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服饰是社会生活中形式最为外露、最易表明人的社会地位的,因而在奴隶制的礼乐制度兴起之后,它就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礼制的范畴,周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的等级有差的服饰制度。在这套制度下,每个人的衣着都有了一定的规矩,祭祀时着礼服,朝会时着朝服,在军着戎服,在丧着丧服,每个系列的服装都因各人身份的不同而有区别,不得逾越,以达到“尊尊贵贵,不得相踰,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后汉书·舆服志》)的目的。周代的冠服制度,影响深远,一直延传到明代。
冠是加在发髻上的罩子,它与帽是有区别的,它并不覆盖整个头顶。古代只有贵族男子在成人后才有着冠的资格,所谓二十而冠,而普通人是无权着冠的。在正式的公开场合,贵族皆须着冠,该着而不着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如孔门弟子子路,在卫国内乱时,系冠之缨被砍断,子路马上放下武器系缨,说:“君子死,冠不免”,而被人乘机杀死。同样,若要表示谢罪认错,也常“免冠而谢”,以此自贬身份。
冕是最尊贵的一种礼冠,黑色。周代时,它是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所戴的冠。冕的顶部有一长方形木板,称为“綖”或“延”,延的前后皆悬挂有以彩线穿组的若干串珠玉,称为“旒”。旒数各有等差,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
除冕之外,又有弁。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皮弁等。爵弁是无旒之冕,亦为黑色;皮弁是用白鹿皮缝制的,尖顶。
用于祭祀的礼服称冕服,与冕相配。与弁相配的称弁服,主要是朝服。
周天子冕服图
周天子的冕服是玄衣纁裳,用十二章纹。玄衣是用黑色材料制成的上衣,纁裳是用红色材料制成的围裙。衣裳上绘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雉)、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十二种纹饰,称为章服。在最隆重的祭祀场合,如祭天、祭五帝时必着冕(十二旒)服(十二章纹)。其他场合,则视礼节轻重而定。享先公,行飨、射之礼,为鷩冕,即冕为九旒,服为七章;祀四望山川,为毳冕,七旒五章;祭社稷,为希冕,五旒三章,祭四方百物,为玄冕,三旒一章,一章即为黻纹。诸侯卿大夫与天子一起祭祀时,其旒数与章纹依次递减。这便是周代礼服制度的主要内容。
周代的这套冕服制度,作为祭祀用的礼服,一直沿用到明代,只是冕旒和十二章纹成为皇帝独享之物,而群官无与,官员只能用无旒之冠以及十二章纹中的部分纹样。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周代的冠服制度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东汉明帝时,根据儒经记载,以周制为基础,制定颁行了一套冠服制度。
汉代的冠名目甚多,主要有:
冕冠,是皇帝与贵族官僚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所用的冠。其制,冕冠上有冕延,前圆后方,外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皇帝之冕十二旒,珠用白玉,三公诸侯为七旒青玉,卿大夫五旒黑玉。
进贤冠,原为古之缁布冠,汉代文官所戴。其制前高后低,作倾斜向前形,冠前有梁,冠上梁数的多少,区别各人官阶的高低,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二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吏等为一梁。
武弁大冠为武官所戴,亦呈前高后低形,冠上加双鹖尾,象征其勇猛好斗。
普通庶民不得戴冠,只能以帻覆头。帻,就是包发用的巾。庶人之帻只能用黑色或青色,故秦称百姓为“黔(黑色)首”,汉称仆隶为“苍头”,都是由帻之色而得名的。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官宦之人着冠前,往往也先加帻,衬于冠下,由此,帻又成为贵贱通用的首服。冠帻相配有定制,不可随便乱用。文官着进贤冠,内衬介帻,介帻即帻形为屋状顶;武官着武弁大冠,衬平顶帻,其帻上为平顶。
汉代官服
汉代官员多着深衣,上衣下裳连为一体,衣长及地。其形制有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即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直裾又称“襜褕”,是后来交领袍的前身。衣服的颜色,上自皇帝,下至官员,皆为黑色。衣服形色的一致性,使官员的等级难以区分,虽有进贤冠以梁数多少判定高下之制,但梁数只有三梁,涵盖的级别太多,难以加以细致的区分,因此又有佩绶制度。绶本是系在官印上的绦带,汉代官员将官印放在腰间的囊里,绶带垂在外面。绶带的颜色及其经缕疏密,汉代加以严格的区别,使之成了官阶在服装上的标志。就颜色而言,有紫、青、黑等诸色,其地位高低,一目即可了然。故汉人常有“金印紫绶”之说,指的就是三公等高官。
怀金纡紫的汉官威仪,到隋唐时为“品色衣”所取代。“品色衣”起源于北周,即据官品高低而穿着不同颜色的服装。这一制度建立后,亦一直沿用至明代。
唐代品官的服色,三品以上着紫,四品五品着绯,六品七品着绿,八品九品着青。皇帝的服色为黄,自此后黄色为皇帝所独占。庶人着白,故有“白衣士子”之说。
唐代又有佩鱼符之制。官员进出宫门,必以随身佩挂的鱼符来证明身份。盛鱼符者称为鱼袋,三品以上官鱼袋装饰以金,四、五品鱼袋饰以银,其下官员则无鱼符之赐。这样,鱼袋也成了表明官员等级的一大标志。
唐代官员的首服为幞头。幞头由系发之巾演变而来。裹幞头时以两个巾角向前系住发髻,其余两个巾角在脑后系一结,巾角自然垂下,称为“软脚幞头”。后在软脚中加铜、铁丝,将之撑起,就成了“硬脚幞头”。宋沿唐制,但幞头已非随时系戴的头巾,而将之内衬木骨,外笼漆纱,做成了可随意脱戴的帽子,称“幞头帽子”。宋代的幞头,皇帝、官僚和小吏仆役皆可戴用,只是前者是“展脚幞头”,即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后者戴的是无脚幞头。
明代官员头戴由幞头演变来的乌纱帽,腰系玉带,身着宽大袍服。袍服依其品级,其色各有等差:一至四品,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到九品,绿袍。袍上胸和背部还缀有不同图案的补子:文官补子绣禽,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虎;四品,豹;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皇帝则着龙袍,上绣龙纹、翟纹及十二章纹。以补服区分官品的办法,是明代的创造,并为清代继承。
明代祭祀礼服在斟酌古制的基础上于洪武年间确定,冕服、梁冠等制依然沿用。但清代统治者为强化自己对汉族人民的统治,在冠服制度上大做文章,不仅要剃发为辫,而且大规模地改冠易服,废弃了汉族传统的服饰,也包括周汉以来的冕服制度,而行用具有满族特点的服饰,这就使得清代的冠服制度与以前迥然有别。
清代的礼帽分为冬天戴的暖帽和夏天戴的凉帽两种。暖帽为圆形,周围有檐,帽料按各地气候冷暖,分为皮、呢、缎、布几种。凉帽无檐,其形状如圆锥,帽料用藤、竹、蔑、麦秸等,外裹绫罗。帽子上缀红缨顶珠,顶珠随品级不同,其颜色和质料皆有差异。一品官的顶子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蓝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海中一软体动物壳),七品素金顶,八品阴文镂花金顶,九品阳文镂花金顶。帽饰除顶子外,又有花翎。花翎是孔雀翎毛制成的,翎上的眼状圆花纹称为眼,花翎以眼多为贵。一般五品以上官戴单眼花翎,蒙特恩的大臣可戴双眼花翎,亲王、贝勒等宗室可戴三眼花翎。六品以下官戴蓝翎,蓝翎是用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制成的,无眼。各级官员须严格按照其品级佩戴顶子花翎,严禁僭越。顶戴花翎意味着相应的权力和地位,一旦摘去顶戴花翎,实际上就是被革职了。
清代皇帝的衮服为石青色,上绣四团五爪金龙,章纹为日、月、万寿篆文,间以五色云。朝服色为明黄,披领及袖为石青,但祀天用蓝色,朝日用红色,夕月用月白色。朝服前后上下皆绣龙纹,并列十二章纹,间以五色云。龙袍色如朝服,上绣九龙,是平时常穿之服。
清代官员的主要礼服是袍褂。长袍开叉,袖口装有箭袖,形似马蹄,故又称“马蹄袖”。袍服中以蟒袍最为贵重,蟒袍外罩外褂。外褂中以黄马褂最贵,非皇帝特赐不得服。外褂前后开叉,胸背皆缀有方形补子,补子上依品级织绣不同的禽兽图案,文官鸟形,武官兽形,其形制基本沿用明制,但亦小有变动,文官八品改为鹌鹑,九品改为练雀,武官一品改为麒麟,三品改为豹,四品改为虎,七品改为犀牛。另外,清代上自皇帝,下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及内廷官员,皆佩有朝珠,作为礼服的颈饰。
清代服饰制度上的规定十分繁苛,区别亦极为精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等级制度到清代已发展到了一个极其完善的地步。
古代社会的冠服,代表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因而对于极重等级名分的士大夫们而言,确是一种珍逾性命的名器,是值得拼着老命去加以争取和维护的。唐武则天年间,南海进贡来一件集翠裘,是用翠鸟的羽毛加工制成的,名贵异常。武则天将之赐给了自己最宠爱的面首张昌宗。一天,名臣狄仁杰入宫奏事,正好碰上披着集翠裘的张昌宗正陪着武则天玩双陆。武则天一时性起,便命狄仁杰与张昌宗对赌。狄仁杰提议说:“赌须有彩头,请以集翠裘与臣的粗绸紫袍为赌注”。武则天听了大笑,说:“此裘价逾千金,你那顶旧袍子怎么可以相抵呢?”狄仁杰正色说道:“臣的紫袍是朝觐之服,其价值无法计算,那顶毛裘只不过是嬖幸之人因宠所得,哪里可与臣的紫袍相提并论。这局赌注,臣还大大的不合算呢!”结果三局下来,心虚胆怯的张昌宗连连告负,连战连捷的狄仁杰毫不客气,马上上前剥下了张昌宗的毛裘。一出宫门,狄仁杰就随手把这名贵的毛裘扔给了家奴,扬长而去。
由这个故事可见,再怎么名贵的服饰,在正统的封建士大夫眼中,也是一文不名的,而代表着等级和特权的官服,即使制造得再粗糙,也会变成人人争欲得之的无价之宝。这正是古人制礼作乐、分等定级的本质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