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gestalt)不仅是个重要的心理学术语,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简单地说,物体相对稳定的形状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以后,我们就会按照这个形状来理解这个物体,即便缺少某一部分,也按照该形状的整体来理解。如左图所示,或许本来就是这样的图形,但我们习惯把它看作两个重叠的圆形。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某个词语或者某一格式一旦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印记,即使这个词语或格式没有完整出现,人们总能按照它们整体出现时的情况来理解。汉语中典型的格式就是“非……不可”,它表示“一定……”,如“我非去不可”。下面的句子没有“不可”,又如何理解呢?[27]
(34)十一二岁的时候,他就在家里“纵过火”——因为保姆非“逼”他洗澡;也曾在学校里“跳过楼”——因为班主任老师非“逼”他把家长请到学校里来面谈。(陆天明《省委书记》,第29页)
如果真要把这种“非”仅仅理解为“不”,那就成了笑料。看下面的例子:
(35)某君是在大学里教古文的,一日妻子提议一同去听音乐会,他道:“无此雅兴。”妻嗲道:“我非要你去!”他大悦道:“甚好,‘非’者,不也。非要我去看,则不要我去也。”妻愕然……(报纸)
跟语言理解有关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对话省略。为什么在对话过程中省略了某些成分之后并不影响理解?可能的回答是,这是上下文的语境的作用。情况确实如此。离开特定的语境,我们只能理解某个词或短语的可能的静态意义,但无法理解其在语篇上的意义。光说个“张丽”,我们一般只知道它是个人名,但如果在语篇中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
(36)王强跟谁结婚了?张丽。
这例中的“张丽”所传达的信息就不只是一个人名了,而是“王强跟张丽结婚了”这一信息。再看下一例:
(37)谁跟丈夫离婚了?张丽。
(38)他打谁了?张丽。
例(37)、(38)两例中“张丽”在语篇上所传达的信息分别是“张丽跟丈夫离婚了”“他打张丽了”。为什么“张丽”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相应的不同的理解?这也是格式塔的作用。问话实际上就是一种“形”,答话者就是对这个“形”的空缺部分进行补充,就是“完”这个空缺的“形”。这个空缺部分就是疑问焦点。例如,例(36)问话部分给答话者所提供的空缺之形就是“王强跟____结婚了”,将“张丽”填进去之后便成了“王强跟张丽结婚了”。由于格式塔一般理解为比较恒定的形状,我们称这种情况为“临时格式塔”。
一些常用的歇后语在省略了后面的关键部分以后,并不影响理解,这也是格式塔原则在起作用。例如“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啊!”,“他这个人是铁公鸡”等。人们得以完形的前提,是这个歇后语的经常使用,否则就不会有这个歇后语的定型。正是这个缘故,那些不经常为人所用的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是不能省略的,否则无法完形,因而也就难以理解。例如:
(39)人家都说你心里有事爱琢磨不爱说,没想到真要叫你讲起来,还是景德镇的瓷器——一套一套的。(蒋子龙《锅碗瓢盆交响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