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徘徊在梦想与现实间的知识青年

徘徊在梦想与现实间的知识青年

时间:2023-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地,有人把他们叫作“知识青年”。在乡村社会中,一个肯读书而且能够读好书的人常常被村民认为是有出息的人。第二个年龄层次是现年40岁左右的70后。第三个年龄层次是80后、90后的乡村高中毕业生。由此可见,三代乡村高中毕业生对于乡村精英的意义是有较大差别的。但是,从社会现实角度来说,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又是残酷的。
徘徊在梦想与现实间的知识青年_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

一、乡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我们前期对皖北乡村知识群体研究的过程中,有一群人特别引起我们关注,那就是1980年代、1990年代活跃在乡村中的高中毕业生。这一群人有几个特点引人关注:一是年轻有为;二是文化程度高,明事理;三是头脑灵活,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发展自己;四是在乡村中很活跃,经常参加村里的公共事务,有时候被村干部请去帮忙,比如记记账、写写稿子和文件什么的,有时帮村民写春联、写信、写诉讼状,有时被村民请去作为婚丧礼仪的文书、司仪的助手等,时间长了,他们也就成为村里的公共人物,大家有事都去请他们帮忙。在当地,有人把他们叫作“知识青年”。这一群人尽管年龄各异,但他们在村庄中很出名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高中毕业生。对于皖北的普通村庄来说,一个村子里能够读到高中的学生都是少数,他们也都为村里人所熟知,被大家所赞赏。在乡村社会中,一个肯读书而且能够读好书的人常常被村民认为是有出息的人。在对汪村的调查中,村民对于读过高中的人总是刮目相看,因为他们曾被当作村里同龄人的典范来学习。但是,这只是这一群人的基本特性。他们能否真正成为被大家认可的精英人物,还要看他们毕业后在村庄中的表现。因为,在村民看来,一个人只拥有知识而没有突出的才能和表现,并不算一个成功的人,也不会被大家认可。假如一个人既有知识又知道如何转化和表现,他就有可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公众人物,慢慢地就会成为村庄中的精英。

在皖北乡村中,这群人是有年龄分层的,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年龄层次:一是年龄在50岁左右的最早几届60后老高中生。他们中的部分人是因为取消了高考制度而没有机会升学的一批人。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才能,比如,他们中有的人写一手好字,有的人会一种乐器,有的人会唱歌、会表演,这些才艺在后来的乡村生活中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有的人还凭借这些才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这一群人有相当一部分成了当地的精英人物,有的在村庄公共事务和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表现积极、活跃,成了公众人物。第二个年龄层次是现年40岁左右的70后。70后的高中毕业生虽然有了升学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机会又是极其有限的,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是1990年代中前期的高中毕业生,那时高校还没有扩招,大学还是精英教育,在当时2%~3%升学率的条件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要回乡务农。这一批人的绝大多数后来离开了村庄谋求新的发展,留在村里的部分人也都有不凡的表现,有的后来当了村干部,有的从事个体经营,还有的通过培训当了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民间艺人等。第三个年龄层次是80后、90后的乡村高中毕业生。对于80后、90后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虽然当时高校已经扩招,高考升学率比过去明显提高了,但是,对于乡村中学来说,高校扩招带给他们的利好远没有城市那样明显。高考对于乡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通过率比较低的门槛,他们中仍有2/3以上的人无缘大学教育,同样面临着人生的艰难选择。相比较前两代高中毕业生,这一代落榜的高中毕业生更多、更早、更彻底地离开了乡村。除了复读再考的,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外出打工或选择其他方式继续深造和培训,接受再教育。也就是说,当他们结束了高中教育,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离开了乡村,开始了新的人生选择。对于80后、90后的乡村高中毕业生来说,无论如何,乡村都不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由于乡村人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乡村生活下去,一旦结束了乡村的学业,他们自然而然就会选择离开乡村。同时,高中毕业对村民来说也不像过去那样感到稀奇。因为自1998年以来,乡村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已不再是凤毛麟角,现在在乡村考上大学的越来越多。因此,现在大家对于高中生已不再那么看重,更看重的是有没有考上大学。显然,大家的教育期待提高了。由此,大家对乡村知识精英的概念的理解也变化了:过去,在乡村人看来,高中生就算知识精英了,而现在考上大学在有的人看来都不是什么精英,还要看有没有好的工作。

由上所述,我们能够发现三代乡村知识群体的变化有如下的特点。第一,知识对于个人在乡村中身份的意义是因时代而异的。在这三代高中毕业生里,知识似乎都是差不多的,都是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铺垫的伦理道德知识,但是,同样是高中阶段的知识对他们的意义或带给他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基本趋势是价值越来越小。第二,三代高中毕业生在乡村的地位和权威是逐代递减的,第一代最高,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了真正的乡村精英,他们拥有较多被上级选拔的机会,实现了个人职业、身份的改变,他们中还有一部分在当地享有名望,受大家爱戴。第二代虽然没有第一代那么有才华,但是他们灵活的头脑和创新性思维使他们有机会独立创业,从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在乡村他们也被认为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得到大家的认可。而第三代的梦想根本就不在乡村,当然他们也不在乎村庄中的地位、声望什么的了,他们的梦在未来,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在意乡村精英的说法。实际上,在村民眼中,这一代年轻人读高中是正常的,能考上大学才算高人一等,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像初中毕业一样,同样面临残酷的现实选择,只是学历高一点而已。由此可见,三代乡村高中毕业生对于乡村精英的意义是有较大差别的。

二、乡村青年知识群体的困惑与迷茫

对于1980年代、1990年代就读乡村高中的知识群体来说,1980年代中国乡村中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从个体角度而言,由于受时代的影响,个人在青年时代充满了太多的美好梦想,这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现实的慰藉。但是,从社会现实角度来说,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又是残酷的。首先是落后经济条件下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感受到物质匮乏时代的生活艰苦;其次是那个时代极低的高考升学率给绝大多数在艰苦环境中刻苦学习的高中毕业生设置了无法逾越的人生障碍,那就是,尽管大家都在刻苦努力,但是面对2%~3%的高考升学率,大多数人不得不接受回乡务农的残酷现实。当时的说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过去的成了天之骄子;没过去的纷纷落马,成了真正的农民”。对于这些没有跨越高考门槛跌回“农门”的落榜者来说,不但要承受高考失败之痛,更重要的是,这一失败决定了他个人的人生命运:不得不回到农村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成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与他们青春年代编织的梦想相比,现实与理想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对于1970年代出生的青年知识群体来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和现实生活带给他们的压力是他们最大的困惑和烦恼。这一代青年知识群体在读书时正值中国乡村发展的困难时期。当他们懵懂认识社会时,中国的乡村刚刚迎来改革的曙光,而一切还都是方兴未艾。在相对偏远和落后的汪村,改革并没有像沿海发达地区乡村那样立刻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而是在政策的导引下亦步亦趋地进行着。1980年代末的汪村相对是落后的。1990年代以后,汪村在没有任何市场化优势资源的前提下跟随着国家政策迈入了市场经济的时代。在外部环境已经启动竞争机制的情况下,汪村的经济分化几乎还没有开始,种植业仍是汪村的绝对性产业。加上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汪村前后发生多起旱涝自然灾害,汪村村民的生活仍然是非常的困难。

而19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青年知识群体此时正读高中。他们从学校里和书本上看到了改革和未来的蓝图,而回到自己的家中和村庄中接受的则是冰冷的现实。“这种落差太大了,简直让人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一个1993年毕业的高中生这样说。

如果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是这一代知识群体心灵上的痛苦的话,那么,现实生活的压力则是困扰这一群体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问题。这种现实生活上的压力主要以家庭的种种困难带给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限制及其对心理的暗示等方式表现出来。(李庆真,2010:121-122)

年轻一代的乡村知识群体之所以困惑和迷茫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中国乡村还是呈现一个迷茫的状态:一是当时的乡村虽然经历了约十年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但整体来说,经济条件还比较落后,至少当时许多农业生产都还是体力劳动,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民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二是当时社会背景带给个人的困境。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管理的各项体制也有所松动,但是,整体来说,乡村发展的程度还比较落后,当时中国社会提供给乡村人能够向上流动的机制和渠道还相当有限,要么升学,要么去参军。而这两个渠道能够提供的机会也只是3%~5%,其他的绝大多数人还是不得不面对回乡务农的现实。三是来自于乡村基层管理领域的矛盾。主要矛盾体现在:(1)基层地方政府对乡村的干预比较多,安排的任务重,直接管理和控制比较多,村一级自治组织灵活性小,而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2)由于村委会过多地承担了行政化职能,加之沉重的税费负担,村委会和村干部在村民心目中的威信在下降,因此,村委会的整合能力在下降,其在治理和发展方面没有新的思路,从而陷入失去民众支持的尴尬境地。从社会大环境来说,1990年代的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着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要求带来的挑战,乡村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也在悄无声息地进行,比如人的观念、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运行和管理体制的变革等。这些都使得乡村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现存体制上的障碍。加之乡村发展创新能力不足,乡村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很多。这些现实问题对于生活在乡村的知识群体来说,本身就是困惑。当升学无望,还要面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时,他们表现出了焦虑和无奈。而将这些和自己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又找不到可以改变现状和发展自己的突破口,于是,他们的困惑和迷茫会进一步加剧。

乡村知识群体的困惑与迷茫还来自于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每个人在年轻时都有梦想,对于读到高中的乡村知识群体来说,青春期的梦想更是远大而又高尚的,他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比如很多人都憧憬着将来当科学家、当老师、当作家、当演员、当兵、当官等。还有人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比如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找个称心如意的对象,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但是,这些理想仅仅停留在他们的想象中,至于能不能实现,他们一点把握都没有,甚至连想都没想过。在他们看来,愿望和理想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仅仅表明一种想法和态度。当然,如果能够实现,那是最好的;但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是心里清楚的。尤其当他们高中毕业没能进入大学又没有更好的出路时,他们对于未来的方向更是没有了把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面对回乡务农的现实,再也不会想曾经的梦想。只有那些不甘屈服于命运的少数几个人,想尽一切办法接近梦想,虽然几经迂回曲折,他们中还是有人实现了那时的梦想。对于多数人来说,对未来的担忧是有理由的:第一,自己无法成为跨过高考独木桥的佼佼者,改变自己命运和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会变得更加渺茫。第二,乡村现实生活无法提供实现个人梦想的条件和渠道。第三,社会能够提供给自己发展的机会和条件都很苛刻,凭现有的能力无法逾越现实的阻力和障碍。因此,在这些现实的窘境下,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了更多的担忧。

其实,年轻一代的乡村知识群体在那个时代的困惑和迷茫只是暂时的,一旦时代发生了变化,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还会如中学时代的青年梦想的那样,充满动力和自信,抓住一切机会向梦想靠近。事实证明,他们走过了彷徨期,在社会提供更多机会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抓住了,多数人都走出了一条发展自己的路。他们中的一些人真的当了军官、教师、企业家,也有人当了公务员。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