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传媒产业与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媒介融合的到来,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满足这一时代需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以下简称文传系)于2006年开办了新闻专业,并于当年首次招生。迄今已经培养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计408名。经过学院、文传系九年来的不懈努力,新闻专业通过加强学生理论基础,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增强人文素养内涵熏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打造、教学改革、实训平台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形成了学科平台高、师资力量强、人才需求旺、社会声誉好等优势和特点。
一、人才培养目标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的传媒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新闻专业构建了适合社会全媒体传播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打破长久以来高校的文理分界,实现“学”“术”并重,从师资的配置、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思维等方面,力图打造“厚基础”“宽口子”的技术性传媒人才。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熟悉国家新闻法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能系统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采写、编辑,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策划;能在各类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和新媒体(如网站、数字电视、手机媒体等)从事采编、媒介经营,在企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从事宣传、媒介开发等工作。
二、课程体系
新闻专业在保证核心课程(新闻学理论、新闻评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大众传播学、时政新闻研究、传媒经营管理、新媒体研究、传媒受众心理学等)教学的基础上,新增网络技术课程(新媒体概论、电子文档制作、网站制作基础、界面设计、网站设计、网络编辑、电子排版等),合理地调整了本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提高了学生能力结构中的技术含量,形成“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模块+新闻学技能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初步具有特色。通过加大英语、文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的比重,为学生成才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聘请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业界精英组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除此之外,通过举行传媒讲座、文化之旅等主题讲座,着力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以及对传媒领域的提前认知。多层次的培养体系确保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师资力量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目前共有专职教职工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33人,在读博士3人。教授7人,副教授(含院聘)11人,中级职称(讲师)23人。新闻专业目前专职教师10人,高级及副高职称6人(含院评),中级职称(讲师)4人。另外借鉴国外名校新闻教育的经验,通过加大“外引”“内培”的力度,从各类媒体延聘有实践经验的业界精英任教,实现“双师型”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本专业的教学水平。新闻业务相关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均有具有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担任。经过数年的努力,新闻专业打造出一支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较强,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更加合理,从业经验丰富,教学科研能力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业教师队伍。
在教师培养方面,鼓励教师深造、进修、培训、出国交流,提高学历、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目前新闻专业教师已多次参加由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等名校举办的学术会议和各种进修、培训。鼓励和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通过考博及高访、进修等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学历层次,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夯实专业提升、发展的基础。
在科研方面,新闻专业教师已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出版教材4部,主持及参与市厅级课题12项,另外新媒体概论课程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
四、学生能力培养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新闻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搭建校内实训平台和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
校内实训平台方面,文传系自建平台已达23个,其中网站6个、报纸3份、模拟公司3个、电子杂志6个、网络电视台1个、数字化平台1个、APP 1个、记者团1个,实现了学生全覆盖,每一个学生进入平台学技术。为了确保实训平台的顺利运行,全系所有专职教师按照专业分配到各个平台,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平台负责人—辅导员—指导教师“三抓共管”的局面;平台负责人协调全局,辅导员协助管理,指导教师针对各自平台制订严格的指导教学计划、考核方式等。
在校外实习基地方面,文传系目前已与校外合作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共计37个。包括平面媒体、电视台、网络媒体等,如四川工人日报社、四川经济日报社、CRTV中国报道四川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记者站、自贡市广播电视台等。
此外,新闻专业在全国率先探索“全能记者”培养模式。从2008年年底开始,新闻专业开始尝试在新闻专业学生中进行“全能记者”的培养,充分借鉴“密苏里方法”,结合实际设计课程并将校内外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和搭建,从而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体系。该模式由三大体系构成,一是课程体系,即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计;二是实践支撑体系,即为学生的业务实践提供条件和环境,主要包括校内的实践平台以及校外的市场化较为成熟的实践平台;三是评价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的技术色彩日益增强,为此,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能开设的实践性课程项目:飞腾软件排版的运用、非线性编辑软件介绍、后期剪辑基本方法、图像采集与渲染视频后期特效处理、广告片成片制作、电视摄像机介绍、摄像机的调整与使用、光学镜头的性能及使用、电视摄影画面构成、运动镜头、电视场面调度、光线与色彩处理、传统电视制作系统、线编与非编的差异及分类、非编的特点与性能素材采集、视频制作、视频与音频的合成、影视艺术与剪辑功能、剪辑与镜头语言的运用、剪辑与视听语言的构成、剪辑与影视节奏的掌握、电视片的剪辑特点和要领、编辑实践、新闻片、纪录片拍摄、字幕合成、电视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电视画面构成、广告片拍摄、新闻画面抓拍练习等,与行业内具体项目衔接的实验达到了20%以上。基础性实验所占比例在50%以上。
五、教学特色
1.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新闻专业自建立之时,就秉承锦城学院“学院谋特色、学生谋特长”方针,并将该理念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贯彻,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力图打造教学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1)理论与实践结合,建构开放式教学课堂。新闻专业尤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除了正常的新闻规范性教学以外,在教学中增加大量实践性的内容,如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学生,每学期有两次校外实习采访与写作的机会,另外,每学期都会邀请媒体领域的资深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每门课程也会不定期邀请该领域的专家来和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
(2)大力提倡六大教学法,通过各种方式倡导教师探寻和自己课程相关的教学法,譬如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问题导向法等。尤其是为了解决高校教育中师生之间交流仅限于课堂上的弊端,全专业教师都使用了数字化学习平台,增强了教师在课后与学生的实时答疑交流。加强优质课程建设,其中新媒体概论已经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课程达到100%,提高了讲课效率,丰富了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及已有的教学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校内校外结合,努力提高新闻学生的实战能力。秉承“学新闻的最好方法是动手实践”的理念,努力实现教学资源丰富化,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的复合型教学手段,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平台进行实践,为校内外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稿,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宣传片等。
2.实践教学中内容与方式的类型多样化改革尝试
首先强调的是在校内实践教学,这一过程和环节注重的是对新闻业务的入门级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操作要领,并初步理解规范。其次是强调学生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之间的过渡环节。这一过程侧重学生在专题选择上偏于跨校内外两方面的题材。逐步使学生熟悉社会人的行为方式和特征,适应与社会人的交际和沟通能力。最后则是完全社会化的校外实践。在这个层面,学生需要克服更为复杂的人际障碍和沟通方面的阻碍,从而把握与社会人打交道的基本手段和技能。这样最终使学生以社会人的身份与社会人打交道,体会到完整意义的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和身份,从实践中生成新闻工作者和媒介传播者的角色意识。到这一步,学生便基本上成为一个可以较为平顺地转入媒介工作的新闻工作的预备人员。
3.贯彻成才辅助措施
读:读专业必读书目。
写:40篇文章[配合必读书目,写20篇读后感(或书评、读书随笔等)、内外刊新闻稿、视频解说词,但至少有2篇调查报告、2篇深度报道、2篇新闻评论、1个视频专题片台本]。
听:30场讲座。
做:至少参加1次文传系模拟训练平台组织的比赛活动[如网页设计、电子杂志、报纸(纸版或电子版)、视频专题片拍摄等],或参加校级、校外各级机构组织的比赛(如挑战杯等),拍5段以上视频、20张新闻照片、设计1个网页。
六、学生就业
锦城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必须要学会独立采访,熟悉采访的基本程序,并能按照基本程序进行操作;必须熟练掌握基本新闻文体的写作;必须掌握基本的编辑原则和发布技能;必须大量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客观冷静的专业主义态度。正是基于系统严格的培养体系,新闻专业学生毕业时表现出很强的综合素养和基本技能(比如较好的文字功底、创意策划能力与广告制作能力、广告营销能力等),学生总体就业率达98.8%,且不少学生实现高端就业,进入中国新闻社、新华社、四川电视台、华西生活周刊、中国水电七局、新希望集团等单位就业。
(张超 撰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