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案例2-1
感觉剥夺实验[1]
1954年,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单调的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总之,来自外界的刺激几乎都被“剥夺”了。
被试单独待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三四天后,被试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他们在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思考:从感觉剥夺实验中,可以看出感觉对人具有哪些意义?
一、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sensation)是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轻重、软硬、声音、气味等多种属性。感觉就是通过眼睛、耳朵、皮肤、鼻子、口腔等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将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输入脑,然后分别对颜色、大小、形状等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映。因此,我们通过感觉可以获得对事物的部分或者零碎的认识。
知觉(perception)是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当感觉获得对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之后,知觉就将对于某一事物的所有个别属性整合起来,从而获得对这一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认知。比如,通过感觉得知某一客观事物的所有个别属性:颜色是白里透红的;形状是类似球体的;味道是香甜略酸的;在软硬方面是比较硬的;质地是光滑的;重量为150克左右。人脑整合这些个别属性之后,根据已有经验,就知道这可能是——苹果。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综合与运用。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和知觉几乎是同步、密不可分的。一般情况下,对有一定经验的人来说,纯粹的、独立的感觉是很少见到的。新生儿有过独立感觉的存在,之后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单纯的感觉变得越来越罕见。成人的知识经验丰富,通常只有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才能诱发独立存在的感觉。感觉一旦获得客观事物或周边环境的个别属性,知觉就立刻整合所有的这些个别属性,并获得对这一客观事物或者周边环境全貌的认知。这也是为何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的原因。
二、感知觉的分类
(一)感觉的种类
以刺激物的来源和感受器的不同,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其中,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
(二)知觉的种类
人类的知觉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空间知觉,包括对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的知觉;二是时间知觉;三是动知觉。
三、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从引导案例2-1中提及的感觉剥夺实验可以看出,当感觉被剥夺时,个体会产生烦闷、恐慌和不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需要感觉为我们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以保证个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比如,内外环境中是否有威胁,是否有机缘,我们要依靠感知觉这个忠于职守的“哨兵”及时予以报告,以便机体灵活地做出调整。这种调整有可能是人有意识去完成的,也有可能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完成的,也有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的。若看到一条蛇,我们就会想办法赶紧避开,这是人有意识去完成的。若是气温升高,皮肤感觉到灼热,这个信号传递到大脑,身体便即刻启动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比如排汗,这是自动化完成的。若气温持续升高,身体的自动排汗系统也无济于事,人可能就会想办法去避暑,这便是自动化调节与有意识调节相结合了。
由此可知,感知觉是个体维持生存所必备的心理过程。对学前儿童而言,感知觉除了维持生存,还有更多意义。
首先,感知觉是学前儿童最早的心理过程,为学前儿童其他心理过程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记忆、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程,都需要感知觉提供的信息。比如,记忆的内容,就曾经是学前儿童感知过的内容,如果都没有感知过,就不存在相应的记忆内容。又比如想象,即便有创造的成分,那通常也是学前儿童对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的。感知觉对言语习得的过程,更是重要。若学前儿童从来没有听到过人说话,从来没有看到过人们发出某个音时相应的手势,他们几乎就不可能习得言语。
其次,感知觉是婴儿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基本手段。婴儿生来具有视觉和听觉,通过视听两个通道,他们获得了大量周边世界的信息。不仅如此,后文提及的口腔探索和手部探索,是婴儿两大探索形式,而这二者均离不开感知觉。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塞往嘴里“啃一啃”,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要“敲一敲”,如此就了解了周边物体的软硬、味道、质地等。对于自己的身体,婴儿在多次啃疼自己的手以后,换成啃自己的脚,最后终于明白手和脚都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慢慢就将自己跟周边的世界区别开来。
最后,感知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直接经验,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感知觉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发展速度迅速、最早完善的心理过程。到了幼儿期,各种心理过程均已发展齐全,即便如此,由于幼儿的思维水平依然相对较低,以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同样需要借助大量从感知渠道获得的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感知觉对于幼儿探索周边的世界、增长经验方面,依然具有主导地位。
拓展阅读2-1
心理联觉
由一种感觉引发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称为心理联觉。
红、橙、黄被称为暖色,看到这些颜色似乎让人感觉到温暖,这就是由视觉引发的肤觉现象。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可充分利用心理联觉的原理。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暖色的墙饰。而在炎热的夏天,则可以有意识地添加天蓝色等易于让人感到清凉的色彩。
除了由视觉可引发肤觉,其他感觉之间也可能会互相引发。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就是由嗅觉引发听觉的现象。在文学中描绘心理联觉现象,是一种修辞手法,被称为通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