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空前高涨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热潮,管理者和操作者都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怎样才能取得实际效果?国家和媒体的投入怎样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此,我们在进行大量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同时,采访了多家从事国际传播的重点媒体,与许多资深业界人士进行了深度访谈。我们得出的答案是:中国媒体想要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效增强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影响力,除了需要突破观念理念方面的种种制约外,从操作层面来看,不宜搞一窝蜂的“大干快上”,不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宜“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不宜贪大求全和急功近利,而需要有针对性地实行“重点突破”战略——对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等进行精心选择,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能最有效地影响国际舆论的方面,最大限度地提升国际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重点突破”的战略古已有之。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有曰:“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1]这段话说的就是集中兵力,形成局部的以十攻一的态势,从而克敌制胜。如果把国际传播比作一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军事较量,那么“集中兵力”就是说要把中国的“媒体部队”中最先进的“武器”和最英勇善战的“士兵”汇聚起来,在世界的某些地区形成中国媒体的传播优势,从而增强传播效果。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而已,因为中国媒体与海外媒体并不是刀光剑影的敌我双方,而是可以实现双赢的竞合关系。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1897年发现的“二八法则”认为:“小部分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收获;起关键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个组织的产出、盈亏和成败。”[2]国际传播活动正是一个矛盾重重的复杂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拨开迷雾,找到“主要矛盾”和“起关键作用的小部分”,对掌握的传播资源和面对的传播对象进行合理评估,让每一项优秀资源都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出充分、有效的作用。
根据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传播理论,传播过程中有五个核心要素,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就国际传播活动而言,“谁”即传播者,主要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产生什么效果”是未知的;我们能把握的主要是中间三个要素。因此,传播内容(“说什么”)、传播媒介(“通过什么渠道”)和传播对象(“对谁说”)理所当然成为突破的关键点。把这三个关键点把握好了,其他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