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移动网络经济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的中学阶段,对计算机从业者的印象就是电视里面身穿白大褂在机房里面工作,神秘庄严;90年代初进入大学期间,我在学校网络中心接触了价值800万的VAX小型机(当年是笔很大的数额),在未联网的台式电脑上用晦涩的汇编语言开发数据库程序;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后,开始接触用网速为56K的“猫”拨号上网,翱翔浩瀚的互联网世界;进入21世纪,网络开始宽带化,终端开始丰富,开始使用笔记本电脑;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智能手机终端和平板电脑开始普及,社交媒体成为网络入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经济革命,分别是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相应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阶段。信息社会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即从大型机的产生,随后经历了数次技术浪潮,分别是小型电脑、台式电脑和互联网个人电脑,一直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信息技术的浪潮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从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信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但应该也是影响最广泛和深远的,可以说“移动的革命”才刚刚开始。迈克尔·赛勒在《移动浪潮》中指出:移动互联网把即时信息带到了每个人身边,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增长知识。
移动计算技术改变了软件和服务的存在形式。在大型机、小型机和台式电脑时代,软件是“固态”,我们必须在机房、书房和办公室的电脑上运行办公和游戏软件;在笔记本电脑,软件成为“液态”,可以跟随使用者在办公室、家庭等场所“有限度的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用各种智能终端(PAD、手机、电子书阅读器)随时随地使用软件和服务,软件开始具有真正的伴随性,软件成为“气态”,如空气般的无处不在[3]。
早期的个人计算机、语音通信和广播电视之间在应用领域和业务范围上是相互孤立的三个概念。到了今天其在商务上的应用已经分别发展成为了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和新时期广播电视经济,在业务上有所交叉、在应用领域上趋于相同。三种产业在业务上的交叉体现在其网络优势互补产生的服务创新上面。未来三网融合后的产业经济将完全融合当今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和广播电视经济的产业特点和功能范围。产业变革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图3-5所示[4]:
图3-4 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变革
3.3.2 跨界和融合
移动互联时代,“跨界”和“融合”成为广电行业变局的主要特征。
笔者近几年参加广电行业展会,最明显的感觉是参会的人在跨界,众多通信、IT、互联网的精英开始出现在这个圈子,他们来自崛起的自媒体、深圳的终端制造商、互联网大佬、跨国的内容商。其实这就是融合,三网融合,它正在发生,而且来得很剧烈。这种融合最明显地表现在人的融合、人的跨界。笔者在这个圈子反而像是一个初来者,以前的老行业朋友都不见了,他们在封闭的温水里继续做着幸福的青蛙,即使已经感觉到威胁,也很难再跳起了。
正是由于“跨界”和“融合”,电视行业从原来业内公认的传统夕阳行业,转换为站在创新前沿的朝阳行业。国内的创维、康佳和TCL为代表的传统电视生产商曾经是典型的家电制造业,智能电视的出现,使得电视制造业越来越IT化。
电视行业的跨界,使得这个行业开始打破封闭的花园。跨界的新进入者越来越多,新玩家的到来也证明了这个行业蕴藏着很大机会,是行业兴起的标志。2012年5月,联想集团开始推出智能电视,这也是联想在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正式完成“四屏”布局,这个战略也被称作联想的“PC+战略”;一年后的2013年5月,行业的颠覆者视频网站乐视网推出“超级电视”,梦想占领客厅大屏市场;机顶盒制造商也开始延伸产品,深圳同洲电子推出了自己的电视一体机。从国际市场上来看,IT巨头谷歌和苹果也在瞄准电视市场,推出了Google TV和Apple TV。
电视台作为播出结构,未来的马太效应会增强,会出现类似杭州华数、江苏广电总台、上海SMG等几大行业寡头,部分地方台在政策扶持下,仅仅维持生存。
对于传输渠道来说,有线电视网的市场份额会持续降低。主要原因在于基于卫星直播、电信、互联网分发的份额增大,互联网电视和手机视频会成为主流媒体。
互联网电视是长跑产业还是短跑产业?按照华为公司芮斌的说法,互联网电视是老夫少妻的产业[5]。从上世纪30年代电视的出现到现在发展了70—80年,互联网产业发展了将近30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了不到10年,产业的融合需要时间。不同的产业基因,需要较长的磨合期,不会像移动终端+互联网一样呈爆发式增长。同时互联网电视面临产业链长、政府限制较多的外部环境。
案例:雅昌,一个印刷工厂的跨界
深圳雅昌印刷厂,成立于1993年,曾经的使命与愿景是成为最具竞争力和最具盈利能力的艺术印刷公司。做彩印的在珠三角很多,当时雅昌就是这样的公司的一员,就是给企业做彩色印刷。
假设你是雅昌公司的老板,想一想:一个印刷公司,下一步的成长空间在哪里,发展战略怎么选择?
1.范围经济,增加产品线,向非艺术类的印刷领域迈进,比如烟草的包装印刷等?
2.规模经济,升级为印刷控股,并购或控股其他印刷公司?
3.多元化经营,抓住房地产机遇,进入房地产?
4.学习网易公司的丁磊,养猪?
上面的选项,雅昌都没有选择。有情怀的雅昌老板最终选择了一条高大上的道路,即先后向一体化战略,从印刷厂一步一步走向了文化产业。
雅昌的具体做法如下:
1.积累大数据:十多年来在书画、文物、拍卖、摄影等印刷中积累了大量艺术家、艺术作品及相关数据资源,形成了一个“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库中的中国艺术品图片就有几百万张。没有把“垃圾数据”删除掉,当做宝贝和资源。这点是雅昌老板最为用心的地方,也是不同于其他印刷厂老板之处。
2.涉足互联网:2000年在“艺术品数据库”的基础上创办了国内最大的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
3.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向来是产业链的制高点,如欧美的制造业皆是通过专利等构筑了行业壁垒。雅昌2005年开始做艺术品拍卖行情的发布,推出了“雅昌艺术市场指数(AMI)”。做成指数,油画指数、国画指数。垄断积累了1993年至今2000多个专场、70万件中国珍贵艺术品的交易资料。
4.构建产业生态:艺术门户网站、雅昌艺术指数、各种业务和服务,最终让艺术家、艺术品爱好者、投资者、商家、收藏家不断向雅昌靠拢,围绕雅昌而转动。
雅昌业务轨迹:印刷→数据库→艺术门户网站→艺术品行情发布→拍卖→持续积累和垄断艺术品数据→数码艺术资产管理→艺术策划、展览、摄影→衍生品。
总结:雅昌公司没有去做房地产,也没有养猪,坚持在一个线条上做,确实是一家令人敬仰的伟大公司。正是由于雅昌公司的跨界和融合思维,使得雅昌成功地走出了一体化战略,从第二产业的印刷工业成功进入了朝阳的文化产业。
3.3.3 未来的电视
在移动互联时代,尽管以湖南、江苏为代表的上星卫视娱乐节目一片繁荣,但电视行业普遍弥漫着一种悲观的论调,即电视即将消亡。这个观点最主要的依据是电视的开机率最近几年开始大幅度下降。目前年轻用户离电视越来越远,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电视的用户体验不足、电视内容可选择性不够、被动地接受节目、操作的便捷性和人机交互不够。未来电视还会存在吗?
其实开机率只是代表了直播电视的市场走势,对整个电视行业来说,电视屏不会消亡,给电视提供内容或者提供连续视频画面的机构也不会消亡。未来相当长的时间,电视机这块屏幕应该还会在客厅长期存在,电视台这个内容提供和播出机构也会存在,当然会面临市场份额的下降,但是直播电视这种形态未来能否继续占据主流,尚待观察?
电视首先是家庭的象征,电视强调三个“在”,即在场、在线、在播,这是其他媒体形态所无法替代的,如“在场传播”营造出一种时空同步的物理场,让受众在丰富的信息场中获得身置其中的心理感受。
其次,电视节目或者说是视频的消费量也会持续增加。由于受到网络视频的冲击,电视机的开机率在下降,收视率也在下降。但目前这个数据测算的是基于用户样本的直播电视的数据,对于点播、IPTV和互联网电视是无法测量的。实际上,随着视频的“泛在”和屏幕的增多,视频的消费量在迅速增加,视频的市场也在扩大。
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也在加速到来。众所周知,中国电视机前的用户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对传统电视来说,这是个巨大的市场。
此外,电视作为大众媒介,还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和政治属性,所以它的生命周期还不完全与市场化媒介等同。
未来5—10年后的电视,大概有如下几种特征:
首先在产品和服务形式上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视频直播形态,还包括点播、互动、社交、游戏、电子商务、上网等多种功能,实现多屏联动和多渠道分发。
显示技术的变化。随着OLED技术逐渐成熟,尺寸越来越大,未来电视可以卷起来;投影技术也在发展,随着投影的普及,现在投影的光源做得能够满足高清、超高清的需求,以后可能用小设备投影,墙面将是显示屏。
人机交互技术的突破和用户体验的改善,这也是未来电视的关键。未来电视将从以设备为中心,转为以用户为中心。苹果iPad成功关键在于好的用户体验,基本没有学习成本,老人和小孩上手即用。智能电视的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语音、摄像头、体感等多种形式。但目前除了传统的电视遥控器,其他交互方式还没有实现像iPad那样没有学习成本、上手就能很快操控的模式。
多屏互动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应用场景将是客厅电视和移动终端融合的模式,实现多屏的无缝转换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将成为整个移动网络经济和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与电视终端的智能化,将会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互动融合。
用户的中心有可能会转移到智能手机。未来所有的用户体验都是从手机出发,电视则成为更好的视频显示终端。用户体验、私密性和伴随型是其重要的原因,如手机、Pad等用户体验感好的产品能够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移动终端将成为视频的入口,个性化、碎片化和移动化将带来视频产业的大发展。
【注释】
[1]本节部分内容来自作者的博士论文《基于网络融合的手机电视价值链模型研究》
[2]本节部分内容来自作者的博士论文《基于网络融合的手机电视价值链模型研究》
[3]观点借鉴迈克尔·赛勒的《移动浪潮》
[4]本内容发表于《电视研究》
[5]观点引自2013年深圳文博会期间举办的“智能电视沙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