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涟浩[1]
党报作为纸媒,在激起传播对象的外在感官刺激方面不如广播、电视强烈,但是,却可以通过文字内容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从而在成为读者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这一点上,完成信息传播的深层渗透。
一、新形势下党报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新闻改革确立“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新闻体制,将新闻媒介推向市场后,党报便开始失去了行政命令的保驾护航,出现“发行量逐年下降,市场覆盖面不断萎缩,广告经营亦不容乐观”的生存危机。这当中,电视的普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报业所造成的冲击自是不小;但同为纸媒,一些都市报和晚报的迅速崛起,更是对党报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政策解读、理论引导、深度报道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宣传风格的严肃、保守,报道内容的强指导性、宏大叙事,造成了党报“权威有余、亲切不足”的形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隔离感,这恐怕也正是党报在市场业绩上不如都市报和晚报的原因所在。
市场是读者反应最直接的“晴雨表”,销售量的下降表明读者对于党报的阅读兴趣正在被其他报纸或者媒介所取代。这对党报工作者们来说是个非常值得引起注意的信号,因为一旦失去了读者,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将无法在社会大众中得到有效的宣传和贯彻,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便形同虚设。
二、“三贴近”,解决党报生存危机的法宝
2008年,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这无疑为党报的新闻改革指明了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是“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摆脱过去自上而下的说教口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2]。
1.“三贴近”是党报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积极推动“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报作为国家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先天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政治属性,这就要求党报在自身的宣传实践中,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民生新闻作为工作中的重点。
事实上,随着社会发展的逐步深入,民生问题所牵动的已不再仅仅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学、就业、医疗、买房等问题,其背后所折射的整个国家的民生建设和政治问题,都必须进入党报工作者的视野。需要指出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不是要党报“小报”化,而是说党报工作者必须摆脱过去从政策到政策、从会议到会议的宣传方式,深入基层,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政策、理论、会议的实际所指,从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使报道更具形象性、可读性和说服性。
如果说,都市报和网络媒体在反映民生问题方面具有“快”、“全”的特点,那么,党报在这方面则可以充分发挥“深度解读”、“舆论监督”的优势。党报在“三贴近”的同时,从大局着眼,对新闻事件进行政策解读和理论升华,从而以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相关主管部门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比如,2010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的《民生周刊》版,将关注的视野投射到了占中国当代人口大多数的社会底层流动人口上。这篇名为《向上流动的路怎样才畅通》的深度报道,用生活化的笔触再现了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的抉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难能可贵的是,这篇报道并没有止步于表述现象,而是就“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贫寒子弟放弃上大学,宁愿读技校去打工”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揭示出当前教育体制、乃至社会体制所存在的弊端。像这种由“三贴近”而衍生出来的深度报道,既满足了广大基层读者生活化的阅读要求,也达到了针砭时弊、社会监督的传媒责任。
2.“三贴近”是符合接受美学的传媒实践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文本的生命并不以作者完成写作为截止,在被读者接受和阐释之前,这只是半成品。也就是说,在传媒领域,信息的接受者(也就是读者)是至关重要的,在读者完成阅读并消化这一信息后,信息的传递过程才算真正结束。否则,不成其为有效信息。这就要求,党报的新闻写作必须要以受众的接受、消化、理解为目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会议精神的刻板传达上,因为文件化的新闻稿件,并不能真正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仅仅完成了信息的发出,并没有真正完成信息的有效接受。
西方传播学者认为,报纸要产生特定的传播效果,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其中首要的两个条件是:(1)信息(消息、事实等)必须到达传播对象的感觉器官;(2)在到达传播对象的感觉器官后,信息为传播对象所接受,成为其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党报作为纸媒,在激起传播对象的外在感官刺激方面不如广播、电视强烈,但是,却可以通过文字内容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从而在后一个条件,也就是成为读者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这一点上,完成信息传播的深层渗透。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党报新闻工作者既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挖掘鲜活的素材,也要在新闻写作的文体文风上符合老百姓的审美需求。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相对于艰涩的理论、空洞的说教,故事、细节、情景再现等往往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党报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中多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具体生活情境,使读者从内心深处与被宣传报道的人或事产生认同性的情感共鸣。
2010年7月19日,《人民日报》按照中宣部要求在头版刊登了对于空政文工团艺术家阎肃同志的正面宣传稿件。本来这是一项“规定动作”,但记者李舫却并没有用高大全的程式化话语进行写作,而是用讲故事的口吻,一串接着一串地将阎肃从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转变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事迹娓娓道来。“见到久仰的领袖,阎肃激动不已,想说句问候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开口,想敬个军礼,却未穿军装。毛主席笑着向他走来,他手足无措地鞠了个躬,想想不对,又赶紧握住主席伸过来的手,憨厚的样子逗得毛主席和在场的人都笑了”[3],也把读者们给逗笑了。虽然阎肃不是普通群众身边的人物,但记者仍然用“三贴近”的手法进行写作,一下子拉近了典型人物与普通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实践证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远比文件式地树立正面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要有效得多,不但不容易引起社会逆反情绪,而且在审美体验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受众主动接受并完成了意识形态教育。
【注释】
[1]作者简介:罗涟浩,主任记者。199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进入宁波日报社,一直从事“三农”报道。2006年担任《宁波日报》农村部副主任,2011年4月任《鄞州日报》副总编辑。平均每年发表新闻稿件在200篇以上。作品屡获浙江新闻奖、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等。有数篇论文发表在《中国记者》等刊物上。
[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新闻战线》2008年第7期。
[3]李舫:《德艺双馨放歌时代——记空政文工团艺术家阎肃》,《人民日报》2010年7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