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结协作,共创川渝新闻传播教育新辉煌

团结协作,共创川渝新闻传播教育新辉煌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还一致同意由我提出的编辑出版《川渝新闻传播教育35年》一书的建议。从1981年9月,四川大学新闻专业30名本科生和50多名干部专科生入学算起,改革开放后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时至今日迎来了第35个年头。35年前,川渝没有一所高校办新闻专业,如今已发展到30多个新闻院系。
团结协作,共创川渝新闻传播教育新辉煌_川渝新闻传播教育35年

(代前言)

邱沛篁

2014年5月,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和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在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乐山市成功举办了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2014年年会暨首届川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讨会。近60位川渝新闻教育工作者和新闻战线的老编辑、老记者会聚一堂,共商川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大计,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设想和建议。会议还一致同意由我提出的编辑出版《川渝新闻传播教育35年》一书的建议。在川渝高校各新闻院系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组稿、撰写和编辑工作,这部汇辑大家多年来创建和发展川渝新闻传播教育辛勤汗水和智慧的40余万字书稿,终于诞生。通读全书,回顾35年来川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过程的实际,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和重庆市新闻传播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巨大成绩,领悟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川渝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感受到未来川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

从1981年9月,四川大学新闻专业30名本科生和50多名干部专科生入学算起,改革开放后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时至今日迎来了第35个年头。总结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川渝新闻传播教育有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从办学规模上看,从数量上零的突破,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到了质量上的不断提升。35年前,川渝没有一所高校办新闻专业,如今已发展到30多个新闻院系。川渝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开初招生时都只有二三十名,办一个小班,现在不只是发展到有的高校一年新闻传播类专业招生人数在100人以上,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各高校都把重心放在怎样提高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出特色上,体现了办学思想的转变和办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从办学层次上看,从招收本科、专科学生,发展到招收硕士、博士生,甚至博士后,办学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川渝高校不少新闻院系,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例如,四川大学新闻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办学初期,都招有一定数量的新闻学专科生,其中还有少量的专升本学生,并办有成人教育新闻专业自考、函授专科班、本科班。进入21世纪后,基本上没有再招专科班,而在1989年和2000年分别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于近年开始招收博士后。重庆大学也在2009年开始招收“媒介管理”方向博士生。川渝高校许多新闻院系的研究生招生数量都在增加,有的与本科生数量持平,整体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三是从办学内容上看,从比较单一的、传统的新闻学专业,向涵盖面非常广泛和新兴的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发展,特别是在新媒体不断兴起、媒介融合迅猛发展的新常态下,办学内容有了很大的创新、丰富与发展。川渝不少高校新闻院系在本科教育中传统的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出版、广告学等专业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的情况下,积极筹备或新办了新媒体、媒体融合、数字出版学等新专业。研究生方面的教育内涵,则更趋广泛。不少高校招收了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与传媒、传媒经营研究、广告研究、符号学研究、新闻法与媒介伦理等不同方向的研究生,结合学校特色培养适合新常态下新闻传播新特点的研究型新闻传播人才,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四是从办学模式上看,从开初的学校自己独立办学,比较偏重于课堂教学为主,逐步向学校与新闻传媒单位及社会结合办学,课堂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发展。例如,四川大学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过程中,倡导并实施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模式,于1993年和1997年先后荣获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川渝其他高校新闻院系,也在加强学校与新闻传媒单位及社会联合办学方面,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取得显著成果的新方法、新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尤其是近几年,在中宣部和教育部决定借鉴上海经验,开展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以来,川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这种新型办学模式有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例如,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与四川大学、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与成都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与重庆师范大学等相继做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决定,并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无疑为川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加强业界与学界互动,增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教学与科研发展,培养新型新闻传播合格人才,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开拓了更加广泛而美好的前景。

五是从办学影响上看,从开初只是一个冷门专业,办学高校不多,师生人数极少,社会影响较小,发展到成为知名度极高、影响力颇大的热门专业。川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35年来已经为国家输送了成千上万名新闻传播人才,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川渝新闻传媒单位的领导骨干、栋梁之材,在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法治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川渝各高校新闻院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健康成长和科研成果与水平的稳步发展与提升,川渝新闻传播教育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回想起在35年前,川渝有志于新闻专业的学子,只得远离家乡,赴京沪等地名校攻读新闻专业;而35年后的今天,不仅是川渝学子,包括祖国东南西北许多年轻学子,都热衷于报考川渝高校新闻院系,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和影响可见一斑!

35年来,川渝新闻传播教育之所以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赢得这样巨大的发展和影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党的改革开放的英明政策,为祖国的教育科学事业带来了春天。许多过去办不了的事情,改革开放后办成了。以四川大学为例,早在1960年,学校就曾有过办新闻专业的考虑,并从复旦大学要来了两名新闻系本科毕业生,作为师资的基础。但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情况,新闻专业没有办成,两名复旦新闻系毕业生只好改做其他工作。只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愿望才变成了现实。新闻传播教育从开始的一个教研室,发展到一个专业,一个系,一个学院。这说明,政策具有关键的作用。正是在党的改革开放英明政策的指引和鼓舞下,川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第二,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党委宣传部门以及高校领导的关怀与重视,为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从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创办到发展的35年历程看,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凝聚着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宣传部和学校领导同志高瞻远瞩的谋略上的热心支持和在办学方针、办学方法及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亲切关注。师生们永远不会忘记已故的中共四川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川,四川大学原党委书记赵铎,四川大学原校长康乃尔,副校长许琦之、隗瀛涛等许多领导同志,为改革开放后四川新闻传播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也忘不了许多健在的各级领导同志,给予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巨大帮助。

第三,一大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学术带头人和老中青师资队伍,为川渝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兴起和发展,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了心血和力量,是川渝新闻传播教育不断进步和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5年的兴起和发展史表明,在川渝高校新闻院系中,一批又一批热爱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努力拼搏,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学术骨干和教学与管理人才,正在迅速成长。现在,川渝高校新闻院系的正教授已有近200名。正是有了这些学术带头人和广大教师的辛勤劳动,川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这片沃土,才不断地绽放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在伟大祖国教育事业的大花园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第四,新闻传媒单位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为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增添了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川渝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单位及各种新媒体,充分认识到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大意义,从一开始就热情支持川渝高校举办新闻传播教育,并且在学校建设、资金投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等各项工作中给予了非常重要、及时和无私的支持与帮助。不少企业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也伸出援助之手,扶持与推动川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正是这种新闻传媒、社会各界与高校新闻院系的紧密结合,为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使其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第五,团结协作,为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添上了比翼双飞的翅膀。在35年的发展历程中,川渝各高校新闻院系之间的紧密团结,亲密合作,取长补短,互学互助,成为促进川渝新闻传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川省先后成立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和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并且每年有活动,有讨论,在推动与加强各高校新闻院系的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重庆市与四川省高校新闻院系之间,团结协作,互通有无,交流师资,相互讲学,共同举办学术研究会议及承担重大学术研究项目等,都十分有力而有效地促进了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35年已经过去,前景却更加广阔、美好。川渝新闻传播教育怎样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呢?我认为,当前应着重注意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注重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新闻传播人才。川渝高校新闻院系在35年实践中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必须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正确的理想和抱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努力做一位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和经济平稳发展新常态后,我们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加强新闻工作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身上的崇高责任和神圣使命,自觉地、坚决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坚持遵纪守法,自觉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将来成为一名称职的、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川渝高校新闻院系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开展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扎扎实实地把这项最根本的工作做好,为培养新闻人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有较高新闻传播理论水平和修养,又有丰富新闻传播实践经验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川渝高校新闻院系的师资力量发展较快,一大批年轻人进入教师队伍,增强了师资的活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提高,给他们挑重担,为他们提供到新闻传播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的机会,不断增强新闻传媒实践工作经验。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两方面都不断取得新成绩。要从新闻传媒第一线吸收中青年骨干进入新闻院系高校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师结构,进一步促进高校与新闻传媒单位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间各学科的不断融合与协作,努力打破各个学科自闭、互不来往的局面,形成学科融合、互惠互通的经常性学术交流与沟通,搞好教师教学经验与学术交流活动,形成制度,做到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加速师资教学与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要积极关心教师生活,协助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让教师安心地、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工作。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新闻传播学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与新闻传播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既能文又能武,既有较高新闻传播学理论素养,又有较强驾驭新闻传媒各种实际运作技巧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如何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始终是川渝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热心探索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在已经取得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加大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具体措施,切实改变教与学“两张皮”、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不仅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坚持用大量最鲜活的新闻传播案例讲清理论上的问题,而且要注意在教学计划、教学时间安排上,增大新闻传播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要进一步认真做好学生在新闻传媒单位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加强教师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指导,真正使课堂教学与传媒实践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得到实际上的进步与提高。

第四,要进一步坚持大胆创新、不断创新和积极改革、深入改革,努力开创新闻传播教学、科研工作新局面,不断创造新成果,提高新水平。新闻传播教育工作,你追我赶,不进则退,不能有丝毫怠慢和消极,不能墨守成规,停止不前。无论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还是科研或管理工作,我们都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认真找出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不断解决问题,推进新闻传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要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和积极创新。无论是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教学计划的调整,都要根据当前新闻传媒的实际状况,不断提出新想法、新思路、新措施。在科研工作方面,更要大胆探索,不断攻克新问题、填补空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在管理工作、办学模式和办学方法方面,也要不断探索适应新常态的新模式,充分应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新传播方式,推动新闻院系管理工作的改革和进步。

第五,要进一步坚持与加强成渝高校新闻院系的团结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增大合作力度,努力共创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更大辉煌。川渝一家亲,川渝新闻传播教育有着多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帮助的悠久渊源。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合作和交融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近十年来,我先后到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等新闻院系讲学或参加研究生答辩,到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出席新闻传播教育学术会议,亲身感受到重庆高校新闻院系在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亲眼看到师生们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热情和执着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重庆高校新闻院系,在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工作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样,四川高校新闻院系35年来在创建和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中的许多经历和体会,也有值得重庆高校同仁借鉴之处。两地高校新闻院系的团结协作,有着十分自然而必然的合作基础。尤其是今天,国家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部署,重庆两江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以及重庆、成都、西安、昆明“菱形”经济圈的共同发展构想,更为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团结合作,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今年内,重庆、成都两地间的高铁即将正式通车,两城市间1小时即可到达,这无疑将为川渝两地融为一体、川渝高校紧密协作加速。我们一定要抓住这大好机遇,在团结合作上大做文章,共同开创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辉煌。为此,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川渝高校新闻院系在教学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过去,两地高校在建立和培养师资队伍工作中,已有了很好的合作传统,今后还要采取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两地高校新闻院系教师的往来,如开展短期互访,相互听课,相互交换上课,相互举办学术讲座,进一步互派进修教师,鼓励本科毕业生报考对方地区高校新闻传播研究生等。二是进一步加强科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如联合举办学术讨论会,共同承担重要研究课题,合作编著与出版学术专著等。前不久,四川大学王绿萍教授主编的大型工具书《四川报刊》出版,向纯武教授主编的大型辞书《四川报业人物》也已完成,即将出版。川渝两地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人物志等方面的研究,还大有可为,其中不少选题可以合作进行。三是建立川渝高校新闻院系负责人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交流双方院系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研讨加强院系合作与交流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双方合作的质量。四是逐步开展川渝高校新闻院系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如新闻实习作品展览、课堂笔记交流、学习方法研讨等,从而更深层次地推进川渝高校新闻院系的融合,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五是创造条件,筹备成立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会,并争取出版《川渝新闻传播教育通讯》刊物,使两地高校新闻院系的合作与交流制度化、经常化。

总之,在当前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新闻传播教育迎来了更加健康、持久、深入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时机,更加紧密地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踏实苦干,努力创造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辉煌,为祖国新闻及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原新闻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