如果政府态度不积极、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矛盾,则会导致网络舆情向更加严重的方向演化。合理的措施能使网络舆情良性演化到第三个阶段,即网络舆情消退阶段,否则网络舆情就可能演变成更严重的网络舆情危机,甚至导致现实中出现聚众行为,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平稳运行。
3.第三阶段:消退阶段
消退阶段的演化特征表现为:如果事件得到圆满解决,帖子量在到达一个最高值之后即迅速回落,网民参与量也将在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递减;如果事件未获得圆满解决,帖子量的起伏点将会比较多,形成这些起伏点的焦点帖子将预示着网络舆情演化的新方向,如果再向新方向演化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新的演化方向形成以后将继续循环这三个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持续时间反映着网络舆情影响力和作用力的大小,时间延续越长、空间扩展的范围越大,舆情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新闻媒体的关注度也通常随着网民的参与量和帖子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消退阶段,如果事件得到圆满解决,并且未出现新的关注点,帖子量在达到一个最高值以后,将会迅速回落,网民关注度也开始消减或转移。在药家鑫事件中,随着审批结束,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网民对这一事件的讨论逐渐减少,网络舆情呈消退状态。但是,两个月后柴静对药家鑫父母进行了专访,又掀起了一场网络讨论。可见,如果事件未获得圆满解决,将有可能引发更多的焦点帖子,这些新的帖子将隐含着网络舆情新的变化方向,也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网络舆情的消退与三个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一是网络舆情的时间性,它决定着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接近尾声必然会进入消退阶段;其二是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态度和措施,在第一或第二阶段中政府及时响应,处理措施得当,网民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反之就会导致网络舆情事件更为复杂;其三是新的关注点的出现,新的更吸引网民注意力的事件将导致网民注意力转移。例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网民的关注点从西藏拉萨发生的“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转向了汶川地震;北京8月8日举办奥运会,将中国网民的注意力从地震事件中吸引过去。
可以看出,网民通过关注网络舆情的整个过程,通过阅读判断各方的观点,融入自己的认识,一些信念体系就会建立起来,就会慢慢成长起来。类似事件发生得越多,事件持续的时间越长,所接受的外界刺激越多,这些观念就会越深刻,逐渐积淀下来就会形成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如果负面的网络舆情信息刺激太多,就会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形成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