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孤”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心理援助

“三孤”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心理援助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孤”人员的安置工作。从社会救助的系统和过程来看,社会救助的类型可以从多角度加以划分:依据援助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灾民的社会援助与“三孤”人员的社会救助;依据救助的内容,可以分为灾民的生命救助、灾民的生活救助、灾区的生产救助;依据救助的力量来源,可以分为灾区内部自救与外地力量援救;依据救灾实施手段,可以分为物质救助和精神救助。
“三孤”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心理援助_四川地震灾区民众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的研究

在本章中,我们将父母双双震亡的孤儿,因亲人全部震亡而失去赡养人的孤寡老人,因震伤造成全部或者部分瘫痪的截瘫患者等,称为特殊灾民,也叫“三孤”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的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作为地震灾民中特殊的对象,他们是受灾群众中最困难的群体。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孤”人员的安置工作。中央政府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就近为主、异地为辅”的原则,对他们予以妥善安置,给予特别关爱。民政部经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研究,并征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同意,于2008年6月4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汶川大地震四川省“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

从社会救助的系统和过程来看,社会救助的类型可以从多角度加以划分:依据援助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灾民的社会援助与“三孤”人员的社会救助;依据救助的内容,可以分为灾民的生命救助、灾民的生活救助、灾区的生产救助;依据救助的力量来源,可以分为灾区内部自救与外地力量援救;依据救灾实施手段,可以分为物质救助和精神救助。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灾后社会救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精神救助,即心理援助方面,因为心理援助对象的复杂性,给救助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那么,汶川地震之后,这些特殊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心理援助工作现状如何、灾民对心理援助工作的满意度如何、能为今后的救灾工作提供哪些经验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章就孤儿、孤老、截瘫三类特殊灾民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救助等问题作具体的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