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家将人类的动机分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和社会赞许动机,人类的行为也因此掺杂了不同的意义。从社会赞许动机的角度讲,个体的许多行为是为获得他人赞许,即取悦于人而采取的。如果个体做的事能获得别人的好评和称赞,他就会有满足感。这类动机称为社会赞许动机,相应的行为被称为社会赞许行为,如助人行为、募捐行为。
社会不赞许行为则是指人们所参与的不被他人认可和称赞的社会行为,有些甚至是违法的和不正常的,如吸烟行为、偷窃行为和吸毒行为等。社会赞许动机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发展非常重要,往往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由于看到他人和公众赞许某些行为方式,也看到他人不赞成的行为方式,个体知道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该如何做,从而学会了社会规范,并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选择和约束。教育可以使人们在意识状态中更多地倾向于社会赞许行为,而本能、后天学习等又使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产生、保存了社会不赞许行为,同时由于社会判断、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复杂性,人们对两类社会行为的认知过程中也必将存在许多不同的特点。
目前,研究者主要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针对吸毒行为和吸烟行为等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社会认知过程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Franken等(2000)对吸毒行为的研究显示,海洛因依赖者在Stroop测验中对海洛因相关词汇的反应时间明显比对中性词汇和情绪词汇的反应时间长,而对中性词汇与情绪词汇的反应时则无显1性差异,这也反映出了药物对成瘾者的动机性价值。Swanson(1955)等针对吸烟行为的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表现出了更加积极的内隐态度,同时,吸烟者的外显态度比非吸烟者显得更为显1和持久,尽管两者都认为吸烟本身是消极事件。Perugini(2005)的实验研究则验证了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对吸烟行为的多重作用模型:对吸烟持有中立的外显态度者的行为源于其积极的内隐态度;对吸烟持有消极的外显态度者尽管持有积极的内隐态度,在行为上却显得低调;对吸烟持有积极的外显态度者的行为则受到其积极内隐态度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其积极的内隐态度进一步强化了积极的外显态度。Sherman等(2003)则分别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来研究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发现内隐态度的测量结果比较稳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也就更容易区分吸烟人群和不吸烟人群的行为。
国内以杨治良为首的研究者主要针对攻击行为这一社会不赞许行为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认知实验研究。杨治良和刘素珍(1996)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方法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攻击行为具有内隐性。杨治良等(1997)使用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实验图片考察了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发现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出现了实验性分离,从而支持了攻击行为具有内隐性特征的结论。叶茂林(2001)使用攻击和被攻击相互作用的动词为实验材料,考察了未成年人攻击性的某些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研究验证了在未成年人身上也存在内隐形式的攻击性。
徐大真和杨治良(2001)使用不同性别人物在攻击与被攻击行为中相互作用的图片为实验材料,在研究内隐社会认知中的性别差异时,发现攻击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中不存在性别差异。周颖等(2006)所做的攻击性警戒-回避效应实验研究,再次证实了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叶茂林和杨治良(2004)使用投射法这一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考察了未成年人罪犯群体与正常群体的攻击行为内隐社会认知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而言,未成年人罪犯群体与正常群体的内隐归因方式存在显1差异,罪犯的内控程度要低于常人的内控程度,从而得出罪犯产生攻击性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归因存在偏差,支持了攻击行为成因的归因模型。
戴春林等(2005)的研究采用IAT测量个体内隐攻击性,研究结果发现,个体的攻击行为倾向性表现出自动化特征,性别因素和IAT测试的联合任务次序不影响IAT效应,研究支持了IAT测量个体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戴春林等(2006)对个体攻击性结构和自尊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个体在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自尊上没有显1差异:在高外显攻击性个体中,其自尊随着内隐攻击性增高而降低;在低外显攻击性个体中,自尊和内隐攻击性关系不紧密。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对于社会不赞许行为普遍存在内隐和外显两个不同的社会认知层面。其中,外显和内隐的社会认知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而两者对行为的影响路径有何差异,尚需进一步深人研究探讨。因此,在以往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尝试从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出发,深人分析个体在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一致或不一致状态下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以期能揭示社会认知的外显和内隐层面与不同类型社会行为的复杂关系。
本书第五章和第六章拟通过对吸毒和吸烟行为、艾滋病歧视行为、攻击行为等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内隐和外显态度的特点展开实验研究,以此来检验双重态度模型,对态度的形成过程以及态度与行为改变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
本书第七章拟通过对日常不良饮食习惯等社会不赞许行为人手,考察对日常行为习惯的矛盾态度的内隐和外显社会认知特点,并进一步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考察社会不赞许行为的矛盾态度心理机制,分析内隐和外显的矛盾态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