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世纪是科学技术在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征途上凯歌高奏、所向无敌的时代,也是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严重忧患和巨大灾难的危机时代。 自然科学的发展本来是为了谋求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准的提高,但核力量在军备竞争中的应用潜伏着毁灭人类的危险;森林的过度砍伐、可燃矿物的大量燃烧,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采等等,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威胁。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爆炸已成为当今人类生死攸关的全球问题。科学技术空前放大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同时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破坏生态和毁灭自身的力量。这表明: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打开天堂之门为人类造福,也可推开通向地狱之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开始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作,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调节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发挥科学技术保护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福利增长的生态基础的职能,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生态学化”的新趋势,形成了一系列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的边缘性新学科,如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等;人文社会科学通过提供新的生态意识和发展观,努力引导社会生产力在良好的生态基础上持续发展。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委托,在以秘书长名义评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5年来的全面进展的报告《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中指出:“没有科学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对于当今的许多主要的环境和发展问题来说,科学(包括人文科学)在探索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以及确保采取科学的行动等方面都是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在臭氧层损耗方面尤其显著,对其他诸如气候改变、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水和沿海污染等问题方面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事实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一切进展,科学无时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是可持续的农业和工业发展以及满足全世界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的基础。”[19]
以上讨论表明:即使是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问题,最终也是通过科技文化的发展来得到解决。当代科技文化内在地包含着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求真、求善、求美、求效率的孜孜不倦追求。换言之,作为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技文化的本质所要求;是作为科技文化内核的科学精神使然。
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科学从一开始就是并且永远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这是因为:“科学按其本性来说只承认客观的事实,它不迷信任何偶像,不承认任何陈腐的教条,不听命于任何权利意志”[20],“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也是不断前进的”[21]。
“科学从一开始就是并且永远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是由“科学精神”所保证的。科学精神是科学共同体在追求真理、逼近真理的科学活动中,所形成发展的一种精神气质。科学精神最根本的特质,就是唯实、求真,或者说就是“实事求是”。另外,科学精神也能衍生出独立性、独创性、 自由、宽容、公正、人的尊严等价值,其实也是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李醒民先生曾写道:“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和逻辑的起点……彭加勒敏锐地指出,科学精神的这一逻辑起点对科学是至高无上的,他把‘追求真理’视为科学活动的‘目标’和‘唯一目的’,认为‘唯有真理才是美的’。萨顿径直视追求真理的忘我精神为科学精神:‘科学方面的舍身忘我精神是为真理而热爱真理,追求真理。一个人必须学会热爱真理,不问其利益和用途——无论是否有利可图,是否令人高兴,也无论是令人鼓舞或使人沮丧。’”“科学的光荣不在于它从未犯过错误,而在于它有错必纠、知错必改。科学理论具有可错性并不是科学的缺陷,识错和纠错恰恰是它通向真理必不可少的阶梯。赖兴巴赫一语中的 ‘如果错误一被认出为错误就得到纠正,那么错误的道路也就是真理的道路了。’”[22]科学的创造精神始终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现实状况,它否弃现实之所是,构建现实之所不是,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人获取源于创造性活动的真正的和至上的快乐与满足。这就是说,在科学精神的基本保证下,科技文化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它必将扬弃自身的片面性,将它在特定阶段上的局限性、负效应连同人们对它的种种疑惑、猜忌和不安统统抛在一边,使人类确立起对自身发展的耐心和对自身前景的信心。这是科技文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功能,也是只有立足于科技文化的历史性发展才能达到的人类总体的终极关怀。[23]
思 考 题
1.简述科学及其基本特性。
2.简述技术及其基本特性。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4.简述当代科技文化与大科学观。
5.为什么说技术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6.为什么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7.如何理解科技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8.如何理解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先进性的基本保证?
【注释】
[1]《辞海》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3997页。
[2]刘大椿:《科学活动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4页。
[3]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等译,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4]钱时惕:《科学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页。
[5]文兴吾、何翼扬:《论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 《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1期。
[6]姚国华:《文化立国》,海天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6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9页。
[11]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5—5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0、 572页。
[1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14]施若谷、刘德华:《历史进程中科技文化的多元形态》,《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0期。
[15]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1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1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76页。
[18]《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35页。
[19]甘师俊主编:《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抉择》,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年,第193页。
[20]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1页。
[21]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0—321页。
[22]李醒民《科学精神的规范结构》,陈光主编《科技文化传播》,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1、 4页。
[23]杨怀中等:《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91—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