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灾区青少年的心理援助

灾区青少年的心理援助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灾后学校心理援助的重点是建立长期性、安全性、支持性的生活环境。若发现青少年个体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或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系统的干预和治疗。地震后,各方心理援助队伍来到灾区,为灾区学校提供心理辅导与培训,同时,学生灾后心理康复也迫在眉睫。
灾区青少年的心理援助_四川地震灾区民众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的研究

灾后学校心理援助的重点是建立长期性、安全性、支持性的生活环境。其辅导方式以团体咨询、游戏活动为主,重视青少年内心体验和自我修复,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其活动目的包括重建同伴间的信任关系、情绪的表达与宣泄、接受现实、自我成长等。在团体咨询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对心理创伤较为严重的个体的个别咨询。若发现青少年个体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或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系统的干预和治疗。

本节在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以四川安县教育系统为例提出构建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系统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介绍团体辅导案例,探讨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的方法和途径。

一、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安县调研小组走访了安县教育局,与教育局行政人员、20所中小学(19所普通中小学,1所职业中学)的校长,以及来自23所普通中小学(县城3所、乡镇20所)的心理健康老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对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全貌有了较客观的了解。

(一)目前已经开展的工作

1.组建心理教育机构

“5.12地震”后,安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受灾学生的心理援助工作,成立了由教育局书记、局长任组长的“5.12灾后学生心理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师生灾后心理干预的领导工作;2008年秋季复课又成立了“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副局长担任组长,负责对各中小学校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要求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34]

2.开展师资培训

教育局先后组织安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对口支援省举行的心理健康辅导班,教育部、各高校以及社会组织提供的教师心理辅导班,借助各种心理援助力量来提高心理教育师资的水平。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

安县成立了“安县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教研组”。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成立了安昌、花荄、秀水、塔水四个片区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教研组,各片区教研组结合自身特点,各自开展教研活动。

(二)工作中的经验

安县中小学的心理教师极度匮乏,面对灾后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部分学校充分争取和利用外来援助力量,以项目的形式建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为学校教师提供心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安县中学争取到李嘉诚基金等3个项目,在心理健康教育经费、设施、专业力量等方面都得到很大帮助。再如,安县职业中学与地处绵阳市的西南科技大学心理学系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由西南科技大学心理学系的老师和同学定期来校开设心理课、开展团队心理辅导活动。老师和同学为中学生的心理康复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1.心理教育在基层落实不够,无真正的专职老师

在座谈现场,只有1位老师承认自己是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其余老师都是在学校应付检查时被报告为专职教师,事实上很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对心理健康教师的问卷调查中也明显反映出一些问题。第13题:“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您还承担的工作有(可多选)”。结果显示,23人中无一人选择“没有其他工作”,19人次选择承担“学科教学”,12人次选择承担“班、团、队工作”,6人次选择承担“学校德育、政教、教科室等工作”。可见其中有部分老师身兼数职。

第14题:“您每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活动课、咨询辅导、讲座等)的时间大约占全部工作时间的百分比”其结果如图2-22所示。

图2-22

如图2-22所示,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间不超过全部工作时间的30%,甚至有人为零。

第21题:“您感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限选一项)其结果如图2-23所示。

图2-23

老师们反映最突出的困难就是时间和精力不够。显然,身兼数职的情况下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太现实的。

2.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急待提高

地震前,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只有一所重点中学设置有心理老师。地震后,各方心理援助队伍来到灾区,为灾区学校提供心理辅导与培训,同时,学生灾后心理康复也迫在眉睫。为此,绝大多数学校抽调了其他科任老师参加各种短期心理培训,并依托他们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调查第7题:“您所学专业是?”其结果如图2-24所示。

图2-24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调查第10题:“您现在的职称系列是?”回答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的仅1人,其余都属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调查第9题:“您是否持有心理学类的资格证书,如心理咨询师?”回答“有”的仅1人,其余22位老师都回答“没有”。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调查第11题:“您现在的职称是?”其结果如图2-25所示。

图2-25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调查第12题:“您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间”。其结果如图2-26所示。

图2-2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有近70%是非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背景的,职称系列也是走其他学科,几乎没有任何心理类的资格证书;绝大多数老师是初级职称或还未评职称的年轻人,而且是地震后才接触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支队伍的专业素质如何、能否胜任该工作,都值得探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仅这些老师们自信心不足,感到难以开展工作,学校领导们也认识到了这个瓶颈。

校长问卷调查第13题:“您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大困难是?”有一半以上校长回答是“教师专业水平”,如图2-27所示。

图2-27

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带来一系列工作中的问题。例如,老师们提到,没有合适的、操作性强的教材,不知道给学生们教什么;感到压力很大,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工作看不到成效,等等。

在心理健康教师访谈中,当问到“你是否喜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20人回答“喜欢”,3人回答“不喜欢”;问到“您还想继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吗”,有18人回答“想”,有5人回答“不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比较特殊的教育辅导工作,对从事该工作的老师要求应该是比较高的,除了应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外,还需要有兴趣、有热情,且善解人意。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部分教师不喜欢这项工作,不愿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是迫于无奈担任心理建康教师以应付上级检查,其教育效果当然甚微。

3.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或培训机会不均等

“5.12大地震”过后,各种渠道的心理培训聚集灾区,教育部、卫生部、各高校、非政府组织等都努力为灾区中小学提供心理援助以及教师的培训。但调查显示,这些培训资源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城镇中小学或者受灾较重的学校。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第15题:“您最近两年参加县级及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次数”。回答结果如图2-28所示。

图2-28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第16题:“您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回答结果如图2-29所示。

图2-29

可以看出,一方面,部分老师接受过多次的培训;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严重缺乏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培训机会。目前,所有教师都认为自己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或培训,但部分教师的学习机会较多,另一部分教师没有学习机会。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第17题:“您最近两年参加县级及以上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次数为?”回答结果也显示出严重的两极分化,如图2-30所示。

图2-30

以上数据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资源对不同的学校分配是不均等的,由此也更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水平的两极分化。

4.缺少专项经费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心理健康教师问卷第20题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有经费支持?”23人中仅有2人回答“有”。在对中小学校长的问卷中第12题问道:“您校有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20位校长中仅有5位回答“有”。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流于口头上的重视,而少有经费上的支持。

5.工作量认定不合理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第18题:“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量的认定”。回答结果如图2-31所示。

图2-31

心理健康教师问卷第19题:“学校对您从事心理咨询、辅导、专题讲座等工作的认定”。回答结果如图2-32所示。

图2-32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不合理的工作量认定标准势必打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热情,从而影响到心理教育的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地震重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与举措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四川省教育厅结合地震灾区校园硬件设施的全面恢复重建,高度重视重建心理健康“软件”方面的建设,号召各地市(县)教育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据本次对安县7所中小学42个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MHT)和25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到: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阶段,重灾区中小学学生慢性和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同程度存在,有23.66%的中小学生在8个因子上存在高分特征,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方面存在较严重问题;在身心状况调查(PTSD)中,51.35%的中小学生存在创伤后高风险特征,有47.8%的中小学生表现出茫然、退缩、麻木或是高度警觉的症状,以及不求上进的现象。这一切表明,灾后心理重建任重而道远。灾后心理恢复和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先期干预治疗后不断进行深入巩固。这需要建立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

(一)近期工作目标及措施

1.依托援建项目,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片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援助机制

(1)落实分片援助项目牵头负责高等学校

分片援助成都市由四川大学负责项目实施;都江堰市由西南财大负责项目实施;阿坝州由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负责项目实施;德阳市由西华大学负责项目实施;绵阳市由西南科技大学负责项目实施;广元市由西南交大负责项目实施;雅安市由四川农业大学负责项目实施。

(2)成立四川省灾后心理教育与康复援助中心

四川省灾后心理教育与康复援助中心挂靠省教育厅,负责受理海内外心理援助项目,并整合和有效分配各方资源;各牵头高校为分中心负责单位,各地教育局为分中心协助负责单位,共同负责各地援助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中心要积极争取对口支援和社会有关方面对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效支援;要加强协调和管理,既要统筹好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又要劝阻不够资质的团体和个人进入中小学;要对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和调整。

2.组织专家力量,定期分片开展师资培训和心理辅导督导

根据调查得知,目前重灾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近期可采取由四川省灾后心理教育与康复援助中心聘请专家,各地分中心根据各片区学校需求,制定分层分类心理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并负责实施。专家分片联系各地灾后心理教育与康复援助分中心,巡回各中小学进行心理辅导和督导,普及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识,帮助中小学教师掌握灾后心理调适的方法,使中小学生重建积极的心理品质;同时,指导灾区学校校长加强学校师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师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3.组织力量编写本土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省教育厅和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的优势,积极依托牵头负责高等学校和当地设有心理学类专业的高等学校师生,编写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心理教育教学和辅导用书(本次调查中,25所中小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强烈呼吁);同时,通过网站、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解答灾区中小学教师的问题,为灾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为灾区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和专业支持。调查中,大家强烈呼吁,急需搭建网络在线咨询服务平台,辐射各中小学。因为心理咨询不仅需要专业人才、设施设备,而且访谈环境、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信任关系也非常重要,专家在线咨询服务能弥补目前城乡中小学师资的不足。咨询服务业专业化,有利于帮助灾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二)中长期工作目标及措施

1.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1999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指出:“已经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和学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目前还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进一步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指导纲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组织实施等方面科学、详尽地阐释了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各地进展参差不齐。这需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校公共卫生专家指导委员会牵头,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科学指导和统筹协调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场所、经费以及工作量认定等提出明确要求,由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落实和定期进行督查,并定期组织专家对各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2.加强领导与督查,完善评价体系,力抓落实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中小学学生和教师情况,结合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中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具体任务,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订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途径,并以此为目标,确立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评价。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不仅要从外在的形式和条件上判断其优劣,更要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特征。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评价,主要从其态度、工作量、教育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学生打分、同行打分、领导打分、教师自评的量化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该评价应作为教师“评优选优”的重要依据,与语数外等高考学科教师的教学绩效分数具有同等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人、财、物的保障,对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详细安排,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对学生进行直接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项工作,切实抓好素质教育推进工作。

3.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照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构建政府主抓、专业委员会指导、学校落实、师生参与、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首先,教育观念和中小学教育评价考核标准的改革,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其次,政策的引导和人、财、物的投入是保障;再次,专职专业化人员的配备是开展好基层心理教育及辅导工作的基础,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是构建良好校园心理环境的根本。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科学性,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分人群组织实施,创设心理教育的良好校园环境,建立尊重、平等、接纳的心理辅导氛围。要在课时上适当安排专门的时间开展心理辅导与教育活动。要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建档制度,并通过日常跟进观察,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寻求支持和指导。要重视学生社团骨干培训,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发挥好学生自助组织的互动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在实处。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计划列入师资培养计划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各项权利和福利条件,提供足额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待遇,招收和稳定心理学专业人才扎根基层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二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认证制度,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持两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上岗,并建立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档案,督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应注重实效性,同时,在形式上应尽量丰富多彩,可以邀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做报告,也可以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团体辅导培训等;四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教研活动竞赛和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以研究带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灾区青少年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

本活动是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北川中学和绵阳东辰中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为期3个月共4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其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团体辅导活动——“天生我才”

这个活动主要是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来设计的,分为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体验三方面。在对待过去方面,把培养其满足、满意等体验放在首要位置;在对待现在方面,把培养其幸福、愉悦等积极体验放在首要位置;在对待未来方面,把培养其乐观和希望等体验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培养这些体验让学生拥有快乐的能力,给自己多灌输积极的思想,学会寻找生活中幸福的体验和一切美好的事物。本次团体活动的设计方案详见表2-29,活动安排详见表2-30。

表2-29 “天生我才”的活动设计

表2-30 “天生我才”的活动安排

(二)团体辅导活动——“快乐中潜发自我”

这个活动主要是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增强主观幸福感来设计的。积极心理学强调应该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根据这些观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优秀的积极品质,如勇气、美德、交往、技巧、爱、能力、感受力、创造力、灵性、宽容、毅力、乐观、防御机制、智慧、关注未来、自决等。有着积极的思维习惯才能习惯地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本次团体活动的设计方案详见表2-31,活动安排详见表2-32。

表2-31 “快乐中潜发自我”的活动设计

表2-32 “快乐中潜发自我”的活动安排

(三)团体辅导活动——“谁伴随我成长”

这个活动主要是从营造积极的环境来设计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人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同学、社会、家庭等。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社会经验是在环境中获得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能够良好地适应环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家庭影响等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言语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如果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他们会产生自觉、不自觉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激发本身所具有的潜能。本次团体活动的设计方案详见表2-33,活动安排详见表2-34。

表2-33 “谁伴随我成长”的活动设计

表2-34 “谁伴随我成长”的活动安排

(四)团体辅导活动——“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个活动主要是从整合3个月的整体活动来设计的,是整个活动的总结与展望。本活动采用表达性艺术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生命成长轨迹,并积极谋划未来,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憧憬未来。本次团体活动的设计方案详见表2-35,活动安排详见表2-36。

表2-35 “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活动设计

表2-36 “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活动安排

续表2-36

【注释】

[1]Foa FB.Women and traumatic ev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01,62(suppl 17):29-34.

[2]刘瑶.地震灾区中学生灾难暴露程度、心理复原力与创伤心理的关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3]温廼,郑全全,郑胜圣,钱月新.经修改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初步应用[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5(3):274-276.

[4]Mollica RF,Mclnnes K,Sarajlic N,et al.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and health status in Bosnian refugees living in Croatia[J].JAMA,1999,282:433-439.

[5]王相兰,陶炯,等.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2008(4):367-371.

[6]李春秋,柳铭心,王力,史占彪.北川极重灾区小学生地震后创伤症状评估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23-25.

[7]王凯.儿童焦虑障碍的特点及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2004(24):5098-5099.

[8]李春秋,柳铭心,王力,史占彪.北川极重灾区小学生地震后创伤症状评估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23-25.

[9]Weinstein,D.Staffelbach,D.,&M.Biaggio(2000).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childhood sexual abuse[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3).

[10]李春秋,柳铭心,王力,史占彪.北川极重灾区小学生地震后创伤症状评估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23-25.

[11]Roussos A,Goenjian A K,Steinberg,A M,et al.(2005).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depressive reaction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fter the 1999 earthquake in Ano Liosia,Greece[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62(3):530-537.

[12]王焕林,崔庶,陈继军,等.中国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69.

[13]扶长青.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6).

[14]尹康平,朱红.初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7(4).

[15]邢云.学习动机强化策略对初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6]寇彧,赵章留.小学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J].心理学探新,2004(2):48-52.

[17]朱丹,李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5(5):1231-1234.

[18]寇彧,赵章留.小学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J].心理学探新,2004(2):48-52.

[19]杨凡,林沐雨,钱铭怡.地震后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614-617.

[20]Maguen S,Vogt DS,King LA,et al.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gulf war I veterans:the predictive role of deployment-related experiences and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2006,11:373-388.

[21]杨凡,林沐雨,钱铭怡.地震后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614-617.

[22]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3]Furman W,Buhrmester D.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ir social network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5,21:1016-1024.
Furman W,Buhrmester D.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network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J].Child Development,1992,63:103-115.
杨凡,林沐雨,钱铭怡.地震后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614-617.

[24]杨凡,林沐雨,钱铭怡.地震后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614-617.

[25]涂阳军,郭永玉.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14-122.

[26]Maguen S,Vogt DS,King LA,et al.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gulf war I veterans:the predictive role of deployment-related experiences and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2006,11:373-388.

[27]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8]Karanci AN,Erkam A.Variables related to stress-related growth among Turkish breast cancer patients[J].Stress and Health,2007,23:315-322.

[29]Cryder C,Kilmer R,Tedeschi R,et al.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hildren following a natural disaster[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2006,76:65-69.

[30]阴山燕,王雪艳,张丽萍.社会支持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38-41.

[31]作为研究积极心理学应用的课题,本应从积极的视角来测量研究对象,但本课题开始实施时,孟万金教授等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尚未颁布,故采用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由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3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0.

[33]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5-266.

[34]笔者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心理健康教师问卷第8题:“您所在的学校设置有心理咨询室或类似机构吗?”18人回答“有”,5人回答“没有”。这证明大多数学校按照规定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