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2014年秋,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已有本科在校学生962人,研究生15人。2012年,西南民大文新学院又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申报了目录外硕士点——民族文学与新闻传播学,2013年正式招收学术型新闻研究生。西南民大新闻传播学专业是目前四川省办学最早的,属国家民委直管的民族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西南民大创办新闻传播教育以来,院长徐希平一直分管新闻教育。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_川渝新闻传播教育35年

西南民族大学(以下简称西南民大)新闻传播教育,经师生们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现在正随国家传媒变革的调整,逐渐进行教改和教育转型,踏着时代的节奏,为全国各民族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

2013年,国家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为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在落实这一计划精神中,全省17所高校报送了23个专业,最终只有8所高校10个专业入围该计划,西南民大新闻学专业紧随川大之后,排位第二。当年秋季,计划开始实施。由于学校认真落实该计划,“双派”教师的工作扎扎实实,尤其是把派进学校教师的课程、待遇落到了实处,受到省委宣传部的好评。2014年,全省有11所高校进入这项“计划”,西南民大列为第一。

西南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12个春秋,学校将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紧随时代脚步,踏踏实实往前走,努力把新闻传播专业办得更具特色,学生就业出路更广阔。

一、发展沿革

(一)新闻专业成立时间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开办于2002年,现在共有两个专业:新闻学(2002年招生),广播电视新闻学(现为广播电视学,2008年招生)。

2001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西南民大获准创办新闻学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20102),2002年该专业正式纳入西南民族大学招生计划,并试点招收一个班。当年秋季新闻学专业41名学生入学,由此拉开了西南地区民族新闻教育的大幕。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2007年,学院又向国家民委申报了本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当年获得批准。2008年1月,申报专业获批《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专业代码为050302。学校2008年计划招生40人,实际招收41人。

到2014年秋,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已有本科在校学生962人,研究生15人。本科共20个教学班,其中新闻学专业12个班620人,广播电视学专业8个班342人。

(二)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概况

最初,西南民大在过去中文系所属专业里开设了一些新闻传播类课程,而真正创办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是在21世纪初。为适应新千年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要,尤其是对民族新闻人才的需求,2001年,当时的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顺应时代要求,结合自身几十年的民族文学的办学资源和办学经验积累,申报了新闻学专业,次年正式招生。

经过几年办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条件的逐步完善,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民族新闻人才的需求,五年后,学校又申办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使专业教育结构趋于合理,各种教学资源得以整合和更好地利用。

随着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的增强,2010年,学校专业调整,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从内涵、规模,到专业架构等得到全面改善,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本科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步拓展研究生教育。2009年,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文艺学硕士点增设新闻学方向,招收跨专业研究生。2012年,西南民大文新学院又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申报了目录外硕士点——民族文学与新闻传播学,2013年正式招收学术型新闻研究生。

2013年,西南民大申报国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及“双向”互派,工作落实具体,成效明显,得到了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的认可,目前正在努力争取进入全国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西南民大新闻传播学专业是目前四川省办学最早的,属国家民委直管的民族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它与传统的汉语言专业有机结合,资源整合,内涵互动,资源互补,使原来的文学院办学结构得到改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三)院系专业体系变迁及各阶段主要负责人

1.院系专业体系变迁

西南民大新闻系为文学院下属的一个系,创办初期只有新闻学一个专业,2008年增至2个专业,下设新闻教研室和新闻实验室。

新闻系经过十年的发展,无论专业结构、办学规模,还是学科内涵等,都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0年秋,学校院系结构调整,文学院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当年10月26日,文新学院正式挂牌。2014年春,新闻教研室一分为二,增加一个广播电视教研室。新闻系下辖新闻、广电两个教研室,一个实验室。

2.各阶段主要负责人

文新学院最初的领导班子为院长徐希平、党总支书记龚敏、副院长杨荣、副书记唐瑛;2011年,班子调整,钟克勋增补为副院长,主管新闻教育,罗萍为副书记。经2013年学校再次调整校内中层干部后,现在文新学院领导班子为院长徐希平、党总支书记龚敏、副院长杨荣、副书记王华君、副院长戴登云,新闻教育由戴登云主管。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下属两个系,杨荣任中文系主任,钟克勋任新闻系主任。2013年以前,新闻系有一个教研室和一个实验室,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两个专业皆归新闻教研室。西南民大创办新闻传播教育以来,院长徐希平一直分管新闻教育。第一届新闻教研室主任万红,第二届新闻教研室主任钟克勋,2012年后,新闻教研室主任由林晓华担任。2014年,新增广播电视教研室,李东平担任主任。第一届实验室主任万红,第二届实验室主任彭立,2013年秋季后,杨玉卓任新闻实验室主任。

二、教学情况及教学改革

(一)专业设置

西南民大新闻传播教育,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名称要求申报,现有两个本科专业,一个硕士点。两个本科专业的基本学制皆为四年,达到毕业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都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173个学分方能毕业。

专业设置的学科基础:厚基础、宽口径,以扎实的文化内涵为根本,以良好的专业技能为羽翼,坚持“脑手并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图打好五个根基,即思想道德根基、社会责任根基、法规伦理根基、文化知识根基、新闻业务根基。

(二)主要开设课程

西南民大新闻传播教育所属两个专业,课程设置以科学规范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参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等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同时结合民族院校自身的特点设置课程,总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尊重办学规律,不以人设课,不以课适应人,而是按专业教育规律设课,让教师去适应课程,调整知识结构,以保证学科专业的科学性和办学的规范性,避免课程教学的随意性。

第二,尊重教育部及各学部委员会的专业指导和课程设置要求,教育部有关文件的建议课程全部开设,并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特色,适当增加。

第三,尊重课程板块的宽严适度规律,教育部的指导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必须保证全部开出;同时,充分发掘资源,在学分不变的原则下,将课程尽量设置得丰富宽广一些,让教师多开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修课程。

新闻学专业必修课53学分。开设新闻学理论、马克思新闻思想、传播学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媒体导论、媒介伦理与法规、视频节目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播电视概论等15门课,其中有13门是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指导性课程。

广播电视学专业必修课53学分。开设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史、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广播电视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编辑、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媒介伦理与法规、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新闻评论等15门课,其中有11门是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指导性课程。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经验

1.课堂内外结合

作为大学教育,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办学水平,但是,新闻传播类教育完成了课堂教学,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学生能力的培养仅有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专业实践和课外的一些学习来补充。

因此,西南民大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开始就非常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即在完成必需的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上课之余和节假日,到社会中去学习新闻采访、写作、摄影、摄像;另一方面,布置课外作业,利用一定的作业任务,引导学生逐渐打好专业基础。对于学生提交的作业在课上进行讨论、讲评。为了给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提供课外学习之便,文新学院先后与学校宣传部(校报)、学校技术教育中心(有线电视台)结成教学合作单位,与这些单位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互赢,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随时可以参加一些专业实践学习,以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近些年来,文新学院新闻传播类两个专业的学生一直是校内新闻单位的主要采写力量。

2.校内外结合

校内外结合可增强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拉近高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培养实际需求的距离,同时也拓宽了学科视野。西南民大的新闻传播教育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师生的社会资源,文新学院与新闻实体及相关单位建立了一大批教学实践基地,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实践。学院先后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民族画报社、德阳日报社、乐山日报社、楚雄日报社、甘孜日报社、广安电视台、乐山电视台、眉山电视台、德阳电视台、旌阳区电视台、广汉市电视台,以及成都市青羊区新闻中心等十多家新闻单位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单位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派专家来校交流,把传媒的实际运作技能教给学生。学校曾多次请川报集团、四川电视台、成都商报社、德阳日报社、广安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业界专家来校做专业讲座,并与学生交流。

第二,邀请全国各高校的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这些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的方汉奇、李彬、郑保卫、邱沛篁、李良荣、童兵、张征、董天策等国内一批新闻传播学知名教授先后到西南民大讲学和指导。

第三,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新闻传播类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兄弟院校的好经验,带回国内外新闻传播的各种前沿信息,以充实自己的办学内涵。

第四,利用海外高校资源,派学生到国外和境外交流学习。这些年,新闻专业的一批学子先后到了韩国的仁济大学、辅仁大学,我国台湾地区的东华大学、世新大学交流学习,西南民大还与世新大学结成了友好合作单位,每年有十多名学生到世新大学交流学习。世新大学林承宇博士也来学院讲学,中国文化大学林福岳博士两次来学院主讲专业课程并计入学生学分。

3.顺应时代变化,适时转型

技术发展和数位汇流带来传播形态的巨大变化,作为应用型专业教育的新闻传播教育随之而转型,学院为适应新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形势,经常组织新闻专业教师走出学校学习。

第一,到兄弟高校参观考察。近两三年,先后到了北京、西安、杭州、南京、长沙、昆明以及成都等地20多所高校考察学习,借他山之石,将兄弟高校好的经验引入教学管理之中。

第二,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近两年,新闻专业部分教师先后到了国内外一些大学交流学习。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杨荣暑假到德国交流学习,李谢莉、罗安平两位教师到英国参加暑假学术交流学习,钟克勋、吴闻莺、梁英、邓备分别到了台湾世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等校交流访学。

第三,积极参加国家教育部、中宣部开展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从2013年秋季开始,学校已先后派出了两位有副高职称的教师——林晓华博士、李谢莉博士分别到成都商报、四川电视台挂职交流,到传媒第一线学习最新的传媒运营方式方法。同时请进了一大批业界精英到学校为学生上课、开讲座,把新闻事业最新的信息和操作形式带进新闻传播教育课堂。

2013年秋季以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原副总编辑杨文镒,四川电视台副台长程朝阳、魏鸣,成都商报社总经理、总编辑陈海泉,光明日报社四川记者站副站长李晓东等十多位业界精英,先后走进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课堂。

4.适应国家传媒发展形势,适时调整培养方案

从2010年以来,学院根据国家教育部的专业结构调整和有关精神,先后三次调整培养方案,尤其是2013年培养方案的调整,在注重专业特色的同时,突破专业界限,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专业之间的融合,以适应当今世界媒介的融合潮流,增加了传统媒体相应专业中的新媒体课程比例和交叉融合课程。同时,学院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2014届毕业生首次实行了以高质量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四)办学特色

1.紧扣“民族”二字,从生源和教育教学上体现民族特色

西南民大的学生半数来自全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学校的两个新闻专业都以培养民族新闻人才为目标。因此,文新学院在教学中加入了民族新闻史等课程。同时,建议和鼓励民族地区的学生适当选修一些民族院系的应用型课程,比如彝语、藏语等。另外,寒暑假要求和鼓励学生回到家乡的新闻单位实习,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民族新闻的传播活动中去培养自己的相关能力。更鼓励学生去双语媒体的地方,这样学生就能学到用民族语言传播新闻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四川“三州”有汉语和彝语、藏语报纸、广播电视台等。

此外,鼓励教师多调查研究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申报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多搞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近两年,新闻系的师生在暑假期间多次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先后到了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以及云南楚雄地区的元谋县开展社会调查。

2.准确定位,就业升学两相依

找准自己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坚持培养社会用得上的大学毕业生,既为社会直接输送适用型人才,也为其他重点大学输送研究生。因此,学院充分把握学校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找准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方向。

一方面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但也不能像研究型大学那样过于偏重理论,因为大量的学生大学毕业要直接进入社会找工作。另一方面既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也不能像职业技术学院那样偏重纯技能,培养工匠式学生,因为新闻工作是脑与手高度结合的事业,需要思辨和创新。

办学几年来,西南民大新闻专业除了有一批学生到新闻单位工作外,每届都有10%以上的学生考上其他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如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很多“985”“211”高校,都有西南民大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考入相应院系读研。另外,每年还有一批学生考入美、英、日、韩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知名高校攻读新闻传播及相关专业研究生。

在大学期间,有的学生到新闻单位实习,其新闻作品就曾获得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有的同学被评为世博之星、中欧青年交流代表、亚运会学生记者等;还有同学参加了中国高校传媒论坛、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理事大会等,在各种活动中发表的大会发言皆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三、师资力量及招生、学生就业状况

(一)院系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及其职称情况

西南民大新闻传播教育师资力量较强,新闻专业从开办以来,就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从新闻单位引进有新闻工作经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教学工作,二是从高校吸收具有高学历的新闻专业博士,三是鼓励在岗教师深造读博。目前,承担新闻系教学课程的教师有30多人,其中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研究的教师25人,教师中教授5人,占20%;副教授11人,占44%;讲师7人,占28%;新闻实验室技术员2人,占8%。学历和学位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占76%;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占8%。从年龄结构看,截至2014年12月,新闻传播学教师50岁以上4人,40~50岁5人,35~40岁8人,35岁以下8人。

今后该学科在师资建设方面将继续引进“双师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5年内引进5至8名专业教师,努力增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

(二)每年招生人数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每年学校的计划招生人数为新闻学150人,广播电视学80人,而实际每年两个专业招生都不同程度地超出计划,总数达到240人左右。生源良好,在半数以上的省、区作为一本招生。

新闻传播两个专业,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就业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院两级对学生就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创造了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因此,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较高。

四、科研情况

(一)院系教师承担省以上项目主要横向联系科研课题情况

近4年,该专业教师申报的科研项目有30多项,人均1项以上。科研课题体现了多层次、多视角、民族特色,从国家社科课题到省部级课题,以及市级和校级课题,品种齐全。

如李谢莉博士主持的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藏区大众传媒汉藏双语传播机制研究”,吴闻莺博士(在读)的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恐维稳视角下的涉藏谣言应对机制研究”,梁英博士作为第二主研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伦理价值取向及其对受众的影响研究”等,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一批省部级课题特点鲜明,如钟克勋教授主持的国家民委项目“四川西部藏区民族新闻事业的现状与对策”、四川省教改项目“民族新闻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邓备老师主研的省社科项目“四川藏区的媒介形象研究——框架理论的视角”,杨于卓老师主研的2014年国家民委项目“从文化产业视角看康巴藏戏产业化的困境与出路”,肖芒教授主研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项目“基于社交媒体伊斯兰教跨境传播与川内舆情研究”、四川重点课题项目“新媒体宗教在四川省传播现状研究”等,这些科研项目,都是针对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或社会发展中的信息传播展开研究的。另外,还有一大批中央高校项目和博士基金项目,也是针对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的科研项目。

近4年,该专业教师出版专著、专业书籍4部。如钟克勋教授的专著《新闻写作与实践》(编著,民族出版社,2010年)、《十年磨一剑》(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梁英博士的《新媒体时代的传媒生态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发表学术研究论文60多篇,该专业教师每人平均2篇以上。如《全民记者语境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视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电影电视》《论数码影像记录在“非遗”抢救中的作用》《论灾难性事件中地方电视媒体的报道特征与传播价值——以成都电视台“4·20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为例》《新世纪四川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发展现状探析》《谣言引发微博围观的影响因素——基于3个案例的比较研究》《论CCTV-2〈第一时间〉栏目的人情味》《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状况分析》《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开放、自助、多源的广播新闻业务平台》《网络社会中社会资本的权力维度》《大数据对影视营销的影响研究》《论中国当代艺术媒介形象的建构——以〈南方周末〉为中心的考察》《全媒体战略:媒介改良的动因分析》《新闻动画应用研究》,这些研究论文,基本上都发表在核心期刊。

(二)科研中主要成绩和经验

1.科研主要成绩

科研品种齐全,从国家社科项目到校级项目都有。近4年,西南民大新闻系教师申报国家社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民委项目3项,四川省各类项目10多项,校级各类项目10多项。

2.主要经验

第一,任务明确,奖罚分明。学校对教师每年有科研任务要求,纳入年终考核,各项科研项目,只要申报,无论成功与否,学校按不同结果、不同层次给予奖励加分,因此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申报课题的积极性。

第二,突出民族特色。作为民族高校,研究民族地区的问题是应尽的责任,教师的课题主要紧扣“民族”选题,因此,有较高的命中率。

五、获奖情况

2012年,由吉克跃林、林晓华、邱艳萍、张立辉、徐希平等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特点与舆论引导对策建议”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号:2012-DY-B-008)。徐希平教授主持,钟克勋教授等人主研(1/5)的科研项目“民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集体项目,若干文章),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证书号:SCJX06-3-052)、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六、今后发展方向

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媒体层出不穷。面对新的传播形态,国家正在实施媒介融合战略,传媒正在调整转型,作为应用型专业教育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跟上新的形势,主动积极转型。

西南民大新闻传播教育,将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着眼于传媒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根据民族地区新闻事业与信息传播的特点,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各级党政新闻宣传机构和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报道、媒介经营管理,以及各行各业的信息管理、舆情监测、危机公关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根据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态的变化,西南民大新闻传播教育在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分类培养指导,在保证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就业指向,以及不同的生源地,进行能力分类强化,使学生的个性、特长等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专业发展中,学院将强化新媒体教育,以国家媒介融合为导向,以基本文化、基本技能为基础,关注社会行业前沿,融会贯通数字时代的各种知识与技术,结合社会实际,适时、适当稳妥地走媒介融合发展之路,应对新闻传播业态的变化。目前,西南民大新闻传播学科的两个专业正在突破传统的专业观念,学生去向除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台、广告公司、出版社、网络媒体外,将向党委政府、企事业相关的信息发布、危机传播管理、舆情监测,乃至当下最热门的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拓展,现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钟克勋 撰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