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肃宗实录》的纂修与《〈肃宗实录〉纂修厅仪轨》的编纂

《肃宗实录》的纂修与《〈肃宗实录〉纂修厅仪轨》的编纂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这一惯例,景宗元年4月,设置了实录纂修厅,开始了肃宗实录的纂修作业。对于在实录中追加《补阙正误》,这次是唯一的一次。如此看来,《肃宗实录》的编纂相当于用了11年的时间。上述《肃宗大王实录》纂修结束之后,纂修厅将其过程整理出来,编纂成仪轨,这就是由2册构成的《〈肃宗实录〉纂修厅仪轨》。
《肃宗实录》的纂修与《〈肃宗实录〉纂修厅仪轨》的编纂_朝鲜王朝仪轨

前任国王升遐以后,新任国王通常要纂修有关前一王朝的实录。按照这一惯例,景宗元年(1721)4月,设置了实录纂修厅,开始了肃宗实录的纂修作业。

首先,到了景宗3年(1723)2月,完成了对春秋馆《时政记》这一基本史料的删节作业。随后,以删节的《时政记》和《承政院日记》等资料为基础,开始进行实录原稿的纂修作业。该项作业在景宗时期没能完成,到了下任国王——英祖3年(1727)2月才得以完成,纂修一共用了4年的时间。

纂修后的实录原稿即刻被送到校书馆,开始进行活字印刷,同年11月印刷结束。然而,实录是以老论派为中心而编纂的,对此,少论派有所不满,不得已只好又编纂《补阙正误》。这样,追加了《补阙正误》之后,到了次年,即英祖4年(1728)3月,实录总算最终完成。对于在实录中追加《补阙正误》,这次是唯一的一次。

不过,老论派与少论派之间的纠葛并没有就此完结,在洗草《时政记》的过程中两派发生了纠纷。当时,执掌政权的少论派拖延洗草,到了英祖7年(1731)6月,发生了戊申之乱(李麟佐乱),少论派的威势因此而受挫,这才进行洗草。如此看来,《肃宗实录》的编纂相当于用了11年的时间。其间,仅总裁官就换了10名。

上述《肃宗大王实录》纂修结束之后,纂修厅将其过程整理出来,编纂成仪轨,这就是由2册构成的《〈肃宗实录〉纂修厅仪轨》。该仪轨共制作了5件和实录一样,也分别收藏在5个地方,现在有3件尚存,[1]仪轨中没有收录图说。

注释

[1]奎章阁藏有3件收藏处不详本。有关该仪轨的详细题解,请参考崔铅植于2003年所撰写的“英祖初肃宗大王实录编纂肃宗大王实录纂修厅仪轨”《奎章阁所藏仪轨解题集(1)》(首尔大学奎章阁),229-24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