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隐社会认知的提出
内隐社会认知属于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社会认知的范畴,是近几十年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等在总结大量先前有关无意识的社会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了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研究领域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这一概念,标志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在理论上的形成。
国内研究者杨治良等在1997年就开始借鉴研究内隐记忆研究中发展的加工分离说(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PDP,又译为过程分离理论),采用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和指标来研究和探索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认为社会认知过程更具有内隐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钢筋水泥”结构性模型的理论假设。
内隐社会认知过程是指在缺乏意识监控或在意识状态不明确的条件下,认知主体对社会刺激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内隐社会认知是对现有社会认知成果进行整合、重构的结果。尽管到目前为止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还较为粗浅,但是它的研究触角已经伸向了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和归因评价等各个方面,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等几个方面。
Greenwald和Banaji(1995)认为内隐态度“是个体无法内省识别或者无法精确识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这种痕迹调节着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喜欢或不喜欢的感受、思考和行为”。大多数态度研究者承认内隐态度是一种自动化反应。如Fazio和Olson(2003)强调,内隐态度具有较少的意识可控性;后来有研究者强调人们缺少对态度起源的觉知,而且当个体接触态度对象时,态度可以以无意图性和不可控性的形式自动激活。同时,对态度客体本身的觉知也随着内隐态度的加人而有所不同。
Greenwald和Banaji(1995)认为内隐自尊是“当对同自我相连或相关的事物做评价时,一种通过内省而不能确认的自我态度效应,即做出积极评价的倾向”。这种自尊现象还表现为一种“拥有效应”,即当知觉者把刺激和自己联系起来时(不论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认知主体对它的知觉就会不同于其他与己无关的刺激,而对它做出更为积极肯定的评价,这种现象许多研究者已通过“首字母效应”进行了验证。Greenwald和Farnham(2000)对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低的相关,从而证实了两者的相对独立性。同时,有一些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的自尊成分可以预测不同的个体反应:对于自发的或情感驱动的反应,内隐自尊往往比外显自尊的预测效度更高。
内隐的刻板印象是指通过内省不能确知的过去经历影响着个体对一定社会范畴的成员的特征评价。钟毅平和杨治良(1998)采用启动效应作为内隐社会认知的指标证实了刻板印象具有启动效应,即内隐性的特点。Greenwald等(1998)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对黑人-白人的种族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易于将白人和好的属性连在一起,而将黑人和坏的属性连在一起,证实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存在,并发现种族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态度测量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蔡华俭等(2001)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不管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如何,都显1地把理工科和男生相连,把人文学科和女生相连。胡志海(2005)也通过IAT对大学生的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无论是采用内隐还是外显的测评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职业的刻板印象。
此外,内隐社会认知的发展与内隐测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以内隐联想测验为代表的基于反应时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受到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也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二、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包含三种主要范式:反应时范式、认知操作范式和生理反应范式。梁宁建等对内隐社会认知三种主要研究范式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其中,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技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基于反应时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类:
(一)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任务是要求被试对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中央的刺激词汇进行快速分类,每一个用于分类的词汇要么属于目标词或非目标词,要么属于相容或不相容的属性词汇。其中一种情况是目标词(或非目标词)和相应的相容属性词标签出现在屏幕的同一边,要求被试对呈现的目标词(或非目标词)和相容属性词按相同的键(如“D”键)进行反应归类,即进行相容归类;另一种情况是目标词(或非目标词)和不相容属性词标签出现在屏幕的同一边,要求被试对呈现的目标词或非目标词和不相容的属性词按相同的键(如“K”键)进行反应归类,即进行不相容归类。不相容归类和相容归类的反应时之差便为内隐态度强度的指标。
内隐联想测验一般包括七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一个辨别任务(discrimination task)。第一部分要求对靶概念词(target-concept)的例证尽快地进行辨别并按键反应(如“D”键或“K”键),即把属于目标词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如“K”键),把属于非目标词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如“D”键);第二部分要求对属性词(attributive words)例证尽快地进行辨别并按键反应(如“D”键或“K”键),即把属于积极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如“K”键),把属于消极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如“D”键);第三部分对被试在前两部分出现的所有刺激词汇,要求把属于目标词和积极的属性词视为一类并按键反应(“K”键),把属于非目标词和消极的属性词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D”键);第四部分的反应方式与第三部分的相同;第五部分的反应方式和第二部分的基本相同,但反应的按键与第三部分相反(“K”键和“D”键);第六部分也是对目标词或非目标词和积极属性词或消极属性词进行联合归类,但要求把非目标词和积极属性词、目标词和消极属性词分别归为一类,并分别按不同的键(“K”键和“D”键)进行反应;第七部分的反应方式与第六部分的相同。其中,第三、第六部分为第四、第七部分的练习,第一、第二、第五部分既为反应方式的练习,又激活了目标词汇与属性词之间的联系,第四、第七部分提供指标中采用的相容与不相容归类的反应时。不相容归类和相容归类的反应时之差作为内隐态度强度的指标。
(二)Go/No-Go联想测验
Go/No-Go联想测验(The Go/No Association Test,GNAT)考察的是目标类别(如水果)和属性维度(如积极和消极评价)概念之间的联结强度,弥补了IAT实验设计中需要提供类别维度、不能对某一对象(如花或昆虫)做出评价的限制。GNAT吸收了信号检测论的思想,实验中包括目标刺激(信号)和分心刺激(噪声),如将目标类别(fruit)和积极评价(good)作为信号而将目标类别(bugs)和消极评价(bad)作为噪声,当呈现fruit和good时,被试按空格键做出反应(称为Go),当呈现bugs和bad时,被试不做出反应(称为No-Go)。
GNAT包括两个主要实验阶段(block):在阶段1,被试对目标类别(fruit)与属性类别(good)做出反应,对bugs和bad则不做出反应;在阶段2,被试对目标类别(fruit)和属性类别(bad)做出反应,对bugs和good则不做出反应。实验中采用d′指标,将正确的“Go”反应称为击中率,将不正确的“Go”反应视为虚报率,将击中率和虚报率转化为Z分数后,其差值即为d′分数。
(三)传感西蒙任务和外部传感西蒙任务
在西蒙任务(Simon Task)的基础上发展出情感西蒙任务(Affective Simon Task,AST)。在AST中,被试在词语的非评价性属性基础上做出积极/消极反应,如当代表“人”的词语呈现时,被试报告“good”,当代表“动物”的词语呈现时,被试报告“bad”。实验中代表“人”的实验刺激包括“friend”和“enemy”,研究发现,个体对“friend”的反应要快于对“enemy”的反应,尽管这两个词汇都从属于“人”这一概念。也就是说,当刺激的消极/积极属性和个体反应(消极/积极反应)一致时,个体所花费的时间较少;当刺激的消极/积极属性和个体反应(消极/积极反应)不一致时,个体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做出反应。
外部情感西蒙任务(The Extrinsic Affect Simon Task,EAST)是Houwer在IAT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方法,它结合了IAT和Houwer提出的情感西蒙任务的特点。在EAST中,个体依照所呈现的白色词汇的评价性特征(积极或消极)做出判断,并分别做出反应,给原先中性的按键反应赋予积极或消极的意义。对于彩色目标词汇(蓝色或绿色),个体则依据其颜色进行区分,原先中性的按键因为被赋予了积极或消极意义而影响个体对目标刺激的颜色分类反应。这一实验安排使得个体不需要对目标刺激做出评价性反应,减少了个体对反应过程的有意识控制,从而揭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实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