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式教学模式下的“新媒体研究”课堂

构建式教学模式下的“新媒体研究”课堂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的话题是对新媒体研究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机制的创新进行讨论。
构建式教学模式下的“新媒体研究”课堂_转型与发展:独立学院文学与新闻类学科教学转型研讨会论文集

张 珏[1]

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深化,滇池学院本科教育正积极地探讨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型。依据转型方向,学院制定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配合学院的转型,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讨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评估机制。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的发展不断提速。新媒体作为一个相对概念,特指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互动性。对新媒体的研究,既是媒介研究的延伸,又因其特性扩延了研究的范围。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专业学生对新媒体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的话题是对新媒体研究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机制的创新进行讨论。

一、构建主义理论溯源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构建主义理论,旨在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的认知是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之后,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和维果斯基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了构建主义理论,明确了人的主动性在认知过程中是起关键作用的。

伴随着各学科对教学方式及方法的探索,构建主义理论近年来被引进各个学科教学模式改革当中。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构建式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学习的过程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笔记。更多时候,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运用自身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地发掘学习中的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成过往经验和新知识的融合。在构建式教学模式下,对教师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教师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更需要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新媒体研究”教学的构建目标

“新媒体研究”课程是“媒介研究”课程的延伸,是伴随着媒介发展而新开设的一门研究性课程。课程的研究内容包括新媒体发展中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文化、新问题等四个方面,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为新闻系高年级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对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机构与受众的研究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举例说明,用已有的案例来配合理论的讲解。课堂中也会安排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结果由教师总结。然而,新媒体研究不单纯是一门理论课程,理论毕竟是要运用到实践当中才有意义。笔者认为在现今的媒介环境中,人们较于以往更多地接触新媒体,也更多地使用新媒体。教育他们如何认识新媒体,如何运用新媒体是迫在眉睫的事。尤其对新闻系的同学而言,专业特性要求学生们更了解新媒体,能更很好地使用(甚至是开发)新媒体来进行信息传递。

由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与运用能力,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媒体的基本属性、研究范畴,把握各种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发展趋势,思考其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新兴的媒介环境,以及未来新闻事业新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同时促进学生养成媒介理论素质,提高掌握新媒体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式教学模式下的新媒体研究教学设计

根据构建主义理论翻转教学课堂,我们可以尝试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构建主义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同时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发掘问题,并随着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动知识解决问题。

(一)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需要打破原有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傅领进门”以后,学生可以多元地选择学习。以滇池学院新媒体研究课程为例,主要探索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

作为传统教学中的重头戏,讲授法所占课时比例是下降的,但我们依然保留了教师讲授的环节,因为对于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还是有必要通过相应的讲授让学生有所了解。之后,再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认识。

2.分组合作法

将班级学生拆分为小组,由学生自主搭配。学生建立组群之后,以组群为单位开展研讨、调研、实践等活动。每个学生在组群中是平等的,可以各抒己见,同时也有自己的角色分工,尤其是在完成小组作业时,各取所长,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譬如,在完成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制作和推广活动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做撰稿人,还是做推广者,或是技术支持者。

3.成品教学法

在课程开始之初,由教师给出实作要求、范围以及成品范式。由学生小组自主选择方向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答疑的作用。学生为了完成作品,则需要在听课和讨论之外,花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以便按要求完成相应作品。这样就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学生的自主性也发挥出来。在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围绕新媒体都有自己的作品或产品。有的小组在课程结束后依然能继续合作生产更多的成品。

4.案例分享法

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进行的单一案例讲解,案例分享法是由学生就某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案例收集、整理,并在课堂中展示出来。譬如,讲解到新媒体的类型时,笔者会让学生分享一个他们认为有创意或者优秀的新媒体产品,包括APP、3C产品、网站、新闻作品、新媒体广告等。学生在分享的同时,会讲清楚该产品的形式、内容、特点及目标受众等。案例分享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深入立体地理解新媒体。

(二)开展贴近实际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与举例子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需要向学生展示全案。在对全案的梳理、分析、探讨中,展现案例的多面性和层次性,结论往往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得出。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思考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尝试了两种方法:一是贴近实际,情景带入。二是提出问题,顺藤摸瓜。

1.贴近实际,情景带入

构建式教学模式建议新知识的学习要与原有知识和信息产生互动。据此,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采用贴近学生的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在讲授微信的传播特点及其信息推广方式时,笔者采用公众号的推广方案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微信公众号的有效推广方式,并让学生尝试撰写公众号推广方案,模拟推广,论证其可行性。之后,由教师展示知名公众号的推广模式,并与学生的推广方案做比较,找出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微信传播特点及有效信息推广方式。微信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使用的新媒体,学生中也不乏制作公众号的人。这样的情景带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提出问题,顺藤摸瓜

在教学中,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当讨论新媒体技术这个章节的时候,课程设置了新媒体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认识新媒体技术的道德观等问题,企图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探索,从多个层面更加深入提出问题,顺藤摸瓜。构建式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在实际的问题讨论中能学到知识,并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取多渠道的教学辅助

课堂中采取构建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实际是较高的。一方面,新媒体研究课程内容涵盖面广,且新媒体本身发展迅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把握其广度,且能实时更新,抓住新变化;另一方面,对新媒体的技术、业务、文化、问题等多方面的解析,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挖掘其深度,做到层层深入,掌握本质规律。然而,教师的精力、能力、时间总是有限的,如何在教学中既抓住广度又挖掘深度呢?在对教学方法做了探讨后,笔者又进一步探索,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多渠道方式辅助教学。

所谓“引进来”就是将新媒体行业中的优秀从业者引到课堂中来,请他们为学生讲解新媒体实务,做专项辅导。有意思的是,这种“引进来”并不是真人进教室,而是通过网络将优秀的公开课、讲座、微课引到学生面前。譬如,在讲新媒体的运营时,要求学生提前收听由360手机粉丝运营总监分享的《你不能错过的新媒体运营实操分享》网络讲座。之后,在课堂中,师生就此话题再展开充分的讨论,加深学生的认知理解。

所谓“走出去”就是通过教师所掌握的新媒体咨询和资源,将学生推出去接触更多的新媒体训练。一是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媒体所举办的新媒体培训课程。譬如,头条学院的新媒体训练营,专门招收在校大学生。笔者鼓励学生积极申请,班上不乏被录取的同学。二是推荐学生到新媒体平台实践。利用校园通讯社、实习基地等资源,实现产学融合。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发现课堂空间得到了拓展,教师的有限性得到延伸,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平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伴随着渠道的扩展,进一步被激发出来。

(四)构建灵活的课程评估机制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估看重的是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是否掌握。此类评估通常采取平时成绩+期中考查+期末考试的方式,其中期末考试所占分值高达60%。而在采取构建式教学模式进行评估时,应该更注重学生现有知识(新学习的知识)是否和过往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自如。由此,在考核评估中,对常规知识点的考查比重下降,对学生创造力的考查比重提高。评估通常采取小组讨论+阅读+成品展示+个人考查的方式。学生需要提交自己及其小组的产品设计、新媒体作品、调研报告、读书笔记等作业,作为考评的依据。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则需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构成。构建灵活的课程评估机制,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也使学生获得准确的评价。

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更愿意和教师畅谈关于课程的想法、意见及建议。甚至有学生在学期结束后,对自己的评价是“虽然在课堂中没学习到太多的理论知识,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了很多新媒体技术,团队作业让我们学会了共同协作,虽然学习过程艰辛,可是收获满满”。

四、结 语

在新媒体研究课程中引进构建式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其与社会的距离,能更好地体现学院的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但运用好构建式教学模式,依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现有的课程学时分配是否合理;任课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是否要求过高;课堂规模对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否有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阳雨君.构建主义学习观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2]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王明金.基于构建主义的项目教学法的拓展[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3).

【注释】

[1]作者简介:张珏,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关与广告传播、新媒体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