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根的实验归纳法

培根的实验归纳法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根认为,通过对事物的存在性、差异性和程度列表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来。后世经穆勒等人发展起来的科学归纳法,至今仍在科学实验中被广泛应用。所谓科学归纳法就是以科学分析为主要根据,通过探求对象与其现象间的必然联系而推出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培根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有其缺陷,他所主张的对经验加工主要是指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因而对数学和演绎的作用估计不足乃至采取不信任态度。
培根的实验归纳法_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

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寻找真理有两条道路:演绎和归纳。他说:“寻求和发现真理的道路只有两条,也只能有两条。一条是从感觉和特殊事物飞跃到最普遍的公理,把这些原理看成固定和不变的真理,然后再从这些原理出发,来进行判断和发现中间的公理。这条道路是现在流行的。另一条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这是真正的道路,但是还没有试过。”[6]在归纳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不断地归纳,不断地提高我们所获得的判断的普遍性,即“不断地逐渐上升”。

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是培根阐述他的科学方法论的主要著作,书中批判了经院哲学所坚持的亚里士多德那一套科学推理程序,提出了自己的实验归纳方法论。他提倡“观察、实验、经验、归纳、总结、分析,发现真理,验证真理”的新三段思想方法,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理论→解释现实→产生新体会”的旧思想方法论。他提出要循序渐进地运用归纳逻辑中判明因果联系的求同法、差异法和共变法来处理经验材料。培根提出的“三表法”,即“本质表或存在表”“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程度表或比较表”,是他对实验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贡献。归纳法并非培根所首创,但培根是自觉把归纳法作为认识真理的根本方法的第一人,因而他被称为归纳主义的始祖。

归纳方法是通过对个别事物的研究考察,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是通过一般性较低的判断推导出一般性较高的判断的方法。例如,根据我们所看到的一只只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现象,得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这是从单称判断归纳出全称判断。“如果大量的A (A1, A2, A3 ……)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A都无例外地具有性质B,则所有的A都具有性质B。”这是最一般的归纳原则。这个原则的实际应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前270年) 的类似法、培根的三表法、穆勒(1806年—1873年)的析因法,都是这一原则的具体运用。

培根认为,通过对事物的存在性、差异性和程度列表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来。通常把这种归纳法叫作“三表法”。下面是利用“三表法”得出“热是一种运动”的判断之实例。

(1)存在表:阳光、火焰、沸腾……(存在热)

(2)差异表:月光、磷光、静水……(不存在热)

凡存在热的都是运动的;凡不存在热的都是不运动的。由此得出结论:热是一种运动。

(3)程度表:聚光、散光、 自然光;当阳光越集中时,发热越大。据此的结论是:运动程度越大、越集中,发热也越大。

培根所说的归纳法还比较粗糙,属于现在所说的“简单枚举”的方法,从一个个事例只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显然,简单枚举的结论没有必然性,只有或然性。归纳法究竟具有多大程度的可靠性?这是归纳法从一开始就面临的难题。培根看到了这一问题,他提出“真正的归纳”,以克服简单枚举的缺陷,达到最大程度的可靠性。但他设想的“真正的归纳”的种种办法和步骤,不是语焉不详,就是皮相之谈,没有解决要害问题。后世经穆勒等人发展起来的科学归纳法,至今仍在科学实验中被广泛应用。所谓科学归纳法就是以科学分析为主要根据,通过探求对象与其现象间的必然联系而推出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推理。例如,“凡金属受热后体积就膨胀”这一结论最初是根据简单枚举法得到的,当研究进一步深入时发现:物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该物体分子间的距离大小,而加热于金属时,就会引起金属分子之间凝聚力的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也就相应地增加了,从而带来了金属体积的膨胀现象。一旦我们认识到加热与金属体积膨胀之间的这种必然性联系时,就会得到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这时的推理方法就是科学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的一般逻辑形式可写作:

是S类的部分对象,S与P之间有必然联系

所以,

这个公式对于科学归纳法而言是个象征性公式,它对前提的数量没有多少要求,其关键步骤在于是否作出合乎科学的理论分析,是否探求出对象与其现象间的必然联系。

培根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有其缺陷,他所主张的对经验加工主要是指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因而对数学和演绎的作用估计不足乃至采取不信任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