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纸媒夜班编辑在晚上7时30分许编稿。以往,打开编辑系统,只是将分管版面的待用稿件浏览一遍。如今,第一个功课就是打开温都网页面、温都官微和“掌上温州”,查看与其版面相关的文章,浏览当日新闻在新媒体上的要素和角度,看已经说到什么份上了,更多的是关注网民跟帖与点评中对此类新闻的看法。这是夜班编辑在编发次日版面前的“热场”,网民的各自观点,无不影响着对报纸稿件的处理方式。
编辑是内容生产的安装工序或包装车间,“再造”的变革之下也得“跨界”运作。这一过程,既要用好上游渠道,又要契合用户需求。那么机会来了!记者来稿或许有缺项,而编辑则可主动介入,约请温都网、温都官微和“掌上温州”的值班编辑采访反馈用户,或者自己联络,获取深一度的信息,丰富记者的稿件,提升新闻品质。故此,编辑在“昼伏夜作”的时差作息时,可以从容地运用跨媒体、跨文本、跨语言的多元意识,他们最擅长的最为常规的利器就是“二维码”。
温州都市报版面上出现二维码,通常链接的是视频或者相关的延伸阅读。从此纸媒版面变得不再平面,容量也无限量扩大。
2015年2月4日是春运首日,温都记者在车站机场采访温州春运故事,记录旅客在返乡路上的欢笑与乡愁,向温都新媒体平台发回片段式的现场新闻,也同时存入报纸夜班编辑的稿库。
这些已经在新媒体露脸的春运新闻,如何在次日报纸上耳目一新呢?总编室编辑的“迭代”做法是“让版面唱歌”。恰好央视发布春晚预热宣传曲——刘德华的《回家的路》,好,就选这首歌!通过技术人员获得《回家的路》视频的二维码,再将歌词分割,对记者采写的众多春运故事进行整理、归类、删减,最后,将故事与歌词分段对应。
于是,《听刘德华为春晚献唱“回家的路”,看温都记者记录回家故事与乡愁》的报道,在编辑的运作下闪亮出场。
《温州都市报》关于《听刘德华为春晚献唱“回家的路”,看温都记者记录回家故事与乡愁》的报道
编者按写得令人动容:“岁末寒冬,愿每一位过去一年在温州奋斗、如今返乡团圆的人,在中国式回家路上,都能有这曲《回家的路》伴随始末!”
文末,提示读者:“你可以扫扫本版二维码,听着歌曲体味文中故事,也可以看着歌词读报道,感悟你我他的春运。”
一首歌的二维码,把移动终端与报纸联系起来,把碎片化的故事串联起来。一首歌的二维码,让报纸有了声音,有了温度,焕发出新的魅力。这就是编辑跨界操作的媒体融合所散发出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