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考察《人民日报》中与农民工议题相关的新闻话语演变的一般趋势,笔者使用了“农民工”和“民工”这两个最常见的关键词对在线数据库1979年至2010年的文章标题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显示,在2002年为界的前后两个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与农民工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的数量差别十分悬殊。如图4.1所示,根据标题关键词搜索的结果,从1979年到2001年的20多年时间内,《人民日报》发表的与农民工相关的新闻和评论文章只有184篇。相反,从2002年到2010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与农民工相关的文章数量急剧增加,共有1451个搜索结果(与农民工主题无关或重复的搜索结果均被排除在外)。显然,两个阶段文章数的巨大差异充分表明了新千年以来劳动力流动的急速扩张,以及农民工议题在中国社会中日益增加的重要性。
图4.1 《人民日报》中与农民工相关报道在2002年前后两个时期的数量对比
图4.2 《人民日报》中与农民工议题相关的报道的年度数目
图4.2则 显示,2002年前《人民日报》中与农民工相关的新闻和评论文章数一直维持比较稳定的水平状态,直到2002年后才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在前一个阶段,只有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早期的几年间出现了报道数量的小幅增加。图4.3则显示,《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的与农民工相关的文章数在过去30年内变化的情况,与文章总体数目变化的趋势大体一致。头版文章数增加的时段与文章总体数目增加的时段基本重合。《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意味着相关报道的议题具备十分重要的政治或经济意义,表明这些议题已被纳入执政党-国家的主要政治和经济议程。因此与农民工相关的报道量的增加表明这些议题已从政策边缘逐步凸显出来,成为过去十年来最高领导层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图4.3 《人民日报》头版中与农民工议题相关的报道的年度数目
这些报道数量在不同时期和年份的变化,实际上与执政党-国家在这30年内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农民工政策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的变化相一致。从1979年到1980年代末期的大约十年时间是改革后的第一阶段的自发性人口流动期。在此期间,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开始松动,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开始出现。第二阶段是继一场全面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之后的1990年代。在此期间,实施的是可控、谨慎和有限制的劳动力流动管理政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农民工议题开始成为城市公众和政府官员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导致的失业等诸多问题,产生了促进就业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巨大压力,各地推行和实施了各种试图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政策措施。最后一个阶段则是新千年以来的第一个十年,在此期间各种先前实施的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性政策被取消,目的在于促进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快速兴起的沿海城市转移,使之服务于外贸出口导向的国家发展主义战略(杨聪敏、杨黎源,2009)。
《人民日报》自2002年后与农民工相关的报道显著增加,是这一时期最高领导层和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政策行动的直接反映。2003年,关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农民工讨薪的新闻报道引发了一场由政府发动的全国范围的“清欠”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饱受诟病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同一时期,国务院连续发布了一系列与农民工问题相关的行政指导性文件,包括2003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2006年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及2008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这些政令的目的是“敦促地方政府废止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并改进为向农民工提供社会服务”(China Labour Bulletin,2008)。显然,媒体报道数量的多寡与政府政策的这些变化直接相关。
就这些新闻和评论性文章的主题来说,对文章标题的分析表明,对农民工议题的呈现方式逐渐从将农民工群体视为社会混乱和危机来源的负面建构,转变为将其描述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积极社会力量的正面建构。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农民工人潮被描述为“盲流”(见下文对命名方式的分析),被视为社会不稳定和使公共服务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的主要源头。与此同时,作为这一危机话语在制度层面上的再现,国家采取了各类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管控和限制措施(图4.4)。正如下文将要分析的,这一危机话语的具体语境不仅包括当时中国社会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同时也包括长期以来形成的负面看待非组织化人口流动以及针对中国农民群体的诸种负面看法的社会文化传统。所有这些话语建构起到了在话语层面上合法化相关强硬政策措施的效果。相比之下,2002年之后的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时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与农民工相关的报道和评论文章的主题大多是正面和积极的(图4.5)。其中,与官方采取的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和行政或法律援助举措的主题相关的报道显著增加。在这一阶段,政府的政策日益强调用管控和服务相结合的方针,取代原先那种单纯的劝退和严厉限制的政策方法。媒体话语主题的变化,与官方的这种农民工政策调整基本一致。
图4.4 《人民日报》中与农民工相关的主要负面主题报道
图4.5 《人民日报》中与农民工相关的主要正面主题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