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作为个体的集合体,不仅具有动力功能,而且群体的结构与特点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自我的形成与发展等,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完成的。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群体压力、集群行为与去个性化、群体决策对个体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一、群体压力
(一)群体压力的界定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群体压力形成的。所谓群体压力就是群体对其成员的约束力,迫使群体成员按照群体目标和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
群体规范形成以后,群体就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行为规范。对于群体行为准则的共同遵守,往往也是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向和愿望,这种多数人的意见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种力量就是群体压力。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是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通过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形成压力去影响个人的行为。尽管群体压力不具有强制的性质,但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因为当一个人的意见与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时,他就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就会有一种害怕偏离群体而陷入孤独的恐惧感,而采取与群体大多数意见相一致的行为。
(二)群体压力的意义
群体压力约束了群体成员的异端行为,促使群体成员采取一致的行动。群体压力对于群体主要表现为两种积极意义。
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及群体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群体压力促使群体成员以合作的方式在群体内互动,协调了群体内不同意见和矛盾冲突,增强了群体团结,维护了群体秩序,提高了群体效率。
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增加个体的安全感,个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摆脱孤独和恐惧感,保持安定和平衡的心态。群体压力使个体与他人行为一致,促使个体的妥协和退让,增加了个体被群体接受的可能。个体发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与支持,感到得到了多数人的欢迎和接纳,内心才有安全感。
二、集群行为与去个性化
(一)集群行为
1.集群行为的界定
集群行为又称集聚行为,是众多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关于集群行为的定义也是各种各样。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4]戴维·波谱纳认为,“集群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个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5]
有关集群行为的定义还有很多,他们都描述了集群行为的基本特征,就是自发性、不稳定性和无组织性。集群行为的产生一般来说是自发的,尽管有些集群行为或许是来源于某些人的挑动,但绝大多数的参与者并不是因为接受了什么明确的指令,而是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自愿加入到集群中去。集群行为不是持续稳定地存在着的,它可能是一种一哄而起、转瞬即逝的现象,也可能愈演愈烈。无组织性可能是集群行为的最主要的特征,如果把各种社会行为从最无组织性到最有组织性排列的话,集群行为就是处于最没有组织性的这一端,例如暴乱、骚乱、商业恐慌等都是无结构无组织的集群行为。另外,集群行为还存在着强烈的情绪性、缺乏理智、易受暗示等特征,集群行为的每个参加者的情绪异常兴奋,处于狂热状态中,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思索,同时他们在集群中互相传递的每一种信息都会被迅速接受,并迅速引起反应,他们不会去怀疑,表现出极易受暗示性。
由于集群行为具有以上这些特征,它很容易背离正常社会规范,出现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从集群行为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来看,许多集群行为都具有较强的破坏性或反社会性。它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动乱不安,造成重大的社会损失。
集群行为有四种表现形式:侵略性集群行为,如暴乱行为;逃避性集群行为,如人们在遇到危险情况时产生的恐惧反应;获取性集群行为,如群众在物价上涨时囤积商品的行为;表现性集群行为,如宗教群众狂热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2.集群行为的过程
集群行为的发生。首先是高度的刺激和暗示。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并发生直接接触。这时,意外的事件一旦发生,高度刺激就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于是情绪就激动起来,产生感情冲动和狂热。这时,人们的理智河堤被冲溃了,而且还容易限制人们的眼界,目光限制在目前的狭小范围内,而视其他刺激于不顾。在这样高度暗示下,个人便失去了评判能力,变得完全不考虑行为的后果了。
其次是情绪感染。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下,人们的距离非常近,因此,情绪极易感染,并且感染的传递也非常迅速。这种感染多以循环式和连锁式的形式进行。在集群行为中,这种情绪感染相互刺激,相互激发,相互强化,传遍整个人群,直至达到狂热的状态。
最后是情绪激发。情绪感染使整个人群激动起来,狂烈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群体。这种情绪达到一定状态就会爆发出来,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如狂呼乱喊,手舞足蹈等。这时,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感情都充分地发泄出来,形成一个狂热激动的人群。大家有着共同的信念和态度,表现出一致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在情绪的支配下,将冲破现行规范准则的约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和社会规范、准则的事情来。当整个人群的情绪发泄完以后,激动的情绪就会逐渐平息下来,人们也恢复了常态。
3.集群行为的理论
(1)反常行为理论
该理论认为集群行为是这样产生的:首先要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当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达到无法辨认其地位和角色,又能直接互动为佳,而且这些人必须要受到心理刺激,并产生感染,使感情达到所有参与者所共有的顶点,个人感到自己成了身份不明的人,从而产生消除社会约束力的效果。接着高涨的情绪爆发出来,并转变为行动。研究者认为,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参加者感到打破社会规范,做出反常行为,会获得在场人的赞许,同时个人作为群体的一部分做出的反常行为,可避免责罚。也就是说,个人感到和在场的人群精神一致,不会承担责任,这样就免除了自我罪恶感,于是放纵自己,抛弃通常的社会控制。这样的社会情境为破坏性的行为提供环境,最后必然导致集合在一起的许多人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爆发集群行为。
(2)紧急规范理论
研究者们认为,集群行为的发生,是在场的人群发现了指导他们的行为规范,这样才使整个人群的行为统一起来。这样的规范并不是平常的社会规范,而是在人群情绪激动的紧急场合下,不知所措而临时出现的,它指导人们应付当时意外情境的行为。比如,在正放电影的影剧院里突然起了火,观众一时不知怎么办,这时如果有人向出口跑去,他的行为就会成为指导其他人行为的一种规范,人们都学着他向出口跑去。他们认为,这种紧急规范一旦被参加者所察觉,就会对他产生一种压力,使其执行。
紧急规范理论认为,集群行为的发生并不仅仅在于情绪感染和模仿,而是在于参加者的认知,人们认知到了在紧急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并用共同知觉来代替感情的扩散。但是,这种理论并没有解释清楚是什么因素导致紧急规范的出现,为什么总出现破坏性规范,而不出现其他规范等问题。
(二)去个性化
有时候在群体条件下,由于一些单向的互动行为,如在暗示、模仿、感染的情况下,个体在群体中有较好的匿名性,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容易出现一种不负责任的失去理智的行为。例如,球迷在足球场上观看足球比赛时,最文明、最有教养的人也会在球迷群体的狂热气氛中不由自主地大叫大喊,产生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现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一个活动方向和活动方式较为一致的群体中,有时个人会“忘掉”自己的个人身份,而把个体等同于群体,把个人行为当作群体行为,他们不考虑别人怎么想,不惧怕惩罚,使自己的言行失去控制和调节。
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特点: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二是责任的模糊性。去个性化条件就像给人戴上一个假面具,淹没了个人的行动,往往造成放肆的举动,如果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一个人的行为会更加粗野,因为他觉得不是个人在干,而是群体在干。于是在头脑发热的群体中,一个胆小的人竟会变得胆大勇敢,一个平时能约束自己的人也会变得肆无忌惮。如果一个群体的行为方向和方式是积极健康的,那么卷入这个群体的人可能唤起集体主义感,表现出与集体利益一致的良好行为,而若群体是一个破坏性的不良群体,那么其中的个人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破坏性行为。
三、群体决策对个体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碰到无数需要作出决策的问题。大多数人都相信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准确,毕竟群体决策需要集思广益,可以避免极端决策。那么,这些观点正确吗?群体决策真的更准确吗?
(一)群体决策的界定
群体决策是指群体对未来行为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所作的决定并加以实施的活动,即群体的讨论、选择与决议。群体决策一般经过发现和诊断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分析可选择的方法,并作出决定以及提供反馈等阶段。群体决策虽然是实现群体目标的有效手段,但它对个体也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成员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并达成一致呢?这便是规范化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作用。规范化社会影响根植于人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接受和喜欢,群体用这种影响很容易感化不同意见者。同时,人们还渴望正确,所以群体也会应用这种信息性社会影响去保证采纳正确的观点。很多研究证实,这两种社会影响可以用来说服持不同意见者。
(二)群体决策对个体的影响
1.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群体极化现象最早是由美国学者James Stoner于1961年提出的。他在研究中发现,通过群体讨论之后的结果比个人单独决策的结果更为冒险,后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风险转移”。
但随着对这个问题研究的深入,还发现在群体决策中出现与风险转移相反的情况,即转向更加保守。为了更好地解释群体决策中的这些现象,Moscovici(1969)、Myers(1976)把这两种情况都叫作群体极化:当个体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群体讨论的结果将更加保守;而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群体讨论将使结果更加冒险。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群体极化不是指群体意见分为对立的两派或两极,而是指意见的最初倾向得到进一步强化。
2.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是指高内聚力的群体认为他们的决策一定没有错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所有成员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支持群体的决定,与此不一致的信息则被忽视,即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由于群体思维使得群体局限于少数几个方案的讨论,又不能很好地听取反面意见,压制了群体其他成员的首创精神,因此,群体可能会作出拙劣的决策。那么,群体思维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强势领导者带领的群体成员间的高凝聚力,由于他们有相似的背景、利益和价值观,因而他们会彼此欣赏。二是群体规范,规范要求成员确认群体的一贯正确和崇高的地位。基于以上两点理由,群体各成员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支持和履行群体的决议。
3.信息加工偏差
群体和个体并不总是追求准确,而是经常为最初的选择寻找理由。换言之,人们更像一个律师,试图找到支持自己一方的证据,而并非像一个科学家那样追求真实和准确。这种倾向可能源于自私自利,也可能源于社会所认同、宣扬的价值和原则。因此,群体决策时,都会出现信息加工的偏差,也就是说他们总是在为他们想要得到的决策获取更多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4.分享共同信息
许多决策之所以委派给群体来作,主要原因是人们认为,参与决策的成员能够集中他们各自的知识、观点、专长等信息资源,所形成的决定应该能汇集更多的信息,也更为准确、全面和客观。那么,群体讨论是否能分享这些知识和专长信息呢?有关研究发现,群体在讨论任务时,更倾向于使用多数人掌握的信息,而不是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信息。因此,作出什么决策,恰恰反映了共享信息的质量。如果分享的信息确实有利于作出决策,就没有负面影响,反之,就会作出错误的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