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转型发展思路的探讨

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转型发展思路的探讨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既是无产阶级舆论工具,也是党的耳目喉舌。而独立学院兴起的时间又与中国新闻教育的高速发展相契合,因此,很多新生的独立学院也纷纷开设了新闻专业。
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转型发展思路的探讨_转型与发展:独立学院文学与新闻类学科教学转型研讨会论文集

杨 姣[1]

引 言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013年,教育部出台60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调控政策,各省高校先后开始了转型发展的探索。

然而新闻学专业原本就属于应用型专业,这是否意味着新闻学专业就不需要转型?我认为,转型发展不是一个一刀切的过程,不同的专业应该根据专业特点、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制订适合所在院系和专业的转型方案。虽然属于应用型专业,但吴廷俊认为,当前中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存在“两脱离”的现象:一是与新闻实践严重脱离;二是与信息时代严重脱离,教学效果既不能让学生满意,也不能让新闻业界满意。所以新闻专业的转型发展应紧紧围绕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各新闻院系的现实条件,及时调整培养方案,顺应转型发展的需要。

本文在回顾中国新闻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眼于中国新闻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分支,即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转型发展思路的探讨。

一、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转型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新闻教育的转型流变:欧美模式—苏联模式—美国模式

世界上最早的新闻教育出现在德国。17世纪中叶,德国的大学中已经有了以报纸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到了18世纪,德国又出现了为培养新闻记者而编写的新闻学讲义。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写成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

美国的新闻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晚于欧洲的新闻教育,但却成为全球新闻教育的主流。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院院长W.G.布莱尔开始讲授第一门新闻课程。E.M.罗杰斯认为,在将新闻学推进成为一个合法的大学学科方面,布莱尔是开拓者,他强调的是将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作为一种职业学科来教授。

稍晚于美国的新闻学教育,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发端于191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开设的选修课“新闻学大意”,该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徐宝璜也是中国留学美国学习新闻学的第一人。

1918—1949 年,中国先后出现了82个新闻教育机构,其中包括高等新闻教育机构、新闻职业学校、各种性质的新闻短训班。雷跃捷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新闻教育呈现如下特点:“形式灵活,层次多样,既有正规入学、系统培养的,也有短期培训的;办学单位国立、民营兼而有之;办学机构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南京、重庆和广州等少数几个大城市。”这一时期新闻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深受西方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既是无产阶级舆论工具,也是党的耳目喉舌。按照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方针,我国新闻学界开始向苏联学习,教学计划中思想政治课的比重大大增加。尽管新闻界在1956年前后对僵化的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进行了调整,但整个新闻教育的模式和运作理念并没有大的改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闻教育主要参照美国模式。美国模式最基本的特点是重视业务技能的传授,同时注重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在专业与课程设置上,美国大学一般一、二年级时不分专业,学生要完成占学分总数1/3的公共课的学习,到了大三,学生才决定自己的专业。另外,学校鼓励学生完成辅修专业或取得双学位。因此对新闻业务技能的强调一直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主流。然而,杨雨丹则认为当下中国的新闻教育出现了一个二律背反: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这一悖论的产生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学教育引入传播学及此后高校扩招不无关系。

(二)20世纪80年代后模糊边界中的急速扩张

20世纪80年代后,借鉴美国高校的学科制度,中国的新闻教育中引入传播学的实践,并在1997年成立了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和当初的美国一样,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也出现了新闻学、传播学界限不清晰的问题,甚至有人开始质疑传播学是否能完全取代新闻学。因为早在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就在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传播学研究中心,这导致学院的课程从最初偏向新闻实务转向包括公关、传播理论、舆论学等各个方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拉锯,今天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总体呈现两种模式,一种是新闻系与传播系逐渐融合,成立了新闻学与传播学共存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尼苏达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另一种是新闻学与传播学逐渐分离,一些大学成立了新闻学院,而另外一些大学则成立了传播学院,并形成新闻重实践而传播重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学科边界日渐模糊,另一方面从1998年起,中国新闻教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期。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66个,到2005年年底,新闻类专业点已发展到661个,其中仅2004年一年就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到2008 年中国的新闻学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新闻专业点的“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发展的现状:重复建设,捉襟见肘

独立学院正是中国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产物。2000年前后,以全国一部分知名的“985”和“211”院校为依托,中国新生了近300所独立学院。而独立学院兴起的时间又与中国新闻教育的高速发展相契合,因此,很多新生的独立学院也纷纷开设了新闻专业。以笔者任职的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为例,学院创办于2001年,创院之初就开办了新闻专业,是迄今为止整个学院办学时间最长的专业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一些不能适应社会对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新闻专业已被市场淘汰,而另一些独立学院的新闻专业虽然经过了市场的检验,但依然面临发展的瓶颈。这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照搬母体院校

很多独立学院的新闻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多是简单借鉴母体院校的方案,所以不能有效地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错位。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应“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这两点,是很不现实的培养目标。因为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英语既是短板,也很少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得上,国际报道的经历更是罕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期望值都达不到这两点要求。照搬母体院校的人才培养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专业及课程内容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这也加剧了师资匮乏的状况。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师资力量不足是中国新闻高等教育的普遍情况。因为与母体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建设重复,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师资短缺现象更为突出。为了扩充教师队伍,除一部分其他专业的教师改行教新闻之外,很多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进入了高校教师队伍。由于没有媒体从业经验,一些青年老师在实践性课程的讲授上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上课偏重的是理论知识。这让应该重实践的新闻专业出现了重理论的实际。

为缓解教师匮乏的状况,一些独立学院的新闻专业会聘请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授新闻专业课程。但由于缺乏规范的引进、管理和考核机制,外聘引发了新的问题。首先是人员引进上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校根据课程开设的需要临时从媒体拉人来“救场”,但具体请什么人往往凭领导、教师和业界人员的私交,请来的不一定是在实践经验、理论素养和口头表达上最适合教学的人员。在管理和考核上,一般外聘兼职教师的人事归属、职称评定等都保留在原单位,由于媒体工作的限制,媒体从业者的教学时间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学校对他们也缺乏相应的管理。虽然有一部分媒体从业者愿意离开原来的媒体,专职从事教学工作,但由于高校在教师引进上有学历的规定,而且在职称转评上较有难度,这使得业务精英向高校的人才流动难以充分进行。

(三)教学实验条件短缺

由于教学投入不足,绝大多数新闻专业的实验室规模过小,机器设备不仅数量少,而且陈旧失修,许多摄影器材已是10多年的“老存货”,性能已远远落后于当下新闻实践应用的设备,甚至不如学生自己购买的机器,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专业教学的需要,更谈不上与新闻媒体同步发展。

上述现状导致教师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室教学形式,甚至开设实践操作课时,也仅限于教室内进行,内容主要为理论,方式主要为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显然,这种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新闻专业教学。这也是杨雨丹认为的当下中国的新闻教育出现二律背反,即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的现实渊源。

三、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转型的根本思路:课程设置改革

综合上述分析,制约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转型的最大瓶颈在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照搬母体院校。因此,在找准特色的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无疑是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转型的根本思路。

(一)新闻教育的本质回归

课改的原点势必回到新闻“有学”与“无学”之争,回到新闻应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之辩上。

从学科本质上说,新闻学和传播学一样,是依附于其他各种人文社会科学之上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借助于传播符号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的一门学科。早在1904年,美国新闻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布莱尔就强调将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作为一种职业学科来教授。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认为新闻学应回归人文主义传统,复兴早期芝加哥学派对新闻传播现象的研究取向。凯瑞认为,新闻学的学术来源应该根植于人文科学的深厚土壤,新闻学应该与政治、文学、哲学、历史建立关联,确立和加深新闻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并在此基础上树立学科的自主意识和价值。

凯瑞的观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以下简称《模板》)中已有所体现。在2007年发布的《模板》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硕士生、本科不是学新闻的,新闻课程达到70%,文科、理科课程共30%;本科有新闻背景的硕士生新闻课程30%,文科、理科课程70%。

学者吴廷俊从这一思路出发提出了自己对传播教育三个层次的理解。详见图1:

图1 传播教育三个层次图

我认为,独立学院的新闻专业应在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专注于专业教育。所以,除了职业技能提升以外,人文素质的培养应是此次专业转型发展的应有之意。因为当今媒体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技术技能很容易迂腐陈旧,而只有夯实了专业基础,形成了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健全的价值观,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媒体融合和转型中找到自己的新出路。

(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新闻专业的课程改革尝试

2014年,为适应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新闻专业对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自建院以来最大力度的调整和改革。本文抛砖引玉,以期对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课程改革能有所启发。

此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更加注重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新闻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专业特色化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专业必修课的模块中突出和强调了实践课程的比例,而在技能素选课的模块中,则突出了“宽基础,拓通识”的传播人才培养理念,同时兼顾了专业今后的特色化发展需要。比如新增了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比例,而新增的“视频制作基础”和“音频制作基础”则考虑了与媒介融合趋势的对接。技能素选课的模块则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文学、美学、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课程都纳入这个部分。

新闻业的交叉融合是大趋势,而新闻传播专业与人文社科的其他专业,甚至是理工科专业的交叉整合,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

四、独立学院新闻专业转型发展的具体路径:建设符合媒体融合趋势的实践平台

(一)校园媒体转换成全媒体实践平台的瓶颈和可能

除了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和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也是今后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然而从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利用新闻机构的媒体平台几无可能。以云南省的情况为例。云南省几乎所有的综合型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新闻专业,而能够提供给学生作为实践平台的媒体机构又非常有限,用昆明某都市报从业人员的话说就是每到寒暑假,报社里就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一个记者带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学生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既影响了报社的日常工作,学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践及指导,媒体实习往往流于形式。所以,对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到专业的媒体机构实习,得先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

一方面媒体机构是学生实践的稀缺性资源,而另一方面高校校园媒体在解决新闻专业学生实践平台上的功能却被忽视了。

今天高校校园媒体主要承载了三方面的主要职能:①对内和对外的宣传功能;②师生的发展平台;③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换句话说,就是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新闻传播流程和技能的重要实践平台。相比其他两个功能,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过于被放大,而其他两个功能则被弱化了。

此外,高校校园媒体之所以和新闻专业建设脱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校园媒体的运作模式造成的。总体上,当前中国的校园媒体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由学校党委或团委领导,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另一种是由某个学院直接领导,如四川外国语学院电视台,直属新闻和传播学院,如上海交通大学传媒中心就直属于媒体与设计学院。大部分中国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校园媒体的运作模式都是第一种,这就导致学校党委或团委对宣传属性的强调胜于对新闻属性的认知,这是校园媒体难以转换成新闻专业学生实践平台的根本原因。

如果换一个角度,比起专业化和细分程度更高的新闻媒体及机构,校园媒体更具备向“全媒体”转型的潜力。今天高校的校园媒体有三种类型:一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二是网络、微博、微信公号等新兴媒体;三是户外媒体,包括招贴、横幅、海报公告栏、宣传栏及展板等辅助性媒体。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为例,其校园媒体就包括报纸、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公号、户外视频等多种媒体形态。

根据《中国高校媒体发展报告》的内容显示,当前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态势日渐清晰,两成以上的校园媒体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媒体融合的特征。因此,媒介形态的整合不仅是新闻业同时也是校园媒体的发展趋势。例如,清华大学的《清新时报》在博客、人人网主页、微博、手机报等媒体传播工具的基础上,正在筹建一个全媒体互动平台——清清网,它将集音频、视频、图片、电子版报纸和讨论区于一体。

因此,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实践平台建设,与其和其他院校瓜分有限的新闻机构资源,不如建设并利用好校园媒体作为学生实践平台的优势。

(二)对校园媒体资源的创新型开发

虽然受到校园媒体运作模式的制约,但新闻专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对校园媒体资源做创新型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同样能够起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对校园媒体资源的创新型开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利用校园媒体资源更新教学内容

目前新闻专业与现实脱节的表现之一就是教材和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本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几乎都是20世纪的话题,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理论问题基本没有涉及;有些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材仍将大量的笔墨放在纸媒上,而未提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写作模式,多媒体融合条件下的新闻写作更是无从谈起。此外,陈旧的案例大量充斥于当代中国的新闻学教科书,如2003年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案例教程》,列举了有明确时间的案例277个,其中20世纪90年代的案例33个(1999 年仅4个),80年代124个,70年代35个,60年代17个,50年代18个,三四十年代43个,19世纪6个,古希腊1个。这些教学内容和案例既与时代脱节,又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而校园媒体关注的则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和动态,引入校园媒体的资源能够有效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例如,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校园媒体掌握了大量的校友信息,我在教授人物采写课时就将这些校友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联系陌生的校友,并让他们接受采访,最后完成稿件。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因为有情感共鸣从而能有更多的体验和收获。

2.利用校园媒体资源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比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现场学习法”等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受到学生欢迎。但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有特殊性,比如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使用的“大篷车教学法”,把学生带到新闻旅行中,让学生在旅行过程中发现新闻,运用真实的采访工具采访真实的人和事,打破实验室和课堂模拟情境的限制,真正接触现实,让学生自己寻找故事,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成效显著,但难以推广。

就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实际来说,我们目前就面临两校区办学的状况。新闻专业二年级学生在学习采访写作课程时,远离市区,新闻资源匮乏。针对这个情况,我就把校园媒体的新闻分享会资源引入新闻采写课。2015年,新闻采写课和校园媒体的实习分享会合作,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模拟新闻发布会。由校园媒体参与实习分享的同学扮演新闻发言人,而新闻专业的同学则分组模拟现实的媒体机构,扮演现场提问的记者,甚至现场还尝试了弹幕的新型交流方式。这种模拟教学的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同时也解决了新闻资源匮乏的问题。所以,对独立学院来说,引入校园媒体资源是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有效手段。

3.利用校园媒体资源提升师资力量

今天,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校园媒体都是由党政机关和社团组织管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媒体的日常运作。因此,如果能建立健全新闻系教师在校园媒体的绩效机制,那么就能有效解决独立学院新闻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

另外,由于校园管理体制的制约,校园媒体大多面临专业化、持续化发展的问题。所以即使不能参与到日常的校园媒体运作中,以暑期新闻训练营的方式,让新闻专业的教师参与校园媒体的管理,不仅能提升校园媒体的专业化能力,同时也能部分弥补和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结 语

独立学院新闻专业是中国高等教育和新闻教育“超常规”发展的产物。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转型本质上是探索如何渡过瓶颈期的问题。而如何渡过瓶颈期,一是寻找专业的特色化发展道路;二是解决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的二律背反问题;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师资问题。而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专业教师的匮乏。独立学院与中国公办院校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的灵活与创新,所以,在解决上述瓶颈时也只有充分利用体制的优势,动员师生的创新力量,才能创造性地实现专业转型。

参考文献:

[1]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辛欣.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罗杰斯.传播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6]方汉奇.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写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之际[J]. 中国记者,1998(5).

[7]James W. Carey,李昕.新闻教育错在哪里[J].国际新闻界,2002(3).

[8]吴廷俊,张振亭.传播教育向何处去?[J].新闻大学,2009(1).

[9]杨雨丹.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突围[J].新闻记者,2009(2).

[10]周颖,古筝.中国高校与美国常青藤盟校校园媒体运作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报业,2011(20).

[11]吴廷俊,王大丽.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2,33(7).

[12]陈少徐,黄馨馨.高校校园媒体地位的嬗变与效能整合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4(10).

【注释】

[1]作者简介:杨姣,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新闻系主任、硕士,澳门大学传播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区域对外传播、传播理论与实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