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时主要承担了传达新闻事实、采访相关人物和发表事件评论的任务,综合起来看,出镜记者具有“叙述人”“采访者”和“评论员”的三重角色。在电视新闻直播的过程中,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针对事件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的提问和采访应该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大量的新闻信息都需要通过采访获得,对事件进程的关注在采访中体现,也只有深入、有效地采访过后,才能对事件做出正确、全面的评论。而出镜记者在镜头前的采访同样需要精心的准备,并遵循正确的采访原则,运用好非语言符号,在非常情况下采用隐性采访,则会为出镜记者的采访添彩。这一小节,我们主要关注以下这几个问题。
一、采访前的准备
出镜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根据准备内容性质的不同,我们将其分成硬性准备和软性准备两个类别,下面稍做详述。
(一)硬性准备
1. 含义:
硬性准备主要是指出镜记者在采访前,需要做的充分且必要的准备工作。硬性准备是采访前必须进行的环节,硬性准备充分与否往往决定着出镜记者采访的成败。
2. 内容:
(1)关于新闻事件本身
新闻事件本身是出镜记者采访的核心主题,只有受到关注的新闻事件才有采访和报道的价值,因此对新闻事件的深入了解、找出核心价值点,是采访前需重要准备的内容。
第一,要明悉新闻事件的既有事实,关注新闻事件要素的完整性,了解其实时动态以及影响。这是新闻采访的最关键的部分,是采访展开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关注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尤其要探究事件背景,寻找相关事件或共性话题。这方面的准备可以使记者的采访报道更加立体,内容更加饱满。
第三,要把握新闻事件的细节。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新闻事件来说,细节之处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内容,越是细小的信息,越不应该放过。当然,这里也需要记者在进行硬性准备时做出一定的判断,细节不是琐碎。
(2)关于采访对象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的采访一定是同采访对象共同完成的,采访对象是采访的核心人物,因为他身上带有大量的信息,是新闻事实的载体,又扮演着表达、示意、传播的重要角色,也常常代表着采访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关于了解采访对象,徐列曾经在《在追问中逼近事实》一书中这样说过:“事先尽可能地熟悉你的采访对象,包括他(她)的性格、话语方式。你不要设置太多的问题,至少不是全部,重要的不是具体问什么,而是希望你在哪方面有所收获。”[17]
对采访对象在采访前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能够帮助出镜记者在采访时减少紧张感,同时提升采访对象的亲切感,令交流变得顺畅;还可以增强对采访对象和采访现场的控制力,使出镜记者更好地掌握节奏,在直播报道中最快最好地获取想要的内容和素材。在搜集和了解采访对象的信息方面,记者要重点把握采访对象的独特之处,可能是独特的经历、个性,也可能是超出常人的成就。此外,记者也要善于整合信息,从信息层中发现新的新闻价值点。
电视直播的时间有限,不可能给出镜记者过长的时间同采访对象交流,有了对采访对象的事先了解和充分准备,才可以单刀直入,取己所需。
(3)关于采访环境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出镜记者的采访环境一般是其所处的采访现场。对于采访环境的熟悉和了解,能够帮助出镜记者更加沉着自如地表现,颇有点占据“地利”的意味。
面对可能复杂、可能危及生命,抑或陌生的采访环境,出镜记者应该做哪些准备,以促进采访的顺利进行呢?
首先是地理环境。出镜记者要了解自己在报道时将要到达的地理位置,这是现场环境描述中最基本的信息,要求出镜记者能够具体、准确地说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没有事先的了解和准备,加之经验的缺乏,很容易说得不准确或者不流畅,甚至是胡乱描述一通。这种做法将会大大破坏新闻的“现场感”,也不利于受众理解。因此,熟悉地理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是事实环境。对事实环境的了解可以理解成出镜记者对现场情绪的感受,要认识到新闻事件本身带来的环境、状态、气氛等。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地理环境标明地理位置,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事实环境则可能有千万种情况。奥运开幕式直播现场想必是一片欢腾,人大、政协会议的直播会议室气氛一般是热烈、庄重,而抗震救灾的前线的氛围则是肃穆、紧张。出镜记者也应该将正确的情绪和态度带入采访现场,切记不能扰乱整个现场的气氛。还以抗争救灾的现场为例,在紧张救援的状态下,非要采访刚刚劫后余生、惊魂未定的受灾群众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最后是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对整个新闻传播环境的感知与了解。电视直播的同步性、时效性,让出镜记者的采访面临着潜在的风险。每一次采访、报道、连线、直播,其实都共存于整个国家大的政治环境当中,它给新闻传播划定了一定的界限,有些敏感地带是不好触及的。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在对整个采访环境的了解和感知中,知道哪些该问、哪些不该问、哪些好问、哪些问起来毫无意义,并且学习新闻传播的政策法规,坚持法律和职业道德要求。
(4)关于采访计划、问题提纲与应急预案
出镜记者采访的魅力在于记者同采访对象的你问我答、你来我往,只有观点的交锋和知识的互动才会让直播报道变得生动,更加具有可看性,才能吸引住受众。新闻现场也处在不断变化中,所以,出镜记者要精心准备采访计划,列好问题提纲,并且准备好应急预案。
采访计划是对出镜报道与采访内容和流程的双重把握,要求出镜记者不仅要在内容上做好准备,在出镜采访与报道的形式上也要多加考虑,因为这里涉及一个和其他工种的配合问题。从内容上看,采访计划的制订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快速确定主题—选择采访对象—运用事实细节;从形式上看,则要预判、解决如下问题:采访前典型环境的选择—采访中出镜记者的运动—采访后评论或报道的表现。
采访问题提纲的好坏直接反映在出镜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对问题的设定要有针对性,直击重点;要能紧密贴合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方面,也就是最有新闻价值和报道意义的地方;问题也要新颖,毫无建设性的问题不会带给观众对新闻事件直播报道的满足感,常规性和基础问题也不会让新闻事件展现其真正的内涵和意义。既要问得准,又要问得巧。
应急预案对于出镜记者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说到预案,并不要求它多么宏大,多么全面,重要的是,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将预案拿出来可以帮助记者解决问题,使采访顺利完成,让出镜记者不至于无话可说,浪费直播报道的时间和机会。最简单的应急预案就是多设计几道问题,抑或是准备采访不顺畅时的应对方法,再比如说是现场出现重大变化或者突发事件时的转移措施等。出镜记者应该有灵活性,而灵活性通常来自对应急案的精心准备。
总的来说,应急预案的准备建立在对新闻事件本身、采访对象、采访环境的综合了解和掌握基础上,同时对采访计划和问题提纲要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控”,从而出色地完成出镜采访。
(5)技术、物质准备
主要包括:录音笔、手持麦克风等报道用具,以及对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各流程、各工种技术的基本了解。
(二) 软性准备
相对于硬性准备,从字面上看,软性准备一般处于辅助性的地位。但软性准备对于出镜记者的采访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准备充分,则能为记者采访“锦上添花”,准备不充分或毫无准备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采访前的软性准备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出镜记者成功报道的重要因素。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现场环境复杂、变化性强,在出镜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很可能会遭遇干扰、威胁,甚至是突发事件的打击。这时,出镜记者要沉着冷静、灵活应对。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访问采访对象时也能助记者一臂之力。记者面对难缠的采访对象,或者平和应对、不卑不亢,或者施加压力、步步追问,运用技巧打赢这场“心理战”“报道战”。记者心理素质的提升和成长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如此,才能收获一些经验。
其次是出镜记者的人脉资源。人脉资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广泛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出镜记者提供更多的采访对象,甚至可以为其建立起一个“智囊库”。而且,深厚的人脉资源会因彼此间的熟悉而令采访进行得更顺畅。当然这对于常态化的出镜报道比较有效,对于突发事件现场的出镜采访来说,就另当别论。
最后是出镜记者的仪态准备。出镜记者的仪态,既涵盖镜头感,又包括服饰、身体、眼神等软性元素。不同的新闻现场,出镜记者的仪态需要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环境相吻合。在时政新闻报道时,记者要着正装,表情自然,语言表达上要体现出大气。但在报道灾难性新闻时,出镜记者不能穿得太正式,而要选择一些特殊装备,例如救生衣、口罩、手套等,这不仅可以突出现场气氛,还能保证报道过程中的安全。仪态和仪表对于出镜记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内容,毕竟电视是声画合一的媒介,出镜报道时,观众透过电视屏幕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出镜记者。得体的仪态和仪表会给出镜采访加分。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着重准备的是采访技巧,它贯穿于采访的全程,但更多地体现在采访过程中,尤其是在采访的有声语言表达上,我们将在后边做较为细致的梳理。
出镜记者采访前的准备主要分为两部分:硬性准备主要考察的是出镜记者的新闻业务能力和素质,包括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策划能力、同采访对象的沟通能力、对新闻现场的把控能力等方面;而软性准备主要要求出镜记者在心理、技巧、仪态等方面的素质。只有将采访前的准备做得全面且有效率,才能给受众带来最好的报道,出色地完成出镜记者的使命与任务。
二、采访原则
采访原则是出镜记者在采访时应该遵循的内容,它们指导着记者的采访,使记者能够充分抓住机会,完成报道。对于电视新闻的直播来说,出镜记者更要把握一些重点原则来实现采访报道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提升对直播的适应性。
那么,出镜记者在镜头前采访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从出镜记者提问的语言表达和同采访对象的沟通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出镜记者采访时的原则。
(一)语言表达的原则
首先是简洁原则与“短句子”。采访时出镜记者要删繁就简,把话说得简短、干净。对于出镜记者来说,简短的自我介绍和简明扼要的采访很必要,这不但利于受访对象回答,也利于收看直播报道的观众理解。啰啰嗦嗦、艰涩难懂很容易让对方反感,也不利于提升记者采访的时效性和可听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短句子不能丢弃提问的完整性,问题的意思还是要传达得准确、全面,这时就需要出镜记者灵活运用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在表达时注重语气的变化和情绪的正确表达。
其次是“一次过”原则。“一次过”原则是最能考察出镜记者现场采访能力的标准,也是对出镜记者现场采访经验和综合能力的双重考验。电视直播的特点决定了出镜记者采访的传播形态和传播速度是快速同步的,这也是直播带给观众“真实性”和“同步性”体验的原因,更是直播的优势。出镜采访的提问做到一次性通过,可以更好地展现电视直播的魅力,同时也是对出镜记者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展示,这要求记者在提问中减少排练的仪式感和生硬造作的套话。
采访的一次性顺利通过原则要求出镜记者出镜前做好充足准备,并且在现场细心、沉着,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一次性顺利通过原则能集中体现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调控现场的能力,是记者的核心竞争优势。
简洁原则、尽量使用短句子,努力做到一次性顺利通过,这两点原则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简洁有力的短句子有利于出镜记者对问题的表达和对现场情况的介绍,一次性顺利通过原则反过来对出镜记者的采访提出了快速、及时的要求,两者共同构成了出镜记者在提问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二)沟通采访对象的原则
既然是采访,那一定是有问有答的过程,这就是一种沟通和交流。那么出镜记者采访同采访对象沟通时又要注意哪些具体原则呢?
首先是“倾听”原则。且不说出镜记者在采访时要有倾听意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倾听”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会倾听的人,往往能够从谈话中获得信息与对方的信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了解话题。学会倾听,是一种智慧。
可以说,很多出镜记者都喜欢步步追问或者长篇大论,思考着如何把自己准备的问题全都派上用场。事实上,急于提问而不注意倾听,常常是出镜采访失败的主要原因。倾听的过程会给出镜记者提供大量重要的信息,而且出镜记者的问题往往是观众想知道的,那么采访对象的回答应该说是占主要地位的,出镜记者霸占着时间,不能从“倾听”中更好地继续采访,也会导致观众的反感。
那么出镜记者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都该听些什么呢?
第一要听核心事实和核心信息点,并做判断。这应该是记者采访中观众最想知道的部分,在倾听时,出镜记者要善于对事实和信息进行快速整理,并且筛选出关于问题的核心答案和核心内容,从而在报道时用以突出或者强化信息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出镜记者也要对采访对象的回答进行专业判断和法律道德方面的思考,要准确提取出其中的事实信息,而不是受制于对方的观点。观点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筛选,很容易削弱报道的客观公正性。核心事件信息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内容,是记者出镜采访的原因所在。
第二听到不理解的话,及时判断和反应。有时候,采访对象的回答也会超过记者本人的理解范围或者认知范畴,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语言,往往会形成出镜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电视新闻传播与观众理解之间的屏障。听到不懂、不明白、不理解的话,记者首先要做一定的判断,并适时地追问,以求采访对象进一步解释,从而把问题理解清楚。要知道,出镜记者代表的不仅是电视媒体本身,更代表着千千万万关注事件进程的观众,观众享有知情权,出镜记者就要抓住机会,提出疑问,并找寻答案。
第三要听细节和言外之意。在新闻采访的现场,要注意采访时受访者所表达的细节点。细节中往往蕴藏着重要的信息,听细节也是记者在现场即兴提问可依据的部分。听言外之意建立在对采访对象所说内容的分析基础上,有些采访对象并不愿直抒胸臆,或者表达得并不清楚、透彻,尤其是面对比较敏感的话题时,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善于倾听,并能听出言外之意。两者都是完善出镜记者采访与报道的重要内容。
在同采访对象沟通方面,记者还要坚持互动原则。出镜记者在采访中的互动,不仅是语言上、观点上的互动,还包括运用非语言符号同采访对象达成的互动。心理、情绪上的互动可以形成较好的采访氛围,有利于采访对象的情感表达,也使出镜记者的采访更加真诚,电视新闻直播的画面也更加丰富、生动。
试想一下,出镜记者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没有语气、情感的变化,只像“柱子”一样立在采访现场,可能他在进行思考,但是没有互动感,也很难获得采访对象的好感。其实,增强互动性并不难,恰当的语气、关注的目光、不时点头和肯定的微笑,甚至是疑惑不解的眼神,都可以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令采访进行得更顺畅、更活泼。
出镜记者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都应该认真遵守采访原则,这也已经成了出镜记者的采访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提问时简短有力一次过,交流时认真倾听、把控节奏、增加互动,做到以上几点有利于采访的顺利完成,这也是出镜记者需要不断研究的大学问。
(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回顾出镜记者的定义,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是出镜记者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正是通过有声语言符号,以及叙述、提问、交流、评论等方式,出镜记者才能将新闻现场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完成出镜的采访报道工作。除了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在出镜记者的采访中也越发重要。
关于非语言符号的定义,叶子在《现代电视新闻学》一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伴随着人物同期声讲话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也因此有人把它归类到‘语言’中来,成为‘体态(或体势)语言’‘环境语言’等”[18]。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不同于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确实性,非语言符号是要通过观众一定的联想、想象才能产生语言效用,这也就造成了非语言符号在信息表达上的不确定性。
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出镜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中,除了语言交际外,还要进行的就是非语言交际。对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萨莫瓦和波特在其名著《跨文化交际》一书中将其定义成为“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言语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和接收者都具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刺激因素,这些刺激因素既可以是某人自己发出的行为,也可以是其利用一定的环境而生成的手段”。而我国学者毕继万从教学的角度把非语言交际手段大致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握手、拥抱、微笑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流信息。(2)副语(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言(object language):包括皮肤的修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萨莫瓦等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19]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完成好采访现场的非语言交际、合理运用非语言符号在记者的出镜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同在现场的采访对象来说,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可以增强两者的互动;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而言,出镜记者在镜头前的一言一行都是被电视媒介同时传播出去的,记者的反应等非语言行为也会影响观众对于事件的接收和判断。因此说合理地运用非语言符号是必备的素质和能力,面对不同的采访情况、采访对象也要懂得灵活变化,使采访充满活力。
出镜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应该做到既要敢于使用语言符号,又能善于运用非语言符号,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有机结合使用,能够充分增加采访报道的效果以及深度。
我们来看看央视《新闻调查》栏目2004年8月9日播出的报道《河流与村庄》。在这期节目中,主持人长江出镜采访,她来到村中一户农民家了解饮用水受到污染的情况:
记者:(这水)看着挺浑的。
村民:就是浑。
记者:现在吃也还是这个水?
村民:吃的这个水。
记者:就打出来就烧饭?
村民:澄一会儿。
记者:也让它澄一澄。(捧起一捧水先闻了闻,继而喝到嘴里后吐掉)闻着闻不出来,喝着可不好喝,这个水。这个井是多少米?
村民:十米吧。
村民:十米。
记者:村里大部分人都用这个水?
村民:是,深井很少,有个别的打二三十米深。
在这段电视调查中,记者从视觉、嗅觉、味觉这几方面对黄梦营村村民家中的饮用水水质进行了体验,用有声语言和行为语言将当地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呈现出来,记者把水喝到嘴里后由于味道难忍而本能地马上吐掉,这一动作形象地证明了这种水是无法直接饮用的。这一系列在电视镜头前的语言表达和行为浑然天成,借助新闻现场所提供的实物线索或者场景线索,记者的行为和体验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荀子所倡导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新闻调查》的电视观众来说,记者(主持人)在镜头前的亲身体验要比检测结果上面的数字、百分比来得更加直观、形象,使记者整体的调查采访也更有说服力。记者在采访现场的感官体验,已经成为新闻深度的有效构成。
出镜记者在镜头前的采访配合使用非语言符号,可以令语言符号表达更清楚、明白,也可把新闻采访现场变得更加生动,使记者的采访更加鲜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