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学,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为了应对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带来的压力,报纸通过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度,形成独特的优势,从而对抗电子媒介的竞争。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在西方国家报业竞争的环境下产生的,美国社会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见证了深度报道中的一个下属类别——解释性报道的兴起。由于当时席卷全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的直接刺激,整个社会对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整合越来越强,而且全球化的端倪已经在当时显露出来。因此,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们对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在那个年代里已经形成的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仅靠传统的交代新闻六要素的消息报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受众对新闻事件背景、原因和启示等方面的需求都很迫切。在这种情况下,以阐明新闻背景、事件因果关系脉络以及归纳发展态势的解释性报道开始率先兴起。
南京大学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对“深度报道”做出了如下定义:“‘深度报道’所体现的是一种新闻旨趣(interests),它揭示了新闻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关联,从深度(深刻性)和广度(广延性)两方面指出了新闻文本以受众认知效用为主导的运作方向。”[1]按照《简明新闻学词典》对“深度报道”的解释,深度报道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在“‘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中进一步深化。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在‘时间’(When)上不仅要说明现在,还要追溯既往,推测未来;在‘地点’(Where)上,不仅要报道现场,还要注意到地点的延伸和波及;在‘人物’(Who)上,不仅要采访当事人,凡直接间接有关人员都应采访;在‘新闻事实’(What)上,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情形和细节都应搜集;在‘原因’(Why)和‘经过’(How)上,不仅要说明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还要分析它的意义,预见时间的发展和影响”[2]。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深度报道的“深度”就体现在报道的“深刻性”和“广延性”这两大方面。也就是说,在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后,着重“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方面内容,既要进行纵向的历时的深刻的对比,也要进行横向的共时的广延的分析,这是深度报道区别于其他形式新闻报道的最关键的特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作平用12个指标来概括深度报道的要件:“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3]。根据新闻学理论的划分,深度报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独立的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二是组合式深度报道,包括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整合报道。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其中主要的四个类型的报道形式。
一、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了解战场的情况,还需要新闻工作者对战争进行解释。《新闻学简明词典》中对解释性报道的阐释为:“一种提供背景的分析性报道,目的是通过记者的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西方新闻学者认为,由于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在五个‘W’中,要着重回答其中的‘Why’,即这一新闻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记者要尽可能完整、清楚地交代新闻背景,告诉读者新闻事件的起因、意义和影响,以及可能向哪个方向发展”[4]。
如2011年7月31日《东方时空》就“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进行解释性报道,对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中铁24局总经理助理路喜钢进行采访,解释事故发生原因并回答记者提出的几点疑问:(1)是否急于通车而忽视救人;(2)是否曾试图掩埋车体;(3)自动停车系统为何没启动;(4)为何两车行驶顺序倒置;(5)吊装时车内是否有幸存者。
二、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揭丑报道发展而来,后来在西方新闻界十分流行。它是记者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观察,结合近期热点事件或问题,对某一类社会现实或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的报道。在中国电视新闻界,1980年央视《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其中已经开始出现新闻调查性报道的雏形。1994年《焦点访谈》正式开播,该节目以调查为基础,逐步展示事实的报道方式也属于调查性报道。随着调查性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1996年,央视开设了专门做调查性报道的新闻栏目《新闻调查》,该栏目如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名牌栏目。
三、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是对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新闻进行及时且持续的关注报道,特别是对重大新闻事件,追踪事件最新动向,连续不断地进行深入分析,时时关注新闻事件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向观众进行报道。连续报道具备较高的时效性、报道结构上的完整性、报道层次的递进性等特点,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报道方式。
四、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是源于我国电视新闻界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需要,而发展出的报道方式。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不同新闻事件进行的连续的报道,具备深度报道的信息密集的特点,具有显著的传播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